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富春江畔的市井畫卷

2020-09-09 澎湃新聞

翁欣

時隔一年,去年廣受好評的電影《春江水暖》,已於8月21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影片以杭州富陽為背景,展現富春江沿岸的四季交替和自然風貌。整部電影充盈著山水畫獨有的氣韻和詩意,是一部極具地域特色的杭州本土電影。

這部頗具野心的作品,去年曾入圍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後來又斬獲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春江水暖劇照 資料 圖

青年導演顧曉剛的家鄉是杭州富陽。六百多年前,黃公望在此創作出山水長卷《富春山居圖》。而六百多年後,它也成為顧曉剛的靈感來源,他歷時三年時間,拍攝了自己的首部劇情長片《春江水暖》。

影片以富春江畔一個普通三代家庭為背景,講述顧家四兄弟輪流照顧年邁中風母親的故事,涉及親情與利益,也展示時代變遷下的人情冷暖。演員都是導演的親戚和朋友,他們的本色出演,也為電影提供了真實的生活質感。

相對於故事,影片被討論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探索。顧曉剛嘗試將山水畫裡的美學意蘊轉化為電影語言。片中設計了很多長鏡頭,用橫移的方式,讓富春江景色如同捲軸畫一般緩緩展開。

電影的英文片名"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正是沿用了《富春山居圖》的官方譯名,是導演向六百年前《富春山居圖》的一次致敬。

《春江水暖》電影海報/導演顧曉剛 資料 圖

富陽古稱「富春」,過去是杭州西南的一個縣級市,這幾年隨著杭州城市建設的擴張,已經變身杭州富陽區。從杭州去富陽不過一過小時車程,不妨跟隨這部電影,探訪下富春江邊的這座山水小城。

鸛山公園

富陽城東有一座臨江而立的小山,名鸛山,據說因山體形狀如一隻鸛鳥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三國東吳時期山頂建有道觀,所以鸛山過去其實也叫「觀山」。

鸛山不高,海拔僅僅四五十米,因為山勢奇秀,自古吸引不少文人雅士來此遊賞。《春江水暖》裡大部分場景都是在鸛山公園周圍拍攝的。

富春江邊的鸛山公園 翁欣 圖

從富春江邊登鸛山,沿著石板小路拾級而上,沒幾步就來到山腰。這裡有清同治年間重建的「春江第一樓」,站在這裡可以憑欄遠眺,春江如畫,盡收眼底。

「春江第一樓」,是鸛山標誌性建築,也是觀江視角最佳處。鬱達夫在散文《過富春江》裡寫,「沒有到過富陽的人,絕不會想到登山幾步,就可以看見這一幅山重水複的黃子久的畫圖的。」那是1933年,他帶著朋友從杭州來富陽欣賞富春江景色。

春江第一樓,觀江視角最佳處 翁欣 圖

鬱達夫是富陽人,他家就在鸛山附近,這裡是他經常會來的地方。文章裡提到的「黃子久」,當然就是那位畫《富春山居圖》的「大痴道人」。

春江第一樓旁邊,有一棵香樟樹,已經三百多年樹齡,枝葉繁茂,如一把綠色巨傘,來鸛山遊玩的人,都喜歡坐在樹下小憩。鬱達夫有一張和全家人的合影,便是在這棵老樟樹下拍的。

鸛山上的老樟樹見證富陽的歷史變遷 翁欣 圖

鬱達夫母親過七十大壽時,全家人在鸛山香樟下合影。

這棵老樟樹在電影裡也出現多次,是年輕人談戀愛、約會的地方,後來角色結婚時還專門來樹下拜了天地,可見老樟樹在富陽人心裡的地位是很高的。

鸛山腳下,過去是富陽古城東門所在,因此現在還能看到一段古城牆。富陽保存下來的歷史遺存不多,基本都集中在鸛山周圍,除了城牆,山腳下還有一段通往錢塘的古驛道,和青石板鋪就的春江堤,這些在電影裡都得到充分體現。

