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私奔內幕

2021-02-13 那一季的愛

點擊上方↑↑↑那一季的愛 關注,歡迎轉發到 朋友圈


轉自   今日頭條 太史叨叨令(壯寧)

且說司馬相如在梁孝王劉武去世後,因為混得不得意,就「因病辭官」。

這裡一是注意一個「官」字,「武騎常侍」,官雖然不大,卻是他花了不少錢買來的(他家曾經是有過錢的), 二十歲前他也超喜歡舞刀弄劍,只是這個官雖說是近侍,不過是皇帝出去打獵的時候湊個熱鬧。年齡漸大,上升空間有限,心就漸漸冷了;

二是注意一個「病」字,年紀輕輕的病?欺君當然是萬萬不敢的,這至少說明當時司馬相如確實是有病的,什麼病?按下不表。

於是二十七八歲的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就來到了卓文君的家鄉臨邛,似乎是和縣令還絞盡腦汁地設計了一番,又是彈琴挑逗,又是夜黑風高,才把十七歲的絕色小寡婦偷走了。他們自以為得意,哪裡讀得懂當爹的心思?卓文君的老爹卓王孫才是「黃雀在後」。等他們跑了,命人關起門來,老漢燙了一壺小酒,拈著鬍子哼個小曲慢慢享受。

以司馬相如的人才,那是龍鳳之姿,雖然有點口吃,只是碧玉微瑕,算不得毛病。要論文才,那是文曲星臨世,滿腹錦繡。自己的女兒雖然也有幾分姿色,但是寡居在家,又心高氣傲,眼瞅著過了二十,基本上就是終身榮譽寡婦了。

天下掉下個司馬相如!

卓王孫早把他的背景摸了個爛熟——本為世家子弟,家道中落,只是蟄伏於此,他日一飛沖天,無可限量!但要把女兒按常規提親給他,呵呵!來得太輕巧,沒準會撅了老漢的麵皮。而明修棧道,只是給他們提供個「偷」的機會豈不是更容易?這世間的情,只有偷來的才最珍惜。

一切都在卓老漢的算計之中——跑倒是容易,(不追你,你還跑不掉?)可混口飯吃難,你們開個小酒館當我不知道?只是讓你們體驗一下世道艱險,人情冷暖。可笑的是,後世人以為我老漢臉上會掛不住,我本是商人起家,女兒開個酒館也是商,有什麼所謂!倒是那個相如小白臉子,好大的一個「士」,現在穿著個犢鼻褲親自洗盤子,我看你能堅持幾個晝夜?

果然,沒過多久,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體驗式私奔節目《奔跑吧情人》就正式結束。老爹給了他們家奴丫鬟老媽子足足上百人,再給錢一百萬,建個豪宅,似乎從此以後,「王子和公主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不僅如此,司馬相如後來的際遇也完全在他老丈人的料算當中,先是他所寫《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到了皇都之後,再拼盡終生所學洋洋灑灑巴結出一篇《上林賦》,漢武帝龍顏大悅,司馬相如於是被封為郎,搖身一變成了武帝的侍從官。

那這時候他的病呢?據《史記》所載:「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這是正史當中對於消渴疾的第一次記載,所以,後世說到此病,就直接說「相如病」、「長卿病」、「臨邛渴」,病以人冠名,也算是盛名之下的一種負累吧?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消渴疾跟今天我們說的糖尿病有點相近,屬於一種很公平的「富貴病」。

《黃帝內經》說,長期食用肥甘之物者,會導致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傷津,從而引發消渴。故而患這種病的往往是「肥貴人」,即體形肥胖的養尊處優者。

應該說,在司馬相如去臨邛前他就已經得了消渴病,他正是以這個病辭的官,病來自家族遺傳也未可知。最糟糕的是,那時候應該沒有現在對付糖尿病的高效秘方,能直接注射胰島素。其時國人對消渴病的認識還在渾沌階段,直到唐代,孫思邈才告誡:消渴疾患者要忌酒、節制房事、限鹽、減少麵食。

