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寫: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攝影 鄭新恰
新京報動新聞出品
淡出演藝圈七年的黃奕,通過參加表演類真人秀《演員請就位2》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顏值還在,演技沒丟。和七年前相比,她現在的身份更多元——她是市場評級不夠S級,但想獲得更多認可的演員;她是7歲女兒的單親媽媽;也是跨界投資了月子會所、蛋糕品牌、美容行業的老闆。
但不管在綜藝節目裡還是和媒體接觸的過程中,她依然是那個想啥說啥、性格直率的黃奕,仿佛婚姻和事業的挫折沒在她身上留下過傷痕。被問起最近找來的戲約有沒有變多,她忍不住喜上眉梢:「還挺多的,電影、電視劇都有,我還沒有決定(接哪些)。哈哈哈,有點凡爾賽哦……」
黃奕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說,她也常聽到別人講,說她不像有過那麼多經歷的人,還是很開心、沒心沒肺地活著。但她心裡清楚,自己是熔化後重鑄的黃奕,比當年強大了很多,也溫柔包容了很多。「過往都情深義重不後悔,但我不會回頭,要往前看。」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鄭新恰
人生·過往
婚姻出問題,不等於人生失敗
《演員請就位2》裡,黃奕一頭一尾挑戰的角色都耐人尋味。她演的第一個角色是電影《風月》裡的如意。在《風月》導演陳凱歌眼中,這是一部「女人向男權說不的電影」;她演的最後一個角色,是爾冬陞執導的《舞臺姐妹2020》中的小奕。不僅名字相似,劇中她妹妹有句臺詞——「這一行裡是個人都知道,我姐在經濟上、事業上、婚姻上都出了問題」,這被觀眾解讀為映射了黃奕本人的經歷。
黃奕在看劇本和排戲的時候,都沒有意識到小奕有點像她自己。「你不說的話,我自己確實沒有往那方面想。你這麼一說,我覺得我的經歷是和小奕有些相似,但她並不是我啊,我也沒有那麼脆弱。」黃奕不介意自己的經歷在舞臺上呈現給觀眾,「那就是個角色嘛」。但她不認同自己像小奕一樣,在經濟上、事業上、婚姻上都出了問題。
《舞臺姐妹2020》劇照
「我不覺得婚姻失敗就代表人生的失敗,我更贊同那是一份人生經歷,有這份經歷我才變成現在的自己。」在黃奕看來,這件事也可以有另外一種理解——為什麼要在一段不好的婚姻裡繼續浪費青春和寶貴的時間呢?作為媽媽,自然希望女兒在健康愉悅的環境裡成長。而讓女兒快樂的一個前提是媽媽的身心要健康。「我沒什麼遺憾,很開心自己可以做到。過往都情深義重不後悔,但我不會回頭,要往前看。」
面對節目裡導師的點評,黃奕時不時就會喜怒形於色,看表情就能知道她內心真實的想法。有網友建議她應該去學習表情管理。黃奕也是聽到評價後再去看節目,才發現了問題。
「哎?大家覺得我這個表情不對嗎?其實我沒覺得不對啊。當時在臺上的時間比較長,我就是自然反應,自己都不知道啥表情。」既然大家批評了,她表示以後會注意表情管理,隨即用標準播報的口吻說:「表情管理正在學習中,怎麼樣我都要做個有內涵的女人,現在就可以笑起來有八顆牙。」
感情·家庭
會和女兒如實講自己的感情經歷
黃奕兩次步入婚姻,都以離婚收場。2014年,她與第二任丈夫黃毅清因離婚引發的糾葛更是鬧得全網皆知。今年7月,黃毅清以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黃奕稱自己是個不容易後悔的人,但撞了南牆頭破血流之後也會改變。
「都是我該經歷的,可能我的人生就是需要如此激烈的修行,先把自己熔化掉,才能成長為不一樣的黃奕。」她也常聽到別人說,感覺黃奕不像有過這樣經歷的人,每天還是開心地,沒心沒肺地活著。但她知道自己內心比當年強大了,也溫柔包容了很多。「我跟當年一樣真實,但變得更好了。」
過往不愉快的感情經歷有時會留下心理陰影,但黃奕沒有因此懼怕再次投入愛情。「我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人,總覺得世上還是好人多,只不過沒有碰到最合適的。」
她也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工作之外的時間可以全部用來陪女兒。愛情對於現階段的她,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我可能有點阿Q精神吧,想著我人生其他方面都還不錯,就是感情沒那麼好。以前有段時間,我特別想結婚、特別想有小孩。現在我覺得它不是生活的一個必需品了。」
對於曾經的感情經歷,黃奕打算以後實話實說地告訴女兒。「這也可以成為女兒將來人生路上的一份經驗。我會跟她講媽媽經歷了什麼,當然也希望她少走彎路,但並沒辦法保證她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只希望她有一顆勇敢的心去面對。」回顧自己的經歷,黃奕認為能夠面對生活難關的重要前提,是沒有做錯。「做媽媽也好,面對感情婚姻也好,雖然我失敗了、我有自己的問題,但我不是壞人,沒做過三觀不正的事情。這是我到現在可以勇敢面對的底氣。」
黃奕和女兒的相處,更像是姐妹。
