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竿必須纏「防滑套」?我看未必,先了解它的作用再做決定

2020-12-23 小飛的釣魚閣

釣魚人喜歡買魚竿,還喜歡給魚竿帶個「套」,不管這竿廉價還是昂貴、不管長尺寸還是短尺寸,也不管用不用、幾時用,反正套都是必須帶的,有些釣友買來杆子甚至連杆稍繩都還沒打結就先把套帶上了。

我說的套是指防滑套,是套或者纏在手把節處的,這個小物件的名字很多,防滑套只是其中一個,還有叫吸汗帶、纏把帶等等的,反正大家知道意思就行。

防滑套的作用一部分其實已經體現在它的名字上了,比如防滑、比如吸汗,還有是增加舒適度、美觀度以及防電(防電我覺得是扯淡)。

別看這個物件小、價格也不高,但用的人卻非常多,那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魚竿是否有必要裝這個套子,如果要裝那又該如何去挑選,畢竟在市面上這類防滑套種類太多了。

要不要給心愛的魚竿帶個套?首先你需要了解防滑套的作用,然後再問自己需不需要

有些商家在打廣告的時候會說防滑套防滑又防電,但這個防電我個人覺得是扯淡,防什麼電呢?靜電倒差不多,要說防雷電、防高壓電,那純粹胡扯,在絕對實力面前,這些東西都只是擺設而已,所以莫輕信。

防滑:

這個作用是有的,但得看情況,因為有的時候我們根本不需要防滑。比如說短杆,一般指3.9及3.9以下的杆子,這類竿由於尺寸短、不會很重,所以我們在拋竿、起杆時手都是握在竿子尾部的,杆堵頂著手心、五指包裹在竿柄四周,這樣是不會打滑的。

4.5米的杆子比較尷尬,如果是鯽魚竿、或者是高碳材質的,那麼也不會重,你仍然可以用握短杆的那種方式去握,一樣不會打滑。

而且市面上很多杆子現在本身就有防滑處理,有些是磨砂處理,有些則是凹凸不平的花紋。大家可以看下圖,這是我一根3.6的杆子,整個手把都是凹凸不平的花紋,一點都不會打滑。

4.5米以上的杆子,主要是因為比較重,我們起杆刺魚要把竿柄頂在小臂上才行,這樣的話如果杆把很光滑或者有汗水,有可能就會打滑,才需要裝防滑套。

如果魚竿特別長或者特別重,重到你頂著小臂都難刺魚,那防滑套又失去了意義,比如釣黑坑青魚、鱘魚的那種巨物竿,咱們起杆都得是雙手,這樣有沒有防滑套我感覺沒大差別。

美觀度:

現在的防滑套有各種顏色、各種花紋,有些看上去是挺不錯的,釣友們認為裝一個會讓魚竿更漂亮。這倒是個仁者見仁的問題,我不作太多評價,但就我的感受來說,看到有些人纏防滑套不僅不好看,反倒給魚竿減分,比如說顏色不搭,明明魚竿是個紅色的,他偏纏個綠色的套子。

防滑套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套上去的,另一種是纏繞式的,套上去的還好,但纏繞式的如果你纏的不好,就會很醜,甚至手握上去都不舒服。

另外再補充一點:有些魚竿是防竹設計,杆子的顏色如枯竹一般,看上去十分漂亮、就像真的竹子,這種我個人認為也不適合纏防滑套,感覺不搭,破壞了魚竿本身的美。美觀度問題就不多說了,反正自己喜歡就好。

防滑套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有的時候裝了反而會損傷魚竿

很多人並不注意這個問題,他就覺得魚竿裝個套子有很多作用,就算這些作用我一個都用不到,但裝了反正也沒壞處。

我告訴你還真的有壞處,比如說有些釣友魚竿多,每個杆子都裝一個套子的話成本就很高,因此他可能就會買一些廉價的產品。

而這些廉價的產品,不透氣、不防滑不說,還會掉色,平常你感覺不出來,哪天下雨了,把魚竿淋溼了,我想很少有人會那麼細心,把防滑套去吹乾或者等天晴了拿出來曬一曬吧。如果你不做這些處理,時間長了防滑套就會掉色、發黴、甚至爛出來,然後竿體就被弄花了,洗都洗不掉。

