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開月正圓》:男人愛我,女人害我

2021-02-08 澎湃新聞

戴桃疆丨文


《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式播出半年前就開始宣傳,播出之後也沒有暴露出明顯的短板,較其他年代大戲贏得的關注度更高,金色的九月,彩旗招展,百果飄香,吃瓜群眾滿懷期待地以為,它就是傳說中的年度「劇王」。


但女主角在被吳家沉塘「死而復生」之後,《那年花開月正圓》走上了一條正統純血瑪麗蘇的不歸路。


有多少人在前期看好,就有多少人在過半程後感到意冷心灰;有多少人在前期稱頌電視劇中表現的「獨立女性」,就有多少人在過半程後感慨曾經的自己太過年輕。



以清末朝廷命婦陝西「安吳寡婦」吳周氏為人物原型的長篇電視連續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講述了賣藝女子周瑩陰差陽錯進入陝西涇陽首富吳家,嫁給吳家大當家的獨子,經歷丈夫遭人謀害、家業敗落之後,周瑩破除萬難振興吳家家業,與時俱進,支持並積極實踐進步思想,成為陝西女首富的傳奇故事。


過程愛恨交織,情節曲折複雜。


前二十多集故事主要是交代人物關係糾葛,為後續部分鋪設暗線。這一章節的故事節奏輕快,人物網絡條理清晰地展開,恩怨分明,人物有個性,女主角有生機、有活力,憑藉別具一格的處事方式和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令人眼前一亮。


但故事直到何潤東飾演的吳家東院獨子吳聘被人下毒謀害、吳家走向破敗才真正開始,《那年花開月正圓》也從這裡回歸了瑪麗蘇式大女主的正題。


孫儷飾周瑩


劇中飾演女主角周瑩的孫儷,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表示,她並不贊同被叫成什麼「大女主」、什麼「瑪麗蘇」,覺得有些不公平,之前許多電視劇大多以男性為主,給一部電視劇貼上「大女主」、「瑪麗蘇」的標籤是時代仍存性別偏見的表徵,為什麼我們不能享受這個女演員受歡迎的時代呢?


觀眾對瑪麗蘇式大女主電視劇感到厭煩,並不是因為女演員主宰了時代,箇中原因遠比偏執的性別歧視來得複雜。


何潤東飾吳聘


在瑪麗蘇式大女主故事中,所有適齡男性,都會因為各種原因成為女主角的追求者和傾慕者。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周瑩的傾慕者包括但不限於陳曉飾演的男主角沈星移、任重飾演的地方官員趙白石、新疆商人圖爾丹(高聖遠飾)、夥計王世均(李澤鋒飾)等等。


在女演員主宰小螢屏之前,以男性為絕對主角的電視劇中,數名各具風情的女性成為男主角傾慕者的情節非常普遍,以有「成人童話」之稱的金庸武俠小說為例,妓院老鴇的兒子韋小寶有七房太太,明教教主張無忌一度沉溺於四美同舟,大理國王子段譽最終成了所有妹妹的丈夫……


這些情節固然時常被讀者拿來揶揄,但還不至於成為硬傷令觀眾感到反感。


一方面原因在於這些情節有著現實的歷史背景,儘管封建制度下的性別不平等有待進一步批判,但作為既成事實,歷史狀況多少為這些情節設置提供了堅實的落腳點。


另一方面原因在於,一對多的男女關係雖然構成了故事的重要情節,卻並不是推動故事主線前進的唯一動因。主角故事向前推動的主要動力仍然是個人成就,男主角時常陷入感情糾葛,但同時也擁有隔絕於兩性情感世界之外的廣闊空間。


而瑪麗蘇式大女主故事不同。宏觀層面的背景在於,我國古代歷史中並沒有為女性行動自由提供廣闊的空間,除了風俗業從業者、所謂江湖女兒或是某些特定朝代的女性皇親貴胄,一位女性很難獲得複數的傾慕者。


一對多的情感模式本身就存在著戲劇化誇張的成分,加上人物傳奇本身對偶然性的強調,進一步誇大了本就離奇的情節,而離奇的情節設置多半圍繞男女關係展開,這部分想像又存在局限性,因而將整體情節拽向了脂粉感濃鬱的俗氣。


具體到個體活動空間上看,瑪麗蘇式大女主故事幾乎完全寄生在男性社會中,既沒有女性性別群體活動空間,也沒有個體獨立活動的空間。


女主角只能依附於他人取得成就,並且這種依附成為了取得成就的唯一手段,經由浪漫主義想像,這種依附關係通常被美化為「愛情」。


《那年花開月正圓》同樣具有瑪麗蘇式大女主的思維局限。


瑪麗蘇式大女主是突出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女主角作為絕對個體,首先被從女性群體中孤立出來,美其名曰「脫穎而出」。


