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健康又長壽。長壽不是最終目的,健康才是,這也導致許多人也說不求長命百歲,但求老而無病,死得乾脆。雖然現在我國人均壽命正在不斷提高,但不能發現患病的老人越來越多,終日躺在病床上,像這樣的人生也失去了最終的目的,不僅自己活得非常心累,也成為了家人的負擔,甚至一些老人完全失去了表達能力,欲求死而不得。
而如今根據相關調查也發現我國常年臥病在床的老人正在逐年增多,雖然不推崇這種方式,但是面對老人生病,大多數子女都是想竭儘自己所能,將老人治癒健康的。而這種情況其實也僅僅只在亞洲常見。
一、為什麼我國常年臥病在床的老人越來越多?
據相關調查,我國超過1.8億老人患有慢性病,大約4,000萬老人因疾病從而失去或部分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兒女進行照顧。其實導致這一原因的現象,其實還是印在人們腦海中的一個孝字,因為我國是講究孝的,不過像這種情況卻很少在歐美國家發現,那是因為他們不講究孝嗎?
二、為什麼歐美常年臥病在床的老人很少?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同,別慌
其實真正原因還是亞洲人和歐洲人的人生觀截然不同
經過調查,大部分歐美人認為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去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若通過插胃管呼吸機各種方式去幹預,就是一種違反倫理和侵犯老人人權的行為,甚至部分歐美人認為這種方式也是在虐待老人。許多人本身也很抗拒需要被他人照顧的現象,認為讓老人自然離去是給予老人該有的尊嚴。
同時也能發現像一些歐洲人在年輕時做事都是非常大膽的,他們會用自己活著的時間去想說自己從來沒有享受過的事情,反觀亞洲人或許是孝道根植於心,也不捨得老人永久離去,或者擔心他人在後面議論自己不孝,總而言之,我們會選擇各種各樣的方法為老人續命,也不管老人活的是不是真的健康,這其實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實我國許多老人在病床上時都想但求一死,但由於此時已經喪失了表達能力,並不能做出相對應的措施,其實有些時候我們所謂的對老人好,其實也是對老人的一種折磨,如果常年在病床上躺著,不能看外面的風景,心裡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能許多人對這件事不能接受,但這也是兩種文明所造成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聽從內心才是最重要的。
結語:由此可見,長壽不是目標,健康才是。只有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能活得自由自在。才能夠活得更加健康開心,而如今由於生活不斷變化,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年輕人也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疾病,因此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改掉現有的壞習慣,不讓自己的後半餘生充滿遺憾,不受病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