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教程:弦樂的製作技巧與注意事項
1、音色的選擇
首先是音源的選擇,想用YamahaXG波表音色作出恢弘的交響樂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做盛行音樂倒是能夠,畢竟不是採樣音色,容量就限制了,因而大家做弦樂需求選擇恰當的音源,並不是說越大越好。普通來說,做普通的盛行音樂,弦樂作為鋪墊,羅蘭的管弦樂插件(Edirol HQ Orchestral)能夠了,我曾經用它做過交響樂,也不錯;假如說要做交響樂的話,就得思索大容量音色了,我最近不斷在用銀版和銀版擴展,由於它的容量小,關於不複雜的交響樂(比方說中國式的頌歌類型),它曾經足夠足夠了,大家不要由於它容量小妄然下結論說它不行。但是銀版有個特性,就是它的音色還不夠「硬」,畢竟他是白金,金版,銀版系列音源製造時分簡化生成的音色,而相比擬而言,金版和金版擴展就顯得比擬「硬」了,比擬有質感,而且技巧也豐厚了。大型交響樂的話,用金版和白金版都能夠。總之銀版和金版曾經能滿足請求了,由於白金版容量太大,就沒有運用它了。
其次是音色的搭配,製造弦樂的時分很多朋友覺得不夠飽滿,不夠大氣,或者太悶,有可能是音色沒有選擇好或者搭配好。交響樂中弦樂配大提琴,中提琴和小提琴是有科學的,三種提琴表現的感情不同,音域不同,當然聽覺上最重要的就是頻率範圍的不同。普通做交響樂伴奏的時分最好選擇一個低音BASS提琴,這個音色比擬厚重,主要用於控制旋律主基調,相當於貝司啦;兩組大提琴音色,用於低音局部的旋律;中提琴和小提琴肯定要選擇,這個就不用說了。普通我也會選擇兩組。
第三就是聲相的擺放,這個比擬關鍵。低音BASS提琴就放在中間好了,大提琴你做的時分思索放在哪一邊,但不要全放,略微有點側重,小提琴就放在另一邊,中提琴你能夠略微擺一下,聲相擺開了之後對音色的表現有很大的協助。
第四,音色的修正,這個屬於音頻處置了。任何音色不是天生就是你腦子中想像的那樣,那樣的音色少之又少,簡直不存在,都需求本人手動去修正一下,比方音頭,音尾,這個依據不同的音色自身去修正;另外就是EQ和混響,假如你用的是金版,它自帶混響,假如是銀版,倡議你在最後的一切弦樂的輸出通道加混響,不要單獨加,否則會混濁,而且這樣做的益處是各個提琴具有同樣的混響,改起來也便當。銀版的中提琴聽起來有些灰暗,能夠略微改一下EQ,至於怎樣改取決於你本人的聽覺習氣和這首曲子的作風,但記住,音色都要修正,不是拿來就直接用的。
2、弦樂的編曲
在開始說重點之前,提一下音色的編輯,由於編曲和音色不是獨立的。你的編曲需求隨著你選擇的音色來停止,音色又需求隨著編曲來改動,兩者是互相影響的,沒有說誰來決議誰。有的時分你編曲的時分,覺得織體比擬稱心,但是音色聽著有些怪怪的,這個時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原本你修正好的音色又需求隨著你的編曲而改動;有時分你腦子中有個大約的編曲印象,就需求這種作風,那麼編曲就要依照音色所表達的意義來停止。
進入正題:
低音BASS提琴在歌曲中擔當的角色就是大家用的BASS,主要用於控制旋律的走向,它的低音區很厚重,因而編曲的時分就用單音就能夠了。很多朋友覺得做弦樂的時分低音不夠,比擬飄(我以前也遇到過這種狀況),就經常加多軌,加雙音來加強,這樣做是不對的,很簡單的道理,交響樂團演奏的時分也不會再增加幾倍的BASS提琴來到達目的,都是有規範的,因而就走長單音旋律就能夠了,不要玩把戲,聽不出來,而且可能適得其反。假如你覺得你選擇的音色的確實確是不行,但又只要這個,那你能夠試著調EQ。
大提琴相對而言就靈敏些,能夠走豐厚的旋律了,大提琴別把他當BASS用,它就是低音區的旋律,比擬有質感,疊加在BASS提琴上之後低音區就顯得比擬堅固了,這樣低音有了,而且低音區的亮度也有了。在編曲的時分大提琴根本上也是長音,不要做太複雜的變化,否則通篇聽起來低音區會顯得極不穩定。兩軌大提琴的旋律可別走成一樣了啊。
中音提琴和小提琴群奏在編曲的時分就依照樂器的真實演奏方式停止。中音提琴的特徵就在中音區,有的朋友喜歡把中音提琴的高音區也表現出來,有點時分能夠這樣做,但不要總是這樣,由於還有小提琴呢。中音提琴不斷是默默無聞的,由於大家都比擬注重大提琴和小提琴,但是要想弦樂聽起來飽滿,很大水平上也要取決於中音提琴的編曲,由於它就是一個承接。小提琴不說了,大家普通都要用到的,本人有本人的方式去。
一些細節處理:
(1)弦樂要相互搭配,遙相呼應,每一軌提琴的旋律都不要寫很滿,要給別的樂器留下恰當的空間,而弦樂彼此之間也要留下空間。比方這個時辰,左聲道的大提琴是長音,那麼另一軌大提琴就不能走和它一樣的旋律了,要賦有一些變化來配合它,試想一下,假如全部提琴都走一樣的旋律,聽起來會很乏味,那就成了大齊奏了。
(2)弦樂編曲的時分能夠把小提琴的旋律做一個八度疊加,這樣,小提琴聽起來就不會太飄,也有了中提琴的一些覺得,假如需求的話,能夠對一軌中音提琴停止八度疊加,但千萬不要對BASS提琴和大提琴這樣做,由於這些音源的BASS提琴和大提琴曾經不錯了,再漲價就很混濁了。
(3)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表情控制輪的編輯。很多朋友對這點要麼很頭疼,要麼嗤之以鼻。頭疼的朋友是由於這個弄起來太費事,太費時了;嗤之以鼻的朋友說:這個音色自身就有了漸強的音頭,十分好,不需求控制輪。先說嗤之以鼻的:其實前面說過沒有任何音色是現成你想要的,即使有,可能也只合適幾段旋律。表情是時辰在變化的,有時急,有時緩,做好的音色的表情是固定的,就這點而言,就無法滿足編曲的需求。再說覺得頭疼的,自身編曲就是一個比擬辛勞的活,隨意弄一下和花時間花精神去弄,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在表情控制輪的編寫上要隨著歌曲的心情去做變化,普通的音色音頭比擬重,能夠加一小段剛強的表情進入,這樣就不會突兀了;
起伏的中央依照各自的歌曲去畫,畫的時分要重複地去聽,重複地修正,這個比擬累人,但是能出好作品;
音尾也一定要畫,使得弦樂聽起來比擬連接。
(4)假如盛行音樂編曲,千萬不要讓弦樂走過多主旋律。我聽過有的朋友的編曲,弦樂就是主旋律,頂多只做了和聲方式的編曲,這樣不大好。主旋律是要唱的,其他樂器,包括弦樂要配合主旋律,加以變化才覺得比擬豐厚。假如你編曲的時分伴奏讓他人聽起來貌似成了新的一首歌曲了,那麼能夠說編曲比擬勝利了,假如他人一聽就是這首歌曲,那麼編曲還得再改改.
編曲教程:弦樂的製作技巧與注意事項
https://www.zgycgc.com/thread-265118-1-1.html
(出處: 中國原創歌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