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歡喜冤家」,我還是更喜歡「童年陰影」|推理筆記

2020-12-25 影視獨舌

文/一樹

《錦衣之下》《大唐女法醫》《少主且慢行》《兩世歡》,四部帶有懸疑推理元素的古裝劇作在2020年初接連上場。再加上2019年的《大宋少年志》《大宋北鬥司》《長安十二時辰》等作品,一時間,「談情」和「說案」兩不落的年輕偵探,成了最討喜的古裝劇人設。

女捕快,女法醫,女扮男裝的捕快,雖然背景時代大有不同,然而人設上的「不約而同」,讓這四部帶有推理色彩的古裝劇成為觀眾們互相比對的目標。

同樣改編自網絡小說,同樣有著一位身世複雜或天賦超群的女性主角,同樣有著一段(或者多段)足夠複雜,足夠符合現代年輕人解悶之需的感情,也多多少少有著些剝絲抽繭的探案過程。

《兩世歡》或許是幾部劇作裡推理元素最弱的一部,就連原作者也曾承認這是一部「偽推理古言」。雖然同樣採用章回體的敘事手段,以一個個小案子,將線索逐漸連接起來,將觀眾一步步引向最後的幕後黑手。但本質上,《兩世歡》的核心仍舊是愛情,而「探案」更像是為了能讓這個愛情故事不落俗套,而採取的創新手法。

熱度最高的《錦衣之下》,則採用了「六扇門」這個經典的古裝懸疑設定。以「兵部丟失布防圖」案件開篇,男女主順著線索一路追訪,最後回到京城。從推理探案上升到朝堂爭鬥,真相背後隱藏著權謀爭鬥,從故事格局上來說,《錦衣之下》略勝一籌。

然而,權謀和朝堂被草草帶過,推理過程漏洞不少,就連興衝衝跑去在豆瓣為其打五星的網友們,都紛紛髮長篇評論提示:把它當古裝甜寵劇,「磕磕糖」就罷了,對推理懸疑部分,實在不必有過高的期待。

相較之下,推理成分最「純粹」的《大唐女法醫》,卻未能因為正宗正統而加分。由於原著是一本穿越小說,所以書中主角驗屍的過程都來自於現代醫學。電視劇版在拿掉了「穿越」這一要素後,相關的驗屍手段自然也要進行符合年代背景的修改,但從如今的成色看來,編劇明顯在這一部分專業知識不足。

有趣的是,雖然四部劇作都與懸疑推理相關,但觀眾的好評或差評,都似乎不太關注「推理」的過程。演員的演技,男女主之間的火花,角色的設定,甚至服化道的觀感,才是觀眾評論的對象。

此種劇作形態和觀劇心理,顯然與十幾年前的古裝懸疑推理劇有很大區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古裝推理懸疑劇始終是古裝劇中的主流分類之一。

在網絡小說還沒有變成「IP」之前,狄仁傑、包拯、宋慈三位歷史人物幾乎「平分」了古裝懸疑劇的江山。《神探狄仁傑》系列、《大宋提刑官》系列與《少年包青天》系列,無一不將殺人案件與政治爭鬥相勾連,或錯綜複雜,或毛骨悚然,都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這三位「常客」之外,武俠作家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以及從中衍生出的錦衣衛群體,則發展成了另一種偶像氣質更濃厚的古裝推理劇。不必承擔歷史人物的名氣,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們可以自由地散發具有「現代感」的個人魅力,談情說愛也不在話下。

在古裝劇上星份額受到限制以後,網絡成為了古裝劇的主要陣地。網播的普及,網劇的出現,和越來越多的網絡觀眾,都在一步一步地改造著古裝懸疑劇的面貌。

首先是劇作來源的不同。早期的古裝懸疑劇多屬於「公案劇」,這類元雜劇主要描寫官吏審理訴訟、平冤決獄的故事。宋元時期的公案劇格外熱鬧,而如今狄仁傑和包拯的演繹,也多多少少地帶上了一些當時雜劇戲曲裡對這一人物的戲劇化和誇張化描寫。

