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實名辦理的手機卡和銀行卡,提供給他人使用,從中賺取佣金,如此坐享其成的「兼職」真的靠譜嗎?近日,江蘇宿遷、徐州等地的3名男子受利益驅使,成為詐騙分子的「幫兇」,在家幹起了這看似一本萬利的兼職。最後這錢還沒來得及花,警察卻上門了。
前不久,宿遷市宿城公安分局耿車派出所得到線索,轄區居民沈某某將自己實名登記的銀行卡和手機卡,提供給他人,用於通訊網絡詐騙犯罪活動,其中一天單日金額銀行卡收支超200萬元,確認線索後,警方立即前往將沈某某控制住。
犯罪嫌疑人沈某某交代:「這段時間因為手骨折了,無意中看到一個可以幫人轉帳拿佣金,感覺也挺好。在家裡沒事也可以,做做兼職也可以賺點錢。」
沈某某交代,自己以為只是幫助網絡刷單,一開始一天也就幾百幾千,可沒想到後幾天,金額突然變大,短短6天時間,銀行卡轉帳收支就超過了450萬元。
沈某某稱:「越做感覺數額越大,心裏面就感覺這個錢不太靠譜。」
宿遷市宿城公安分局耿車派出所民警王偉臣說:「他覺得這錢可能就是網絡賭博或者網絡洗錢、網絡詐騙犯罪所得讓他進行洗白的。但是在高額報酬的誘惑下,沈某某還抱有僥倖心理,覺得幹一天是一天,畢竟這個錢掙得太容易了。」
沒想到,警方很快鎖定了沈某某的銀行帳戶,並及時將帳戶凍結。經查,沈某某共獲得非法所得5000餘元。根據線索,很快,和沈某某一起從事非法活動的另外兩名男子,也被警方抓獲。目前,沈某某等人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宿遷市宿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隊三中隊中隊長鬱偉說:「通訊網絡詐騙案件高發,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境內有人不斷地為詐騙團夥收購、販賣、運送電話卡和銀行卡,甚至直接與境外犯罪團夥勾結,給警方偵破此案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為了斬斷境外詐騙集團的信息流和資金流,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多發態勢。從今年10月10日起,全國範圍內開展打擊、治理、懲戒開辦販賣「兩卡」的違法犯罪活動,稱為「斷卡行動」。
鬱偉說:「主要『斷』的兩種卡是手機卡以及銀行卡。此外,還包括虛擬運行商的電話卡、物聯網卡和對公帳戶,還有行動支付工具等第三方支付帳戶。」
據了解,此次「斷卡」行動中,對涉及「兩卡」犯罪的人員,除了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外,還附帶有其它的懲戒措施,如5年內不得新開帳戶,不得使用銀行的非櫃面業務,將其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隨意給不法分子提供銀行卡或者電話卡的行為,也可能涉嫌違法犯罪。切勿被小利衝昏頭腦,得不償失。
(蔣嵐 宿遷臺 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