即使是藥王,所能提供的也只是被動防禦的辦法。

司馬相如當時恐怕連這也不知道,美人入懷,風情無限。據《西京雜記》載:「文君姣好,眉色如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十七而寡,為人放誕風流。」

而司馬相如「悅文君之色」再正常不過,「遂以發痼疾」,於是病情加重。《西京雜記》的作者葛洪說:「乃作《美人賦》,欲以自刺,而終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

意思是說司馬相如好像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還寫個文章來警醒鞭策自己。

「女乃馳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時來親臣,柔滑如脂。臣乃脈定於內,心正於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

私下認為《美人賦》的筆法似乎不夠老辣,應該是他在梁孝王那裡混日子的時候寫的。

文章中的他自己簡直是柳下惠的N次方,其實是手一滑就寫出來的,老年司馬相如哪裡有那麼篤定?他在茂陵的時候也很不老實,還打算納一個小女子為妾,被冷落的卓文君不得不寫了一首詩《白頭吟》給他上課。

可見,他到死之前還在蠢蠢欲動。

元狩五年,即公元前118年, 53歲的司馬相如應該是死於糖尿病的併發症。

史壯寧     山西衛視主持人,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山西衛視《天眼》欄目主編、主持人,《生活晨報》《覺·悟》專欄作者,電視連續劇《大河風歌》原創,著有隨筆小品集《蘭陀筆記》。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故事會》兩輯。朗誦是與他的血液一起的存在,也是回報社會各種磨礪的一朵珍藏在懷的小花。喜歡朗誦,如同喜歡一杯輕寒中的熱茶。

劉軼秋     吉林省長春市人,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 長春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作品發表於中華詩詞、中國詩詞、勝春集、長春晚報、新文化報、央視網等;文風細膩純情,婉約纏綿。

      長影譯製片廠胡連華導演的學生,參與多部影片配音。朗誦感情真摯,聲音清純甜美。一個溫婉如蓮 ; 淡然安靜的女子。

公眾號:那一季的愛(ID:NYJDA0527)

