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太陽》是上帝送我的禮物,《讓子彈飛》是我送觀眾的禮物

2020-10-04 橋下有人


姜文跟人說過:「《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讓子彈飛》是我送給觀眾的禮物。」

英皇仗義相助《太陽》後,姜文跟焦雄屏說:「賺錢還不容易。等這部完了,我幫他們拍幾部賺錢的電影。」《太陽》票房大敗後,楊受成非但隻字未提,甚至還主動寬慰姜文,提出願意馬上簽約再投五部。姜文很感動,表示這份心意他心領了,下一部電影,如果願意繼續投,英皇擁有優先投資權。

姜文之前接受採訪時說羨慕張藝謀有個張偉平,替他搞定一切,他只需要專心把電影拍好就行。2007年,姜文找到了自己的張偉平。那年秋天裡的一天,34歲的電視劇製片人馬珂收到一條簡訊:「老弟,可好?」他回過去:「對不起,沒存電話,您哪位?」對方回了四個字:「太廟,老薑。」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前身是皇室太廟。馬珂趕緊進宮,面見姜文。馬珂是姜文的陳年影迷。聊完以後,姜文邀馬珂一道,帶《太陽》去了威尼斯。一路上,兩人談了很多,姜文讓馬珂談的最多的,是關於對《太陽》宣傳和發行的看法。2005年時,馬珂就去找過姜文,想給他當製片人,但當時姜文正在忙《太陽》,沒顧上深聊。

從威尼斯回來以後,馬珂跟姜文說,你應該專注於創作,剩下的事,你需要一個團隊。於是,志同道合的二人各佔50%的股份,沿用工作室之名,成立了「北京不亦樂乎電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後的第一個項目是史航推薦給姜文的一個小說,叫《盜官記》,是馬識途的《夜譚十記》中的第三記,是一個民國背景下的故事。電影定名《讓子彈飛》。

《太陽》是三個編劇,《讓子彈飛》翻了一番。最早在順義開劇本討論會時,會議室裡坐了二十多個編劇。姜文的習慣是先大範圍討論,聊出來的好東西他都想要。

故事線寫在黑板上,整整五塊大黑板,黑板上貼了120張紙,每張紙是1分鐘的內容,每一排是10分鐘,每一個10分鐘的故事點一目了然。玩完了《太陽》的非線性敘事,姜文這回走了嚴格的商業敘事技術流。

最終,劇本打磨了兩年。編劇們已經不記得改了多少個版本了,反正至少是三十版往上數。姜文說整個劇本創作過程中,其實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前期的「聊」。姜文說他願意跟會寫字的人一起聊天,有意思。「聊」在整個寫劇本的過程中佔了七成左右。編劇述平管這個叫「聊人生」,聊得天南海北、亂七八糟:

到最後聊透了,大家想法一致了,就誰寫都行了。風格決定了,世界觀決定了,這時候具體每個角色說什麼話,怎麼說,基本方向就不會差。

為了邀周潤發、葛優加盟,姜文專程寫了兩封親筆信,這也是和謝晉學的,謝晉當年拍《芙蓉鎮》,就是一封手寫信邀的姜文。

在新「不亦樂乎」,二人分工明確,姜文專心創作,馬珂負責製片、融資、宣發和各種事。

姜文以前拍電影,因為投資掉過好幾次鏈子,導致進度停滯。拍《陽燦》時,有一天,姜文喊完預備,發現燈都轉到另一頭去了。一問,製片說沒錢了,燈爺不幹了。姜文問,那怎麼弄。製片說,大哥你出點唄。姜文把髒話咽回去,「出」,燈爺才把燈轉回來。

