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一部國產爆款,拍出了他們的私密生活

2020-12-18 獨立魚電影

在國產影視作品中,魚叔推薦過最多的類型,便是紀錄片。

一來,國產紀錄片始終保持著較高的製作水平,精品頻出;

二來,也是因為這一類型雖然佳作多多,但實在人氣不足。

優秀卻無人知,可太遺憾了,魚叔自然想幫忙吆喝兩聲。

但這次不一樣。

上線第一天的觀看人次就超過100萬,是結結實實的「爆款」——

《國產藝術凌凌捌》

看《國產藝術凌凌捌》這個片名,敏感的觀眾就已經可以嗅到不一樣的味道。

這絕不是以往那種催眠力十足的乏味科教片。

「非正經」「破傳統」才是它的主打標籤。

豆瓣一開分,就高達8.6

由快手和情緒美術館聯合出品,這部國產爆款聚焦當代8位中國藝術家的私密生活,片名中的「凌凌捌」指的正是他們。

別被藝術家這個大帽子給嚇住,這些人,你們肯定都熟。

絕對是當今網絡弄潮兒群體中的領袖級人物。

先說第一位,彭磊,新褲子樂隊的主唱。

很多人知道他都是因為去年的《樂夏》。

在拿了冠軍之後,彭磊從開播之前的不到十萬粉絲,變成了百萬大V,各種商演綜藝接到手軟。

一下子就爆紅了。

很多人覺得,彭磊「發達了,賺錢了」;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和家人目前仍然只住在北京二環邊一個六十來平的小房子裡。

攝製組一共7個人,進門後發現壓根沒地兒站,還必須得出去仨。

相比諸多成名藝人的浮誇作派,他低調得像個「隱士」

彭磊不喜歡社交,這一點在圈內是出了名的。

早在《樂夏》的時候,他就因為「拉黑狂魔」的名號上過熱搜。

他的網絡社交原則是微信好友不過百,加一個就得刪一個。

徐崢、李誕都先後經歷過此待遇。

前不久上《浪姐》,又被調侃了一番「彭磊的微信真的特別難加」。

顯然,相比複雜又耗神的人際網絡,他更樂於花時間鑽研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上面。

他有自己豐富的內在世界。

彭磊自稱「愛好更像一個北京大爺」。

喜歡慢慢悠悠、簡簡單單的生活。

他在陽臺上種滿了各種花花草草,全都都是他從種子開始養起的。

現在的年輕人往往是為了「好看」就往家裡搬綠植,過不了多久養死了再換新的。

彭磊說自己能夠把它們都養活,「其實也挺厲害的對吧」。

如果說快節奏生活是囫圇吞棗,胡吃海塞;

那麼彭磊是把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掰碎了,分分秒秒的過程都細細品,咂摸出別人所忽略的美

今年疫情期間,彭磊和所有人一樣在家裡宅了幾個月。

但他並不覺得無聊,反而覺得這就是他一直夢寐以求的生活。

一個人如果宅得住,那麼他的家裡必然是充滿寶藏的。

彭磊的家就是個寶藏庫。

音樂自不必說。

他自己二十來平的小房間,一邊是床,另一邊擺滿了各種樂器和設備。

就相當於是他的迷你工作室了。

把每天的創作融入到日常的捕捉過程之中。

「在做音樂的時候,每天都像打卡一樣。不管忙不忙,每天都會在這個地方停留一個時間,看有沒有靈感,能不能寫出來有意思的旋律,必須完成的一件事。」

他搬出珍藏幾十年的唱片,都是早些年對新褲子創作影響很深的樂隊,至今也仍是他的心頭摯愛。

還有歷年來新褲子自己的作品,每張專輯、每首單曲都如數家珍。

在樂隊主唱的身份之外,彭磊還是個漫畫家、動畫師。

他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跟黃曉明、趙薇都是96級,但他讀的不是表演系,而是動畫系。

其實畫畫才算是他自己的老本行。

給自己樂隊拍過黏土動畫MV,一不小心就拿了個獎;

