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諺語,未必知查其出典所經歷的曲折

2020-12-23 覃仕勇講史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諺語出自哪個典故呢?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大家度娘一下,就知道是跟狀元郎母親改嫁的故事有關。

故事說,書生朱耀宗科考高中狀元,又得皇上招為駙馬。既為駙馬,皇上就詢問起親家翁婆的情況,得知朱耀宗父親早亡,由母親拉扯成人。皇上感念朱母不易,且守寡多年,下旨樹立貞節牌坊以示表彰。但是,朱母早有相好,只是想等兒子成家自己再行改嫁,故拒貞節牌坊不要。朱耀宗苦勸不聽。最後娘兒倆把嫁留的決定權交給老天爺——將洗好的羅裙掛窗外,一天時間內曬乾,便是留家不再改嫁;一天時間內裙子曬不幹,便是離家改嫁。結果,當天狂風暴雨,裙子不幹,朱母高興地對兒子說:「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違!」

大家現在要知道這個故事,動動滑鼠就有答案了。

但,當初要知這個故事,或者說要知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的出處,可是難煞了許多學識淵博的蓋世大才子。

首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個故事並不高明,而且這句話,也沒多少技術含量,所以,還算不什麼諺語,沒多少人知道。

真正讓這句話流傳開來,成為婦孺皆知的諺語的,是偉人毛主席。

而說這句話的背景,估計大家也都知道的。

一開始,大家並不是很在意它的出典。

直到後來,當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同志在開始編輯整理毛主席著作和談話時,要對一些引文作必要的注釋。

就這句話,大家找遍圖書館,翻遍無數書,都查不到出處。

查不到,就向文化界、史學界的專家打聽。

但是,打聽來,打聽去,還是打聽不出一個子醜寅卯。

有人於是認為這是地方俚語,出自韶山一帶。

但韶山的同志均搖頭否認家鄉有這樣的俚語。

那麼這句話是出自某一本書無疑了。

但主席一生讀過的書浩如煙海,天知道是哪一本!

沒辦法,這個核實出典的工作只好放棄了。

但是,世上有些事就這樣: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大概一年後,有熱心讀者無意中找到這句話的出典了!了!了!!

是一本出自清朝乾隆、嘉慶年間上海才子張南莊所著的諷刺性滑稽體章回小說《何典》。

研究室的同志趕緊找《何典》來查證,這一查,開眼了。

不僅《何典》通過講述朱耀宗的故事演化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其他主席在許多場合、許多時間段說的一些話,也出自這本書,如「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說嘴郎中無好藥」;「一雙空手見閻王」等等。

由此可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出典之處就是《何典》。而這則關於尋找「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出典的故事是不是要比朱耀宗的故事更有趣呢?

