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科技
中國網科技7月14日訊(記者 李亦然)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投入遊戲的時間和開銷大大增加,據第三方機構預測,全球手遊市場將很快突破千億美元規模。不過,驟然擴大的市場商機和社會關注度,也讓一些遊戲企業劍走偏鋒的「玩法」浮出水面。
近日,有多位遊戲玩家向中國網科技投訴稱,一款名為《浮生為卿歌》的古風宮鬥遊戲存在價值導向錯誤、虛假廣告宣傳等諸多問題,侵害了遊戲玩家的權益。
公開資料顯示,《浮生為卿歌》是港股上市公司友誼時光(HK:06820)在2019年底推出的一款宮鬥遊戲,聚焦女性玩家。
據了解,友誼時光全稱友誼時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蘇州寶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由蔣孝黃創立,後改名為蘇州玩友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直到今年5月更名為友誼時光。該公司定位為專注於「女性向、中國古風」手機遊戲開發商,自創立以來,開發的多款主打遊戲均屬於宮鬥類型,如2010年推出首款名為《宮廷計》的網路遊戲,以及後續推出的《宮廷Q傳》、《熹妃傳》、《熹妃Q傳》。
中國網科技就玩家們反映的遊戲中存在的諸多爭議問題通過郵件向友誼時光進行求證,但截止到記者發稿時,未收到回復。
玩家投訴《浮生為卿歌》廣告「物化女性」傳播腐朽封建思想
自今年7月以來,《浮生為卿歌》遊戲加大了宣傳推廣力度,但該遊戲投放的廣告在多個社會媒體平臺受到眾多玩家的「吐槽」。有玩家表示,這款遊戲廣告的推廣強度和廣告內容引發其「極度不適」。
據了解,被眾多遊戲玩家詬病的《浮生為卿歌》廣告語包括「每天穿君上賞賜的漂亮衣服,打扮得美美的~再生兩個萌娃,母憑子貴」等。
一位遊戲玩家投訴稱,這款遊戲廣告「透露著封建思想的腐臭味」,除了檯面上的「母憑子貴」傳達出重男輕女思想,還暗示女孩子就喜歡漂亮衣服、就知道和「君上」談戀愛等。
不僅如此,有遊戲玩家對中國網科技表示,這款遊戲還存在廣告與遊戲實際內容嚴重不符的現象,屬於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據該用戶表示,《浮生為卿歌》廣告向遊戲用戶宣傳該款遊戲是「宮鬥」遊戲,但玩家在實際體驗中發現,「宮鬥變成了武打,遊戲裡到處是打架的宮女」。
公開資料顯示,運營《浮生為卿歌》的友誼時光擁有一支龐大的廣告團隊。據其2019年年報顯示,友誼時光擁有員工1298名,其中廣告創意團隊多數多達155人,他們專職負責圍繞遊戲開發團隊提供的基本遊戲人物資料,構思廣告創意、設計廣告內容。此外,友誼時光CEO蔣孝黃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公司計劃增加網上市場推廣及廣告開支,創造更多渠道發布遊戲資訊。
中國網科技注意到,國家對於網路遊戲推廣及市場營銷早已經納入監管範疇,強調不能有虛假欺詐行為。2015年3月19日,國家文化部發布的《關於加強網路遊戲宣傳推廣活動監管的通知》,針對存在的遊戲推廣中存在的暴力色情、虛假欺詐、侵犯網絡著作權、侵犯隱私等問題,表示將加強監管。
根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商不得製作、發布或傳播下列性質內容:宣傳封建迷信之內容;傳播淫穢或色情、煽動賭博、暴力、兇殺或恐怖之內容。
暴利背後:「遊戲託」橫行 誘導賭博、拜金
友誼時光敏銳的觀察到「女性向」遊戲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並在這塊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公司招股書顯示,友誼時光在2018年佔據中國「女性向、中國古風」手機遊戲市場總收益的31.5%。
有報告顯示,與男性玩家不同的是,大部分女性玩家專注於手機遊戲的娛樂及情感交流。女性玩家比較喜歡模擬手機遊戲,例如寵物遊戲、裝扮遊戲及戀愛養成遊戲。在手遊中,女性玩家數目增長驚人,由2013年的4830萬人增長到2018年的2.56億,複合增長率為39.6%。
從友誼時光披露的2019年年報來看,公司盈利能力強勁,付費用戶月均貢獻收益高達531.5元,同比增長34.4%。而遊戲玩家也普遍認為,友誼時光推出的幾款遊戲都是「氪金」(網路遊戲的付費充值行為)遊戲,《浮生為卿歌》更被稱是「為氪金而生」。
值得注意的是,《浮生為卿歌》為了鼓勵玩家氪金,「套路」也越玩越深。
一位已經充值數萬元的女性玩家對中國網科技表示,《浮生為卿歌》遊戲內常規任務存在押注、賭博行為引導,且活動任務經常與抽獎有關,是在通過助長玩家的賭性來謀利。
另一位玩家表示,這款遊戲為了鼓勵「氪金」,經常舉行充值排名活動,滾屏播放全服各區的中獎信息,但不公布中獎玩家名單,「不排除是通過虛假造勢來刺激誘導玩家充值」。
另有不少玩家提及,《浮生為卿歌》遊戲內部及官方論壇上到處充斥著「唯金錢論」、網絡暴力、小三出軌等內容,甚至有用戶懷疑是遊戲運營方有意安排「遊戲託」挑起玩家間的爭鬥,並誘導玩家充值「氪金」。此外,還有玩家在遊戲中遇到詐騙,被另一些玩家以買號的名義騙取財物。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今年4月4日的全國哀悼日期間,該遊戲沒有遵照國家規定及時停服,在當天凌晨零點過後仍然可以進入遊戲,這一行為引發眾多玩家不滿,並在其官方微博下提出了抗議和質疑。
鑑於遊戲產業對於社會公眾及青少年人群日益強大的影響力,國家有關部門多次提出,遊戲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感。中宣部出版局郭義強局長在去年8月的一次公開發言中就指出,遊戲產業要傳播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堅決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傾向,積極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國家新聞出版署已加強審批管理,強化內容審核,對社會反映強烈的棋牌、捕魚等涉賭遊戲以及宮鬥、官場等題材遊戲進行嚴控,堅決糾正創作生產中的不良傾向。而一家痴迷於宮鬥題材的遊戲公司,即使在業績上贏得短時的成功,也並不代表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於後續進展,中國網科技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