嚴子陵釣臺

從鸛山下來,順著江邊東行,有一處石磯伸入富春江中,形似半島,磯頭立有「嚴子陵垂釣磯」的石碑,相傳這裡是東漢隱士嚴子陵垂釣的地方。

自古以來,在富春江上的釣魚的人不可勝數,嚴子陵應該是最著名的那個。

「嚴子陵垂釣磯」古碑 翁欣 圖

按《後漢書》的說法,嚴子陵年輕時與劉秀是同窗好友,後來劉秀即位為光武帝,嚴子陵不願出仕,隱姓埋名躲了起來。劉秀派人各處尋訪,終於在富春江邊找到他。劉秀再三邀請,讓他出來做官,他就是不去,最後還是回富春江邊隱居垂釣。

我記得電影裡有一個穿蓑衣、戴鬥笠、扛著魚竿的人從江邊的長廊裡走過,從造型上看就很像嚴子陵。

電影劇照中的嚴子陵垂釣處

嚴子陵為後人所歌頌推崇,因為他代表了中國文人的一種精神境界。中國文化幾千年來,隱士文化是重要的傳統,當年黃公望遍遊名山大川,卻獨鍾情於富春山水,並繪製山水長卷,當然也和富春江所代表的隱士文化背景有關。

嚴子陵的故事,顯然也影響了後來的鬱達夫。他曾自刻一方印章「我是春江舊釣徒」,就是表明他和嚴子陵有一樣的志趣。當年他搬去杭州生活,本想寄情於山水,不過後來抗戰爆發,他的歸隱之夢終沒實現。

富春江沿岸,做為「嚴子陵垂釣處」保留下來的遺蹟有兩處,一處在富陽鸛山,還一處在桐廬,後者更為出名,鬱達夫曾寫過散文《釣臺的春晝》,如今那裡已經是收費景點,而鸛山這裡每天依然很多人來此垂釣。

出現在電影海報上的「龜川閣」

嚴子陵垂釣磯東側,有一處古色古香的三層樓閣,名為「龜川閣」,就是出現在電影海報上的那處建築。

相傳這附近的水域裡住著千年老龜,每至秋月之夜,它就會浮於水面,吞吸江月之影,所以這裡被稱為「龜川秋月」,是古「春江八景」之一,「龜川閣」的名字由此而來。

如今的「龜川閣」周圍,聚集很多遊泳愛好者。在杭州的錢塘江邊因為有護欄,是不讓下去遊泳的,沒想到富陽這裡可以遊。夏日下午三四點鐘之後,來遊泳的人越來越多,像一個熱鬧的江邊浴場。

夏日,富春江邊遊泳的人很多 翁欣 圖

看到這麼多人在遊泳,我也有點想下去。不過岸上有人告訴我,來這遊泳的都是水性極好的本地人,基本天天都來,鸛山這裡的水域比較複雜,水下有漩渦,一般人最好還是不要下水。

沿著江邊繼續往東,遠遠就看到富春江第一大橋,連接著南北兩岸。橋下有輪渡碼頭,船是開往新沙島的。

富春江在鸛山這一段江面較窄,過了此段之後江面變寬,中間形成一座江心島,就是新沙島,坐輪渡是去那裡唯一的方式。電影裡江老師的父親就是開輪渡船的,後來還在渡船上舉行了水上婚禮。

富春江第一大橋旁,開往新沙島的輪渡船 翁欣 圖

鬱達夫故居

鬱達夫的故居,就在鸛山之西。一座小小的中式院落,孤零零地立於臨江廣場上,周圍的老房子都已經拆了,這一帶現在叫鬱達夫公園。

故居門前,青年鬱達夫的雕像坐在石上,手執書卷,面對著悠悠江水。

鬱達夫故居 翁欣 圖

鬱達夫故居坐北朝南,三開間磚木結構樓房,為江南典型的白牆黑瓦。故居一層為正廳、陳列著鬱達夫及其朋友的一些題字與畫作,二層為臥室,故居的陳設是按當時居住原貌擺放的。

從故居出來,有一個綠意盎然的小院子,花圃裡種了些中草藥,表示鬱家祖上曾是中醫世家。看故居的規模,在當地應該也算殷實人家,不過因為他幼年喪父,後來家境窘迫,全仗母親陸氏勤儉持家度日。