相關焦點

  • 民間趣談——說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話打哪來的?
    今天咱們講的這個來歷,是這一句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咱們說說這句話是打哪來的?過去呢有個秀才叫朱耀宗,挺苦的,打小呢爹就都沒了,他媽獨自把他拉扯大了,一直也沒改嫁。皇上一聽說:可以呀,你母親為咱們國家培養出棟梁之才,而且貞潔守寡,可以。就批了貞潔牌坊。就這麼的朱耀宗回家把這事跟自己媽說了:說媽咱有個好事,皇上給你立貞節牌坊了。他母親聽完了,心裡倒吸一口冷氣,這事不妥啊,孩子。
  •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故事是什麼?
    古代有個女子叫陳秀英,她有個兒子朱耀宗,學習成績特別的好,從小也特別懂事,只不過是早年喪父,留下陳秀英一個人帶著孩子,陳秀英也是很辛苦,要每天繡花打雜,賺取少量的錢來貼補家裡,送朱耀宗去上學讀書。他告訴母親,「不,母親養育我這麼大不容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學有所成,一定要拿到官職,這樣才能更好的孝敬您,才能讓您過上更好的日子。您苦了這麼多年,我不能讓你一直這樣苦下去了。」
  • 為什麼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俗語怎麼來的?
    中國有一句俗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很多人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天要下雨和娘要嫁人聯繫起來,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事情有什麼必然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天下雨是自然現象,人的婚喪嫁娶也是遵循社會人文的發展。可這樣兩件互不相關的事偏偏放在一起而且流傳下來,其實這源於一個歷史故事。
  • 鄭爽不想幹了與娘要嫁人
    世間事,究其理,往往八竿子打不著的,偏偏還就有其內在聯繫,需要放在一起說說。 01 鄭爽不幹了前不久,鄭爽又上了熱搜。因為一場直播。 02 娘要嫁人第一次知道這個詞,是聽毛主席說的。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黨叛國,欲駕機經外蒙古飛往當時的蘇聯。周總理請示毛主席,要不要採取措施。主席沉吟之後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 電視劇《娘要嫁人》觀感
    愛情,到底能走多遠——電視劇《娘要嫁人》觀後感《娘要嫁人》是嚴歌苓的又一力作,在上海東方衛視播出後,好評如潮。據說,《娘要嫁人》是嚴歌苓女士專門為蔣雯麗女士量身打造的一部情感大戲。因是量身打造,所以恰到好處地刺到了觀眾的痛處,讓人慾罷不能、欲說還休。蔣雯麗最善長將單身女性的內柔和外剛揉合在一起,給人以超能量的視覺衝擊,業內人士評之為「絕」。
  • 《娘要嫁人》電視劇全集劇情介紹1-46集大結局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意指無可奈何之事。這句俗諺的由來,據說是源自民間故事《狀元郎為母求貞節牌坊 寡婦娘尋真愛抗皇天聖旨》;而它最著名的引用則是來自於1971年林彪叛逃蘇聯,周恩來請示是否用飛彈將其飛機擊落,接到報告的毛澤東沉吟良久,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法可設,由他去吧!」。
  • (現代耽推)天要下雨,男神居然要嫁人啦?份子錢給我隨起來!
    重活一世,性格靦腆害羞有著社交障礙的楚秋決定要安安穩穩的好好過。但是他沒有想到,上一世抱著花和蛋糕給他告白卻被他拒絕的祁天瑞也重生回來了。祁天瑞孜孜不倦、精神抖擻,第一件事就是把楚秋挖到了自己的公司裡,牢牢地護在自己的羽翼下!
  • 客家諺語你知多少?
    ●讀書肯用功,茅寮裡面出相公【注釋】 指用功讀書,貧苦人家也能出人才。特別是指有錢不要亂花,要有所積蓄。■南蛇穿竹籬,唔死脫身皮【注釋】 比喻經歷險境必有嚴重後果。●人愛靈通,火愛窿空【注釋】 一個人的頭腦要靈活才能發揮聰明才智,猶如要通風,爐火才會旺一樣。喻人要知變通,不可固執。
  • 適合下雨天發的心情說說,有沒有一句適合你!
    每座城市都會下雨,就像我走到哪裡都會想你。2.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起躲過雨的屋簷。3. 下雨了,有的人等雨傘,有的人等雨停。4. 習慣了下雨天沒有雨傘,習慣了我的世界沒有你。5. 青春就像一場大雨,揮揮灑灑又猝不及防,只可惜我在這場雨裡得了重感冒。6. 不要讓我的世界裡只剩雨打窗臺的輕響。我知道,這樣的靜謐,你也不喜歡。
