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導演處女作《致青春》一炮而紅,熱映全國,引發一股追憶青春歲月的浪潮。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太多的人被這句話無情地擊中。影片女主人公玉面小飛龍鄭薇搶戲校長一曲高歌《紅日》,更是讓李克勤昔日經典再度散發熱力光芒。
青春,怎能沒有音樂?說到《致青春》的音樂,還有件有趣的事。歌后王菲與素有黑膠小天后、藍色中音之稱的湖北歌手郭燕同時推出電影同名歌曲《致青春》,美麗撞衫。記得一首老歌有這樣一句歌詞,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王菲郭燕可謂被青春撞了一下衫。這青春撞衫事件實屬巧合,王菲版《致青春》是為同名電影量身定做,郭燕版《致青春》則是致敬同齡人追憶青蔥歲月,誤打誤撞上了。
王菲的聲音一如既往地空靈、飄逸、奇妙、穿透,給人恍兮惚兮的迷離之感。青春漸逝,如一封古老的信,一張發黃的相片,一張褪色的聖誕卡,在王菲《致青春》的歌聲裡,旋舞、飛揚、破碎,碎成夢之片羽,碎成想要飛過滄海的蝴蝶,在歡笑和淚水中漸行漸遠……「他不羈的臉,像天色將晚/她洗過的發,像心中火焰……貪戀的歲月,被無情償還/驕縱的心性,已煙消雲散/瘋了,累了,痛了,人間喜劇/笑了,叫了,走了,青春離奇……」
郭燕的聲音一如既往地醇美、低沉、溫厚、質感,讓人淡淡的憂傷,又淡淡的溫暖。聽過她的《天空之城》你便知道,什麼叫藍色中音;聽過她的《佛說》你便知道,什麼叫淡定從容;聽過她的《夜歌》、《教我如何忘記你》你便知道,什麼叫做療傷音樂;聽過她的《雁歸來》、《遇,不見》你便知道,中音也可以古風幽然;聽過她的《致青春》你便知道,她與王菲的單曲撞衫其實美好無比,別樣的風採,一樣的情懷。「愛如煙火一樣綻放/絢爛了年輕的時光/短暫的美麗有淡淡憂傷」…… 「那一眼繁華的風光/那一段年少的痴狂/歲月模糊了青春的模樣」……青春不只是用來懷念的,它是火,可以溫暖我們冷漠的心,它是水,可以淋溼我們枯乾的眼,讓我們生動、鮮活起來。
青春如花,燦爛多姿;致意青春,各種美好的方式;還是那句話,別樣的風採,一樣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