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手》開機 聚焦抗美援朝 致敬最可愛的人

2021-01-09 SZNEWS

《狙擊手》主創合影

張藝謀(右)與張末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劉莎莎)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的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故事的新片《狙擊手》於1月6日在吉林白山地區開機。

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冷槍冷炮運動」為背景,通過一段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與美軍精英狙擊隊之間的殊死對決,展現了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戰士艱難取勝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獻精神。本片是張藝謀導演首次挑戰全戰爭場景的電影拍攝,也是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戰爭中狙擊手的電影,同時亦是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拍攝影片,影片暫未對外公布演員陣容。

作為一部聚焦抗美援朝戰爭的英雄傳奇電影,本次《狙擊手》的主創班底也保持著行業頂尖水準。導演張藝謀表示:「作為重點題材重點影片,我們所有主創有責任有義務拍好!」首次和父親聯合導演的青年導演張末坦言:「在我的內心一直有戰爭電影情懷,所以非常感謝導演給我這次機會。此次我們父女合拍一部電影,亦是對老一輩革命家革命精神的傳承,我會努力和大家共同完成好這部片子。」此外,在劇本創作層面,由陳宇擔任編劇,這也是張藝謀和陳宇繼《堅如磐石》後的再度合作。該片計劃於今年上映。

相關焦點

  • 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導,抗美援朝題材影片《狙擊手》開機
    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導,抗美援朝題材影片《狙擊手》開機 澎湃訊 2021-01-06 12:47 來源:澎湃新聞
  • 北方新報數字報-張藝謀新片開機 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故事
    《新快報》消息  張藝謀導演又開工了,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故事的新片《狙擊手》於1月6日在吉林白山地區開機。
  • 張藝謀父女首次聯手,《狙擊手》如何致敬「最可愛的人」?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王峰 實習生 王晟曦1月6日,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執導的電影《狙擊手》在吉林開機,這也是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故事的電影。計劃2021年上映,目前主演陣容仍未公布。據介紹,《狙擊手》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冷槍冷炮運動」為背景,通過一段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與美軍精英狙擊隊之間的殊死對決,展現了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戰士艱難取勝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獻精神,該片也是張藝謀導演首次挑戰全戰爭場景的電影拍攝。張藝謀表示,「作為重點題材重點影片,我們所有主創有責任有義務拍好!」
  • 張藝謀張末父女聯合執導,抗美援朝電影《狙擊手》開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1月6日,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故事的新片《狙擊手》,在吉林白山地區開機。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冷槍冷炮運動」為背景,通過一段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與美軍狙擊隊之間的殊死對決,展現志願軍戰士艱難取勝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獻精神。據悉,《狙擊手》由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雲蒸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是張藝謀首次挑戰全戰爭場景的電影,計劃於2021年上映,暫未對外公布演員陣容。
  • 三年拍的第四部,張藝謀搭檔女兒張末拍《狙擊手》聚焦抗美援朝
    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的《狙擊手》於1月6日在吉林白山地區開機,本片是張藝謀首次挑戰全戰爭場景的電影,也是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戰爭中狙擊手的電影。據悉,影片計劃於2021年上映,暫未對外公布演員陣容。
  • 致敬英雄!抗美援朝系列電影《金剛川》《最可愛的人》等即將上映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 李藝蘅)10月23日,電影《金剛川》《最可愛的人》將上映。電影《英雄連》《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也宣布將在近期與全國觀眾見面。中國電影行業以這四部電影集體致敬,共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用光影的方式,多個維度多個層次還原「立國之戰」,回望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前線的往事,致敬保家衛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 《狙擊手》1.6吉林開機 張藝謀張末父女聯合執導
    共6張 1905電影網訊 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的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故事的新片
  • 「抗美援朝系列電影」聯合發布會致敬英雄 《金剛川》《最可愛的人...
    原抗美援朝攝影隊攝影助理楊中耀老人將珍藏近70年的戰場茶杯帶到現場,動情講述背後故事,英雄王海上將女兒更特別出席,全場電影人起立致敬,掌聲經久不息。《金剛川》、《最可愛的人》已於今日攜手公映,《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英雄連》即將陸續上映,四部影片以接力的姿態為祖國和英雄們奉上屬於中國電影的一份致敬。
