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鹽山訊(用相機說話)我家珍藏著一個陶瓷的小香油罐兒,它是我家的寶貝。
這個小小的香油罐兒,娘愛它,我也愛它,全家人都愛它。它一直陪伴著娘,陪伴著我們全家。從我記事時起,到老娘89歲躺在病床上止,小香油罐兒陪伴老娘度過了半生的漫長時光。每當看到這珍藏的愛物,就想起已去的娘,想起記憶中娘和我們全家的故事;每當拿起它,香油的味道絲絲縷縷的散發出來,連同心中娘的味道,飄進我永遠割捨不去的鄉愁裡······
我家的小香油罐兒是一個掛釉的黑色四耳陶罐兒,口徑6釐米,最大腹徑8.5釐米,罐高5釐米,裡面放置的小勺外徑1.9釐米。小香油罐兒放置在一個白色的小瓷盤子裡,細看起來精緻、講究。
在我的記憶中,我家的香油就這麼一小香油罐兒,可每頓飯菜都有香噴噴的味道。「咱家吃的菜,只有我放上香油,味道才香,才好吃。」娘一邊說,一邊往菜裡舀幾滴香油。小時候每次吃飯,娘總愛說這句話,也重複著點幾滴香油的動作。
不管娘怎麼說,孩時的我,還是經不起香味的誘惑,放學後去饅頭筐裡拿一塊窩頭,偷偷用小勺兒舀一點香油倒在窩頭裡,跑到門外掰下一點窩頭蘸一點香油送到嘴裡,滿口都是香香的。
有一次,我又想窩頭蘸油吃,發現小香油罐兒裡的油只剩下一丁點了,我拿起香油罐兒就把那僅有的幾滴倒在了窩頭上。娘看見了,朝我的屁股猛打了一下。「怪不得,香油罐兒裡的油少的這麼快呢,原來你是偷油吃啊,你吃沒了,你爸他們幹活怪累的,家來連個帶油珠的菜都沒有了。孩子你不知道,咱家還窮啊。」娘狠狠地說著,一把把我攬了過來,哭了。看到娘哭了,我也跟著哭了······
有一天,街上響起梆子聲,偶爾加上一兩聲的吆喝,村上來了一個熟悉的賣香油的,娘便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兒,端起一碗芝麻,拿著一小瓶子,在家門口換了少半瓶香油。回到家,娘就把小瓶子一少半香油倒在了小香油罐兒裡,小瓶子放在我夠不著的比較隱藏的地方。
我似乎明白了什麼,家裡條件不好,把香油盛放在小香油罐兒裡,是捨不得多吃啊。
我忘不了,最愛吃的就是娘煮的麵條,不管是紅薯面、大麥麵,還是小麥粉,只要是娘做的手擀麵條,就會美美地吃上一頓。麵條在鍋裡快熟時,娘就拿過小香油罐兒,用裡面的小勺舀一點香油滴在蔥花、薑末、鹽、醬油、醋等混合的調料裡,然後,將調料汁倒入鍋裡,瞬間,整個屋間都瀰漫著香味。吃著娘做的倒熗鍋手擀麵,這香噴噴的味道不僅觸動著我那嗅覺神經,也讓我感受到滿滿的親情濃濃的愛。
我喜歡吃娘做的涼拌馬子菜,一是娘用水焯的馬子菜火候合適,另外,就是我家小香油罐兒的香油味道純正,在涼拌菜上點一滴,整個屋子都香氣繞梁,我也是為了聞那滿屋子的香氣。
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得了感冒,娘從家裡僅有的半袋麵粉中舀出半碗面,給我做的是手擀麵條荷包蛋,放一點鹽,點幾滴香油,那香味沁入心脾,感覺到的都是幸福。娘看著我吃完,又給我蓋上被子出了汗,臉上才露出疲勞後的笑容。
記得,我小時候爛嘴角或是嘴上起泡、手腳裂口,娘就從小香油罐兒裡舀點香油給塗上,效果還不錯。
我記得,娘80多歲的時候,身體大不如前,我回家看老娘,老娘住著拐棍兒、彎著腰,執意要給我做西紅柿雞蛋湯,她照慣例從小香油罐兒裡舀出香油,可那次是用的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勺兒,滴的香油也比以前多了不少,西紅柿雞蛋湯味道還真是好極了。那一次我是含著淚吃完的,看著自己的老娘,心疼啊!
現在細想起來,幾十年,我家的小香油罐兒陪伴著老娘讓我們全家吃飽吃香,娘幾十年如一日,省吃儉用,用她那特有的廚藝,用點滴的香油將粗茶淡飯做成「美味佳餚」,每頓飯,全家人都吃得有滋有味。
我家小香油罐裡香油的味道一直留在我的舌尖上,讓我想起娘的味道、家的味道,這味道已成了我永恆的記憶。我懷念老娘,想再次吃到娘做的倒熗鍋的手擀麵已成為我永久的奢望!
文章寫到這裡,已是今天晚上11時,我再次眼含熱淚,站在樓房的陽臺上,手拿著珍藏的小香油罐兒,看著窗外的的夜空想念著老家,懷念著九泉之下的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