投稿郵箱:869337477@qq.com

責編微信:NYJDA527

點擊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真故事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是一個流傳了上千年的美麗愛情故事。然而,這是事實真相嗎?《史記》和《漢書》中,明明白白記載了司馬相如和文君的故事。聽侍女說司馬相如傾慕自己,卓文君於是決心奮不顧身,連夜從家中出逃,跑到司馬相如下榻的賓館。司馬相如一見卓文君到來,當夜帶她立即離開臨邛,回到成都自己家中。到了司馬相如在成都的家中,卓文君才發現,司馬相如的家中一貧如洗,只有四面牆。第二天,卓王孫才得知女兒私奔,其反應可想而知,堅決不認,分錢不給。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是一見鍾情,還是窺財起義?
    說到漢朝,司馬相如是一個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人物,而說到司馬相如,卓文君又是一個怎樣都繞不過去的女子。司馬相如才華橫溢,是漢朝的文學家、詩人、漢賦四大家之一。此時,卓氏集團CEO卓王孫正想找一個巴結縣長的突破口,因此就押寶在設宴邀請司馬相如和縣長一起吃個飯上面。縣令接到卓王孫的邀請後就出發了,當他到了卓家後,卓家的客人已經有上百人了。到了中午,卓王孫派人去請司馬相如,相如卻說自己生病不想出門,就不去赴宴了。縣令看到相如沒來,也沒有心情吃東西,就親自去迎接相如。相如礙於縣令的面子,「勉強」來到卓家。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願天下再無渣男!
    之後,他找機會問清楚屏風後邊這人的身份,偷偷給卓文君的侍婢塞了個大大大紅包,請她轉達對卓文君的愛意,並通報了自己的住處。卓文君從琴聲裡聽出司馬相如的情意,被琴聲點燃,願意為愛赴湯蹈火。宴席既散,夜深人靜,卓文君偷偷逃出家門去會司馬相如,兩人連夜私奔成都。沒有了解,沒有權衡,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就定了終生。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書信,品味二千多年前超乎尋常的愛情
    後來,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上林賦》為漢武帝賞識,被召到長安為官,從此擺脫了衣食之憂,然而他與卓文君也千裡相隔。幾年之後,司馬相如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但他與文君濃情似火、相濡以沫的感情卻發生了變化,李白曾為此作詩《白頭吟》:「相如不憶貧賤日,位高金多聘私室。茂陵姝子皆見求,文君歡愛從此畢」。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是真愛嗎
    世人對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之間的愛情,有很多解讀。而被解讀得最多的一種是,他們是一對「才子佳人」。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完整版)|音頻公開課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之間的愛情故事是見於正史——《史記》當中的,故事中「相如琴挑文君」、「文君夜奔相如」的橋段,更是成為千古佳話,是中國古代愛情故事中的典範。由此引出的《鳳求凰》一文,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善男信女。今天課程的上集,我就將為您還原當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之間故事的來龍去脈,同時對這個故事中的一些疑點跟您進行探討並朗讀《鳳求凰》。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史記》中有一個截然相反的版本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才子佳人,經過後世不斷地添枝加葉,更是成為了偉大愛情的代言人。尤其是在今天,什麼私奔界的鼻祖,什麼為了愛情去賣酒等等,令很多年輕男女嚮往之。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應該說,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確像詩中所寫,「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相伴到老。但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過程並不光明磊落,甚至是靠欺騙的方式,並且通過賣酒伎倆,逼迫嶽父卓王孫贈與其大量財產。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一段利益和圈套背景下的愛情遊戲
    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強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娛。」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 歷史知識——【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那麼我就再瞎掰一個不是神話的小故事,是中國讀過點書的人都知道的小故事——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但是小白臉要的是錢,又不是美人。所以在司馬相如一再哭窮的表演下,卓文君又和司馬相如回到老家,想要老爸分財產。這可把卓王孫氣壞了,放下狠話:「女不材,我不忍殺,一錢不分也!」