其他女性僅在女主角的故事中充當敵人、追隨者和被救助者三種角色,而幫助女主角完成思想上的成長、促動女主角發掘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推進女主角獲得更加完善的人格等正面提升的任務全部由男性角色負擔。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裡,是吳家東院的前大當家吳蔚文教會了女主角從商講誠信的道理,吳聘幫助女主角完成了身份的轉換和自我認識的完善,沈星移、趙白石、圖爾丹等男性角色不僅僅幫助女主角獲得財富上的增益,在患難時提供救援,同時與女主角進行平等的交流,是這些男性角色搭建了女主角成長的空間。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劇中的女性角色,傾慕吳聘的胡詠梅(胡杏兒飾)以毀掉周瑩為生存目的;糴糧盜米、吃裡扒外、紅杏出牆的吳家三嬸柳婉兒為謀私利陰謀算計;吳蔚文的遺孀,也就是周瑩的婆婆軟弱無能,虛度年華毫無智慧;風塵出身的千紅姑娘不通人情,宅門出身的吳漪小姐不明事理;沈府老太太夫人塑造酷似大觀園裡的賈母王夫人,但見識肚量還不如吃一頭牛不抬頭的劉姥姥……


這些女性角色除了為女主角製造危機,增加麻煩,沒有一個能在人生路上提點、指導她的,沒有能與她平等溝通的,這些女性角色是女主角的敵人和負擔。


通過對女性角色群體的分化,《那年花開月正圓》為女主角指明了一條路徑,只有依附在男性主宰的社會中她才能夠實現自我和自由。


女主角的任務並不是為其他女性做出表率,以榜樣的力量帶動整個性別群體的解放和覺醒,她想要的不過是得到男性的認同和肯定,就像從男扮女裝的沈星移陰陽怪氣地在鐘樓地下說一句:「我不如女人。」


陳曉飾演沈星移


比起對異性的依附,瑪麗蘇式劇情最令人反感的地方,其實就在於通過貶低其他女性角色烘託女主角高大完美的形象。


在對於女性生活的塑造上,安排的情節都是圍繞著男人和利益算計展開的,女性之間沒有互幫互助,沒有互相安慰,而是互相傾軋,彼此撕扯。


在這些不堪的場景襯託下,面對男性時的權謀與談判顯得多麼的文明開化——作為絕對反派的杜明禮由於身份設定是宦官,不被看作是「男性」,因而使的手段往往更像女主角以外的女性角色。


卓爾不群的女主角被不堪的非男性群體逼到男性群體中去了。


《那年花開月正圓》是孫儷主演的第三部以女性為絕對主角的長篇時代劇,在《後宮·甄嬛傳》中,至少還能看到永不凋謝的塑料花女性友誼。到了《羋月傳》裡,編劇直接把女主角同其他女性角色對立起來,推向了男性群體。


如果說宮廷戲中女性對男性的依附實屬必然,這種設置尚且情有可原的話,《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在清末風雲際會的民間,有真實人物原型作為支撐的女主角本應獲得更大的活動空間和更大程度的選擇自由,但走的還是這種「男人愛我、女人害我」的老路。



電視劇為了給女主角「開掛」,完全放棄了時代背景設置附帶的種種束縛,除了對法制史進行了顛覆性的創製,一些現代社會仍有遺存的傳統觀念也被置之不顧,沒有阻力也就無所謂抗爭。周瑩的閱歷在變,但痞氣恆久遠,成長最終被簡化為生意越來越大、男人越來越多……



編劇在露了一手「吃棗藥丸」送走了吳聘之後,言歸正傳,將戲份讓給了拿著備胎劇本充當男主角的沈星移。


算上沈星移,《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男性角色的工具性價值也高於其他價值,他們並不是為了女主角的愛情而準備的,而是為了女主角能夠繼續傳奇之路、不中途掉線準備的。


靠傳奇性的事件堆砌經歷並視之為人物成長,只是讓女性角色突破社會對女性優柔寡斷、羞澀怯懦、缺乏獨立性和自理能力的偏見印象,並不等於擺脫了瑪麗蘇式大女主的詛咒。


想要塑造一個真正的「人」,首先要為這個「人」設定屬於人的生長環境,在劇中的陝西涇陽,這種環境是不存在的,女主角對異性產生的巨大吸引力讓這座城看上去有一種中式童話色彩。童話排斥「人」存在所需的現實主義特質,裡面只有等待被王子求婚的公主和惡毒的女巫。


