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阿里股價大跌
過去這段時間裡,在阿里巴巴身上發生的事情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原本在眾人心中的形象還是國內第一大電商平臺,是無數創業公司嚮往的集團。可如今,變成了一個以壟斷者的身份出現在市場上。
壟斷對於阿里巴巴來說,似乎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業務越做越大,從單純的電商平臺,成長為涉及金融、物流、外賣、醫療、出行、零售等等領域的超級巨頭。
一旦企業成長到一定的規模以後,對市場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可以根據平臺規則決定行業發展方向。
以前對這種情況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現如今國家開始整改了,對任何的壟斷行為加以制止,而阿里巴巴首當其衝,不可避免。12月24日,市場監督總局對阿里巴巴「二選一」涉嫌壟斷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
阿里巴巴隨後作出回應,表示將積極配合監督部門調查。雖然阿里做出了積極地回應,但資本市場掀起波濤。
截至12月24日,阿里巴巴市值跌破6006.51億美元,股價大跌13.34%,市值一夜蒸發超6000億元。阿里巴巴股價大跌既在意料之中,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因為在此之外,國家就已經發布了相關的反壟斷徵求稿,以及對阿里巴巴收購銀泰集團涉嫌壟斷行為處罰了50萬元,種種跡象都表明,這一天遲早會到來。出乎意料是因為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下一個會是美團嗎?
阿里巴巴在網際網路行業掌握大量優質資源,每年的雙十一都能賺得盆滿缽滿,今年為了數據好看,更是從1號就開始了雙十一,最終取得了4982億的成交額。
這是阿里巴巴在雙十一期間創造又一項新紀錄,可是從這項紀錄可以看出很多東西,為了數據好看,可以延長統計事件,為了業績達標,可以制定規則壟斷市場。
這樣的情況在網際網路行業內很普遍,當掌握用戶資源後,大數據殺熟,平臺二選一等壟斷行為就開始了。可能不只是阿里巴巴,下一個會是美團嗎?
美團也陷入了大數據殺熟風波,之前有用戶爆出美團會員的配送費比非會員多好幾塊。同樣的時間和地點,卻因會員身份額外收取配送費。美團對此的解釋是定位緩存問題,但投資者並不認可這一說法。
這一事件被爆出後,美團市值蒸發了400億人民幣。雖然比不上阿里的6000億,但問題在於美團會是下一個被反壟斷調查的嗎?
根據反壟斷徵求稿,大數據殺熟同樣是涉嫌壟斷的行為,如果美團確實存在這一情況,那麼是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阿里」。
全新的網際網路時代
從阿里巴巴身上可以看出,國家對網際網路行業的壟斷行為已經開始出手了,任何侵害消費者權益,損害市場公平競爭的行為,都要被制止。
可能經過這些事件,全新的網際網路時代將會到來,在全新的網際網路時代下,沒有大數據殺熟,沒有二選一,沒有平臺強硬的規則。
更多的人願意投身到網際網路創業中,為網際網路經濟帶來新鮮血液。創業者們不用擔心企業成功以後被收購,也不用給平臺打工。這樣的時代,競爭和機會是同時存在的,而不是只有競爭,沒有機會。
總結
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行業,在過去幾年裡一直利用掌握的平臺資源,隨意定製規則。不管如何努力,都逃不開平臺編織的大網,最終成為平臺的打工人。
這一情況很快就能迎來改變,可能會因此損失一部分人的利益,但為了更美好的網際網路時代,必須展開行動。阿里巴巴也好,美團也罷,究其根本,他們也都是這個時代的打工人,是時代造就了他們,而不是他們造就了時代。
你覺得下一個會是美團嗎?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