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3100年開始,在長達三千年的古埃及法老時代,年輕的圖坦卡蒙法老既無載於史冊的赫赫戰功,也沒有留下宏大的金字塔或神廟建築。事實上,在1922年之前,所有人對他幾乎一無所知。
根據圖坦卡蒙木乃伊復原的形象,是否有一絲幻滅感?
是一個叫霍華德·卡特的英國人把他「挖了出來」,使他轟動世界,成為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他究竟憑什麼?答案很晃眼。
卡特發掘現場
圖坦卡蒙墓是迄今考古發現最完整的古埃及法老墓,1922年被卡特發現時,幾乎保留了3000多年前下葬後的原貌,出土文物5000多件,其中包括大量鍍金貼金,甚至純金陪葬品,直晃得全世界的人為之著迷。下面我們就來集中欣賞一下圖坦卡蒙墓中那些金光燦燦的無價之寶!
先來個簡介。圖坦卡蒙8歲登基,18歲就駕崩了。圖法老執政時期(約公元前1333年-前1323年,相當於中國商朝中期)正值王室與祭司階層鬥爭白熱化之際。事實上,年輕的圖法老從一上臺開始,就被強大的阿蒙神祭司所控制,可以說是一個傀儡。他剛成年就去見了冥神奧西裡斯,十分可疑,很可能是祭司們作的孽。
不管怎樣,也許圖坦卡蒙生前沒有享受到法老君臨天下的快感,但死後有無數珍寶陪葬,也算是得到了法老應有的尊嚴,比如說下圖埃及博物館鎮館之寶、參觀者爭相欣賞的金面具:
我們近距離感受一下這件攝人心魄的金面具:
這件鑲嵌各種寶石的純金面具大約11公斤,出土時緊貼圖坦卡蒙木乃伊面部,據現代埃及考古之父扎西·哈瓦斯在其書中透露,當時卡特試圖把面具取出來時遇到麻煩,因為製作木乃伊所使用的樹脂像強力膠一樣,把面具和木乃伊緊緊粘在一起。
卡特最後不得不用工具撬開了面具,據說因此導致木乃伊完全損壞,碎成了18塊,後來經過修復才勉強完整保存下來,可想而知見過大場面的卡特見到金面具有多麼激動!
如今這件金面具儼然已成為圖坦卡蒙,乃至整個古埃及文明的象徵。不過,單以重量看,接下來這件似乎更值錢:
上圖為安葬圖坦卡蒙的最裡面的一層人形棺,採用純金打造,長187釐米,重100多公斤,盡顯法老奢華和尊貴。
除了最裡面的純金人形棺之外,外面還套了兩層貼金人形木棺,下圖為第二層:
下圖為最外面(第三層)人形棺,以及大石棺,它們和木乃伊一起,目前仍留在埃及南部盧克索的圖坦卡蒙墓原址(其餘陪葬品均已搬到首都開羅的博物館):
總結一下,圖坦卡蒙共有4個棺材,最外面是石棺,裡面有3個人形棺,其中包括2個貼金木棺,以及最裡面的純金棺,套在一起,就像俄羅斯套娃娃一樣。
這還沒完。石棺外頭還套著四個貼金「大木箱」,也是一層套一層:
示意圖如下:
費了老半天,才把圖坦卡蒙的金棺結構說完整,下面我們來欣賞幾件真正意義上的陪葬品,當然,只挑有黃金的!
上圖為圖坦卡蒙寶座,也就是中國皇帝的龍椅。中國人喜歡虛構的龍,而古埃及人崇拜真實的獅子,因此圖法老的椅子上有兩個獅子頭把手。
近距離看細節。此王座為木質,貼金銀,鑲嵌寶石。主題紋飾是法老和王后在一起溫存的畫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整個畫面只有衣服是貼銀的,這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突出衣服的真實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銀的珍貴,由於銀礦在埃及更加罕見,因此當時某種意義上說,銀比金更珍貴。
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圖坦卡蒙的貼金戰車,當然也是陪葬品,推測只是儀式性的,因為這位少年天子身體有殘疾,估計從來就沒有真正上過戰場,假設他確實有用過這輛戰車,畫面應該是這樣子的:
再來欣賞一柄純金短劍,紋飾精美,歷經3000多年仍完好無損,品相極佳:
看完這些厚重的,再來一些輕鬆的。下圖為圖坦卡蒙的黃金寶石首飾,對了,中間藍色的就是法老的守護神——聖甲蟲,咱們中國人稱之為屎殼郎:
看了這麼多晃眼的金器,是不是有點審美疲勞了?最後來一個讓你大開眼界的,圖坦卡蒙純金人字拖:
沒錯,這種款式特別有現代感的人字拖,古埃及人至少從公元前3100年就開始穿了,注意下圖法老身後的提鞋官:
說了這麼多圖坦卡蒙的黃金陪葬品,最後竟然以一塊青石板結尾……不過這塊石板可不簡單,它可是埃及博物館的另一個鎮館之寶,考古意義遠遠超越圖坦卡蒙黃金面具,因為石板上的人物為最早統一埃及的法老,是比圖坦卡蒙早近2000年的超級前任。好吧,話雖這麼說,其實我還是更喜歡看圖坦卡蒙的金器,哈哈。下回接著聊。
(來源:微信公眾號」金字塔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