下圖這根杆子就是最好的證明,我一直給它纏著防滑套,然後也一直丟在房間沒用,有一天我突然想用了,拿出來一看外面的套子已經發黴,拿掉以後就發現桿身上特別髒,吸了幾遍都洗不掉。大家可以把圖片放大,看一下手把位置,應該能看見。

不止是廉價的防滑套會掉色,貴的也一樣(矽膠的不會),下面這根魚竿是釣魚王的魁拔戰,尺寸是3.9米,花了我八百塊。

這個杆子手把節本身就有防滑處理,摸上去手感也不錯就像橡膠一樣有些彈性,加上尺寸短、不重頭,所以理論上不需要再帶防滑套。但我偏要作,硬是裝了一個,而且還不便宜,花了我25塊大洋。

結果和上面那隻竿是一樣的甚至更慘,主要是每次被雨淋溼我也不處理,時間久了就發黴。我看防滑套發黴了太難看,就想拿掉的,結果一拆才發現,魚竿手柄上的皮都爛了,真是得不償失。(下面這個杆子就是)

防滑套有很多,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短杆、比較輕的竿、本身就有防滑設計的竿,這類不需要裝防滑套,那對於需要裝的,或者你一定想裝的,我們在選擇上也是有注意的地方。

首先防滑套有很多種類,一種是熱塑管,套上去以後用吹風機吹、火烤或者拿熱水一澆它就會收縮成型。一種是矽膠套,它也是套在杆子上,只不過和前者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種防滑套內部有根塑料條,只要將防滑套套入魚竿後把管內的塑料條拉出即可。

還有一種是「纏繞式」的,即一圈一圈纏繞在魚竿上,安裝稍微麻煩點,但這種最常見、用的人也最多,以pu材質為主。

以上三種理論上是第二種矽膠材質的最好,安裝方便、而且也不用擔心褪色發黴,但我不喜歡,因為我覺得它太醜了。我喜歡用第三種纏繞式的,在纏繞式中又喜歡有龍骨設計的,這種握上去比較有感覺,舒適度更好。

在具體的選擇上,如果你要求比較高,注重舒適度、美觀度,那麼儘量買好一點,價格在15~30之間的,推薦龍骨纏把;如果要求沒那沒高,三五塊的當然也能用,只是摸上去的感覺、防滑透氣方面肯定沒貴的那種好。

注意,不管是貴的還是便宜的,如果你在使用中把它弄溼了,還是儘量風乾比較好,魚竿長時間不用可以把防滑套取下來,防止發黴腐爛。

防滑套的長度及用法

這個主要是根據魚竿長度和粗度來選擇,像鯽魚竿比較細,有些是葫蘆把,那防滑套買最短的那種即可。綜合竿、鯉竿,手把是漸細的那種,防滑套可以買1.5米,如果杆把較細,或者魚竿是短尺寸、不重,那1.1米也夠了。大物杆,手把節很粗,可以買1.8米、2米的防滑套。

安裝方法這塊,我覺得大家最好是找視頻看,一是比較直觀、二是看著做也方便。

關於纏繞式的防滑套,我提個小建議,大家可以坐在地上或床上,然後把杆子倒過來,手拿著杆把,另一端則別讓它懸空,一定要接觸地面這樣纏起來才方便(記住裝上前堵)。

在繞的時候,有龍骨的那種比較方便,每一圈貼著龍骨纏繞即可,一隻手轉動杆子,另一隻手纏繞,務必纏緊,纏完後用贈送的防水膠帶固定,如果你覺得不平整或者固定不牢,自己買卷防水黑膠帶再纏個幾圈。

寫在最後:

