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自考了潛水證後,我對大海就產生了一種難以抗拒的情感,它深深地吸引著我。不論是浮潛還是水肺潛水,每當我漂浮或沉浸在海水中,世界就變得安靜,我與一群無法對話的魚群進行了無聲的交流。
很多朋友問我,不會遊泳怎麼辦?潛水證難不難考?潛水危險嗎?潛水時,需要注意哪些?為什麼不能塗防曬霜?
今天就以上這五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我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曾經潛水的經驗吧。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在這提前透露一下,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今年的境外潛水旅行地將定在馬來西亞,順便升級。自從我先後在帛琉、菲律賓、越南、塞班等地進行了潛水體驗,不得不說,潛水是一種容易上癮的戶外運動。
對於潛水,通常是有三種:浮潛、自由潛、水肺潛水。
由於我對自由潛水沒有經驗(但一直很想學,非常酷的一種體驗),在這主要分享浮潛和水肺潛水的一些個人經驗。
首先是【浮潛】,什麼是浮潛?
在只有面罩(潛水鏡)、呼吸嘴、蛙鞋和救生衣的情況下進行潛水的就是浮潛,基本上人是完全漂浮在水面上,臉朝著水下,就可以欣賞成群結隊的各種魚類和漂亮的珊瑚礁,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海龜。當然,潛水點不同,所看到的風景也就不一樣了。
對於不會遊泳的朋友來說,只要穿上救生衣就可以進行浮潛。當然,在天氣和海浪(洋流)比較穩定的情況下,水性好的朋友如果想拍美美的潛水照片,可以選擇脫下救生衣。
我第一次在帛琉浮潛的時候(還沒有考潛水證),全程都沒有穿救生衣,因為會遊泳,所以膽子大一點。後來去別的地方旅遊時,發現不少潛水教練會要求遊客穿上救生衣再進行潛水,為了安全起見,我認為這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內容請注意:如果你想親近大海,就要成為海洋生態保護者。
浮潛時,很多女孩為了漂亮而選擇穿比基尼,但是海上陽光猛烈,海面毫無遮攔,長時間漂浮在水面上容易造成背部曬傷,這一點我記憶深刻。在帛琉時,背部就被嚴重曬傷,至少連續三個晚上睡覺都是趴著睡的,每天換洗衣服疼痛難忍。
因此,我建議大家浮潛時,要麼租用橡膠潛水服,要麼自己買一身水母衣,進行全面武裝,可以選擇色彩鮮豔、款式時尚的。但是不建議選擇塗防曬霜,不少國家為了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已經採取禁止遊客使用防曬霜,違者面臨高額罰款。
剛開始潛水時,不知道防曬霜的危害。如今看來,這張臉就跟鬼似的,真可怕!
很多人都困惑,為什麼不能塗防曬霜?認為海洋面積那麼廣闊,人身上塗得那麼一點防曬霜能給海洋造成什麼危害呢。
防曬霜屬於非生物可降解產品,其中含的油和化學品都會海洋進行汙染和破壞,包括防曬霜內的二苯甲酮會殺死珊瑚。近年來,珊瑚白化、死亡的速度增快,有科學家預測三十年後珊瑚礁或將消失,海底將是一片荒漠,而非五彩繽紛。
不要覺得珊瑚白化、死亡與我們的生存環境無關,大自然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最終背負惡果的都將是我們。如果你想親近大海,就要成為海洋生態保護者。深入海底後,才發現敬畏自然不僅是保護生態,更是人類的求生本能。
這一點,我非常佩服日本的這一位男明星,年輕時是真的帥呆了。木村拓哉,由於他酷愛滑板衝浪,常年與大海親密接觸,但是他從來不塗防曬霜。一方面是塗抹防曬霜之後身體容易打滑不安全,另一方面是他很早就意識到防曬霜融入海水,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如果大家怕被曬傷或曬黑,可以選擇租潛水服或自己在網上買一套水母衣(據說也有對海洋環境不造成汙染或影響的防曬霜)。