瑪麗蘇式大女主對於獨立女性塑造有百害而無一利,它無法讓女性反思環境的壓迫,反而更加依賴異性的愛解決現實問題,性別成了謀利的途徑,感情成了手段,人成了工具。


《那年花開月正圓》有一個非常棒的開頭,但編劇可能需要更多時間研讀「安吳寡婦」的故事、調查清末的商業背景,以及漢語言常識中何為自謙、何為尊他,別再出現「您小女」這種氣死語文老師的臺詞了……




本期編輯 酈曉君 


推薦閱讀


監控拍下火鍋店可怕一幕!無論如何,別讓孩子坐這個位置


相關焦點

  • 《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結局:全世界的男人都愛我,而他們的女人都恨我!
    追了一個多月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終於結束了,這部我曾經超級期待也拍手叫好過的電視劇,最終還是走上了一條「大女主」外衣,「瑪麗蘇」內核的不歸路。 以獨立女性姿態出現的《我的前半生》,玩的是從一個男人走到另一個男人身邊的套路,只不過後來遇到的男人社會階級更上一層,顏值更讓少女心動,所以更夢幻。 到了《那年花開月正圓》,有過之而無不及,玩的是另一種瑪麗蘇:我遇見的男人都愛我,他們身邊的女人都恨我。
  • 《那年花開月正圓》可惜在什麼地方?
    總共74集播了一個多月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在10月8日終於完結了。如果小七說《那年花開月正圓》爛尾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揍我哈哈哈……小七個人覺得《那年花開月正圓》有很多可惜的地方。一:格局還是小了點。《那年花開月正圓》定位是在一個女人的史詩,是一部商戰劇。
  • 《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結局劇透......
    你最近是不是沒有收到華鎣在線的信息了,是因為華鎣在線微信公眾號換二維碼了幸福華鎣微信公眾號(TEL4851233)       陪伴大家度過了一整個秋天的《那年花開》即將迎來大結局,播放量和話題熱度層層攀升.好多人一直在猜測主人公的最終命運如何,但編劇一般不按套路出牌。
  • 《那年花開月正圓》什麼時候播在哪看 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結局及分集...
    《那年花開月正圓》已經開播,該劇聚集了孫儷、陳曉、何潤東、任重、胡杏兒、俞灝明、謝軍豪、劉佩琦等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孫儷這一次在劇中飾演民間的女首富周瑩,還是個寡婦!
  • 那年花開月正圓:女人的姿態,取決於男人的態度
    孫儷的年度大戲《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到第15集,但在我眼裡,她是無價之寶。這個女人我要定了!」這份氣魄和擔當,是膚淺的沈星移所不能及的。一位女友看到這裡,忍不住評論:吳聘做到的,本應該是男人們早該做到的,只可惜很多人卻成了沈星移,自我感覺太良好,把愛當成了施捨。我愛你,不是佔有你,而是要寵你,炫你,我對你的好,就是要昭告全天下。
  • 《那年花開月正圓》:女人做起生意來,在座的男人都是……
    所以一開始我也沒有打算看《那年花開月正圓》。 當我知道這是一部孫儷主演的,時代背景定在清末的古裝劇時,我想到的是這樣的。 當我看到預告片裡孫儷土氣的造型和過於不拘小節的江湖氣息時,我想到的是這樣的。
  • 《那年花開月正圓》開播!
    《那年花開月正圓》又雙叒叕發布海報了!
  • 那年花開月正圓片尾曲叫什麼名字 那年花開月正圓片尾曲誰唱的
    那年花開月正圓片尾曲叫什麼名字 那年花開月正圓片尾曲誰唱的時間:2017-09-24 19: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那年花開月正圓片尾曲叫什麼名字 那年花開月正圓片尾曲誰唱的 那年花開月正圓片尾曲叫什麼 2017年來,各種良心國產劇接連不斷,例如《人民的民義》、《白夜追兇》還有最近正在熱播的
  • 《那年花開月正圓》:一個女人只有被一群男人喜歡,才能證明她魅力四射?
    吳蔚文死後,《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質量開始下滑。
  • 《那年花開月正圓》:孫儷打過的男人們……
    那年花開月正圓,我們相愛相殺,卻又一直在彼此成全……
  • 《那年花開月正圓》貝勒爺身份曝光,吳漪害周瑩入獄最終慘死~
    《那年花開月正圓》一劇,可以分成幾撥人。一撥是愛周瑩的男人,他們品貌好,痴情又深情。
  • 《那年花開月正圓》女人的悲哀
    其實說實話有時候我覺得作為一個女人真的很可憐,從她出嫁的那一刻起,她就註定了自己悲哀的一生。婆家對自己不放心,娘家把自己當外人,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想要贏得尊敬真的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圖片來自網絡《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周瑩的傳奇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人在商業方面的天賦,在當大少奶奶時的風光。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她承受的苦痛。