富春江水養育了鬱達夫,他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皆在這裡度過。

他在散文裡寫小時候天天去江邊玩耍,去看江上的帆船,和隔江的煙樹青山,還喜歡在江邊做白日夢,直到17歲隨長兄遠渡日本,離開富陽。留學歸來之後,雖然一直在外奔波,但也會時常回家看看,他的母親和原配妻子孫荃一直住在這裡。

鬱達夫故居

除了這處故居,杭州大學路上也有一處鬱達夫故居。1933年,他和第二任妻子王映霞,從上海舉家遷往杭州,並且還建造了一棟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風雨茅廬」。不過那裡並沒有為他避得風雨,房子建成後沒住多久,他和王映霞感情破裂,1938年,他離開國內,漂泊去了南洋。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鬱達夫不僅是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他也是犧牲海外的抗日烈士。

鬱達夫在新加坡期間,曾發表大量宣傳抗日的文章。後來新加坡淪陷,他流亡到印尼蘇門答臘島,暗中保護和營救過不少印尼群眾和華僑。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由於化名身份暴露,他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

讓人唏噓的是,不只鬱達夫,他的哥哥鬱華也是在上海淪陷後,被日偽所暗殺。鬱達夫母親則是在日軍佔領富陽後,躲入鸛山絕食而死,鸛山上,如今現在有紀念鬱氏兄弟倆的「雙烈亭」。

江邊魚市

恩波公園附近的江邊碼頭,有傳統魚市,已經存在很多年。

江邊魚市 翁欣 圖

和普通菜市場不一樣,魚市都是由當地漁民生活的漁船組成的,每天漁民們捕完魚後,就會把船開來江邊販賣,岸邊大大小小的塑料盆裡,擺著剛打撈上來的各種江鮮,有鯿魚、鰱魚、鱸魚、刀魚、江鰻等等……

「江南憶,最憶是江鮮」,富春江一帶水質優良,產出的魚以肉質鮮嫩,無土腥味而聞名,這些江鮮,按品種每斤價格從幾十元或上百元不等。當地漁民告訴我,收入好的時候,一天也能賣個上千元。

電影《春江水暖》裡的顧家四兄弟,分別是廚師、漁民、賭徒和建築工人。其中三個都是由導演顧曉剛的親戚飾演,只有顧家老二是真實的漁民,現在每天仍然在江邊捕魚賣魚。

電影裡有關顧家老二的部分,拍的像紀錄片,很真實的展現富春江漁民的日常生活。

漁民捕魚 電影劇照

漁民在富陽是一個古老的職業,有些老漁民家裡世代捕魚為生,吃在船上,睡在船上。雖然當地政府一直鼓勵漁民上岸生活,但他們還是更願意以船為家。打魚比較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要出船、放網、捕魚,然後一早來魚市販賣剛捕撈上來的江鮮。

電影裡有一幕,開飯店的大哥早上來到魚市,把老二捕來的魚拉走,這也是比較真實的。因為野生江鮮的價格較貴,來這裡買魚的人很多是開飯店的,有些比較少見或者昂貴的江鮮,一上岸就被飯店老闆買走了。

順便說一句,電影裡顧家老大開的飯店「黃金大酒店」,也是真實存在的,在鸛山北邊的桂花路上,主打菜式就是富春江江鮮。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現藏於浙江博物館

富春江位於錢塘江上遊,流貫浙江桐廬、富陽兩縣。

六百年前黃公望畫下《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後來此畫被火焚為兩段,如今一段藏於浙博,一段藏於臺北,更是增添了傳奇色彩。

黃公望是畫界裡大器晚成的代表,他早年仕途不順,還進過監獄,後來一度賣卜為生,開始學畫時已年過半百。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七十九歲高齡時,為其師弟無用師所繪。為了畫好這張畫,他常年遊走於富春江兩岸,考察風光,繪製了大量練習或草稿畫作,最終用了三四年的時間,才完成此畫。

富陽黃公望隱居地 翁欣 圖

黃公望雖不是富陽人,但據說他是在富陽終老的。

富陽有一處黃公望結廬隱居之地,在廟山塢,也就是現在的「黃公望森林公園」。那裡我幾年前去過,從公路邊要往北走好幾公裡才能到,在一個山谷的深處。雖然風景還不錯,但我覺得離江邊太遠,心理還是存疑的。

