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外人來看《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貌似博納想要將「行動」做成一個系列大IP。目前《紅海行動》很火口碑也很好,據下一部「行動」肯定已經在日程上,很期待將如何超越本劇,但因為題材類似,《戰狼2》和《紅海行動》被放在一起比較也是在所難免的。雖然故事背景非常相似,都是從突然陷入戰亂的國家撤僑,但《戰狼2》偏向英雄主義《紅海行動》更偏向真實歷史。
《紅海行動》,就由根據葉門撤僑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熱血,仿佛有真實歷史的體驗,不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節奏感良好的電影,可以讓人全神貫注,《紅海行動》是屬於節奏很快的類型,從頭打到尾,全程並沒有太多留給觀眾的休息時間,很多時候讓人想暫停一會,休息一下再繼續看,甚至都沒有給你時間,做理性的去思考。
所謂優秀的電影,是製作水平與打鬥場面可以稱的上是國產現代戰爭電影的巔峰。單純來說戰爭本是殘酷,這一點上這部電影並沒有去修飾血肉模糊的場景,真實得讓人不敢去相信這是國產電影。在戰爭場面接近國際一流水平,如果放在2年前都難以想像,看了太多經過藝術加工柔化後的戰爭片,生在和平國家的我們多少都已忘記真實的戰爭從來都比影片更殘酷。
在軍事片中的電影,考驗的不僅僅是電影工業水平,更是國家綜合國力。毋庸置疑,這雖然是一部商業電影,影片的製作會有必要的商業因素,但同時也是一部中國海軍形象的商業宣傳片,因此中國海軍是有一定話語權的,但中國海軍卻打破了常規,沒有選擇軍艦、潛艇作為主力,而是另闢蹊徑選擇了海軍陸戰隊中的 「蛟龍突擊隊」。
在愛國角度來看,觀眾是很容易被挑起這根神經的。當然,主旋律嘛,愛國文化輸出是必要的。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這是否是一次對愛國情懷的變相消費呢?畢竟問題總是有兩面的,一如《紅海行動》這樣的戰爭題材影片。所有的戰爭題材影片,一個必要的原則是必須是反戰的。那就需要很嚴謹的內在行為邏輯,以及影片中人物性格的鋪墊。在這些人物的基礎上,再展現出真實的戰場,才能達到反戰的效果。
《紅海行動》這部影片製作上絕對是挑不出任何錯誤,不過還是回到文章開頭那句話,看完這部電影你是否會覺得驕傲,覺得悲傷,當然,這部影片肯定不是合家歡的首選, 但現實戰爭的殘酷只會持平或更甚。在這些的渲染之下,蛟龍突擊隊的壯舉才能還原到大銀幕上,成為春節檔,變成最具熱血精神的動作大片。 最後希望這部電影能大賣,願世界和平,沒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