不要覺得魚竿必須裝防滑套,一定先要了解這個套子的作用,然後再看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這些作用。裝了套子以後如果天天用倒也不必太講究,但要是魚竿太多,每隻竿的出場率不是那麼高,那就要小心了,隔段時間去看一下,看到套子發黴要及時取下來。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小身材大作用:魚竿纏把,輕鬆解決手滑、手感差的弊端
    因此需要我們將魚竿握把位置進行額外處理,這就是本文的主角——纏把,可不要小看這個不起眼的配件,裡面的學問還是很多的,那麼先來看看關於纏把的幾個重要點:魚竿纏把的分類從手感和使用的角度來選擇纏把如何纏出一個漂亮的纏把?
  • 魚竿是經歷哪些工序做出來的?
    今天早上我看了幾個評論,直接給我樂噴了,難道你們家培養出來的黑子就不培訓嗎?評論怎麼說的呢?1、說0.8帶鋸bopp帶使用的多,因為bopp帶也佔魚竿的重量,所以0.8帶鋸的魚竿比1.2-1.4帶鋸的魚竿重。
  • 八問:0.8mm帶距魚竿是浪得虛名?
    今天我主要說兩件事第一我給大家發順豐的魚竿,一定要當著快遞的面驗貨,如果出現任何問題,一定要拒收。因為發順豐的魚竿都是成本比較高的,利潤又沒有多少,所以一旦出現快遞運輸造成魚竿損壞的,我們這邊都有保價,我可以找順豐索賠。這裡只有順豐快遞能夠保價損壞。
  • 魚竿手把節上的奧秘
    這裡有幾個問題 一是魚竿裸碳表面為什麼會有碳布接口? 這就得說,魚竿最外面一層是不是逆絲碳布做的,魚竿最外面一層碳布如果是,90°或者45°的話,表面的碳布接口非常明顯,因為絲的方向和卷制的方面是相反的,所以會明顯。
  • 魚竿和魚不得不說的故事
    擁有一個愛不釋手的魚竿那是多麼重要,別人不清楚,我自己的釣具哪個都是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比了又比,在心裡惦記多少日子後才痛下決心買到了手裡。未買釣具先投入感情,買到釣具則如獲至寶,豈有不珍愛的道理?挑選一把好竿?
  • ...做魚竿了?據說是顛覆傳統的跨界產品,真的配得上這麼多大師推薦...
    來源: 科學釣魚 舉報   本期測評的是:連球大驅 4.5米,促銷到手價240元,釣箱品牌做的魚竿
  • 魚竿腰力行不行!好比男人腎好不好?關係到魚竿的整體品質
    我釣魚到如今買過的魚竿,最貴的不超過300元,不是說我不喜歡那些上千元,上萬元的魚竿,呵呵,其實是我買不起,一個字窮,言歸正卷,今天來給大家談談魚竿的腰力,如有不對之處,歡迎指正交流探討。魚竿我最看重的就是腰力,正如開篇所說魚竿的腰力不行,就像男人的腎不行一樣,你說重要不重要?
  • 七支竿廠慶--翔,這支魚竿在我的審美點上
    前言:此篇文章為釣友投稿,參與「投晴久使用報告,得晴久魚竿」活動,想要了解具體活動內容可私信。一般我們在收到竿之後都會纏手把帶,因為手把帶的使用手感要比竿子本身的體驗更好,但是對於我個人來說,就像我用手機不喜歡帶套貼膜一樣,我始終認為在產品足夠好的時候,他話費了那麼多的經費設計研究出來的材料,不是用來被外加附件掩蓋的。賈伯斯花了那麼多經費讓手機厚度薄了2毫米,你用一個20元的套子,貼膜直接貼上去。等到手機報廢的時候,你都是透過貼膜、手機套去感受這個手機,這不是我的理念。
  • 什麼樣的魚竿腰力強勁?細身肉厚的魚竿腰力好
    01什麼樣的魚竿腰力好除去材料的因素,一支魚竿的設計,決定了魚竿的腰力那什麼是錐度小的魚竿呢?魚竿錐度等於魚竿元徑(手把節最粗部分直徑)除以魚竿長度的比值,假設兩隻同長度的魚竿,元徑小那支魚竿,它的錐度小。大家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手把節小竿身細的魚竿,是小錐度魚竿。至於肉厚,很好理解,魚竿是碳纖維布卷制而成的,肉厚說的就是魚竿的竿壁厚實。綜合起來,細身肉厚的魚竿,指的就是錐度小且竿壁厚實的魚竿。
  • 懷孕後高層次超音波做不做? 先了解這5個問題, 再決定