從2011年《富春山居圖》在臺灣合璧展出後,富陽就在一直在打造「黃公望」這張文化名片,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找建築師王澍設計的「富春山館」,這是一處是集富陽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合一的建築群。

「富春山館」的設計靈感來自黃公望的山水畫,其好玩之處在於,遊覽內部空間,蜿蜒曲折,就像在山中穿行。而外部建築則設置了可通往屋頂的階梯和長廊,過程有如登山,最後還可以站在屋頂上眺望富春江景色。

王澍設計的「富春山館」試圖打造建築版的《富春山居圖》 翁欣 圖

如果說王澍設計的「富春山館」是試圖從建築語言上與黃公望的山水畫產生對話,那麼顧曉剛的電影《春江水暖》,就是把傳統山水畫的視覺美學,轉化成電影語言,展現《富春山居圖》六百多年後的生活場景。

這部講述普通三代家庭的群像式電影,前後出場人物十幾個,沒有誰是明顯的主角,因為影片裡自然(富春江)才是真正的主角。全片基本上都是中遠鏡頭,極少特寫,所有的人物、行為都被引入自然景觀之中,以繪畫的視角呈現。

電影《春江水暖》工作照

導演在拍攝時,還借鑑了傳統繪畫裡「遊觀」的概念。比如那個著名的12分鐘長鏡頭,採用橫移的方式,讓富春江景色如長卷繪畫般徐徐展開,觀眾隨著人物徜徉於自然山水之中,加上竇唯空靈悠遠的音樂,形式感極強。

與一般導演以人物,衝突來構建故事不同,顧曉剛導演顯然是充分考慮自然景觀,人文風俗的角度來創作劇本,包括片中大量使用本地非職業演員,使他的電影具有極強的地域文化特徵。

電影《春江水暖》 劇照

電影《春江水暖》劇照

也許和旅遊城市給人印象有關,當代杭州的形象,僅偶爾作為商業片取景地,在銀幕上僅始終缺乏一個完整呈現。而《春江水暖》顯然填補了這個空白,無論從美學意義、地域風貌及民俗的展示上,這都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本土電影。

結尾時的字幕顯示,這部電影並未結束。導演表示這將會是一個系列長卷電影,共分三卷,《春江水暖》是第一卷。由於富春江是錢塘江的上遊,所以下一卷故事會隨著江水從富陽來到杭州主城區,背景是2022年杭州舉辦亞運會,故事依然會立足於當下,但呈現的方式是傳統和古意的。

(聯繫我們/投稿郵箱:sjdl_2020@163.com)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徐亦嘉

