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50多歲的男子王某,洗完溫泉找了一個按摩女子張某按摩,兩人結識後,張某把自己說得可憐,家裡有老有小,編造各種謊言騙取王某的同情。隨後,王某先後多次給張某轉錢,一共轉了36萬餘元。而張某把騙來的錢財,用於吸毒和賭博。王某發現自己被騙後,向警方報案。近日,呈貢區法院以張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
他說:同情按摩女遭遇所以一直給她打錢
王某說,2016年2月份,他去呈貢某溫泉洗溫泉,認識了女子張某,當時,張某在該溫泉裡打工,為他按摩,他和張某不是男女朋友關係或包養關係,他只是看張某可憐,就想幫助她。早在2003年,他被確診糖尿病並發腎病,影響了男性能力,不可能和張某發生性關係。張某說要給她女兒看病向他借了1.2萬元現金,沒有借條。
2016年2月至8月,張某不停地以各種理由,找王某借了好多次錢。
王某說,他自從認識了張某後,自己沒有向張某承諾過什麼事情,只是張某說沒有工作什麼的,看到張某可憐,就轉了2000元給張某做生活費。後來,張某編造各種謊言向他要錢。
剛開始3萬、5萬的給張某,他也不在乎,加上張某還以一個醫生的名義發簡訊騙他,說張某在農村有醫保,報銷了就還給他,叫他不用操心。
後來,張某編了一個叫聶某的人,謊稱要把自己的房子賣給聶某,當她把房子賣了,就還錢給王某。王某先後一共借給張某36萬餘元。
王某說,他擺脫不了張某編造的悲慘故事,不忍心,所以才一次次借錢給她。2019年9月16日,王某發現自己被騙後,向警方報案,民警將張某抓獲歸案。
她說:騙來的36萬大部分用來吸毒和賭博
張某供述:她在呈貢某溫泉上班的時候認識了王某,當時,王某提出來,要跟她做男女朋友。有一次,她女兒生病,就向王某借了2000元給女兒看病,王某還接她女兒去看病。後來,王某叫她不要再去溫泉上班了,她和女兒的生活費,王某承諾會每個月打錢給她。
實際上,張某賭博成性,還是吸毒人員,即便在溫泉裡上班,每個月的工資根本不夠用。張某就以生病為由,向王某借錢,錢被她拿去賭博了,部分錢被她用來吸毒花掉了。
張某發現王某有錢,就以生病、想開店做生意、娃娃要讀書等各種理由,不停向王某借錢,她還冒充她表姐聯繫王某騙錢,還冒充中介的名義賣房子,騙王某說她賣房子還錢。
她一共從王某那兒騙了36萬左右,其中有7000多元是給女兒看病用了,剩下的都被她用於吸毒、賭博和日常開銷了。王某給過她兩次現金,每次2000元,其他時候都是打到她的銀行卡上。
因為吸毒和賭博的開支巨大,她就想著去騙王某的錢,她曾想過要還錢,但沒有能力償還。她當時口頭上承諾要做王某的情人,與其一起生活,在獲得王某信任後就找各種理由騙錢。
據了解,今年張某31歲,在老家已結婚,並有一個女兒。
一審判決按摩女有期徒刑11年
公訴機關指控:2016年初,被害人王某在呈貢某溫泉按摩過程中,與為其按摩的張某認識。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間,張某通過虛構孩子生病、自己生病等事實,並編造可賣房子償還借款,在博取王某的同情後,陸續從王某處騙取到款項共計369270元,張某騙來的錢財,用於吸毒、賭博等揮霍一空。
公訴機關認為,張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他人財物,且具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其行為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張某常年吸食毒品,並兩次被強制隔離戒毒,且有賭博劣習,可酌情從重處罰。被騙財物至今未退賠被害人。建議判處張某10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呈貢區法院審理認為,張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人財物,具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其行為構成詐騙罪。
根據在案證據,尤其是雙方聊天記錄,結合言詞證據,足以證明張某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被害人的財物,且用於吸毒、賭博,張某的行為符合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張某及辯護人提出雙方是戀人、情人關係,屬於被害人自願給付、屬於正常消費支出,不構成詐騙罪或者只詐騙了67000元的觀點與事實不符,法院不予採納。
張某詐騙對象為老年人,詐騙金額接近「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應當認定為「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法院將依法懲處。張某為吸毒、賭博而進行詐騙,予以酌情從重處罰。違法所得應責令退賠被害人。
於是,呈貢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張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5萬元;責令張某將違法所得人民幣369270元退賠被害人王某。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記者 柏立誠
來源:春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