有自己的漫畫作品,辦過畫展,也做過導演,拍過電影。

說起06、07年那會兒,現代藝術爆炸時期,人們突然開始喜歡上了炒現代藝術品。

彭磊反應很快,趁熱就開始辦畫展。

「沒想到這東西真能賣出去。」

周圍的樂隊一看這能掙錢,甭管會畫畫的不會畫畫的,也都跟著瞎起鬨。

結果08年的時候就已經沒人買了。

彭磊自己的繪畫工作室也跟著倒了,抱著六十多張畫回家去,塞得整個屋子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

朋友回憶說,後來幫忙搬家,從床底下找出了一堆的畫。

上面還有厚厚一層貓毛和各種貓腳印。

彭磊的生活很難說是一帆風順。

窮的時候,工作室關門、拍電影賠錢。

曾經聽父親的話去一個出版社工作,工資從一個月1400,縮減到一個月700,最後連700都拿不到了,「你還是回家去吧」。

順的時候,畫展大賣、專輯大賣,像這兩年,人氣大漲,連當年壓床底的那些畫都已經全賣出去了。

可彭磊的生活軌跡和坐標並沒有因此而發生太大變化。

外界對他評判的變化絲毫沒有瓦解他的個人意志。

他仍然堅持自己既定的一個方向,不緊不慢地前進。

這個其實很不容易,內心要非常強大,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與價值,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即便是疫情期間,彭磊也依然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度。

不僅發起了「臥室搖滾」,還把自己的生活在一個六十平米的空間裡經營的這樣有聲有色。

內心這麼強大、篤定、充實的人,太少,也太令人羨慕了。

這個紀錄片幾乎是毫無保留的去掉了大眾眼中看明星的濾鏡,走到了他的真實生活裡

再說火遍全網的手工耿,人稱「無用愛迪生」。

自從2017年6月他在快手上發布第一個短視頻以來,已經在全網累積擁有1444萬粉絲。

他的發明,總是思路新奇,角度奇詭。

從物質層面上,這些發明沒有一件能賣出去。

但從精神層面上,他給無數觀眾帶去了無窮的快樂。

看似「無用」的創作中,藏著有趣的靈魂

他的故事甚至被改編進了十一即將上映的新片《我和我的家鄉》裡,黃渤飾演的人物原型就是手工耿

但是,觀眾只看到手工耿在短視頻平臺上一個個作品,卻看不到幕後發生了什麼。

一個完整作品的誕生,哪怕看上去只有幾分鐘,背後的創作過程卻是無比艱難的。

紀錄片就跟進了手工耿最新的一個作品——上鎖的冰箱

靈感來源是現代人越來越關注減肥,但「管不住嘴、邁不開腿」一直是老大難問題。

於是,他想到了給冰箱上鎖,開鎖的方法,就是來一套高強度的拉力訓練。

管住了嘴又邁開了腿。

這個創意相當有趣,但要將其付諸實際卻並不容易。

首先當然是需要動手把整套裝備給做出來,專業程度完全超乎魚叔的知識範圍。

觀眾看到的,是已經被製作出來了的成品;

但背後可能是手工耿及其家人幾天幾夜不睡覺全身心的投入趕工。

裝備做出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拍成視頻還得足夠吸引人。

一般視頻上線前兩天就得開始進行拍攝。

寫臺本、修改、背誦、表演練習,都由手工耿自己獨立完成。

他的視頻很多鏡頭看起來都特別誇張搞笑,背後是一遍遍反覆地拍攝

可能就得扛著冰箱把一句臺詞說上幾十遍,體力都耗盡了。

手工耿說,「視頻裡我說話總是很大聲,那是因為我的手機收音不是太好,所以必須喊響一點。」

我們所看到的那麼多的作品,其實就只是一個三腳架+一部手機完成的。

或許很多人都猜想,手工耿成了「網紅」,現實生活一定超級有錢,住的用的都特豪華吧?