相關焦點

  • 《春江水暖》,富春江畔的市井畫卷
    春江水暖劇照 資料 圖青年導演顧曉剛的家鄉是杭州富陽。六百多年前,黃公望在此創作出山水長卷《富春山居圖》。而六百多年後,它也成為顧曉剛的靈感來源,他歷時三年時間,拍攝了自己的首部劇情長片《春江水暖》。影片以富春江畔一個普通三代家庭為背景,講述顧家四兄弟輪流照顧年邁中風母親的故事,涉及親情與利益,也展示時代變遷下的人情冷暖。
  • 電影《春江水暖》:山水畫卷下的人間煙火~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算一部家鄉電影,主要的故事內容讓我非常喜歡。電影《春江水暖》是一部真正的浙地電影,或許也是第一部。這部由富陽人導演、主演,通篇滿是富陽方言的影片,以富春江為背景,講述了在富陽城市快速變遷下,一個平凡家族的人情冷暖……《春江水暖》導演: 顧曉剛類型:劇情-家庭主演:杜紅軍 / 錢有法 / 汪鳳娟 年份:2019 / 評分:7.4又名: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
  • 《春江水暖》:展現冷暖人生的雋永畫卷
    作者:黃今近日,法國《電影手冊》公布了2020年度十佳電影,中國電影《春江水暖》位列其中。該片曾在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影評人周的閉幕式首映,如今又上線網絡平臺,讓更多的觀眾注意到這部影片。影片從母親的壽宴始,以葬禮終,用一個江邊家庭的生活變遷濃縮了當代中國社會的現實圖景。
  • 富陽人導富陽人演 電影《春江水暖》中秋回鄉
    他認為,電影《春江水暖》便是如此。  當日,富陽籍青年導演顧曉剛帶著電影《春江水暖》的主創團隊回到家鄉,並與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富陽鄉賢麥家,國家一級作家李杭育等圍坐一堂,共話富陽影視產業未來發展。  取景於富陽,故事發生在富春江畔,一群富陽人方言出演。
  • 《千裡江東圖》三部曲長卷電影之《春江水暖》
    影片以杭州富春江畔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普通三代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人情冷暖,細緻入微地展現了當代中國的市井風貌和人們之間的情感依存。片中,年邁的母親在壽宴上意外中風後失智,四個兒子分為四季輪流照顧她,而他們各自的家庭也面臨著親情與現實的考驗。
  • 《春江水暖》屢獲大獎 導演顧曉剛要把家鄉說與世界聽 
    600多年後,一個名叫顧曉剛的富陽小夥導演了一部電影《春江水暖》,在各大國際賽事中聲名鵲起,又讓世界認識了中國富陽。這部取景於富陽,發生在富春江畔,由一群富陽人本色出演的電影,在2019年法國坎城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周」單元內,從全球1050部片子裡脫穎而出,成為該單元創立閉幕影片環節以來的首部華語影片。
  • 《春江水暖》:富春山居四時歌,年度最佳導演處女作
    《春江水暖》是導演顧曉剛籌劃拍攝的《千裡江東圖》三部曲的第一部,圍繞著居住在富春江畔富陽地區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而展開。據顧曉剛介紹,接下來的兩部電影也將在富春江流域的不同地點拍攝。《春江水暖》既是一副匠心獨運的浮世繪畫卷,也是一部史詩般的人生戲劇,講述了在母親中風後四個兄弟和他們各自的家庭照顧母親的故事。正如最近大多數生活化的國產電影一樣,每個角色都代表了中國社會政治歷史的一部分。如果說廣受好評的《地久天長》處理的是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情感成本,那麼《春江水暖》則反映了城市不斷拆遷重建的後果。
  • 《春江水暖》:春江再美,美不過市井魚歡
    同時也看得出來導演心中的依依不捨和意猶未盡,原定的計劃中《春江水暖》只是「卷一」,之後還會有兩部續集,下一步很可能從富陽一隅,邁向更廣大的杭州。不過,現在《春江水暖》從院線電影變「網大」的情況,很可能讓影片續集的籌備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顧曉剛與前幾年一鳴驚人的畢贛有些類似,當今的青年導演在構建處女作時,對影像視覺上的野心和表現力都大大超過了前幾代導演。
  • 《春江水暖》:春江再美,美不過市井魚歡
    同時也看得出來導演心中的依依不捨和意猶未盡,原定的計劃中《春江水暖》只是「卷一」,之後還會有兩部續集,下一步很可能從富陽一隅,邁向更廣大的杭州。不過,現在《春江水暖》從院線電影變「網大」的情況,很可能讓影片續集的籌備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 《春江水暖》入選《電影手冊》年度十佳
    時光網訊法國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手冊》評選出2020年度「十佳電影」,顧曉剛執導的中國電影《春江水暖》入選,是榜單中唯一一部華語片。洪常秀兩部作品在列,弗雷德裡克·懷斯曼的紀錄片《波士頓市政廳》居榜首。《春江水暖》海報《春江水暖》以山水畫捲軸的形式,講述了杭州富春江畔一家三代人面臨生活考驗、人間煙火裡的親情抉擇。
