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姿百態的自然界,有沒有一種動物,可以偷走你的心?
對不少日本人來說,這個答案是明確的——有,大熊貓。
胖乎乎圓滾滾的身體,黑白分明的毛髮,嬌憨可愛的模樣......讓高喊「卡哇伊」的日本人愛了很多年。
最近日本神戶市宣布,將把該市王子動物園飼養的24歲雌性大熊貓旦旦送還中國。掛小旗、印頭像、送竹葉留言卡......戀戀不捨的神戶市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表白」。
對他們來說,與大熊貓旦旦共度的20年,也是記錄著自己喜怒哀樂的青春啊~
01
一座城的愛
身高130CM,體重80KG。來自中國的大熊貓旦旦,是神戶王子動物園當之無愧的明星。打開動物園官網,很容易就發現她的身影出現在頁面的「C位」。
20年前的7月,4歲的大熊貓爽爽從四川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漂洋過海來到王子動物園,引發轟動。當時神戶市公開為熊貓募名,最後選定了象徵著新時代大幕開啟的「旦旦」。此後多年間,旦旦可以說得到了萬千寵愛:
住在風景優美的「房子」,春天可以在櫻花掩映下小憩,秋天還可以「泡溫泉」;
平時有兩名專屬工作人員照顧陪伴;生日有專門的慶祝會,神戶人民排隊來祝賀.....
如今,隨著租借合同將於今年7月到期,即將發生的離別也充滿了日本式的隆重:動物園專門為旦旦建了一個告別主頁,上面寫著一句醒目的話——謝謝你,旦旦!
動物園為旦旦設置的告別主頁。
神戶人民有多捨不得旦旦呢?這兩天,走在吹著徐徐海風的街頭,會看到:
坐落在市政府旁、作為神戶象徵的花鐘,用菊花和秋海棠等3000株花卉裝點出旦旦可愛的臉;
神戶人愛用的「神戶筆記本」推出了旦旦封面。
高級百貨大樓掛出了感謝旦旦的橫幅,街頭也裝點著印有旦旦頭像的小裝飾旗。
一向喜歡政治八卦的雜誌《周刊文春》這次特地做了個特輯,和旦旦說再見。
......
王子動物園園長上山裕之表示,旦旦深受市民喜愛,每年都被評為動物園「最受遊客喜愛的動物」。儘管希望租借合同再次延期,但考慮到旦旦的幸福(按大熊貓壽命來算已屬高齡),決定本著「旦旦第一」的考慮將她送還護理高齡熊貓更有經驗的祖國中國。而且,動物園方面考慮保留旦旦的「家」,將在那裡舉辦特別紀念展覽。
每天有很多人專程來跟旦旦道別,由於人數太多導致動物園不得不限流。來園者可以領到竹葉狀的留言卡,寫上給旦旦的留言。線上線下,一時間,照片和留言像潮水般湧來。
「被這麼多人愛著、並且以後一直被這樣愛著。不管什麼時候,不管在哪裡,(旦旦)請記得哦。」
「喜歡去看旦旦,感覺時間會變慢。謝謝你給了我那麼多治癒,最愛你了,旦旦!」
還有網友甚至半開玩笑地請求,「要熊貓留下來,把安倍首相送走」。
23歲生日這天,遊客紛紛為旦旦寫下了生日祝福。
用神戶市副市長油井洋明的話來說,旦旦在神戶市民心中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於阪神淡路大地震後來到神戶,為受災民眾帶來莫大勇氣與鼓勵,深受幾代人喜愛。
老家神戶、曾旅居中國多年的山田先生對深海區表示,他注意到神戶當地報紙《神戶新聞》最近天天報導大熊貓旦旦,「十分戀戀不捨」。他的家就在王子動物園旁邊,只有一站距離,那裡充滿著年少時代的回憶。山田先生說,大熊貓是真正的中日民間交流的紐帶。「不管中日關係如何,我們還是要排隊去看大熊貓。」
02
和平使者
旦旦回國後,日本飼養的大熊貓還有9隻,包括東京上野動物園的3隻以及和歌山縣白濱町「冒險世界」動物園的6隻。
據日本媒體報導,因新冠疫情臨時停業近4個月的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日前恢復營業,不少人來看鎮館之寶——大熊貓香香。
大熊貓香香。
香香2017年6月12日出生,是雄性大熊貓力力和雌性大熊貓真真自然交配的結晶。一名30多歲的女遊客表示,「時隔4個月與香香重逢,我高興地都哭了」。
一位日本大叔表示「想和香香結婚,如果能摸摸香香的腦袋,此生無憾了!」
日本人的「熊貓情結」隨處可見。排隊幾小時,觀看幾秒鐘——多年來,這是熊貓在日本的人氣。
在著名動畫片《櫻桃小丸子》裡,主角小丸子有句著名的臺詞——「看熊貓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心願。」
NHK還專門為大熊貓拍了多部紀錄片。1972 年,熊貓首次在東京的上野動物園亮相之時,不少日本人記得「整個城市仿佛變成了黑白兩色」。
熊貓初到東京時的盛況,日本人在上野動物園門口排起了長隊。
愛到最極致的可能是一位名為" 每日熊貓 " 的博主高氏貴博,自從 2011 年以來,每天拍攝分享上野的熊貓。
熊貓與日本的可愛文化擁有高度共鳴。日本動物學者金泉忠明認為,熊貓擁有許多讓人感受可愛的特徵。比如,擁有圓滾滾的臉與身體,外形沒有任何稜稜角角,完全是圓弧線。容易給人一種親切、安全感或是穩重的印象。此外,熊貓溫順的性格也非常討喜。
日本人製作的可愛的熊貓便當。
此外,大熊貓是一部活的交流史。牛津大學動植物保護專家保羅·傑普森認為,大熊貓是中國的一種軟實力。租借大熊貓是一種顯示友善之舉。
事實上,除了用生命裡百分百時間在吃竹子、睡大覺和玩耍之外,大熊貓也在中國對外交流史上扮演了特殊的和平大使的角色。
1972年,尼克森訪華後,大熊貓玲玲和興興的到來成了《紐約時報》的頭版新聞。當時,它們受到8000名美國觀眾的冒雨迎接。與觀眾見面第一個月,參觀者就多達100餘萬。第一個去看望熊貓的是時任總統尼克森的夫人,整個介紹過程中一直咯咯笑個不停。「它們帶給你特別多的快樂。」第一夫人說,「我覺得所有人都想抱著它們。」
1972年,來自中國的大熊貓玲玲和興興成為《紐約時報》頭版新聞。
今年5月,旅居荷蘭的大熊貓「武雯」喜誕幼崽。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同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和王后馬克西瑪就此互致賀信。
被中國大熊貓迷倒的不只是熱衷可愛文化的日本人。
雖然土生土長在中國四川,但作為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的「萌獸」,大熊貓的足跡早已遍布全球:在英國,愛丁堡動物園請來了動物心理學家給熊貓打造了一幢帶有遊泳池和觀景臺的熊貓之家;在奧地利,維也納動物園給熊貓買了個噴霧機,為它模擬四川老家的氣候;在德國,柏林動物園現在斥資900萬打造一個熊貓夢想之家——不僅有條小溪,溼度也得到控制;在丹麥,哥本哈根動物園聘請著名建築師斥巨資打造了帶有東方特色的「陰陽」形狀熊貓館....
其實,萌萌的大熊貓,也是難得的世界級紐帶——寄託著人們愛與和平的共同願景吧。
(文中圖片GJ、網絡綜合)
撰稿 深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