但其實現實中的他和視頻中的他並沒有什麼兩樣,也就是一件舊衫,一雙拖鞋,丟進人群堆裡就找不著的那種普通。

需要材料的時候就開自己的舊車去附近的二手建材市場。

在一連串的地攤裡淘寶,跟老闆討價還價,樂在其中。

在成名以前,手工耿是工地上的工人。

他也曾嚮往過大城市,第一次去北京的時候,幻想大都市會是燈紅酒綠。

但實際上,他所去到的都是特別郊區的地方,因為施工開放被挖得坑坑窪窪。

「在工地上,很多地方都是醜陋的。」

所以他寧可待在家鄉,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不需要去跟陌生人打交道,也不用為了工作看人臉色或討好別人。

日子好不好,都是跟家人在一起。

手工耿說,自己並不喜歡被稱做「網紅」,他只是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然後分享給大家。

他說,當初在工地上的時候,會有工人為了一塊肉爭搶。

在一些人眼裡,這很誇張,甚至可笑,但那是因為對他們而言一塊肉並不足以達到要搶的地步。

如今拍視頻,也會被人質疑說「就是為了火」。

但他的出發點,不過是希望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絕大多數時候,「藝術家」這個詞都被認為是高級的,鮮亮的。

把手工耿放進藝術家的行列,也勢必會引發一些人的質疑。

但到底什麼是藝術呢?

紀錄片結尾,手工耿和全家人坐在一起拍全家福,大家各種回答藝術是什麼。

手工耿說,藝術就是美好的東西

而這些無用的發明就是美好的東西。

尤其是當看到他的孩子饒有興致地在院子裡玩他的金屬球的時候,你會突然感覺到,孩子其實被手工耿的手工深深影響著、改變著。

藝術以這樣的方式走進了他們的日常

《國產藝術凌凌捌》跟它的片名一樣,不那么正經。

就像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戲謔了《007》,這部紀錄片也是以一種非正經的記錄,去呈現8位中國藝術界的藝術創作和生活側寫。

除了前面介紹的彭磊和手工耿之外,還有24歲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裝置藝術家徐震、用文字創意收穫超30億點擊量的王左中右、中國唯一入圍安徒生插畫獎作者熊亮、宅家十一年創作出童話世界的羊毛氈手作人殷越等。

很顯然,他們所能代表的是年輕一代人的藝術態度

反叛傳統、不拘一格、文化多元。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傳達對藝術的理解,和對生活的熱愛。

而攝製組也採取了更為新穎別致的記錄方式,去捕捉這些藝術家真實的一面。

像王左中右在馬桶上憋創作、羊毛氈手作人殷越在懷孕期間繼續創作等等生活化的鏡頭,都可以在這部紀錄片中找到。

每集15分鐘的體量,也更適合現在年輕人的觀影習慣。

當然了,雖然時長不長,所表現的內容一點不少。

在精簡的同時,濃縮進了精華。

作為快手第一個自製紀錄片IP,自9月份於快手平臺獨家播出以來,有著極高的人氣。

光彭磊那一期就有三百多萬點擊量。

它為什麼能這麼火?

高品質自然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它表現出了真實

摘除濾鏡,將每個人真實生活的一面呈現了出來

而這其中所爆發出,是極強的感染力,讓觀眾從中窺探到他人的同時,也映照出了自己,就和快手上的其他短視頻一樣。

裝扮後的演出就像甜品,很精美,但吃多了會膩;

