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那一季的愛 關注,歡迎轉發到 朋友圈
轉自 今日頭條 太史叨叨令(壯寧)
且說司馬相如在梁孝王劉武去世後,因為混得不得意,就「因病辭官」。
這裡一是注意一個「官」字,「武騎常侍」,官雖然不大,卻是他花了不少錢買來的(他家曾經是有過錢的), 二十歲前他也超喜歡舞刀弄劍,只是這個官雖說是近侍,不過是皇帝出去打獵的時候湊個熱鬧。年齡漸大,上升空間有限,心就漸漸冷了;
二是注意一個「病」字,年紀輕輕的病?欺君當然是萬萬不敢的,這至少說明當時司馬相如確實是有病的,什麼病?按下不表。
於是二十七八歲的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就來到了卓文君的家鄉臨邛,似乎是和縣令還絞盡腦汁地設計了一番,又是彈琴挑逗,又是夜黑風高,才把十七歲的絕色小寡婦偷走了。他們自以為得意,哪裡讀得懂當爹的心思?卓文君的老爹卓王孫才是「黃雀在後」。等他們跑了,命人關起門來,老漢燙了一壺小酒,拈著鬍子哼個小曲慢慢享受。
以司馬相如的人才,那是龍鳳之姿,雖然有點口吃,只是碧玉微瑕,算不得毛病。要論文才,那是文曲星臨世,滿腹錦繡。自己的女兒雖然也有幾分姿色,但是寡居在家,又心高氣傲,眼瞅著過了二十,基本上就是終身榮譽寡婦了。
天下掉下個司馬相如!
卓王孫早把他的背景摸了個爛熟——本為世家子弟,家道中落,只是蟄伏於此,他日一飛沖天,無可限量!但要把女兒按常規提親給他,呵呵!來得太輕巧,沒準會撅了老漢的麵皮。而明修棧道,只是給他們提供個「偷」的機會豈不是更容易?這世間的情,只有偷來的才最珍惜。
一切都在卓老漢的算計之中——跑倒是容易,(不追你,你還跑不掉?)可混口飯吃難,你們開個小酒館當我不知道?只是讓你們體驗一下世道艱險,人情冷暖。可笑的是,後世人以為我老漢臉上會掛不住,我本是商人起家,女兒開個酒館也是商,有什麼所謂!倒是那個相如小白臉子,好大的一個「士」,現在穿著個犢鼻褲親自洗盤子,我看你能堅持幾個晝夜?
果然,沒過多久,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體驗式私奔節目《奔跑吧情人》就正式結束。老爹給了他們家奴丫鬟老媽子足足上百人,再給錢一百萬,建個豪宅,似乎從此以後,「王子和公主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不僅如此,司馬相如後來的際遇也完全在他老丈人的料算當中,先是他所寫《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到了皇都之後,再拼盡終生所學洋洋灑灑巴結出一篇《上林賦》,漢武帝龍顏大悅,司馬相如於是被封為郎,搖身一變成了武帝的侍從官。
那這時候他的病呢?據《史記》所載:「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這是正史當中對於消渴疾的第一次記載,所以,後世說到此病,就直接說「相如病」、「長卿病」、「臨邛渴」,病以人冠名,也算是盛名之下的一種負累吧?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消渴疾跟今天我們說的糖尿病有點相近,屬於一種很公平的「富貴病」。
《黃帝內經》說,長期食用肥甘之物者,會導致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傷津,從而引發消渴。故而患這種病的往往是「肥貴人」,即體形肥胖的養尊處優者。
應該說,在司馬相如去臨邛前他就已經得了消渴病,他正是以這個病辭的官,病來自家族遺傳也未可知。最糟糕的是,那時候應該沒有現在對付糖尿病的高效秘方,能直接注射胰島素。其時國人對消渴病的認識還在渾沌階段,直到唐代,孫思邈才告誡:消渴疾患者要忌酒、節制房事、限鹽、減少麵食。
即使是藥王,所能提供的也只是被動防禦的辦法。
司馬相如當時恐怕連這也不知道,美人入懷,風情無限。據《西京雜記》載:「文君姣好,眉色如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十七而寡,為人放誕風流。」
而司馬相如「悅文君之色」再正常不過,「遂以發痼疾」,於是病情加重。《西京雜記》的作者葛洪說:「乃作《美人賦》,欲以自刺,而終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
意思是說司馬相如好像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還寫個文章來警醒鞭策自己。
「女乃馳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時來親臣,柔滑如脂。臣乃脈定於內,心正於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
私下認為《美人賦》的筆法似乎不夠老辣,應該是他在梁孝王那裡混日子的時候寫的。
文章中的他自己簡直是柳下惠的N次方,其實是手一滑就寫出來的,老年司馬相如哪裡有那麼篤定?他在茂陵的時候也很不老實,還打算納一個小女子為妾,被冷落的卓文君不得不寫了一首詩《白頭吟》給他上課。
可見,他到死之前還在蠢蠢欲動。
元狩五年,即公元前118年, 53歲的司馬相如應該是死於糖尿病的併發症。
史壯寧 山西衛視主持人,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山西衛視《天眼》欄目主編、主持人,《生活晨報》《覺·悟》專欄作者,電視連續劇《大河風歌》原創,著有隨筆小品集《蘭陀筆記》。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故事會》兩輯。朗誦是與他的血液一起的存在,也是回報社會各種磨礪的一朵珍藏在懷的小花。喜歡朗誦,如同喜歡一杯輕寒中的熱茶。
劉軼秋 吉林省長春市人,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 長春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作品發表於中華詩詞、中國詩詞、勝春集、長春晚報、新文化報、央視網等;文風細膩純情,婉約纏綿。
長影譯製片廠胡連華導演的學生,參與多部影片配音。朗誦感情真摯,聲音清純甜美。一個溫婉如蓮 ; 淡然安靜的女子。
公眾號:那一季的愛(ID:NYJDA0527)
投稿郵箱:869337477@qq.com
責編微信:NYJDA527
點擊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