  • 《那年花開月正圓》什麼時候播在哪看 那年花開月正圓演員表及分集...
    《那年花開月正圓》已於昨晚正式登陸東方衛視,每晚19:30兩集連播。該劇聚集了孫儷、陳曉、何潤東、任重、胡杏兒、俞灝明、謝軍豪、劉佩琦等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周瑩這個角色終於不再像深宮女人一樣端著了,可以說是最像孫儷本人的」。
  • 《那年花開月正圓》結局是什麼???
    ,非常的傷心,所以將吳聘打傷了,因為周瑩為了給吳聘衝喜嫁給了吳聘,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是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的,那麼那年花開月正圓小說結局好嗎?一下來看看關於那年花開月正圓小說結局介紹吧!那年花開月正圓小說結局周瑩是一個很有傳奇性的女人,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主要講述的就是周瑩從丫鬟逆襲成為陝西女首富的故事,其實在歷史上周瑩和吳聘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但是沈星移據悉是虛擬的人物,周瑩原本就是一個和養父依靠坑蒙拐騙行走江湖的一個丫頭,但是在被賣到了沈家之後,周瑩的命運開始發生了轉變,一開始周瑩可以成為沈星移的通房夫人的
  • 《那年花開月正圓》:婚姻裡,女人最需要的是這一點
    最近有木有再追《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暖男吳聘領盒飯那集,小悅留了不少眼淚,男人的溫柔與呵護是對婚姻最好的保障,女人需要的,僅僅就想要一個對她貼心的男人。——小悅孫儷的年度大戲《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到第15集,暖男吳聘就領了盒飯,他的那幕下葬戲,戳中了很多觀眾的淚點。很多吳聘的迷妹表示要棄劇:沒有了吳聘,再也看不到吳聘對周瑩的暖,還有什麼好追的?
  • 打開《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一百種方式
    千呼萬喚花已開,翹首以待月正圓。長篇年代電視劇榮威RX5《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江蘇衛視卡姿蘭幸福劇場熱播,該劇首日晚播出僅幾個小時播放量便破億,可謂勢頭迅猛,來勢洶洶呀~今天,微信君想要分享的,是打開《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不同方式——作為首部敘述秦商故事、詮釋秦商精神的電視劇,榮威《那年花開月正圓》依據清末陝西省首富鹽商家史為基礎創作而成
  • 評《那年花開月正圓》:女性的盛世與女性意識的匱乏
    而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之後,《贏天下》《凰權》《如懿傳》《扶搖皇后》《獨孤皇后》……尚有一大波「大女主」將要陸續登場。除了《那年花開月正圓》是原創劇本,其它這些劇,包括已播和未播的,都改變自熱門網文IP,因此大致的劇情和人設也都是已知的———無一例外是女主的個人成長和人生逆襲,「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總有三個男人」;她們的每一次人生危機的解除,每一步輾轉騰挪、每一個訴求的實現,幾乎都是通過這些「背後的男人」來實現的。女主逆襲成功和傲視天下的背後,正是這些男人的無所不能或痴心不悔,如同遊戲中的萬能外掛。
  • 《那年花開月正圓》熱播,陳曉:我自求不給孫儷拖後腿
    由丁黑執導,孫儷、陳曉、何潤東、任重等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每晚19:30正於東方衛視熱播。
  • 《那年花開月正圓》堪稱2017年度最虐心的國產神劇!
    文/追劇者們在10月8日,由丁黑執導、孫儷和陳曉主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迎來了大結局,追了這麼久,《那年花開月正圓》就這樣大結局了,太虐心了,讓人很感慨!在《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結局中,陳曉飾演的沈星移出現在吳家東院試圖刺殺慈禧,為了不讓周瑩在東窗事發後被懷疑,沈星移在周瑩肩上捅了一刀,同時吻了她,作為最後的道別。
  • 《那年花開月正圓》:含苞待放 花好會開
    「奪道復破甕,妙語當自出」,2017年8月30日,《那年花開月正圓》已在東方衛視和江蘇衛視播出。播出不到幾天,關於《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話題越來越熱,是突破,是延續?是乏味,或是創新?眾說紛紜。從故事情節來看,這是另一個逆境重生的故事,主人公也並不意外的是女性,《那年花開月正圓》似乎也跟隨了女權主義的熱潮,將一位不卑不亢、堅韌強悍的商業女性形象搬上了熒幕。設計和所跟隨的熱潮雖然比較老套,但從劇情介紹來看,後續的故事是深厚、有沉澱內容的。它不屑講述女人感情的獨立問題,而是在自身發展和事業上,喚起觀看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