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聳人聽聞,有人真的因為無意中打了個噴嚏,而莫名其妙的死掉了!這麼說可能有些人會聯想到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如果病毒攜帶者打個噴嚏,真有可能傳染給其他人,之後結果可能很嚴重。不過我要講的不是這件事,現在的疫情已經逐漸被控制住了。
言歸正傳,我所說的這個事情,涉及到一個人,他的名字是伊凡·德米特裡·切爾維亞科夫,名字很長是吧?確實,他不是中國人,他是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務官,契訶夫《小公務員之死》的主人公。
先來回顧一下事情的原委!在一個美好的晚上,心情美好的切爾維亞科夫拿著望遠鏡觀看輕歌劇《科爾涅維利的鐘聲》,突然間,他的臉皺起來,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看到這裡,我以為他突發疾病),他放下望遠鏡,低下頭,阿嚏一聲,打了個噴嚏。
本來打個噴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莊稼漢打噴嚏,警長打噴嚏,有時連達官貴人也在所難免。問題是,切爾維亞科夫擔心他的噴嚏是否濺著什麼人?他的擔心不是多餘的,坐在他前面的是在交通部門任職的三品文官布裡扎洛夫將軍,此時正用手套擦他的禿頭和脖子,嘴裡還嘟噥著。看來切爾維亞科夫的噴嚏真是濺到了別人的身上,還是個重要人物。
這時,切爾維亞科夫開始緊張了,覺得應當向將軍大人賠個不是,於是切爾維亞科夫探身向前,湊著將軍的耳朵小聲說:「務請大人原諒,我的唾沫星子濺著您了,我出於無心……」,「沒什麼,沒什麼……」將軍也很大度,似乎沒有因此生氣,繼續看戲。按常理來說,這樣的小事情應該到此結束,兩人各自看戲,相安無事。
可是,我們主人公切爾維亞科夫先生卻心慌意亂了,他傻笑一下,望著舞臺看演出,已不再感到幸福了。幕間休息,又膽怯的,囁嚅著再次道歉。
將軍大人這時已經不耐煩,撇了撇下嘴唇,這讓切爾維亞科夫更加惶恐不安起來,他認為將軍大人的眼神很兇,沒有真正原諒他,於是此後兩天,切爾維亞科夫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多次登門鄭重的向將軍致歉。
最後布裡扎洛夫將軍似乎忍無可忍,大喝一聲「滾出去!」徹底結束了切爾維亞科夫樂此不疲的道歉生涯。他被嚇壞了,感到肚子裡什麼東西碎了(我想可能是心碎了,或者是嚇破了膽),迷迷糊糊地回到家裡,沒脫制服,就倒在長沙發上咽了氣。
許多讀者都會為切爾維亞科夫的行為莞爾,打個噴嚏,道歉一下就可以了,何必這樣驚慌失措,惶惶不可終日,三番五次給人家賠不是,結果把人徹底惹怒了,他的做法不免太過誇張,滑稽可笑了。
小說裡面的深刻思想我們不做過分解讀,比較容易看到的是作者是用誇張諷刺的手法描寫了當時俄國極端恐怖社會造成的人們性格扭曲和心理變態,是切爾維亞科夫這樣小人物的悲劇。
小說內容是虛構的,但文學作品來源於生活,我們笑過之後,心裡是不是還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和事呢?我們身邊有沒有如切爾維亞科夫一樣謹小慎微,過度敏感的人呢?他們這樣的性格是如何出現的呢?很值得深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