和女兒的日常相處,黃奕形容像姐妹一樣,無話不聊。兩人會討論去哪家餐廳吃飯,在浴缸裡放玫瑰花瓣一起泡澡,弄些小零食在床上一起看卡通片,睡覺前再聊個5毛錢的閒天,女兒講學校的事情,黃奕講自己的煩惱。
「特別美好的一天就過了。」黃奕說,她跟女兒性格正好互補——她比較粗心,換下的衣服經常亂扔,女兒在乎細節,把東西都歸置得整整齊齊,「我又會怪她太磨嘰,但她比我細心很多。」被問起女兒和她哪裡最像,黃奕大笑:「性別像,哈哈哈!」她笑稱兩人都很愛臭美,都很有幽默感,喜歡開玩笑,還都喜歡做怪表情。
演員·偶像
時刻認清自己,但演戲永遠排在首位
黃奕曾說,外界評價她眼光不好、情商低,她都能接受,但不能接受說她演戲不行。她向新京報記者強調,演戲在她的人生排序裡面是第一位的。「它是我人生的直通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為它繞路。」
然而,因為個人婚姻感情的問題,排第一位的演戲在她生活裡足足缺席了七年。七年裡,她並非完全接不到戲約,只是沒有能打動她或者她很想演的角色。黃奕說,她不想為了賺錢接一些不想演但是給錢多的角色。「我可以曲線救國,做別的事情賺錢,創業啊做直播啊。但演戲首先要過自己心裡的坎兒。」
十多年前,黃奕憑藉電視劇《上錯花轎嫁對郎》(上)《還珠格格3》(下)被更多觀眾熟知。
雖然看上去大大咧咧,但黃奕對演戲沒有兒戲過。十多年前,她因出演《上錯花轎嫁對郎》《還珠格格3》年少成名,片約和廣告蜂擁而至。她卻想進一步錘鍊演技,所以接拍了《長恨歌》《秋海棠》等偏文藝的劇集,口碑表現不錯。而後她又推掉了很多電視劇女主角的邀約,轉而在電影裡演一些小角色。「在電影的路上要慢慢磨,從很小的角色開始,把自己當成新人一樣。但我喜歡幹這事兒,跟大導演合作,我覺得自己像海綿,能吸取很多精華。」
黃奕回憶她跟田壯壯導演的合作(電影《吳清源》)——她扮演吳清源(張震飾)的妹妹,張艾嘉演他們的媽媽。有時一天只拍一個鏡頭,但當鏡頭呈現出來,大家都覺得值。「我願意花時間在這上面,哪怕角色小,戲份不多,我也願意為之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那種成就感,收穫感很不一樣。」很長一段時間裡,黃奕的判斷體系中,演電影比演電視劇更重要一些。問她,現在是否還是電影優先?黃奕笑了:「那也沒有了。咱們人呢,每個時期都要認清自己。現在如果有一些很好的工作機會,就一定要珍惜。」
黃奕曾參演杜琪峯執導影片《毒戰》。
回想因為李玉湖(《上錯花轎嫁對郎》)和小燕子(《還珠格格3》)而走紅的過往,黃奕笑稱自己也算是那個時代的流量明星了,只不過她當時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一個偶像。「要怎麼與人交往、與人相處,要怎麼對粉絲說話,這些都不知道,都是投石問路,邊走邊犯錯邊成長。」現在重回演藝圈,黃奕感覺年輕人和當年不一樣了,特別聰明、知道自己要什麼。藝人的市場也成熟了,造型、宣傳、商務各司其職。不像她當年,自己買衣服、化妝,到了劇組也是自己洗衣服、自己看劇本,沒有人幫忙。
創業·商人
生活所迫去創業,演員經歷只帶來盲目
七年的時間沒怎麼演戲,黃奕也沒閒著,她開辦月子會所、經營蛋糕品牌、投資美容行業,換個軌道也做得不錯。她告訴新京報記者,當初創業是為生活所迫。「我奶奶說過一句話,金山銀山都會坐吃山空。哪怕以前有再多家底,當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這個家也會被你吃空的。所以我從小就會想得比較遠一點。」當時她不止為自己想,也是為團隊想出路。因為她個人的緣故,連累團隊受人冷眼、失去工作,這是黃奕不能接受的。「當我感受到團隊的人到處碰壁時,就有動力要找到出路,要好起來。」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鄭新恰
從喜歡的表演事業轉到之前沒太大興趣的生意,這中間的心理轉變並不容易。黃奕不斷對自己說,把想演戲的思緒收回來,哪怕對這件事沒有特別大的興趣,也要認真學習、好好琢磨。「可能需要參加一些特別無聊的應酬,要去見很多不靠譜的人,這是個說服自己慢慢接受的過程,把沒興趣變成有興趣。」在很多人看來,演藝明星的知名度給他們做生意帶來了天生的便利。黃奕卻說,演員的身份只會讓自己盲目進入一個行業,她也是虧了好多錢才明白這個道理。
「演員的身份對創業沒有任何幫助。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你的名氣就會被消耗完,變成犧牲品。」在經歷過失敗再次創業時,採購、服務、成本核算都是黃奕親自上手。
「我知道獼猴桃批發價是多少錢一斤,了解每件採購貨品區間價是多少,也清楚公司一個月的開銷應該控制在多少以內……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投入和專注,只有這樣,才不會被騙。」在黃奕看來,演員生活在很多人圍著的空中樓閣裡,身邊都是說好話的。「如果沒有時間去真正了解生意、做市場調研,我覺得你就還是好好做演員。」
本文為新京報Fun娛樂(ID:yuleyidian)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