  • 不完美的《春江水暖》,足夠高級
    14世紀中葉,「元四家」之首黃公望在其晚年,遊歷富春山水,創作了傳世名作《富春山居圖》。而電影《春江水暖》開篇即以一段文字:「富陽有一江名曰富春江,有兩山名曰鸛山與鹿山……」引出影片在美學追求上的意圖,即探索電影與中國古代山水畫之間的某種通路。時空輪迴與春夏秋冬。
  • 電影《春江水暖》推廣曲《推》 實力歌手金池深情演唱
    電影《春江水暖》已於2020年8月21日在愛奇藝超級影院上映。歌曲《推》作為該電影的推廣曲也於8月24日正式上線網易雲音樂,並邀請實力女歌手金池傾情獻唱。該曲由何佳樂作詞/作曲,何山編曲,楊宇監製,曹洋擔任製作人,並邀國際首席愛樂樂團完成弦樂演奏。
  • 《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開發新作 鏡頭對準錢塘江
    1905電影網訊日前,《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的新作「卷二錢塘電影《春江水暖》以山水畫捲軸的形式講述杭州富春江畔一家三代人面臨的生活考驗、人間煙火裡的親情抉擇,溫暖呈現普通人對生活的美好嚮往。此前,該片曾獲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獎項,並獲本屆上影節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最受關注影片等榮譽。
  • 電影《春江水暖》就是一部富陽宣傳片!
    9月25日下午,電影《春江水暖》回鄉記暨富陽影視產業發展研討會舉行,富陽鄉賢麥家、徐淑君、顧曉剛、樓森華及與富陽結緣的文藝界知名人士李杭育、蘇舟、羅憶楠、趙鳴昊、劉超等齊聚富春江畔,共話富陽影視產業發展。區委書記吳玉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夏芬參加。   吳玉鳳代表區委區政府向《春江水暖》獲得的巨大成功表示祝賀,並向一直以來支持富陽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
  • 《春江水暖》憑什麼入選法國《電影手冊》十佳?
    中國導演顧曉剛的《春江水暖》幫助華語片時隔7年再次入選手冊,這部影片位列榜單第7名。法國《電影手冊》1951年由安德烈·巴贊等人創辦,在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每年都會評選在法國上映電影的「年度十大」佳片名單。
  • 浙江導演顧曉剛作品《春江水暖》入選法國《電影手冊》十佳
    令人驚喜的是,浙江導演顧曉剛執導的電影《春江水暖》入選榜單,位列第7名。電影《春江水暖》以《富春山居圖》為背景,在四季更迭中,講述了家族年邁母親在壽宴上意外發病失智,而讓四個家庭面臨親情和生活重重考驗的故事。贍養老人、戀愛結婚、兄弟關係……影片中充滿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元素,但與其他影片不同的是,本片通過鄉音、鄉景、鄉情,以山水畫卷般徐徐展開的舒緩敘事節奏,將杭州富春江畔的風土人情真實、接地氣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 聊一聊電影《春江水暖》
    圖片源自電影《春江水暖》截圖《春江水暖》是一部時長兩個半小時的文藝電影。
  • 合肥| 《春江水暖》LUXE雷射巨幕廳展映
    上線至今,同樣的問題始終縈繞在迷影人心頭:「可以在大銀幕看到《春江水暖》嗎?」我們堅信「唯有最好的影廳才襯得上這部電影」為此,我們在本周六下午15:00特別選取了LUXE雷射巨幕廳極致呈現招待合肥的影迷朋友。
  • 北影節線上影展開幕影片《春江水暖》以PVOD模式全網首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日前,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線上影展開幕片《春江水暖》以PVOD模式上線愛奇藝「超級影院」全網首播。該片由工廠大門影業公司、大地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愛奇藝影業聯合出品,由顧曉剛執導、監製,竇唯配樂,杜紅軍、錢有法、汪鳳娟、章仁良領銜主演。《春江水暖》是首部以PVOD模式進入愛奇藝超級影院的文藝片。
  • 《春江水暖》定檔8.21 入圍北影節官方推薦單元
    1905電影網訊8月16日,電影《春江水暖》正式官宣定檔。該片將先於8月21日在視頻平臺上線,隨後,全國部分影院也將在8月28日進行限量公映。該片由顧曉剛執導並編劇,竇唯配樂,以山水畫捲軸的形式講述杭州富春江畔一家三代人面臨的生活考驗、人間煙火裡的親情抉擇,溫暖呈現普通人對生活的美好嚮往。該片入圍坎城國際電影節影評人周,去年獲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備受國內外眾多電影節青睞的《春江水暖》,此次也入選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推薦」展映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