比如《神探狄仁傑》中的《藍衫記》《滴血雄鷹》《蛇靈》等多個案件,都帶著明顯的傳奇元素。宮廷侍衛,境外組織,李氏皇族子孫與女皇的明爭暗鬥,以及諸如易容術等具有豐富民間傳說色彩的內容,都成為了案件的背景或者線索。

《少年包青天》則更是一個在既有人物關係上進行虛構的故事。雖然這一系列堪稱經典,但事實上在三部《少年包青天》裡,有大量的作案手法和破案過程,都照搬了日本的「金田一」系列偵探小說的情節,以及漫畫《名偵探柯南》裡面的橋段。即便「本土化」的結果相當成功,《少年包青天》仍舊反映出中國電視人在古裝推理上的創意不足。

而作為中國法醫鼻祖的宋慈,由於有一本著作留世,人物歷史形象更加具體。因此,不管是香港的《洗冤錄》,還是央視的《大宋提刑官》,以宋慈為主角的劇集更偏向現實主義,劇情也不以「奇」與「怪」做噱頭,而更多的是體現宋慈的鐵面無私。

有文化積澱與歷史鋪墊呼應,當年的古裝推理劇雖然在劇情上還是有不少生硬和漏洞,但的確比現在的大部分劇作要值得玩味。而對比網絡興起前後劇作的節奏,《神探狄仁傑》第一部三十集僅僅講了三個案件,劇情推進的節奏與現在比要緩慢得多。

究其原因,倒也不必完全怪罪於流行文化的興起,讓嚴肅文化的生存空間更為逼仄。從本質上來說,無論在十年前還是現在,古裝名偵探們始終在被「符號化」。

回頭想想,不管是狄神探、包青天,還是宋提刑,都有一個共同的「忠臣」形象,推理是他們與「奸臣」相鬥的主要手段。政治博弈和利益糾葛,在這些「忠臣」與他們想要打倒的「奸臣」之間,是完全不存在的。

這無疑是一種十分理想卻略帶幼稚的政治預設,狄仁傑手裡永遠有武皇聖旨,包青天有三道鍘刀,宋提刑在劇中也有一位公主為其保駕護航,使得他們可以永遠保持正直、熱誠、沒有任何權力阻礙,一往無前。

帶有「公案劇」的血統,早期古裝推理劇中實則寄託著主創們對一個「天清日朗」的政治環境的期待。也正因名偵探們的所作所為,都與政治、朝堂、權謀有所瓜葛,隱含在推理過程之下的表達空間就更加靈活豐富。

但這種探討,在如今的古裝推理劇中,空間已大打折扣。

對於生活節奏緊張的主流觀眾來說,「歡喜冤家」式的探案的確更適合他們的觀劇習慣和狀態,元素豐富,節奏輕快,用來消遣再好不過。但可惜的是,年輕一代的觀眾們將不再和我們一樣,擁有一段像《少年包青天》這樣「童年陰影」般刻骨銘心的劇集記憶。關於公案劇的春秋筆法,也沒了概念。不得不說,這是如今古裝推理劇的一種遺憾。