有了馬珂後,姜文再沒缺過錢。提起《讓子彈飛》的投資,姜文有點興奮:「這次資金相當他媽正常。這回我根本不知道錢在哪,馬珂說你拍吧。沒人說過導演咱們沒錢了。」

相關焦點

  • 最終還是站著把錢掙了-《讓子彈飛》姜文
    很少有導演,每部作品都是精品,在我有限的認知裡,韓國的奉俊昊是一位,還有就是姜文。而且姜文是少有的,很任性的導演。姜文自己說:《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讓子彈飛》是我送給觀眾的禮物。他拿頂帽子來迎接張麻子,就是在挑釁,你可以加入我掙錢,但必須跪著。三、有權有勢的都是穿衣服的,沒錢的百姓是光膀子的。
  • 姜文談《讓子彈飛》:世界就是長在誤讀的營養上
    八年過去了,姜文在這個時間裡,拍片的速度並不快,《太陽照常升起》和《讓子彈飛》是他在這八年裡拍攝的兩部電影。兩部作品出來,依然成為眾多觀眾熱議的影片。《太陽照常升起》上映之後的「生不逢時」和《讓子彈飛》獲得的七億票房形成了極大的反差。2011年1月。程青松和黃鷗再度來到姜文導演的工作室,有了第二次對話。程青松:《讓子彈飛》的票房很驚人,已經到7個億了。
  • 姜文還有可能拍出《讓子彈飛》的高度嗎?不是不行而是不能
    從《讓子彈飛》前後的諸多事情來看。他是真不願拍。不是說不願意拍子彈續集,而是不願意再拍這樣的,即使所有人都給他傳達一個信息,拍了這個能賺錢。當年姜文用盡心血,拍了《太陽》,稱為是上帝送給他的禮物。只是沒想到,口碑和票房都不理想。
  • 讓子彈飛:姜文自傳
    姜文曾經說過,《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他的禮物,而《讓子彈飛》則是他送給觀眾的禮物。顯然,《讓子彈飛》在姜文的心目中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覺得的觀眾想要的。作為沉寂7年的復出之作,2007年上映的《太陽照常升起》的票房並不理想,這也讓姜文明白,過於的自我放飛並不能讓觀眾明白他的表達。
  • 《讓子彈飛》——姜文的驚喜
    ——《讓子彈飛》」如果給華語電影找個黑暗的時期,那無非就是21世紀的前十幾年。如果論這十幾年中哪一年最為黑暗,我想應該是2010年。姜文,這個鬼才,帶著他的作品,如同子彈一樣,划過國產電影黑暗的天空,就像這部電影的名字。《讓子彈飛》他給那些失望的人,翻譯了什麼叫驚喜。告訴他們兩件事。一、華語電影還有扛鼎之作。二、我姜文,回來了。
  • 姜文電影《讓子彈飛》,站著掙錢才夠爺們!
    又看了一遍讓子彈飛但我覺得誰也不必去期望什麼,也不用過度解讀什麼,姜文總和其他人的期望有差距。這些差距不能被解讀為特立獨行,只不過在我看來過於生猛。姜文作品的主要特色是節奏快,那麼節奏慢了是不是就沒意思了?我想姜文即使要拍爛片,也是爛的一片燦爛。
  • 原創影評‖姜文指導的「北洋三部曲」之《讓子彈飛》您看懂了嗎?
    其實這部電影的全名,應該叫做《讓子彈飛一會兒》,在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沒有獲得觀眾認可後,姜文意在用這句臺詞,給觀眾一點時間去體會,也應該是一種自我慰籍吧。電影的開篇非常的魔幻,比如「馬拉火車」隱喻當時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現況,另外,【麻將面罩】、【巨大的火鍋】、【鬧鐘】、【插入鐵軌的斧頭】、以及那句【讓子彈飛一會兒】的臺詞,都非常的「荒誕」,這也非常的「姜文」...
  • 讓子彈飛:姜文演了偶像,還站著把錢掙了
    《太陽照常升起》投資5000多萬,賣了1800萬,算是賠了。姜文在解禁之後的第一部就遭遇了滑鐵盧,這對於他的民國三部曲開篇《讓子彈飛》無疑是巨大的壓力。但是姜文卻說,太陽是老天送給他的禮物,而子彈是自己送給觀眾的禮物。事實上,《讓子彈飛》在2010年票房7億,姜文的確算是打了翻身仗。
  • 《讓子彈飛》揭開劇情謎底 姜文保證觀眾看懂
    姜文:《讓子彈飛》觀眾能看懂  開拍至今曝光的消息多是明星加盟,但《讓子彈飛》究竟講的是個什麼故事,怕是外界沒人知道。昨日發布會現場曝光的影片首款預告片,加上邵兵和廖凡的現場介紹,讓人終於了解到,《讓子彈飛》是一個火車劫案引發的驚天騙局。「我和廖凡都是姜文扮演的張牧之的兄弟,本來計劃打劫火車能打劫到金銀財寶,結果什麼也沒撈著。」
  • 《讓子彈飛》可不止你眼中的喜劇那麼簡單
    歡迎來到本期《簡影》推薦電影:2010年上映的《讓子彈飛》隨著一曲悠揚的《送別》,影片拉開帷幕,縣長馬邦德和夫人,還有湯師爺坐著馬拉的火車去上任,他們吃著火鍋唱著歌,沒料到卻突然被麻匪「張麻子」給劫了。火車被掀翻落入水中,只有馬邦德和夫人生還。
  • 姜文:下山後,讓子彈飛(全文)
    「姜文就該大膽往前邁一步。《讓子彈飛》就是這一步。這是他的市場成人禮。」董平說。他的意思是,姜文你大膽地往前走。其實,3年前拍完《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姜文接受媒體採訪,就說「自己才剛剛入社會」。他說:「40歲以後,我才覺得社會是需要認識和適應的,也不是隨意能改變的。」
