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北京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舉行。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院士,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校長郝平等校領導班子成員出席典禮。北京大學師生、校友、畢業生家長與12000餘名畢業生「雲端」相聚,共同見證這一青春的難忘時刻。畢業典禮由北大常務副校長龔旗煌主持。
本次典禮共設九個室外會場——辦公樓西側、未名湖畔、靜園草坪、李兆基人文學苑廣場、邱德拔體育館北廣場、百周年紀念講堂廣場、英傑交流中心廣場、北大醫學部、深圳研究生院。典禮全程面向全球進行中英文雙語直播。
典禮會場(從左至右、從上到下依次為靜園草坪、邱德拔體育館北廣場、李兆基人文學苑廣場、百周年紀念講堂廣場、辦公樓西側、未名湖畔、醫學部會場、英傑交流中心廣場、深圳研究生院會場)
暖場節目中,歌曲《青春大概》、詩朗誦《永遠的校園》再次迴蕩在校園各個會場,喚起屬於北大人永不磨滅的記憶;一首北大原創歌曲《致敬!逆行者》向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及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表達最深的敬意;歌曲《放心飛去》為畢業生送上深深祝福;一段畢業紀念片拉開了典禮序幕,片中畢業生們回憶了在校園的一幕幕場景,表達自己對母校的感恩之心與惜別之情。
根據《2020屆優秀畢業生表彰決定》,北大今年共授予1636名學生2020年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推薦524名學生為2020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邱水平為優秀畢業生代表頒獎,祝賀全體畢業生順利畢業,並鼓勵他們在新的徵途上追求卓越,再創佳績。常務副校長詹啟敏宣讀表彰決定。
邱水平為畢業生代表頒獎
郝平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向同學們圓滿完成學業,並順利畢業致以最熱烈的祝賀!他表示,我們正處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帶來巨大考驗。疫情暴發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打響了抗疫阻擊戰。總書記在給北大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充分肯定了奮戰在一線的全體北大醫務工作者,並提出殷切希望。疫情期間,無論是逆行而上衝在前線的醫療隊員,還是為上好線上課程付出心血的老師們,無論是攻堅克難開展疫情科研攻關的科研人員,還是發揮專業所學,助力抗疫的北大醫學生、參加抗疫志願服務的師生,各個崗位上的北大人都用行動詮釋著北大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
郝平致辭
郝平指出,當前人類健康面臨嚴重威脅,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國際局勢面臨更多不確定性。疫情加速了大學的變革進程,「雲端」正在深刻重塑教育形態,大學將在解決人類命運共同難題中肩負起更大的責任。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北大人才培養的使命沒有變,人文與科學的精神沒有變,服務國家社會的責任與擔當沒有變。
臨別之際,郝平對同學們提出殷殷囑託。一是明德勵志、愛國奉獻。同學們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希望同學們傳承北大「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為人民幸福、社會進步和民族復興而奮鬥。二是心存憂患、直面挑戰。從「救亡圖存」到「剛毅堅卓」,從「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再到「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北大人把憂國憂民的濃厚情懷,化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成為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同學們要常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憂於天下,才能做到未雨綢繆,應對各種挑戰。三是勤學深思、銳意創新。新一輪科技革命將進一步推動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常為新」是北大人的精神財富,前瞻眼光和創新思維,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是同學們打開未來大門的鑰匙。希望同學們腳踏實地、銳意進取,把學習和創新作為畢生追求。四是開放包容、交流互鑑。大學是增進人類文明、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一代代北大人自覺肩負起了推動文明互學互鑑的使命。同學們無論身在何方,都要堅持文化自信,具有擁抱世界的情懷和格局,當好文明交流的使者,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郝平祝願同學們在新的徵程中激揚青春,勇做走在新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和奉獻者,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詹啟敏宣讀表彰決定