  • 歷史上最美麗的私奔,古琴臺見證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愛情故事
    蜀國中部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孕育了不少傑出的文人雅士,司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 他才華橫溢可惜跟隨的梁王短命去世, 司馬相如便回到老家成都,但家裡已是父母雙亡,家徒四壁,變得一無所有, 不願寄人籬下的他找到了好友縣令王吉, 在王吉的介紹下認識了富豪卓王孫.在卓王孫家中司馬相如一曲&
  • 司馬相如卓文君:流傳千年的愛情雞湯竟是穿腸砒霜!
    西漢才女卓文君大膽追求愛情,夜奔司馬相如,才子配佳人的故事流傳千年,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更是被奉為經典,被無數墜入愛河的人所期盼。 後世小說、戲曲、影視常以此取材,司馬相如之文採,卓文君之美豔,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等經典片段傳為佳話。然而褪去文學的修飾美化,這流傳千年的愛情雞湯,卻是足以穿腸的砒霜。
  • 年輕貌美的富家女卓文君,為何要嫁給貧窮寒酸的司馬相如?
    男主便是司馬相如,女主則是卓文君。司馬相如是個家徒四壁的窮才子,而卓文君是臨邛縣的富家千金,所謂門不當戶不對。那麼司馬相如又是如何贏得卓文君芳心的呢?司馬相如,字長卿,成都人,年少時非常喜歡讀書練劍,也很有才華。父母給他起了個了名字叫犬子。等到學業有成之後,由於這名字太過「通俗易懂」,加之司馬相如十分敬佩戰國的著名外交家藺相如,所以改名為司馬相如。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怎樣的?
    宴席上,司馬相如風度翩翩,美妙的漢賦折服了所有賓客。王縣長還不過癮,請求司馬相如給大家彈奏一曲。司馬相如欣然應允,他緩緩撥弄琴弦,彈奏起那曲中國千古名曲《鳳求凰》。一曲未罷,眾人如痴如醉,隔著門帘後,還有一位千金小姐,被他的琴聲撥弄春心蕩漾。這位小姐就是卓王孫的愛女卓文君,此時,她正寡居在娘家。卓文君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擅長辭賦,是個大才女。在滿眼望去,都是庸俗之徒的臨邛,司馬相如的出現,讓卓文君不禁怦然心動,進而芳心暗許。
  • 卓文君是否被司馬相如拋棄?卓文君最後結局怎樣?
    張生和崔鶯鶯因為門當戶對的思想被棒打鴛鴦,霍小玉和李益因為旁人的橫加幹涉差點不復相見,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因為卓王孫的插入走得十分坎坷。 卓文君曾經嫁過人,沒幾年就成了寡婦。但她本身姿色出眾,精通音律,即使已嫁作人婦,也是很能吸引人眼球。一日,司馬相如在街上閒逛,看到碼頭邊有人在爭吵。卓文君正在阻止鹽工被賣的命運,司馬相如見此,將鹽工留在自己身邊當差。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婚後的日子真如「鳳求凰」一般美好嗎?(三)
    《西廂記》中,張君瑞向崔鶯鶯表白愛情時,隔牆彈奏的也是《鳳求凰》,張君瑞還說,「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司馬相如,願小姐有文君之意。」如出一轍。「琴挑」的結果就是卓文君真的動心了。她在屏風後面聽得真真的,心弦和琴弦一起跳動,愛情的音符也隨著琴聲一起飛蕩。心早與司馬相如在一起了。司馬相如鐵了心的要追求卓文君。卓文君也早已以心相許司馬相如。
  • 司馬相如娶卓文君,原來是個天大的陰謀!
    所以,卓文君只能在窗外偷看,她見司馬相如面容清朗,氣度不凡,心中暗生喜歡。卓文君對司馬相如很有好感,倆人私下約會。司馬相如是個窮光蛋,他沒錢娶卓文君,便要求卓文君與他私奔。都說富二代任性,史上最任性的富二代,恐怕就是卓文君了。一件讓卓王孫難以接受,無法容忍的事情發生了,自己的女兒跟男人跑了。卓王孫放下狠話,與女兒一刀兩斷,從此不再往來。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軼事: 「文君夜奔」景帝中元六年,司馬相如回到蜀地,恰巧那裡的富豪卓王孫,備了宴席請客。縣令王吉和司馬相如一起參加了宴會。客人被司馬相如的堂堂儀表和瀟灑的風度所吸引,正當酒酣耳熟的時候,王吉請司馬相如彈一曲助興。司馬精湛的琴藝,博得眾人的好感,更使那隔簾聽曲的卓文君傾倒。
  • 司馬相如卓文君:流傳千年的愛情雞湯竟是穿腸砒霜
    然而這樣的金句還不止這一首,卓文君也曾給自己的丈夫說過一句:"聞君有兩意,古來相決絕。"01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一直流傳到如今。蜀都裡早就聽說過卓家女兒膚白貌美,在《西京雜記》中,是這樣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可見文君確有非凡之姿。
  • 卓文君用一首詩挽救了自己岌岌可危的婚姻
    文接昨日,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急急惶惶的一路逃到成都,走進司馬相如的家時,立馬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家居徒四壁立
  • 新歌劇《相如和文君》第五場:當壚賣酒
    人物:司馬相如、卓文君,及文君父母、哥哥、傭人、家丁等。一年後卓文君哥哥卓文貴,在京城長安為《子虛賦》活動賢良文學成功。相如即將赴京,成為朝庭命官。卓王孫正式明確女兒婚姻,承認相如為女婿,分給他和卓文君巨大財產。有銅錢百萬緡、文君原來的嫁妝價值十萬緡,男女傭人一百名。相如回成都興家,購買田地住宅等;過上富足的日子,同時等待朝庭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