「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採風流,甲於海內」。12月24日,南京夫子廟景區舉行了一場「現場新聞發布會」,主題是新修訂的《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條例》。即將於2021年元旦施行的這部條例,作出了破解許多景區都面臨的商業氣息過濃、業態管控乏力等難題的法治嘗試。
打造風景區立法標杆,夫子廟景區獲商務部點讚
早在2009年,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就制定了《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條例》,為保護和規範風景區建設管理、合理開發和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19年,夫子廟景區遊客接待量超過5000萬人次,在「全國十強景區」評選中名列第二。今年7月,國家商務部在景區召開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夫子廟成為首批全國示範步行街,驗收得分全國第一。這其中,地方立法護航景區發展,成為商務部「點讚」的45條創建經驗做法之一。
10年來,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規劃範圍、發展定位、遊客接待量、行政執法方式和管理服務標準等都有了很大拓展和提升,但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環境資源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陳雷坦言,隨著風光帶不斷發展,景區商業氣息過濃、業態管控乏力、經營內容和手段同質化明顯、執法效率不高、文旅商融合不足等問題逐步暴露,「與夫子廟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及秦淮風光帶的整體定位越來越不協調」。
「景區被確定為首批全國示範步行街後,對文脈保護、安全保障、業態品質和管理水平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需要及時修訂條例,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陳雷說,面對文與商的碰撞、新與舊的對比、品質提升與發展瓶頸的矛盾,為景區依法治理、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法律支撐,法規的修訂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為此,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把修訂條例列入了年度工作計劃。
梳理十方面難題,高位提出應對條款
「最南京、最秦淮、最特色、真管用」,這是此次修訂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定位。為此,他們以17場座談會、5輪專題會、和4場專家論證會,搜集了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圍繞梳理出的綜合執法權、特許經營、業態管控、法律責任等十方面難題,有計劃、分階段地逐個破解。」陳雷說。
修訂後條例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放在首要地位、加大保護力度。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南京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夏德智介紹,列入保護對象的不僅包括街區內的名勝資源、古樹名木,還增加了對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支持力度和保護,要求利用傳統文化發展文旅相結合的創意產業。記者獲悉,金陵琴派、南京剪紙、秦淮燈會、南京白局、夫子廟小吃製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相關歷史地名、歷史掌故等都在受保護之列。秦淮區政府黨組成員饒萍表示,將根據條例對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要求設立風景名勝區保護資金,加大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力度、完善非遺保護體系。
過去,夫子廟景區內商業招租和業態選擇隨意性較大,造成了商業布局無序、商品低端同質化等現象,衝淡了歷史文化氛圍,一定程度影響了5A級景區整體形象。而全國示範步行街創建,對街區主題定位、功能布局、產業導向以及業態品質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為從起步階段就體現高要求,夏德智介紹,條例以專章對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城市設計的具體內容、編制審批程序、權限範圍進行系統規範,「通過規劃引領,挖掘文化內涵、體現歷史風貌、彰顯景觀特色」。
秦淮小吃是夫子廟景區一大招牌,隨之而來的經營管理問題修訂過程中社會關注度較高。對此條例專門明確,要統籌規劃、建設、改造小餐飲集中場所和街區,保護註冊「秦淮小吃」集體商標和規範小吃產業,挖掘小吃文化內涵、發展夜間經濟;根據省有關法規,既鼓勵和支持小餐飲進入集中場所和街區經營,引導經營者改善經營條件,經營又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不得違法使用野生動物。
明確發展導向,打造特色街區
作為一部「特化」的地方法規,修訂後的條例對保留片區傳統歷史風貌、街巷肌理和煙火氣息作了重點強化,這集中體現在「特色街區」專章。
特色街區是風景名勝資源和商業資源集中的區域,體現獨特的秦淮元素,也是文旅商融合發展的示範區域。「修訂後的條例專章集中系統闡述特色街區的規劃、培育、建築風貌等,促進改造升級和消費創新,彰顯夫子廟秦淮特色。」夏德智表示,條例由此規定,風景區管理機構應當挖掘特色街區文化內涵,重點發展博物館展覽、觀光旅遊、娛樂休閒、民宿民居、餐飲購物等文化產業和旅遊配套服務,鼓勵在保持建築原有格局和風貌基礎上,提供體驗式居住、特色手工、展示陳列、旅遊體驗等服務。記者還注意到,為規範風景名勝區內經營活動,條例規定應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方式確定經營者。
特色街區管理不可無序。記者看到,修訂後的條例明確了劃定禁菸、禁釣區域等措施,強調風景區禁止高亮度照明,還增加了禁止無人機、輪滑等進入區域影響安全的規定,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舒適的遊覽環境。「對擅自挖掘、佔用道路、河道或者舉辦商業展銷活動,以及違反容貌管理規定,影響風景名勝區景觀等行為設定了法律責任,增加了禁釣區域垂釣和禁菸區吸菸的處罰。」夏德智說。
不可迴避的是,夫子廟景區在節假日,以及舉辦著名的秦淮燈會、廟會等大型群眾活動時,經常出現大客流、景區人數超飽和等情況,遊客體驗往往不佳。對此,條例規定南京市區兩級政府應完善通達風景名勝區的路標路牌、交通標識和指示系統,保障交通樞紐、地標性商業、文體旅遊設施之間交通指示清晰明確,還要求建設智慧景區,利用新技術疏導客流、做到智慧停車等。對此饒萍表態說,將結合條例規定,著力實施環境提升重點工程,完善周邊交通組織,擴大智慧服務覆蓋率。
「地方特色立法為提升景區管理服務品質提供了保障。」夫子廟管委會主任金寶強表示,景區將圍繞條例賦權及要求,整合執法力量,實施精細化網格管理,不斷提升服務品質。
記者 陳月飛
通訊員 寧仁軒
攝影 肖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