  • 永新方言、民間諺語
    如:楞開門,楞來上班,戲還楞開場;「勒」,就是表達規勸、禁止之意,相當於「勿、別、不要」,如:勒吵、勒罵人、勒吃煙;「惡」,相當於「很、非常」,如:惡好、惡壞、惡乾淨、惡舒服;「來」,相當於「快要、將要」,如:病得來死、戲來開場、飯來熟、天來暗等等。在構詞方式上,有許多東西是以實物構成的材料、形狀或其功能、作用來稱呼。
  • 一年級的小朋友《要下雨了》課文詳解來了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年級下冊語文《要下雨了》課文詳細解說。首先學習此課的學習目標。除了以往認識生字以外,添加了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感知課文大意這一學習任務。《要下雨了》是一篇童話故事,在故事中講述生活的氣常識。通過白兔和小魚、燕子的對話,引導孩子了解下雨的一些徵兆。
  • 陳三五娘是否真有其人
    陳三感此溫情,化裝成磨鏡工匠,設法往黃府磨鏡,故意打破寶鏡,就賣身在黃府為奴,以賠償鏡價,藉機希望和五娘接近。事得五娘貼身婢女洪益春的拉線,幾經曲折,最後三人私奔,結了姻緣。這是戲文的概略。此劇原名《荔枝記》或《荔鏡記》,《陳三五娘》是民間的叫法。
  • 漢字「郎」與「娘」(漢字裡的故事(八))
    在「美好的」這個義位上,「良」主要用於指稱「人」,在 「良」人的基礎上,孳乳出了兩個重要的詞:「郎」和「娘」:血氣方剛、儀表堂堂的少壯男性就是「郎」,也就是今天「新郎」「伴郎」「少年郎」的「郎」;儀容姣好、體態婀娜的年輕女子就是「娘」,也就是今天「新娘」「伴娘」「美嬌娘」的「娘」。  「郎」從字形上說,從邑良聲,是一個形聲字。
  • 【媽祖】媽祖諺語漫談
    以下就談談各地一些與媽祖信仰有關的諺語所反映出的文化內涵。  一、反映媽祖廟與地方歷史的關係  不少地方諺語反映出媽祖信仰傳播地的歷史和文化。如天津是北方地區媽祖文化的中心,素有「南有湄洲媽祖廟,北有天津天后宮」之說。天津的「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衛」民間諺語,就充分說明媽祖文化在天津城市發展史上的所佔重要地位。
  • 以為天冷下雨不查酒駕,一男子被逮個正著…
    以為天冷下雨不查酒駕,一男子被逮個正著… 2020-12-15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四節氣諺語合集,你能背對多少?
    小夥伴們要記得記哦~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立春節氣諺語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 每一條天氣諺語都有煙火氣
    眾人擔心不已,惟諸葛亮對魯肅說,「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讓人覺得其神機妙算、高深莫測。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對天象的稔悉,來源於前人的經驗。如果說諸葛亮掌握的氣候知識是前人傳下來的隱性經驗,那麼,天氣諺語則是前人認識天氣,摸索天氣變化規律的顯性經驗。  提起天氣諺語,許多人信口就能來上幾條。
  • 健身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所以,健身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學習健身知識的目的就在於活學活用,而不是生搬硬套。初學者在開始健身的時候,主要目的就是要學會並掌握好基礎動作:如深蹲,臥推,硬拉,引體向上,高位下拉,推舉動作等,只有把這些基礎動作研究透了,掌握好了,才能舉一反三,學會更多的健身動作。
  • 《娘道》導演郭靖宇贏了?未必!看看豆瓣上對《娘道》評價吧
    《娘道》海報經這位總監指點,郭靖宇見到了「收視率大神」,這位「大神」開出了90萬元/集的造假收視率的費用,80集需支付7200萬,而這部劇賣給電視臺不過130萬/集,用郭導的話說就是「要上交百分之七十給他們當保護費」,最終郭導沒有妥協,但在開播前還差點被陰。
  • 渡人常用諺語(道義三寶)
    10.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11.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12.道在自身,身外無道。我心自有佛,我佛是真佛,我若無佛心,何處覓真佛。13.道者理也:在天為天理、在地為地理、在物為物理、在事為事理、在人為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