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王牌3》請來了分別飾演過康熙、雍正、乾隆的張國立、唐國強和張鐵林,還有以「后妃」角色深入人心的鄧婕、戴春榮、蔡少芬。眾位「老戲骨」在節目中回顧了《康熙微服私訪記》的拍攝過程,其中的敬業精神讓人肅然起敬。而《王牌3》也以娛樂和情懷並蓄的方式,呈現出「王牌對決」的節目宗旨,將一檔「惪系綜藝」的特點展現在觀眾面前。
「老戲骨」述說細節可貴,惪系綜藝揭示敬業真諦
在這個「小鮮肉」稱霸螢屏的時代,「老戲骨」的敬業精神尤為珍貴。那究竟何為「敬業」呢?新一期的《王牌3》給出了答案。
唐國強、張國立、張鐵林在節目中,無論舉手投足,還是言語之間,都展現了一個「老戲骨」的氣度與實力。當《康熙微服私訪記》劇組在節目中重聚時,劇組成員回憶起當年的拍攝經歷。「三德子」趙亮說,當時為拍一個紫砂壺的特寫,專門買了一批貨真價實的壺。張國立一再強調,即使是一個物件的特寫,我們也不能耍滑,不能偷懶,因為所有細節,觀眾都看在眼裡。
鄧婕則回憶當年在拍攝某個宜妃的鏡頭時,張國立幾次都不滿意,當著圍觀群眾大聲批評她,氣得鄧婕差點「罷演」。無論是小小的物件,還是演員的表演,張國立都用追求完美的態度,彰顯了「老戲骨」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可以說,正是張國立的敬業,讓《康熙微服私訪記》成為了一代經典。
經典電視劇之所以是經典,正是靠對細節的嚴格把控,靠演職人員的敬業精神,留住了觀眾的心。這一期《王牌3》則通過對經典的懷念,對「老戲骨」的致敬,展現出「細微之處見真章」的匠心。這也恰是「惪系綜藝」的特點,對節目內容精益求精,與「老戲骨」的敬業實則異曲同工。
暖心故事感動全場,張國立為鄧婕補辦婚禮
張國立在節目中親述,由於「法印」的扮演者侯堃家中有事,加之種種情況,《康熙微服私訪記》劇組多年未能重聚。此番聚首,可謂意義非凡。
這次重聚,勾起了劇組成員許多溫暖動人的回憶。當年在拍攝過程中,一個名叫「大個兒」的現場製片的妻子突發腦溢血,急需錢救人。張國立聽聞後當機立斷,在拍攝現場支起一個募捐箱,號召全劇組匿名捐款。這個暖人的小故事讓現場嘉賓與觀眾,聽後都異常感動。
此外,張國立與鄧婕還回想起90年代初北漂的經歷。當時經濟狀況不佳的二人,甚至結婚時都沒有辦婚禮,張國立對此一直心懷愧疚,鄧婕也難免遺憾。不過,在本期《王牌3》裡,張國立做了點「小準備」,他現場為相守數十年的妻子鄧婕準備了一套美麗純白的婚紗,籌措了一場「遲到」的婚禮。鄧婕見狀淚流滿面,二人也在眾嘉賓的掌聲中,穿上禮服,此情此景,令所有人動容。
從暖心的回憶到令人動容的現場,可見《王牌3》不僅是一檔娛樂綜藝,它更是一個充滿真情實意的舞臺。這期《王牌3》也以這場不同凡響的「婚禮」,向觀眾證明了「惪」的奧義:用「真心」換「真心」,才能讓人由衷感動。
「王牌」舞臺回憶滿滿,懷念經典引發情懷共鳴
在新一季的《王牌3》中,我們目睹了《西遊記》、《康熙微服私訪記》等劇組的重聚,看到了六小齡童、張國立等老演員的歸來,諸多經典影視劇與「老戲骨」在《王牌3》這個舞臺上,重新回歸觀眾的視線。而當他們回來時,我們突然發現,他們從未離開。
這種「未曾離開」的感覺,源自我們對經典的懷念,對老一輩演員的尊重。那為何我們一度曾將他們「遺忘」了呢?實際上,他們一直都在,只是缺乏一個平臺,能讓我們意識到,這些經典與戲骨,是不滅的記憶。而《王牌3》則為之提供了這一平臺,喚醒我們的回憶。
《王牌3》的舞臺就像一個「回憶共鳴體」,以多樣的視角,有趣的形式,以及星素結合的人員設置,毫不刻意地流露出情懷。此外,情景再現的劇場,劇組人員的口述回憶,以及各種意想不到的驚喜設置,都體現出一檔優秀綜藝對內容、對細節、對主題的把控和展現能力。以本期節目為例,當我們再次看到張鐵林與戴春榮坐在一起表演時,似乎又回到了兒時的某個暑假,想起了守著電視看《還珠格格》的時光。
《王牌3》通過對經典劇集的懷念,對「老戲骨」的致敬,以回顧經典的方式重新審視當下,將娛樂的外衣包裹住情懷,令情懷如雲鬢花顏,讓共鳴似環佩叮噹。同時,《王牌3》詮釋出了經典與老戲骨的厚重,而這種「厚重」絕非高不可攀,而是具備接地氣的合家歡特質,突破代際藩籬,引發幾代人的情懷共鳴。可以說,《王牌3》的「回憶殺」,「惪」字當頭,招招見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