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魏威漢下班的時間越來越晚了。作為一名餓了麼藍騎士,他對天貓雙11的感知是從外賣訂單裡來的。
他所在的站點位於杭州九堡街道三村佳苑。九堡,是杭州最老牌的電商直播基地,薇婭就從這裡發跡。現在,大大小小的產業園、寫字樓裡遍布著電商公司、直播機構。
「三、二、一,上連結!」
11月10日晚上,走進九堡的電商產業園,不時能聽到辦公樓中傳出的聲音。雙11進入衝刺期,九堡也變得更加熱鬧起來,夜宵下單數快速增長,魏威漢和藍騎士隊友們一刻不停。
其實,這並非魏威漢第一次參加雙11。29歲的他,此前全職開網店,主營服飾類產品。年初,因為疫情,網店生意漸差,他成為了一名全職騎手、兼職網店店主,送單的客戶裡有不少是電商從業人員和網紅主播。
深秋12點,魏威漢身著藍色工服,背後的反光條像一道閃電,穿梭在燈火輝煌的直播城中。
對灰姑娘而言,夜半十二點的鐘聲是南瓜馬車變回原樣、必須退場的提示,而對於今晚的主播來說,夜半十二點是直播賺錢的機會。
東網電子商務園區是九堡眾多的直播電商園區之一。11月10日晚上,園區內一家直播公司從餓了麼上定了數份外賣:滷味、燒烤,還有備註上請求外賣騎手幫買的特別的產品——3個潤喉糖。
跑了幾個地方,魏威漢才買到潤喉糖。23點58分,他抵達電梯口,打了電話,訂餐人卻沒有接。魏威漢說,這種情況常常出現,可能因為不少下單的人是主播,他們在做直播或忙其他事情,今天晚上就更忙了。
上樓後,一家直播電商公司的門頭出現在眼前,牆上羅列著公司十幾個主播的介紹。儘管是深夜,明亮的燈光卻給人白天的錯覺。
電話還是不通。魏威漢往裡走去,一路聽到主播錯雜的「3號寶貝」「領優惠券」「加備註」等詞句。
魏威漢摸到開著門的辦公室的時候,正好是12點,一群人正在看店鋪雙11戰績和直播情況。老闆和合伙人們見外賣來了,笑著接過。
聽聞魏威漢買潤喉糖的不易,老闆盛情邀請他參觀直播間。據介紹,這家公司做大碼女裝,一共經營了4個淘寶店鋪。今晚,這裡有3個直播間會直播到凌晨兩點。
魏威漢對主播們說了句「雙11大賣」,握了個手就立刻退了出來,生怕影響主播們的發揮。
魏威漢給主播送潤喉糖
當晚,魏威漢上崗的第一單,是送往新禾聯創園區,即薇婭原先工作的地方。
魏威漢送奶茶外賣
魏威漢日常一天能送50單,晚高峰期間送10-20單。但隨著雙11的到來,九堡夜間的訂單量明顯增多。以前夜間送單高峰期會在22:00左右結束,雙11期間,整晚都是高峰期。
這天晚上,魏威漢一共送了近30單外賣,其中11單標註的地點都是寫字樓裡的電商公司。神奇的是,即使有些單子沒寫「xx公司」,魏威漢也能辨別出來:這肯定是電商公司的外賣。
魏威漢的眼睛裡閃著機靈的光:「一般看地址就能直接分辨,更進一步的話,那些備註別打電話、別發信息、直接放前臺、進來以後不要吵的,肯定都是幹直播的。」
魏威漢所在的站點,配送範圍覆蓋周圍5公裡。藍騎士們周邊非常了解:「東方電子商務園、綠谷、華僑國際、新禾聯創都是做電商和做直播的,裡面全是主播和網紅。」
「真人比視頻裡長得還好看!」藍騎士浮生告訴記者,自己曾經把外賣送到了一位主播手上,儘管是工作人員接的餐,沒有和主播搭上話,但他一直記得主播直播的樣子。現在,浮生也常在工作間隙看看那位女主播的視頻。
另一位女騎士小慧也有類似的經歷:「她一開門我就認出她了!」小慧說,那位主播其實並不非常有名,但正因如此,才有了接觸的機會。
不過,見主播的經歷更多是在去年。
藍騎士們介紹,隨著電商直播越來越規範化、產業化,騎士只能把外賣放在前臺或者外賣架,基本看不到人。只有一些大市場,店面商鋪是透明的,才能看見主播。
不止產業園裡,九堡很多社區也有不少從事電商行業的人,夜間訂單經常爆棚。很多時候。騎手們都要快速奔跑,來回各個小區單元樓之間。
這天晚上,杭州氣溫10攝氏度,每小時30公裡的電瓶車車速,讓人夢回哈爾濱的玉樹瓊花。外賣小哥們在外套裡穿上了統一的藍色棉襖,穿梭在九堡的大街小巷裡。
成群的餓了麼藍騎士們
送完近30單外賣,魏威漢額頭沁出細密的汗水。
從大碼女裝直播公司送完夜宵回到站點,已接近凌晨一點。魏威漢在馬路邊點了一份九塊錢的炒麵,一邊吃一邊刷著自己網店的信息,從外賣騎手切換為網店店主,繼續忙碌的雙11。
「今天有幾十個訂單,生意比以前好一點。」魏威漢說,由於本職工作忙,自己沒有太多時間管理店鋪的運營,不過沾了雙11的光,訂單還是上漲了一些。吃完熱氣騰騰的「晚餐」,他將外賣箱放回站點,開動電瓶車,不到10分鐘,就回到了自己的小窩。
魏威漢邊吃晚飯邊看訂單
在約莫10平米、月租金1200元的出租房內,只有床、柜子、書桌几樣簡單的家具。這裡不僅是魏威漢小兩口的住所,也是他們的倉庫。
魏威漢說,此前他們住在月租900元的出租屋裡,沒有陽臺,貨物放不下。為了方便囤貨,他們加錢換了這個有陽臺的屋子。七八平米的陽臺上和屋內的剩餘空間,都被貨物塞滿,只容下一人側身進出。
下班後,魏威漢在這裡看訂單、拿貨、分揀、包裝。
魏威漢的妻子也在九堡上班,在一家奶茶店裡工作。有時,妻子下班後也會幫著處理一些訂單。
魏威漢在陽臺打包快遞
夫妻倆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一個5歲,一個3歲,都在河南商丘老家上學。最近,大女兒連過兩級拉丁舞的考試,向魏威漢索要「獎勵」,魏威漢和妻子商量後,決定允諾孩子「明年暑假來杭州玩」。
為了讓一家人過得更好,夫妻倆在杭州努力打拼,每天工作16小時,月入兩三萬元。其中,魏威漢當騎手的收入約為一萬多元,佔到一半。
他說,希望未來三年內,能通過自己的雙手在杭州買上一套房,讓孩子們早點過來團聚。
這是屬於普通「打工人」的雙11故事。在這個雙11,有千千萬萬人像魏威漢一樣,為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奮鬥,也正是一個個的他們,支撐著雙11消費奇蹟的誕生。
編輯 徐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