接下來再分享【水肺潛水】,它與浮潛完全不一樣,這是一個需要完全潛入大海中的潛水體驗,是指潛水員自行攜帶水下呼吸系統所進行的潛水活動。
水肺潛水一般分為休閒潛水、技術潛水和工業潛水。對於絕大多數遊客來說,我們需要的只是第一種:休閒潛水。水下深度通常不大於40m,當你的潛水技術十分嫻熟後,可以考慮進行技術潛水,比如水底洞穴、沉船等潛水活動。但其實休閒潛水也可以探索藍洞、沉船等活動。
與浮潛不同的是,水肺潛水所需要的裝備非常多,但一般情況下這些裝備都不需要自己準備的,尤其是浮力調整裝置(BCD)、氣瓶、氣瓶閥、呼吸器、調節器和壓力表(SPG)。但由於我自己每年(自從考了潛水證後)都會出國潛水,因而自備了潛水三寶(面鏡、呼吸管和蛙鞋)。
水肺潛水的難度比浮潛大很多,它需要進行專業學習、考試,合格後會有一張幾乎全球通用的潛水證,不論去哪兒都可以潛水,但分級別,級別很多,這裡主要分享兩種,也是最常見的。
曾在帛琉學潛水的我
1、OPEN WATER DIVER(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簡稱OW。這是最基礎的入門級,我目前是這個級別,打算今年去升級。
2、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開放水域進階潛水員),簡稱AOW,水下深限度是30米,並且可以做夜潛、船潛、水中導航等等。這是我計劃升級的級別,但船潛我已體驗過了幾次。
OW是比較容易拿到的級別,通常學習3天包括考試,通常學習場所是在泳池內,但考試是在大海中,相當實踐。教練會在確保你掌握技能的情況下,才會帶你去考試。但不論你會不會遊泳,都可以去考OW證,因為水肺潛水與你會不會遊泳無關。
那麼如何學習呢?怎麼潛呢?這個需要你親自去學習,潛水教練非常專業。但潛水危險嗎?這曾是很多小夥伴問我最多的一個問題。對於任何一個極限運動而言,它都伴著一定的危險性,包括潛水(不論是水肺還是浮潛,還是我未涉及過的自由潛)。
就水肺潛水來說,為什麼它會有那麼多級別,一級比一級難,就是因為危險性大,需要掌握的技能和自救技術要求非常高。
其中洞穴潛水,算是潛水活動中最最危險的。持有OW證者,根本是不會被允許體驗的。哪怕你潛水次數再多,技術再了得都不可以。就像是你開車技術再牛逼,只要你沒駕駛證,就不能開車上路。
因而在潛水時,需要注意的是:
1、不要一個人或兩三個人進行潛水;
2、跟緊團隊,與自己的搭檔形成默契;
3、在水中不要觸碰任何生物,不論是魚還是草;
4、不要看見某一新奇生物,追著跑,這種跑會迷失方向,特別容易出事;如遇到可怕生物(通常情況下不會),不要太激動和驚慌,儘量避開,聽從有經驗的人員的指揮。
5、千萬別逞強,水下逞強就是玩命;
6、潛水不是冒險,不要去挑戰自己的極限;
7、在進行考潛水證前,儘量找那種「一帶一」的教練,即為教練全程只教或陪護你一個人。一帶二需要看情況,一帶三果斷拒絕,也不是專業的,別貪圖便宜壞了大事。
8、如果在國外考潛水證,建議找會說中文的或者是中國教練(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帛琉等很多,中國遊客也多)。
9、潛水前發現身體狀態不好,請停止潛水計劃;潛水中發現身體不適,請立刻「告訴」(潛水時,會有專業手語表達)你的教練,然後停止潛水活動,但千萬別擅自露出水面。
雖說潛水有一定的風險,但很多時候人為情況下是可以控制並避免風險的,當你決定去潛水時,就以擁抱呵護大海的心態感受,一定不要有心理恐懼或者是努力克服它。你會發現,潛水之旅是一種無法說得清楚的奇妙過程,水下世界更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