而真實人生則像粗糧米飯,乍看不起眼,卻可以成為每天賴以生存的主食。

現實蘊藏的生命力是無窮無盡的。

哪怕是看似再普通的人生,也能從中閃耀出獨一無二的光澤。

而這一獨特的光澤,便是你我能夠溝通和分享的最大財富

相關焦點

  • 國產紀錄片終於有了爆款,拍了8位藝術家的私密生活
    上線第一天的觀看人次就超過100萬,是結結實實的「爆款」——《國產藝術凌凌捌》看《國產藝術凌凌捌》這個片名,敏感的觀眾就已經可以嗅到不一樣的味道。這絕不是以往那種催眠力十足的乏味科教片。「非正經」「破傳統」才是它的主打標籤。
  • 如何做出一部國產爆款紀錄片?
    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卻有一部紀錄片脫穎而出,《國產藝術凌凌捌》上線第一集觀看量就超過400萬,目前已經總播放量超過2200w,豆瓣評分8.2,登上華語口碑劇集榜,僅次於大火的《沉默的真相》,成為口碑和流量雙贏的爆款。我們採訪到了該片導演、編劇兼總製片人王嫣芸,幫我們復原了該片的誕生過程。
  • 為什麼國產爆款總拍不好大結局?
    為什麼我們的國產爆款結局一定要「完美」?又為什麼我們的國產劇,越來越拍不好大結局了?又洗白收工?《以家》的結局真的完美?這個暑期檔,《以家》實火。但結局一出,又有追到最後的觀眾抱怨猝不及防——終究是錯付了。陳婷自殺被救回,凌霄勸慰「如果覺得錯了,只有活著才能彌補」,最後她帶著小橙子回新加坡,終於放過自己放過了凌霄。
  • 憑什麼是他們?連續3年打造出國產爆款
    不過,他們推出的爆款,你肯定看過。2017年,《戰狼2》;2018年,《我不是藥神》;2019年,《流浪地球》。票房都在30億+。炮製爆款到底有什麼秘籍?派爺有幸採訪到了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張苗,他也是《我和我的家鄉》的總製片人和總發行人。
  • 盤點|2017國產劇大年:爆款不止一部
    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今年都可以算得上是國產劇的大年了,以往各年或者是「鶴立雞群、獨表一枝」,或者是「只有高原,沒有高峰」,但縱觀2017年的國產劇,不僅衛視劇和網絡劇都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大爆款,而且有質量的好劇是一部接一部,好不熱鬧。
  • 為什麼國產爆款總要「完美大結局」?
    為什麼我們的國產爆款結局一定要「完美」?又為什麼我們的國產劇,越來越拍不好大結局了?又洗白收工?《以家》的結局真的完美?這個暑期檔,《以家》實火。各位奇葩人物,帶動了一波一波的話題。但結局一出,又有追到最後的觀眾抱怨猝不及防——終究是錯付了。
  • 國產劇又出爆款諜戰片,口碑炸裂!央視出手果然不同凡響
    不得不說的是,今年的國產劇真得很不錯,《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在劫難逃》個個都是高分爆款。誰知沒過多久又出來一個爆款國產電視劇——《隱秘而偉大》像剛開始的幾集,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關於職場的電視劇,看到後面你就知道有多精彩了
  • 終於有一部國產紀錄片,口碑爆了,收視率都把黃金檔國產劇碾壓了
    終於有一部國產紀錄片,口碑爆了。題目起得很大,叫《中國》。這是第一部以"中國"命名的國產電影。經過五年打磨,一上線,收視率就把黃金檔的國產劇都碾壓了。「畫面太美太震撼。」「這才是真正的不朽大片。」….現代的你和我忍不住想穿越時空,和孔子一起過平靜的生活至於夢的意識流處理,在如莊和生曉夢迷蝴蝶中很難區分幻覺和現實。秦始皇的夢,是他與滄海的博弈。洶湧的大海是一顆喜怒無常的心,一個風雨飄搖的帝國,他正處於權力的巔峰。豆瓣獲得8.6分,《中國》創造了今年國產紀錄片的最高分。
  • 一口氣刷8集,國產劇總算又出一部精品爆款!
    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迷霧劇場的新劇上線了——《在劫難逃》《隱秘的角落》將迷霧劇場帶出了圈兒,也使得今年夏天的國產高質量懸疑劇格外的多。那還得先從故事的類型上說起,《在劫難逃》的定位是一部科幻劇。當然不是《上海堡壘》這種科幻,而是時空重啟。王千源飾演的張海峰因為兩年前女兒的意外離世,家庭陷入了分崩離析。張海峰是刑警隊長,整天風裡來雨去裡,因為工作太忙,並沒有很好的盡到一個做父親做丈夫的責任。結果女兒出了意外,在參加一次活動時,不小心從山上跌了下去。
  • 一口氣刷8集,國產劇總算又出一部精品爆款
