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怪氣第一名的
女脫口秀演員
進入主題前,先來個迷你小劇場——
某天,看了一部有流量參演的電影,微博隨手寫下影評,「故事是好故事,就是xxx的演技有點拖後腿。」
5分鐘不到,留言、私信全是以下這樣的話:
「說不好看的,請你滾喔
」;
「不會真有瞎子覺得這部電影不好看吧?不會吧?」;
「現在的黑子都是人均電影評委了嗎?」
「就這?就這?笑死人了!」
當然,飯圈只是「陰陽怪氣」的小小縮影。
陰陽怪氣的語言,幾乎被出神入化的,化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表達不認同、憤怒,「不會吧!不會吧!」的連用,精準傳送;表達諷刺,「就這,就這」一針見血。
陰陽怪氣的說話,被某些媒體人戲謔為,「一代年輕人的失語症」。
不過,最近《脫口秀大會》上「陰陽怪氣」說話的楊笠,則被捧上了脫口秀的神壇。
精準輸送女性爽點的
最強「嘴炮王者」
國內脫口秀興起沒有幾年,大家熟悉的男脫口秀演員數來數去,也就李誕、池子、王建國、王自健……這幾個人。
屈指可數的這幾個,有解約的,有轉行的,也有吸毒自毀前程的。
女脫口秀演員就更少了,思文算一個。但是,她今年因離婚退賽了。
好在,最新一季的《脫口秀大會》,「笑出圈」了不少新鮮面孔的女脫口秀演員:楊笠、李雪琴、雙胞胎顏怡顏悅、趙曉卉。
其中,楊笠更是「最強嘴炮王者」,將陰陽怪氣發揮到了極致。
評價男性自信,先揚後抑,上來就是一句,「像男人這麼美好的東西,竟然還要選?」
再來一段陰陽怪氣的吹捧——
但是你們男生不一樣,你們男生是世界的主角,你們永遠站在世界的中心。
你們說的每一句話,都特別重要,是至理名言,都為這個世界指明了發展方向
最後抽絲剝繭,直指本質「為什麼看起來那麼普通,但是他卻可以那麼自信」。
就,作為女生很久沒有聽到這麼酣暢淋漓的反諷。
不止如此。
雙胞胎演員顏怡顏悅吐槽催婚,
「催婚就像是精神腹瀉,我以為它結束了,一站起來它又來了」
吐槽女性身材焦慮,「要腰細出道有什麼用,組隊去地鐵逃票嗎」
將「頹廢喪」進行到底的北大李雪琴,在第八期1V1對決中,開場就是一句:
「那些人(男人)老想贏,爭著搶著就要選我。搞得我壓力特別大,我這輩子,都沒被這麼多男人競爭過。」
她們的脫口秀有一個顯著的特點:精準擊中女性群體的爽點。
楊笠信手拈來吐槽直男自信;雙胞胎姐妹共演一段身材焦慮;車間一枝花趙曉卉吐槽女性刻板偏見。
她們從女性視角出發,將閨蜜、催婚、直男、身材焦慮、職場歧視等等女性話題,冷不丁地幽默嘲諷。
甚至,談到時尚話題,也能轉變成一種女性價值輸出,「你(男性)越喜歡什麼,老娘越不長什麼」。
這些女脫口秀演員的爆梗,陰陽怪氣的,剛剛好。
脫口秀是一場情緒的輸出口,借著臺上演員之口吐槽、諷刺、冒犯日常生活的人和事。
它對於觀眾而言,就像一個排氣閥。
怒氣、怨氣,借演員之口「噴出」就完事了。
罵不動了,就陰陽怪氣吧
當然,陰陽怪氣的段子也會招致另一種陰陽怪氣的評價。
楊笠這一段精準吐槽直男盲目自信的段子,引起的討論最廣。
某乎上開了專門的話題討論「為什麼大家對楊笠的評價差距這麼大?」
24條回答,超過一半diss楊笠冒犯男性——
楊笠真是走在時代最前沿,地球首屈一指的,明目張胆發表如此程度性別歧視言論的脫口秀表演者。
中國田園女拳引領世界。
還給楊笠扣上了「脫口秀界的咪蒙」的帽子。
瀏覽完24個回答,看到一些深感自己被冒犯的男性的長篇大論,我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欣慰。
因為楊笠的一句「男人,垃圾」招致一些男性觀眾批評,這樣的景觀不僅是在脫口秀場上少見。
在輿論場上也是罕見的。
我們平時的女性言論絕大多數時候,是女網友追著男明星、男企業家不正確的發言在批判。
比如前幾年,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說「中國女人墮落」就招致了許多罵聲。
再比如,前一段時間嶽雲鵬評價李斯丹妮腿粗。
在某種程度上,「爭論聲」只會發生在站在山頂上的人的身上。
《脫口秀大會》舉辦了三季,前兩季除了一個叫得上名字的王思文,其他的女脫口秀演員還有誰被記住了?
