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他自小喜歡武俠,小時候練過一段時間武術。
也有傳言說,馬雲練的不是武術,而是戲曲基本功「唱念做打」中的「打」,屬於雜耍,威力還不如太極拳。
馬雲曾以自己小時候經常打架為傲。他說喜歡競爭,一聽到競爭就開心,打架也是競爭,會戰者不怒,會打架的人一定不生氣。講這些的時候,他看了一眼臺下的李連杰,說,:
李連杰,你說對不對?
李連杰咧著嘴笑。
這個時候的馬雲有個很知名的花名,叫風清揚。
馬雲還是馬老師的時候,他說自己打架,你可能把他當成小混混。馬雲成了世界的傑克馬後,他再說打架,你會覺得眼前這個長相奇怪的人很像哲人。
這種現象很奇怪,也不知道是因為人生地位變化的原因,還是時代變化的原因,反正同一個馬雲,同一條說法,效果卻不同。
2017年,馬雲終於實現了他的武俠夢,他主演了一部電影,叫《功守道》。
現在看看阿里和馬雲的現狀,突然覺得,這部電影不是電影,更像是馬雲給自己的一個預言。
馬雲想實現武俠夢,《功守道》拍的也是一場夢。
馬雲在片中飾演馬師傅,有一日,他拜訪華山派,在「華山派」的大門口,馬師傅先遐想了一番,將自己想像成一位武功蓋世的高人,逐一打敗了眾多武林高手,一路過關斬將,終於獲得了武林至尊秘笈。
而當他回到現實中,睜開眼,他發現自己所到之處並非華山派,而是華山派出所,並被幾位大蓋帽趕了出來。
他說:
警察叔叔,對不起,對不起,我是真沒看見華山派後面還有出所倆字。
「出所」在影片中被樹葉遮擋住了,但,遮蔽現實的並非樹葉,而是他的武俠春秋大夢。
一個人太想實現自己的夢的時候,往往就會選擇看到有助於實現夢的配件,而忽略阻礙實現夢的門檻。
我不知道「金融帝國」是不是馬雲的夢。但,他在重慶的講話很的確有論劍華山一統武林的野心。
喜歡競爭的打架選手馬雲,你可以打架,但你畢竟不是武林盟主,更不能打架打到武林盟主頭上去。
現實的武林早就有盟主,那麼,武林不是你想一統就可以一統的。
12月26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了螞蟻集團,又。
約談原因主要四點:
一,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二,法律意識淡漠,藐視監管合規要求,存在違規監管套利行為;三,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排斥同業經營者;四,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引發消費者投訴等。
第二條最為關鍵,也是最嚴重的一點。
在《功守道》裡,馬師傅之所以做了一場春秋大夢,關鍵就在於選擇性沒看到「出所」倆字。
他心中有個天下第一的武俠夢,看到「華山派」,自然而然誘發了做夢的神經線。這一點很像癲癇病,腦電波一亂,就可能會抽。
電影和眼前一對比,螞蟻集團也像是一場功守道,關鍵就是馬雲沒看到第二點:
法律意識淡漠,藐視監管合規要求。
更確切地說是,選擇性沒有看到。
單看理論,沒看到並不代表沒有。更可怕的是,沒看到,它卻有,這就有了踩雷的危險。
你在的這個地方有盟主、有盟規,整個武林在盟規下恰好又正常運轉著,那肯定不允許你不聽話。
如你不聽話,到頭來,也只能是一場功守道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