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遇,發光曲線薛染和小巫師徐賽把李增輝介紹給了瘋醫主唱王旭博。從那以後,李增輝和瘋醫三人的音樂實驗與碰撞開始了。跨越新鄉與青島之間的距離,從瘋醫老歌的改編到最新專輯中薩克斯和實驗人聲的融入,四個人在音符和意識之間找到了強烈的共鳴,並互為良友。
攝影:南小寶
先鋒藝術家李增輝
李增輝,1983年出生於山東青島。是薩克斯、實驗人聲與多樂器的即興演奏者、DJ/混音手、獨立演員、配樂者,也是怪誕詩歌與微型戲劇/行為藝術的踐行者。
攝影:luluchow
李增輝在2001年組建青島實驗搖滾樂隊「斜韻」,後加入青島「黃粱公主」樂隊,2006年末與實驗音樂家馮昊組建「核桃室」,曾與眾多國內外聲音藝術家/先鋒樂手合作演出/發表合輯或國內巡演。2009年由觀音唱片發行第一張正式專輯《李增輝水陸觀音現場》。
2020青島個人專場 攝影:孫小寶
曾與竇唯與不一定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萬曉利、大忘槓、木推瓜、舌頭、發光曲線、小巫師、不優雅先生等國內眾多音樂人/樂隊合作演出或參與錄音。曾在臺灣地區、紐約等地舉行過個人演出。
臺灣地區藝術家Bbrother2010年把李增輝塗在了倫敦街頭
音樂之外,分裂又統一的輝真灰先生還出演了一系列戲劇和武權、曹斐導演的電影作品,主演過宋冬野《郭源潮》的MV。
武權電影作品《感情動物》片頭劇照
李增輝結緣瘋醫
堅實的骨骼更添豐滿的靈魂
攝影:海澱闌尾
在李增輝正式加入瘋醫之際,看看對方怎麼說。
如何評價瘋醫樂隊?
李增輝:瘋醫樂隊是一支意識與技術非常集中與紮實的樂隊,三大件的配合非常縝密,其作品在冷峻的外表下充斥著赤誠的血肉,會讓我想起以前我曾說的一句話:「靈魂需要有骨骼」。
如何評價李增輝?
王旭博:身為同齡人,我更能感同身受李增輝對音樂與藝術的態度與執念,他對聲音美學的追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悟,並能很好的和瘋醫融為一體。
張楠:低調沉默的獨立藝術家,生活中和舞臺上帶有不同的氣質與剛勁的意識形態,這讓他在藝術圈有很高的聲望。
李新:之前對輝哥早有耳聞,初次見面還些許緊張,接觸下來發現輝哥非常平易近人,頓時感到特別親切。合作這麼久時間,一句話評價:德藝雙馨且低調,更為良師益友!
【瘋醫和李增輝在北京Mao演出現場】拍攝:秋葵、嘉軒
瘋醫新專輯將是美學方向上的一次自然外拓
日前,瘋醫樂隊第四張錄音室專輯在摩登天空的Modernsky Studio已完成了所有的錄製部分,進入混縮階段,這是瘋醫第一張全中文專輯,混音和母帶在瑞典由P.K.14的製作人歐陽漢克(Henrik Oja)操刀。全長專輯預計三月份能和大家正式見面,前期會有兩首單曲MV放出,此張專輯會有CD和黑膠兩種介質,這也是瘋醫首次發行全長黑膠,敬請期待。
【瘋醫新專輯錄製花絮】拍攝剪輯:阿卞
下面是參與新專輯錄製的他們對瘋醫新專輯的評價。
于洋(錄音師):參與瘋醫這支後朋克樂隊的錄音工作,似乎是記錄了一場極富創造性與破壞性的藝術過程。還好他們可能只想毀滅自己。前期對作品創作的完整與樂手紮實的技術,爭取了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回到音樂本身,也為製作中的二度創作提供了極大的空間。過程中對聲音的反覆破壞與重塑好像也是他們在展現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感觸。期待更多靈感碰撞後的樣子!後朋之光!
李增輝(薩克斯/念白):這張專輯勢必是瘋醫樂隊在美學方向上的一次自然外拓,是後朋克地基之上的一座獨立花園,混沌萬象中某一條堅定的救贖通道。
發光曲線小東(鋼琴):新專輯較之前的瘋醫添加了很多元素,更加豐富的色彩且具有巨大的張力。風格戲劇化呈現之成熟,內容深刻融入了瘋醫幾個人的自我情感。這張專輯從創作到製作都特別細緻,真的期待最終的成品。
今日出品阿卞(和聲):這張專輯中,吉他貝司鼓和薩克斯的撞擊,讓我感覺薩克斯仿佛就是為後朋克而生,幾首加入薩克斯的歌曲讓整個音樂聽起來更加陰鬱也更加的戲劇化,加上主唱隱忍,婉轉,「後朋式讚歌」般的詞句,真的讓人回味無窮,後勁很大!
殺青合影,覺不覺得有個人有點奇怪?
巡演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