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一組關於香港的老照片;1880年維多利亞港

2021-01-18 黑瞳娛樂新視野

#老照片#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曾受英國殖民統治。

一,1869年香港植物園,一群富家子弟。

二,1880年維多利亞港。

英國人搶佔香港的重要原因之一: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

維多利亞港港闊水深,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維多利亞港可停泊航母。

(1960年美國的提康德羅加號航母停靠在香港的維多利亞港)

三,1948年,香港尖沙咀碼頭旁的廣告牌上投放的電影廣告,與老上海時期的廣告很像。

那時香港的外國人就很多。

四,1949年的香港,人力車還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五,1950年的香港,一個小女孩在幫忙賣馬鈴薯;她應該趕上了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的好時候。

六,1957年的香港,有軌電車、人力車都是香港人出行的工具之一。

(為了生活,人人都起得很早)

七,1968年 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遊泳池。

八,1987年,麥可·傑克遜參加邵逸夫的飯局,邂逅王祖賢;當時王祖賢穿的還是電影《法中情》裡的衣服,麥可·傑克遜第一眼見王祖賢說「你好漂亮,中國女孩是不是都像你這麼好看。」

九,1992年郭富城27歲,劉玉玲24歲兩人參演了電影《伴我縱橫》

十,1996年少年謝霆鋒剛出道,馮德倫青澀得像個大學生。

十一,張學友的太太羅美薇,年輕時的照片。

十二,1999年《喜劇之王》周星馳和張栢芝在海邊劇照。

十三,1995年黃磊、張國榮、吳倩蓮、劉琳一同主演了《夜半歌聲》那時的黃磊還是個小鮮肉但誰能看出張國榮整整比黃磊大15歲。

十四,歲月是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光陰似支離弦箭,箭箭去不回 。

但一回首,時間把歲月變成了一首首動聽的歌。

回首一下,香港對你意味著什麼

相關焦點

  • 跨越一百多年的香港老照片 紀念香港回歸
    1880年維多利亞港1910年維多利亞港1986年,已經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維多利亞港兩岸摩天大樓林立彭定康抱著最後一次降下來的港英旗幟乘港督座車離別港督府相關連結(點擊閱讀):【罕見影像】30年代的香港殖民地時代的香港1868年晚清時期香港人文景觀老照片
  • 跨越一百多年的香港珍貴老照片
    1845年維多利亞港(圖左為港島,圖右為九龍半島)尚未填海,最原始的維港全景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籤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1880年維多利亞港1910年維多利亞港
  • 香港夜景 維多利亞港️星光大道
    而一百多年來,維多利亞港的角色遠遠超越了一個普通的港口。維多利亞港一帶,在位置及地貌上來說都是香港的中心,它是香港重要的天然資源,也是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香港夜景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其中維多利亞港夜景、太平山頂夜景景色最為壯觀動人。此處尚有吳冠中名作水墨畫《香港夜景》。
  • 1868年的香港老照片,難得一見
    1868年的香港老照片,人不是依著靠著就是扶著,沒好好站立的在英國佔領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赤柱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 維多利亞港(香港),看這裡的海岸線有多美
    到香港遊玩,維多利亞港是必去的地方。這裡日間藍天、白雲、碧水、輪船,夜晚燈火璀璨美不勝收。維多利亞港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維多利亞港由於港闊水深,中國香港亦因而有「東方之珠」、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維多利亞港的名字,來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之名。
  • 維多利亞港如何從臭港變回為香港
    為了淨化維港,香港啟動了一項引起爭議的隧道汙水處理工程。上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初,香港的維多利亞港一直散發著惡臭。史無前例的經濟增長可能已經讓香港(按其中文本意,英文意譯應該是「Fragrant Harbour」,即芳香的海港,見諸現實,則頗具諷刺)變成了一隻經濟老虎,但不斷增長的人口,以及工業和農業的擴張,也把香港的維多利亞港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汙水渠。
  • 香港維多利亞港,東方之珠最美的風情
    2018年底,全家香港自由行,在這個被譽為「東方之珠」的美麗都市迎接新年的到來。到了香港,首先要領略的自然是維多利亞港的美麗風光。香港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是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其名字來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是亞洲的第一、世界第三大海港。由於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而有「東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