  • 致敬「最可愛的人」!央視出品抗美援朝大劇《跨過鴨綠江》將接檔...
    從正式開機拍攝到宣布開播檔期,前後不到5個月,這樣的速度屬於即將和觀眾見面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據介紹,《跨過鴨綠江》通過全景式生動展示抗美援朝戰爭及抗美援朝運動,表現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以及洪學智、鄧華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獨到的戰略眼光,展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複雜尖銳、內外交困的動蕩局勢下的不畏強權霸權、勇於鬥爭、敢於勝利。
  • 張藝謀新片《狙擊手》開機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狙擊手》開機儀式現場 劇組供圖   本報訊 (記者 曾世湘) 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執導、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故事的電影《狙擊手》於1月6日在吉林開機
  • 中國電影人向「最可愛的人」致敬,《金剛川》等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系列電影集結髮布
    今天,中國電影人向「最可愛的人」致敬——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電影發布會在京舉行。《金剛川》導演管虎、郭帆、路陽,總製片人梁靜,領銜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特別出演鄧超,主演邱天、周思羽;《最可愛的人》總導演李劍平;《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編劇、導演郝蘊;《英雄連》主演付辛博等一同亮相發布會。
  • 中國電影人向「最可愛的人」致敬,《金剛川》等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系列電影集結髮布
    文|趙 麗李霆鈞編輯|如 今今天,中國電影人向「最可愛的人」致敬——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最可愛的人》《英雄連》相繼亮相發布會上,由中影股份領銜出品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最可愛的人》和《英雄連》相繼亮相,接力致敬歷史和英烈
  • 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新片《狙擊手》開機
    國際在線消息:由張藝謀張末父女首次聯合導演的國內首部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故事的新片《狙擊手》於1月6日在吉林白山地區開機。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冷槍冷炮運動」為背景,通過一段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與美軍精英狙擊隊之間的殊死對決,展現了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戰士艱難取勝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獻精神。
  • 張藝謀《狙擊手》開機,《金剛川》和《長津湖》後第三部抗美電影
    [影訊]張藝謀和女兒張末首次聯合執導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狙擊手》(原名《最冷的槍》)於本月6日在東北開吉林白山機,影片將首次聚焦抗美援朝狙擊手,講述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與美方精英狙擊隊殊死對決的英勇故事,用熱忱之心致敬最可愛的人!
  • 抗美援朝影視作品密集亮相 致敬最可愛的人
    70周年,為緬懷先烈,表達對志願軍戰士的熱愛與崇敬,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電視劇、特別節目等系列影視作品,近段時間先後播出,致敬「最可愛的人」。據悉,劇組收集了大量史實資料,力圖從服裝、道具和場景上打造最真實的朝鮮戰場。該劇目前正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熱播。
  • 「抗美援朝系列電影」發布會致敬英雄《金剛川》《最可愛的人》10.23攜手上映
    原抗美援朝攝影隊攝影助理楊中耀老人將珍藏近70年的戰場茶杯帶到現場,動情講述背後故事,英雄王海上將女兒更特別出席,全場電影人起立致敬,掌聲經久不息。《金剛川》、《最可愛的人》已於今日攜手公映,《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英雄連》即將陸續上映,四部影片以接力的姿態為祖國和英雄們奉上屬於中國電影的一份致敬。
  • 「抗美援朝系列電影」聯合發布會致敬英雄《金剛川》《最可愛的人》10.23攜手上映
    原抗美援朝攝影隊攝影助理楊中耀老人將珍藏近70年的戰場茶杯帶到現場,動情講述背後故事,英雄王海上將女兒更特別出席,全場電影人起立致敬,掌聲經久不息。《金剛川》、《最可愛的人》已於今日攜手公映,《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英雄連》即將陸續上映,四部影片以接力的姿態為祖國和英雄們奉上屬於中國電影的一份致敬。
  • 張藝謀《狙擊手》開機 大導三年內開拍的第四部作品
    1月6日,由張藝謀、張末聯合執導,陳宇編劇的抗美援朝題材新片《狙擊手》開機,現場照曝光。該片也同時公布攝影指導趙小丁、美術指導林木以及造型指導陳敏正、錄音指導趙楠和楊江、動作指導傅小傑、剪輯指導李永一等班底。  這是「勞模」張藝謀三年內開拍的第四部作品,是張藝謀首次挑戰全戰爭場景拍攝,也是父女攜手首度聯合導演新片。
  • 用光影致敬「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系列電影接力定檔
    今天上午,電影《最可愛的人》發布概念海報,宣布定檔10月23日,將與《金剛川》同天上映。此外,電影《英雄連》《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也發布概念海報,宣布將在近期與全國觀眾見面。四部電影將分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全面呈現抗美援朝戰爭,借光影力量再次擦亮民族最閃亮的精神坐標。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 致敬最可愛的人」
    本報訊(記者 姜凝)昨天,天津科技大學精心設計製作的「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 致敬最可愛的人」主題展覽,在該校濱海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開展。  活動中心一樓大廳內,十餘張大型展板圖文並茂,吸引了不少師生自發前來、駐足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