    《隱秘的角落》將迷霧劇場帶出了圈兒,也使得今年夏天的國產高質量懸疑劇格外的多。就在張海峰跌入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他的生活。這個人叫趙彬彬。大boss已經被拿下,看似謎團終於要解開了,然而張海峰並沒有想到,上一輪循環裡沒有出現的炸彈竟然被趙彬彬裝在了救護車上。砰——張海峰和警員再一次犧牲了!
  • 開播8.9,港劇終於出了一部口碑爆款
    又有一陣沒說港劇了,尤其是TVB劇,雖然TVB今年其實是出了幾部還算可以看的劇,不過基本上不是承接老班底,就是老劇的續作,新穎度著實有限。然而就在2020的最後一個月,TVB居然突然發力,搞出了一部震撼大家的小成本劇。《香港愛情故事》與其他臺慶劇相比,這部劇真的是非常湊合了。
  • 被罵被封殺,他們拍出國產犯罪最大尺度,不一般!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劇《追》,《追》是一部值得你現在立刻馬上去追的劇。郭靖宇的戲,從來不是拍給網上衝浪的年輕人看的。當網絡話語權主導者們大肆唾罵郭靖宇,將其釘在女權恥辱柱時,線下郭靖宇的作品收視紛飛。同檔期但凡有郭靖宇作品播出,其他國產劇總會黯然失色,其收視一騎絕塵,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 評分9.2,又一部國產懸疑爆款?
    評分9.2,又一部國產懸疑爆款?今年影視圈最炙手可熱的人物,懸疑小說家紫金陳絕對算一個。前短時間有爆紅網絡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他的小說《壞小孩》。而且,還聲稱行李箱裡有炸彈!他們開始從死者入手。經調查發現,死者叫做江陽,是名政法學院畢業的高材生,曾經任某地的檢察官。
  • 拍一部撲一部的國產懸疑,終於硬起來了︱原創
    製造不在場證明、利用汽笛聲誤導沈輝及警方、模擬口供虛構綁匪信息……在這個過程中,二人的關係逐漸曖昧,而於海展現出的過人的反偵查能力,也不禁令人捏一把汗——如果他真的鋌而走險走上犯罪道路,該有多可怕?可惜,沒有如果。拿到贖金並分贓後,兩人分道揚鑣,一切都順利得不像話。但此時,好戲才剛剛開始。
  • 繼《軍艦島》之後,宋仲基終於又帶來一部科幻大作!
    2019年,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票房大爆,火成了一部現象級電影,國產科幻題材電影終於誕生了一部裡程碑式的電影。韓國電影也在科幻題材做過不少嘗試,但在這一領域,韓片並沒有太大的突破,韓片更擅長的是劇情片、犯罪片、驚悚片等類型。
  • 繼《軍艦島》之後,宋仲基終於又帶來一部科幻大作
    2019年,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票房大爆,火成了一部現象級電影,國產科幻題材電影終於誕生了一部裡程碑式的電影。今年,除了有《釜山行》續集《釜山行2:半島》這部大片之外,還有一部備受期待的科幻大片,那就是由宋仲基、金泰梨、陳善圭、柳海真等主演的新作《勝利號》。
  • 評分8.7,如果國產怪獸電影都這麼拍,出一部我看一部
    國產劇市場又大面積集中在修仙降魔、盜墓探險類,題材過於雷同,那叫一個審美疲勞!還好今年出了一部國產網絡大電影——《變異九頭蛇》,大大地滿足了我的觀影欲望!作為奇幻怪獸類電影,在沒有好萊塢電影過億投資的先天優勢下,能拿到8.7的高分,真是難能可貴!
  • 《八佰》終於在韓國上映,但票房卻被一部8.7分韓片碾壓!
    12月10日,韓國院線新上映了一部新片《Jose與虎與魚們》,一上映就登頂韓國日票房榜首,終於擊敗了熱映電影《鄰居》。自上映以來,《Jose與虎與魚們》在韓國的日票房排行榜中便穩居第一,票房佔比高達41%,是同檔期院線電影中最火的一部。
  • 終於有一部國產片,拍出了我們的深夜食堂
    終於,有一部國產紀錄片,拍出了我們真實的夜宵江湖,致敬我們七葷八素的口腹之慾——人生一串先看口碑,豆瓣評分9.0,絕對不是蓋的!接下來,多圖預警!還沒吃飯的,可以打開外賣軟體了。吃這樣的肉,你能吃出清新而又充滿活力的感覺,絕對不會膩人。在四川西昌,大口吃的是涼山小豬肉;到了雲南昭通,要吃牛肉小串。當地也叫把把燒,整把烤制,單點不賣。鮮嫩入味,一口一串。
  • 又一部爆款國產新劇誕生,兩天放出了4集在豆瓣拿下8.9分
    important}今年國產電視劇最大的驚喜當屬迷霧劇場,先是《十日遊戲》,接著是超級爆款《隱秘的角落》,隨後是《非常目擊》和《在劫難逃》。9月16日,迷霧劇場終於又推出一部力作有趣的是,在這三部作品中,都有一個名為嚴良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