  • 姜文的「子彈」飛了十年,狂歡也持續了十年
    在《讓子彈飛》的爭論中,符不符合姜文原意從來沒有滿不滿足觀眾對於複雜性的期待重要。我個人從未嘗試類似的解讀。相對來說,我更認同姜文對自己電影的看法,即他的所有電影歸根結底是一部電影,就是對於某種確定的歷史敘事的嘲弄,對於被壓抑的人性的復活。換句話說,反諷就是他的核心所在。
  • 姜文 | 你所不知道的關於《讓子彈飛》的事兒
    2010年上映的《讓子彈飛》可以說是華語片史上經典的電影之一,當年奪得票房6億多,在市場和口碑上都雙雙獲利。姜文的轉型無疑是成功的,在這之前的《太陽照常升起》許多人紛紛表示看不懂,評分自然就低了。《讓子彈飛》裡面有對手戲,後來她在接受金星訪問時在節目裡表示和姜文對戲很過癮。
  • 姜文:在我的電影國度裡,我是肆意的、唯一的王
    所以他才能拍出勾起一代人回憶,影響兩代人青春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所以他才能拍出引發巨大輿論的《鬼子來了》,以一個大膽而獨特的視角來講述那段歷史和那些人;所以他才能接受來自於上帝的禮物,拍出了那部觀眾「倍加困惑」,卻自我滿意的《太陽照常升起》;所以他才能拍出一部
  • 姜文復盤《讓子彈飛》:一旦拍成電影,過去的都是現實
    」        《讓子彈飛》即將衝七億票房的前夕,百忙中的姜文坐下來接受我的採訪,聊了差不多三個小時。他拉上了述平和危笑,不僅因為他倆都參與了《讓子彈飛》,更因為他倆都參與了他的前一部作品《太陽照常升起》。述平是兩部影片的編劇,危笑在《太陽照常升起》裡是副導演,在《讓子彈飛》裡是編劇兼演員。  聊《讓子彈飛》,離不開《太陽照常升起》。不懂《太陽照常升起》而光是喜歡《讓子彈飛》,就如同看見樹葉沒看見巨大的樹幹。這是我採訪姜文前的先入之見。巧的是,這也成了本次採訪的共同切入點。
  • 解讀《讓子彈飛》:太陽下一塊溫暖的生鐵
    《讓子彈飛》上映8天來,票房已突破4億。飛速飆升的票房、褒貶不一的評價,還有關於文藝片導演向通俗妥協,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國產片節奏應當提速,真正的喜劇不是搞笑等此起彼伏的討論,使得《讓子彈飛》成為本年度賀歲檔最具話題性的影片。
  • 解讀《讓子彈飛》精彩道具 看姜文柔情滿懷(圖)
    戲份:《太陽照常升起》中,開滿鮮花的路軌,火車呼嘯而來,宛如夢中。《讓子彈飛》開篇,八匹純血高頭白馬四蹄翻飛,車輪與鐵軌撞擊隆隆作響,車頭的煙囪裡蒸汽奔騰而上,兩節火車正以「馬拉火車」的奇景穿梭在中國南部的崇山峻岭之間,青山綠水、白馬金車,絢爛的色彩宛如夢幻重現。幾聲槍響劃破天際,隨著張牧之「讓子彈飛一會兒」的話音落下,一把斧頭橫空而出砍進鐵軌,撞得火車騰空翻飛,一頭扎入水中。
  • 《讓子彈飛》:喜劇明星眾多,劇情緊湊,讓觀眾歡笑聲飛一會!
    2010年由姜文導演拍攝的喜劇電影《讓子彈飛》,姜文不但自己親自上陣,他的弟弟武姜在劇中也有一個重要的配角。尤其是臺詞 「讓子彈多飛一會」,跟「放長線釣大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讓子彈飛》向觀眾們所展示的,的確是一部完全在卡通動畫思維下創作的作品。
  • 「老公,我生日送什麼禮物給我?」夫:都老夫老妻了還送什麼禮物
    那麼如果想要更加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夫妻之間經常互送禮物是非常有必要。可是有些人就會說了:「都老夫老妻了,送什麼禮物,工資卡在你手裡,家裡的財政大權都在你手裡,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買的,自己去買不就得了,何必搞得這麼麻煩呢」我想說有這種想法的夫妻是錯誤的,而且是大錯特錯,雖然錢在我手裡,我可以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如果你在特別的日子裡收到對方送來的禮物,這個意義是否會不一樣呢。
  • 十年前的這部賀歲片,姜文的《讓子彈飛》,領略荒誕喜劇的魅力
    2010年,由姜文自導自演的喜劇影片《讓子彈飛》,一躍成為銀幕上,令人捧腹大笑的優質作品。哪怕你錯過了故事的鋪墊,往往一個幾十秒的片段,都能讓觀眾忍俊不禁。#姜文當姜文飾演的張麻子,率領一番小夥伴們趕來時,完美地點題,「讓子彈飛一會兒!」,自此,葛優扮演的縣長與劉嘉玲扮演的夫人,他們的人生軌跡就此發生了微妙變化,開始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在《讓子彈飛》中,上任鵝城,鄉裡霸主黃四郎送來禮物,以示尊重。重整旗鼓,一心撈錢的師爺給麻子講了拉攏豪紳巧立名目地跪著掙錢的方式,其中映射諷刺,可謂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