相關焦點

  • 【柯學館】論童年陰影我還是只服TA
    槍械術和劍道精通,物理學化學也是學得槓槓的,最重要的是,它總能在陰影中閃現,向你露出一口大白牙……在小編年幼無知的時候,絕對實打實的童年陰影。雖然最近的劇集裡,小黑好像主要不負責陰影,光負責搞笑役了……網上一直有流傳一份《名偵探柯南》十大最恐怖的案件的帖子,小編發現裡面提到的不少劇集跟小編當年的童年陰影相當重合,個別高分選手更是小編至今都有陰影的案件
  • 《推理筆記》網劇電影齊上,詮釋數學的危險與浪漫!
    沒錯,說的就是《推理筆記》!兩版《推理筆記》都是根據早安夏天所著的同名小說改編,但是劇情卻略有不同:主角都是少女夏早安,都是進行了換心手術。劇版的夏早安是00後演技小花張子楓飾演,童星出道的她雖然比起小時候沒那麼萌萌噠了,但演技還是「小戲骨」級別的,前年《唐人街探案》最後反轉的那一笑,帶著不符合她年齡的驚悚。
  • 推理筆記密室逃脫
    推理筆記密室逃脫這款遊戲非常適合喜歡探案解謎的玩家們,畫面卡通可愛,精緻細膩的遊戲設置讓玩家沉浸在這款遊戲中,簡單操作就能開啟你的冒險之旅,快來一起尋找詛咒這個列車的謎團吧!神秘而又恐怖的畫風你能接受嗎?
  • 《推理筆記》如何漂亮的殺人|編劇漫談!
    《推理筆記》:如何漂亮的殺人嘉佩:專業性上,《推理筆記》世界觀比較獨特,不是構建在現在的世界觀之下,是有一些科學幻想色彩的東西,很多的殺人手法以看上去漂亮為主,我們並不是想說真的告訴你哪些手法在現實中可用,其實不重要,本身劇很歡快,重要的是觀眾看了舒服,形式感更強。這個劇不那麼沉重,有些東西可以不那麼實,可以虛一些,在一些案件的設置上更漂亮。
  • 數學,殺人還是救人?——電影《推理筆記》主創白雲行與你一起吐槽
    原來這天下午兩點電影《推理筆記》的主創現身白雲大禮堂▼在觀影會上,主創們談到了創作電影《推理筆記》的初衷時導演張天輝還表示自己是個數學「學渣」▼小編在這裡祝《推理筆記》票房大賣!(觀看視頻了解更多精彩哦)
  • 《推理筆記》超前觀影口碑爆棚,影迷表示劇情足夠燒腦,結局足夠震驚!
    由《追兇者也》編劇張天輝執導,陳都靈、林柏宏、汪鐸、郝劭文等主演的校園推理電影《推理筆記》將於11月24日上映,影片從11月9日開始舉行為期12天的「1124推理社納新大會」百城看片超前觀影活動。在超前觀影活動現場,主演陳都靈和汪鐸也有現身,與大學生一起互動,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 《推理筆記》說自己是二次元,一開始我還不信
    文/滿囤兒  原本小眾的二次元如今真得已經被玩得越來越大眾化了,而且之前把囤兒困在宅子裡的次元壁
  • 《推理筆記》張子楓侯明昊帶來的結局更是一團迷?米卡卡更是迷
    要說她的成就從2010年7月22日開始,由馮小剛執導的災難電影《唐山大地震》上映,在片中,張子楓飾演童年方登,並憑藉該角色獲得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而且成為百花獎開設至2010年時年齡最小的獲獎者,後面隨著她的成長更是獲得更多的成就,她演的電視電影很多,小編也就看過一些,比如電影《快把我哥帶走》,懸疑喜劇片電影《唐人街探案3》等,電視劇有《我們的少年時代
  • 柯南最恐怖的10張截圖,童年陰影揮之不去
    出自《圖書館殺人事件》     媽耶,館長要不要這麼嚇人。古堡裡面有很多奇怪的設計,比如花園裡巨大的不能移動的棋盤,期間還有各種黑暗的密道,然後在陰影處出現了這個老太婆猙獰的面孔成為了所有人的童年陰影。詭異的假面
  •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1》不得不說的童年陰影
    其實也算不上是童年啦,看一代目金田一的時候,我也老大不小了,只是當時還沒見識過拍個漫改推理劇會拍成這麼恐怖的,那昏暗的燈光,那仿佛雪花電視信號一般的畫質,都像是深夜裡的陰影,但這也是金田一系列的獨特之處。