龔旗煌主持畢業典禮
校友代表、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醫學部1955級校友鍾南山院士通過視頻遠程參加典禮。他回顧了我國應對疫情的經驗和做法,指出取得勝利原因在于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指導思想,同時將科技作為戰勝疫情的有力武器,介紹了北大在醫療救治、科研攻關、病患心理疏導等方面為疫情防控作出的突出貢獻。對即將畢業的同學們,鍾南山勉勵大家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並提出期望:北大的畢業生不但要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還要有強烈的追求;不但要有志氣,還一定要爭氣;不但要有熱情,更重要的是要有激情,要用我們青春的力量,用我們的努力,迎接祖國美麗的明天。
鍾南山視頻發言
校友代表、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總指揮,地球物理學系1982級校友高銘分享了她與載人航天事業的不解之緣。從一名空間科學研究人員,到載人航天戰線的一員老兵,她親歷並見證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和取得的成就。她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堅守「心懷家國」的胸襟情懷,堅守「久久為功」的平和心態,堅守「自信自勵」的人格修為。她借用霍金《終極問答》的一段話,與學弟學妹共勉:「做時間的旅行者,向著未來航行。未來是否繁花似錦,源自我們當下之努力。做一個勇敢的人,做一個好奇的人,做一個堅定的人,翻山越嶺,事竟成。」
高銘發言
教師代表、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忠範教授回憶了自己的求學生涯,並為自己親眼見證三十年來祖國在各個領域的快速發展感到幸運。他提出三點希望與同學們共勉:做一個思想者,冷靜地思考、理性地行動,去應對複雜多變的挑戰;做一個實踐者,在未來的人生舞臺上,勇於實踐,積極作為,敢為人先;做一個擔當者,勇敢地擔當起自己的角色,以捨我其誰的精神,積極進取,不負韶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他寄語同學們:勇敢前行,「永遠不要給自己設置天花板」,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劉忠範發言
教師代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李六億教授結合自己幾十年防疫工作,尤其是100多天輾轉武漢、綏芬河、舒蘭三地的抗疫經歷,勉勵畢業生們「不忘初心,就是成功」。無論今後所從事的領域是否熱門,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要堅持、堅守,為之奮鬥終生。只有這樣,當祖國需要時,我們才有能力、有擔當,為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這是全社會對北大人的期許,也是我們北大人應有的模樣。」她希望同學們有擔當、存仁愛、懷感恩,始終堅守北大人愛國奉獻的初心使命,成為民族的脊梁,創建國家的未來。
李六億發言
畢業生代表、光華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陳妍汀說道,在北大的學習中,受益最多的是「專注做好每件事,專注走好每一步」的信念。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經濟學家,北大老師們「潛移默化中滋養著我們的學術品格,錘鍊著我們追求真理的韌勁,讓我們在學術道路上前進的每一步都走得扎紮實實」,也有了繼續在經濟學領域徵途上前進的信心和勇氣。陳妍汀認為,腳踏實地、心繫家國是北大送給畢業生最珍貴的行囊。她祝願大家在未來的道路中,能夠專注每一步,走好每一步。
陳妍汀視頻發言
畢業生代表、燕京學堂2018級碩士生、墨西哥留學生安君傲說道,從北大收穫了最廣闊、最包容的求知平臺,結識了懷揣夢想的朋友們,得到了「家」的溫暖,更認識到了真實的中國。「你們永遠不知道中國的力量,這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國家和民族。」在北大的學習,更讓他認識到不同文明交流互鑑的價值和意義。當前,更需要超越地緣政治的、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同與協作。「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我們都是逐夢道路上的志同道合者,讓我們一起為更崇高的理想共同努力。」
安君傲發言
「我們今天東風桃李,用青春完成作業;我們明天巨木成林,讓中華震驚世界」——當熟悉的《燕園情》再次在雲端唱響時,家國使命在肩、母校囑託在心的北大畢業生們,將從新的起點起航,堅守理想、腳踏實地,砥礪奮進、建功立業。願此去繁花似錦,再相逢仍是少年。
典禮花絮
由於疫情原因,本次典禮不設學位授予環節。學校決定,在2021年5月校慶期間和2021年畢業季,將為2020屆畢業生分別安排專場學位授予儀式,畢業生可申請返校參加其中一場。無法參加的同學可以選擇在今後任何一年返校參加一次學位授予儀式。
本次畢業典禮通過人民日報、央視頻、學習強國、新華網、新浪微博、B站、抖音、快手、微視、微言教育、Facebook、Twitter等多家媒體及平臺同步直播,收看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