脫口秀行業,一直是男脫口秀演員的天下。
製作了《脫口秀大會》的上海笑果傳媒公司曾經說,「在參加該公司開放麥表演的所有喜劇演員中,女性只佔五分之一。」
脫口秀行業,對女脫口秀演員來說就像一塊尚待開發的處女之地。
段子要怎麼把握尺度,才能掌握「冒犯」與「調侃」的邊界;
談論兩性關係,應該怎麼敘事才能夠在「鋒利」與「頓感」之間找到中間值。
這都要通過女性脫口秀演員站在臺上,把她精心創作的段子說出去後,等觀眾反饋才能調整。
鎂光燈不打到她身上,觀眾不會知道她的優缺點,她本人也無法了解觀眾喜好。
古語有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優秀者必然招致非議。
反過來也一樣。
你只有足夠優秀,才有被非議的機會。
亞裔脫口秀演員黃阿麗,人稱「汙妖王」,挺著七八個月大的肚子,極盡嘲諷之語,吐槽女權主義,吐槽婚姻育兒生活。
她所講內容主要包括:
1 家庭主婦是無休止的工作
2 男女從未平等過
3 沒錢請保姆別生孩子
4 小××的男人都有處女情結
5 男人比女人更拜金
從緊張到不敢上臺,到個人專場一票難求,黃阿麗辛辣味的段子諷刺兩性關係,另類解讀女權主義。
脫口秀成名後,她母親擔心女兒事業太成功會讓老公沒有「顏面」。
她母親這麼問她,「你不覺得你從他身上剝奪了什麼嗎?」
她回問:什麼?家庭負擔嗎?
對黃阿麗的評價,外界也是褒貶不一。
試問,如果應了男性的刻板偏見,「女性毫無幽默感」、「女人天生就不好笑」。
吐槽婚姻和男性的麥瑟爾夫人,怎麼稱得上了不起?
最後。
幾乎相當於住在微博上的我來說,女性從出生到結婚的痛點幾乎每天在熱搜上滾動播出。
今天是原生家庭的重男輕女,明天就是職場性騷擾、出軌家暴。
惡婆婆、鬥小三,逼婚,生二胎,《三十而已》、《白色月光》、《親愛的自己》女性焦慮三連炸。
負面情緒與焦灼,男女對立來回撕扯。
作為女性,我已經厭倦了看苦大仇深的電視劇不斷地刺激女性情緒痛點。
我樂於看一位女脫口秀演員站在臺上,用幽默的話語消解這類女性話題。
你我都知,生活中的女性身材焦慮、婚姻焦慮、戀愛焦慮,靠網上聲嘶力竭的叫喊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所謂的「女性政治正確」,最後都會淪為男性對女性的敷衍式讓步。
「好了好了,胖不讓說對吧」、「醜也不能評價了是吧」。
唯有。
去搶佔高地。
去爭奪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