  •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中,都有鐵三角,你更喜歡誰?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都是盜墓題材的佼佼者,所以它們也被廣泛地影視化了。我不是書粉,也不是任何演員的粉絲。但我兩部書都看過,由它們改編的電影、電視劇,不同版本的,我也看過。綜合來看,《鬼吹燈》更側重盜墓技術,歷史文物,考古知識。而《盜墓筆記》更側重故事發展,人物關係。這兩部書能吸引這麼多人,那說明都有高明之處,都非常優秀。很難說誰好,誰不好。只能站在個人角度說,更喜歡什麼風格。
  • 推理筆記-我可能看了一部假電影
    《推理筆記》在豆瓣上的所屬頻道依次為推理>懸疑>偵探>青春……
  • 東野圭吾《白夜行》:有童年陰影的人,成年後覺醒的愛情是怎樣?
    東野圭吾的《白夜行》是一本發行於1999年出版的一部懸疑推理小說,故事講述的是兩個孩子的因為一樁案件和迫不得已的童年陰影,在成長中相互陪伴相互救贖的故事。在童年受過創傷的兩個人,一個努力躋身上層社會,一個在行走在社會的底層。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中兩個人在暗地裡確實像「槍蝦和蝦虎魚一樣的共生關係」。
  • 推理之魂甦醒!燒腦影劇《推理筆記》震撼登場!
    ,反而喜歡看看看似「燒腦「卻又很輕鬆的「輕小說」。 別看它是一本輕小說,但是它的世界觀牛到讓人細思極恐….簡而言之就是「神秘的撲克牌組織掌握著整個世界,他們無處不在卻又無處尋找,甚至是你身邊最親密的人」相信喜歡柯南、喜歡金田一的都在某個時期迷戀「本格推理」,幻想自己也是一名名偵探,能破解各種難題。
  • 童年的61道陰影
    這部電影讓我後來都不敢走夜路,我不怕鬼,就怕外星生物。很多小時候的陰影一直揮之不去,比如我從來不喜歡任何一個數學老師,因為被第一個數學老師用木頭敲過頭。又一次,我請訂閱用戶分享了童年的陰影。從上千條回復裡篩選這些答案並不是簡單的事,更何況它們是每個人陰暗的過去,這也並不像是一篇應該發在節日裡的推送。不過,它真正的意義並不是單純地展示,而是讓你面對自己的過去。
  • 比起《白夜追兇》,我為什麼更喜歡《無證之罪》?
    因為比起《白夜追兇》的獵奇懸疑,劍走偏峰,《無證之罪》的「案情張力」是建立在人性「詭變」的基礎上的,這就有意思了。這種「社會派推理」明顯也更中我的命門——又一次義無反顧地站到「好同情反派啊,特別想知道他們的命運會走向何方」的死胡同裡去了。#真的,我一點都不喜歡那個仿佛開了天眼一樣的警察男主#所以一口氣追完了播出進度,今天就先寫《無證之罪》了。
  • 你最喜歡的推理遊戲是什麼?
    在我看來,出於遊戲性的考慮作出這種改變是必要的,畢竟法律總是枯燥的,打官司費心費力,誰又願意在遊戲裡受這份苦呢?店點:《Unheard——疑案追聲》雖然不是我最喜歡的推理遊戲,但的確是一款讓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推理遊戲。
  • 童年陰影三巨頭哪家強?進來重溫一下被他們支配過的恐懼
    原本作為南方孩子的小編,看到雪應該是這個樣子↓馮遠徵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扮演醫生安嘉和,一個對妻子充滿猜疑,然後開始施暴,最終瘋狂變態的丈夫。但自從安嘉和接到綁架妻子的犯人——高兵的一通帶有猥褻言語的電話後,對妻子產生了懷疑,開始逐漸從文明的社會精英轉變為純粹的殘暴野獸。
  • 尺度驚人,嚇出童年陰影!現在的國產片根本不敢這麼拍…
    總有一些畫面,很想忘,卻一直,沒法忘…後來,有人給這些片段,起了個名字:童年陰影今天,烏鴉貼心地為大家盤點了兒時的童年陰影,一起來重溫一下那些年,憋尿的時光…一代經典《黑貓警長》,雖然播出五集後就消失不見,可是短短五集裡,出現的童年陰影,就和英明神武的貓臉一樣,在我們腦海裡揮之不去。
  • 獻給兒童節的童年噩夢,柯南的26道陰影
    作為像小熱這麼有節操的人(並不),怎麼能放任這種人橫行霸道呢,快把這篇毀童年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告訴那些人「你的童年陰影早就被柯南承包了」~原作者:朱健培Johnny人人主頁:http://www.renren.com/264520049/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