    懷孕的媽媽都知道,B超是產檢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不過最近醫生開始推薦孕婦增加高層次超音波的檢查,很多媽媽問我該不該做?
  • 國內哪些魚竿品牌實力不俗?雖然銷量不大,但品質吊打網紅魚竿
    一個魚竿品牌的粉絲數量多,銷量高,並不意味著該品牌的魚竿品質就好。因此,大家不要太注重魚竿品牌的粉絲數量和銷量,更多的要看口碑與點評!
  • 魚竿的三七調、二八調到底是什麼意思?釣魚高手給你個標準答案
    要想釣魚,必須有個趁手的魚竿,這不用說,但是很多新手根本不會挑選魚竿,以至於花大價錢買的竿子不能用,或不適合用,實戰的時候不知道浪費了多少上魚的機會。那選魚竿時到底應該注意哪些呢?本期《漁課堂》咱們就來好好說下。
  • 「1000以上的魚竿不考慮國產」,國產竿真的那麼差勁?
    魚竿是垂釣工具,理論上沒有好壞之分,就看自己怎麼看待釣魚這項運動以及錢包有多鼓。但我發現有一個問題,就是在不考慮價格的情況下,很大一部分釣友會首選日產竿,甚至只選日產竿。為什麼釣友們會產生「高端竿買日貨」的想法,客觀地分析一下原因在分析原因之前,我先聲明一下,我對魚竿沒有做過太深入的研究,對魚竿的製作流程、技術工藝以及碳布類的知識並不懂
  • 破解魚竿的腰力秘密,讓魚竿腰力不再神秘!
    但在路亞中,腰力是指魚竿的腰力,是魚竿重要性能指標之一,拋竿需要靠竿身的腰力。很多資深的釣魚人在評估魚竿性能時,往往會考慮竿身腰力這個性能。那何為魚竿腰力呢?簡而言之就是魚竿受力之後的回彈力。舉個例子,當魚咬鉤後逃竄,拉著釣線牽動魚竿時,魚竿細長的竿身就會在受力後發生彎曲(彈性形變),以減緩魚的衝刺速度,保護釣線,同時產生回彈力,對抗魚的衝擊,以消耗魚的體力,來來回回幾下魚就吃不消了,這個就是魚竿起到的腰力作用。如果魚竿腰力不足,那麼常常會出現溜魚時跑魚現象。
  • 出去釣魚你帶幾根魚竿?為什麼?
    釣魚需要帶幾根魚竿,我想每個釣友都有不同的答案。對於一個釣魚人來說3.6-7.2米每個尺寸一根是必要的,其中4.5~5.4七八根也是大有人在。因為正常情況下用4.5~5.4米的魚竿,長時間釣魚不會覺得很累。
  • 《華文泰國行》:19.魚竿情
    他對王老師說:「去水庫釣魚,不能再拿去小河裡釣小魚的竹竿,要用拋竿。竿上有個輪子,可以把魚鉤拋出很遠,釣到大魚才拉得起來。」王老師看看身邊的竹竿,是兩個月前去女生「阿穆」家砍來的。她家院子後種著許多金竹,做簡易釣竿很好。阿穆不是王老師班上的學生,但作為中國老師,全校學生都認識他。
  • 究竟什麼是魚竿的腰力呢?魚竿的腰力好不好釣魚人如何判斷?
    魚竿的腰力,是魚竿重要性能指標之一,很多資深釣魚人在評估魚竿性能時,常常會提及魚竿的腰力。那麼,究竟什麼是魚竿的腰力呢?當魚咬鉤後逃竄,拉著釣線牽動魚竿時,魚竿細長的竿身就會在受力後發生彎曲(彈性形變),以減緩魚的衝刺速度,保護釣線,同時產生回彈力,對抗魚的衝擊,以消耗魚的體力,這個就是魚竿起到的主要作用。一般認為,魚竿發生彎曲時所產生的回彈力,就是魚竿的腰力。魚竿的腰力,是魚竿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 《魔獸世界懷舊服》哪個魚竿好用 魚竿強度排行榜一覽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最好的魚竿是哪個?釣魚是魔獸世界懷舊服中人人都能學習的專業,魚也是重要的材料之一,釣魚就要用到魚竿,那麼具體哪個魚竿比較好呢?
  • 尋龍點穴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風水中的纏山和關鎖是什麼?
    「尋龍點穴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天下霸唱的《鬼吹燈》曾在網絡文學裡掀起一陣「盜墓熱」,故事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事情結合在一起,相信很多人同筆者一樣,一直看書看到半夜,對裡面的民俗異術墓葬文化等有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