  • 燈火璀璨的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
    維多利亞港3月17日,傍晚時分我跟在出發前就認識的老鄉洪宏毅來到位於海港城高層的餐廳。
  • 【員工投稿】香港平頂山+維多利亞港夜景攻略
    我此次去香港目的主要是奔著被稱為世界三大夜景之最的維多利亞港,去過重慶的人都知道,欣賞夜景最好的地方在南山一棵樹,遠觀最好。在上海看夜景最美的地方是在外灘,近賞才妙。而欣賞香港夜景,即可遠觀,在平頂山可以一覽香港九龍和維多利亞港夜景,也可近賞,在維多利亞港一岸可以一賞維多利亞港多彩絢麗的真容。一個人說走就走,我六月底最後一個星期才開始準備去香港需要的東西。
  • 香港15家維多利亞港海景酒店推薦,欣賞維港夜景和賀歲煙花匯演必選!
    可以說,在人們的腦海中,香港的畫像就是維多利亞港邊上,群樓矗立、燈火璀璨的夜景。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親臨其境自然更加賞心悅目。如果可以入住維港旁邊的酒店,夜幕降臨時,把酒一杯,在窗邊靜靜欣賞這維港美景,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春節年初二時,更加可以欣賞維港賀歲煙花匯演。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家維港邊上可以欣賞維港美景的酒店。
  • 香港維多利亞港上漂浮的巨型玩偶 | 啥是Kaws?
    xx今天,香港維港海面上出現了一個大傢伙,神馬鬼?!到底是哪位老弟這麼大派頭,可以把自己的巨型公仔放在繁忙的香港海域?常常見到這個帶著「×」的標誌,但自己一頭霧水?以全新灰調、躺臥姿態登場,落腳香港標誌性的維多利亞港。Q: 在哪裡可以觀看?A: 在中環海濱長廊附近可近距離觀賞。
  • 香港維多利亞港之風水大戰
    香港中環之所以發達,全仗維多利亞港這個聚寶盆。可在滙豐大廈面向維多利亞港的前方,卻沒有一棟高層建築。一般情況下,來自於地形的煞氣,就算要與之鬥法,也要避其鋒芒。為何滙豐如此大膽,選擇與其正面交鋒!下面我們來看,滙豐如何鬥贏這個最強「三煞位」!
  • 去香港看海 | 淺水灣、維多利亞港與大澳
    香港一向給大多數的我們的感覺就是一個購物天堂,但也僅僅是一個購物的地方而已,很多不了解香港的我們啊,經常會被媒體上各種所謂「港獨」之類的新聞混淆視聽,覺得香港人這個不好那個不好說出大不了以後不去香港買東西了blablabla之類的話,其實我覺得這是十分不理智的行為。
  • 2018—2019香港維多利亞港跨年煙花表演
    題記:2018年—2019年跨年夜,和老婆一起去香港觀看維多利亞港煙花表演。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60年代的香港,夜景已經如此繁華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1840年之前的香港還是一個小漁村。1842年至1997年間,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60年的香港。圖為當年香港的皇都戲院。圖為1960年香港的皇后大道。
  • 【Honeybaby 遊世界·香港篇】「維多利亞港」遊玩全攻略
    推薦指數☆☆☆☆☆天星小輪是香港維多利亞港著名的擁有悠久歷史的渡海交通工具。與香港電車、太平山山頂纜車齊名的擁有百年以上悠久歷史的交通工具。在天星小輪上,從不同的角度看維港,感嘆著美輪美奐的夜景。推薦指數☆☆☆☆☆長達3年的香港星光大道翻新整修工程終於落下帷幕,19年1月底剛剛重新開放了!!這個由世界著名園藝規劃設計師James Corner,連同數位國際及本地設計師攜手重新設計,充分利用維多利亞港灣的景色的星光大道,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文化藝術的地標了,更是一個休閒娛樂的港灣。
  • 揭秘香港維多利亞港風水之戰
    香港中環之所以發達,全仗維多利亞港這個聚寶盆在整個中環,香港滙豐銀行大廈,是唯一一座選擇與尖沙咀「三煞位」正面交鋒的商業建築。看上圖,這塊風水寶地,樓宇林立。可在滙豐大廈面向維多利亞港的前方,卻沒有一棟高層建築。一般情況下,來自於地形的煞氣,就算要與之鬥法,也要避其鋒芒。
  • 香港:必去景點星光大道、維多利亞港夜景總整理!
    導語:香港,必去景點星光大道、維多利亞港夜景總整理。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早期並不發達,九龍割讓後英國逐漸在此發展,以天星小輪文明,並成為外國人來香港的主要活動區。戰後尖沙咀發展停滯,只有著名的半島酒店吸引許多外國遊客。後來政府進行填海工程、建立香港文化中心以及多家百貨進駐後,成為香港最熱鬧的地區之一,也因為是觀賞維多利亞港夜景的最佳位置而吸引眾多遊客。
  • 維多利亞港的煙花,何時再現?
    大家知道,有理哥一直關注香港的局勢。連今天除夕夜,我心中也仍然惦念著,香港民眾的年,會如何過?其實,不用想也能猜到,這個春節,香港的年味,怕是再沒有以前那么正了……香港特區政府早於1月15日發公報稱,基於市民安全的考慮,原定於大年初二在維多利亞港舉行的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將會取消。這是繼花車巡遊活動後,香港又一項新春「重頭戲」無緣上演。
  • 香港|暑假怎樣也要去一次維多利亞港
    香港像是一個有魔力的地方讓人一到暑假就忍不住想去看一下可能是1997年的7月1日香港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