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水一灣錦繡兩岸,誰家女兒河邊站,倩影綽綽眉宇燦燦,一縷淡香繞千年,恰似青衣拂袖過,雨過雲破天,前朝今世說汝瓷,醉了人心醉了江山.」
每次聽到這首《汝瓷賦》,我都會深深沉醉其中,不單單是歌曲本身的優美旋律和歌詞,更重要的是歌裡那令人魂牽夢繞風雅千年的汝瓷美、汝瓷情、汝瓷韻、汝瓷魂。
汝瓷,是汝河兒女對祖國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中華瓷文化是絲綢之旅連接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而「青瓷之首,汝窯為魁」是世人對汝瓷的至高評價。
周末,我迫不及待地從倩影綽綽的汝河涉水而來,跟隨文友們到大鴻寨深處美麗的弘寶汝瓷文化園,近距離探訪汝瓷的魅力,體會那一抹淡青繞千年的風雅韻致,仿佛跨越千年時空去探訪神聖的青之精靈,瓷之魂魄。
一路上,耳邊聽著經久傳唱的《汝瓷賦》,翻越逶迤青山薄霧飄渺的錦繡山河,汝瓷「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 和「似玉非玉勝似玉」的的美麗倩影便久久揮之不去了。
進入弘寶汝瓷的展廳,一件件精美的瓷器造型古樸大方,天然樸素,宛若處子,端莊凝練,形神兼備,素靜秀美,優美流暢,讓人愛不釋眼。聽王振芳、範隨州兩位老師的介紹,對汝瓷的神韻更有了深層次的解讀,更讓人流連忘返
大美至簡見真淳
萬物之道,大美至簡。早在古代,勤勞的汝州人民在漫長的生產實踐中,為了方便生活儲存盛食,在耕作之餘發明了「捏土成器,火燒得陶」的技藝。
汝瓷拚棄繁瑣花哨,至真至簡,簡潔流暢的線條,簡單大方的造型更彰顯著汝瓷的大氣和不俗。
稚童純簡,誰人不愛?淡飯平凡,誰人不需?空氣無味,誰能不吸?
汝瓷的「簡」字,又包含著多少玄機、多少奧秘?
汝瓷的簡,是簡到極致,美到極致。簡單,準確,明了,增一分則多,減一分則少,沒有一點是多餘的,與中國陶瓷歷史的其他時期對比,形成了極其鮮明的風格。
汝瓷的簡,還在於色澤的單純與幽靜,要麼青如天,要麼碧如水,要麼翠如竹,不摻雜任何一點雜質。
汝瓷的簡,不是簡單,而是去粗存精、去偽存真。汝瓷的簡,是簡潔,是精髓,是升華,是內涵的發散,是品味的體現,是美的凝練,是真的光輝,是舍的智慧。正所謂「落盡豪華見真淳。」
天青一色譽古今
汝瓷的釉色不染華彩,素淨典雅,品格高貴,韻質豐富。其天青似青非青,似藍非藍,瑩潤如玉,純潔似冰,醒目浴心,雖無流光溢彩之姿,卻有淡雅清幽之美。更妙的是,不同光照和角度會喚起色澤的變幻表達,白天和黑夜會變換成不同的色澤,神奇之至。在明媚的陽光下,那溫柔朗潤的天青中就會淡然泛出瑩瑩的嫩黃,真是亦真亦幻、似夢似真,如精靈般純雅無比。
經過一代又一代汝河工匠的努力,現在已開發出豆綠、天藍、月白、玉青等多種顏色。天青,清澈蘊潤,光澤柔和,富有水色,有「雨過天青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的美譽,被稱為「天使」的顏色;豆綠,清雅素靜,質美蘊蓄,奇特别致;天藍,如旭日東升,又如夕陽晚霞,色調綺麗;月白,滋潤純正,晶瑩明麗,沉靜素雅。
不論哪種釉色,均純得晶瑩,純得可愛,純得令人心動,光澤瑩潤,滋潤含蓄,「汁水瑩澤,含水欲滴,釉如膏脂之溶而不流,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
難怪汝州籍當代畫家魯慕訊為汝瓷揮毫潑墨:「青天經雨淨無塵,脂澤晶光釉色勻。更喜盡銷煙火氣,今人應不愧前人」呢!
靈動天籟千古唱
汝瓷,看似靜止的器皿,卻有著靈動清脆的音樂之美。不信嗎?那就跟隨大師的腳步感受一下汝瓷開片的美妙吧!遠遠地,一窯剛剛燒好的瓷器正像待字閨中的少女,等待著打開窯門。我們屏住呼吸,工匠輕輕打開窯門。一剎那,耳邊傳來細微的「叮叮噹噹」的開片聲響,猶如一股叮叮咚咚的泉水從幽靜的山澗中輕盈地奔流而出,跳躍著,歡快著,行雲流水般悅耳動聽,猶如天籟般百聽不厭。
那聲音,純淨的令人屏息,就像清晨一滴滴露珠滴落在花朵上一樣令人怦然心動!
那聲音,靈動的讓人愛憐,宛若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輕盈的讓人冥思遐想!
那聲音,清脆的讓人動心,猶如一顆顆雨點滴落荷葉大珠小珠落玉盤那般美妙動聽!
那聲音,婉約的令人纏綿,酷似一位絕妙的佳人身著白色的紗衣彈奏古箏般唯美絕倫!
那聲音寧靜空靈樸素淡雅青幽平和,又透著清晨花心接受甘露的歡欣,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啊!
變幻莫測鑲美紋
領略汝瓷開片的神奇之後,更奇妙的是汝瓷的釉面會出現大大小小的裂紋,有的像魚鱗紋,有的像蟬翼紋,有的像柳葉紋,有的像蟹爪紋,有的像牛毛紋。
輕輕撫摸瓷器的表面卻依舊光滑無比,那些裂紋都鑲嵌在瓷器內部,變幻莫測,時隱時現,深淺交錯,美麗絕倫,真是神奇極了。如果用放大鏡觀察,汝瓷的釉層中可見稀疏的氣泡,猶如碧空中的晨星寥落,朗而不寒,麗而不媚,靜而典雅,素而含蓄。看似殘缺裂紋,實則完美無缺,虛虛實實,亦真亦幻,更給汝瓷增加了一絲神秘和魔幻。
文化內涵嵌瓷韻
一個地方、一個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和文明的滋養。瓷文化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用聰明和智慧化水成泥,捏土成金,火燒得瓷,奉獻給世界人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被稱為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
汝河兒女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進程中更是成績卓然。《詩經.汝墳三章》、許由的「洗耳恭聽」、孟詵的《食療本草》、中山寨的古笛、唐代的望嵩樓、宋代的「宋室鴻寶」汝瓷,無不讓汝州兒女驕傲自豪。特別是到了宋代,宋代的陶瓷藝術家將陶瓷文化推向了頂峰,創造了五大名窯,而汝州優秀的工匠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甚至生命,讓汝瓷奪得了「青瓷之首,汝窯為魁」的最高讚譽。
後來,汝窯的燒制技術失傳,流傳下來的瓷器全世界不足百件,被人們視若至寶,民間廣泛流傳「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1953年6月,周總理親自批示:「發掘祖國文化遺產,恢復汝窯生產。」
汝州工匠嘔心瀝血,一次次在汝窯裡燃起薪火,探尋早已失傳的燒制技術,並在瓷器中融入了汝水河畔獨有的文化元素。
1988年4月,歷經無數次的實驗,舉世矚目的天青釉燒毀成功,泥和水終於一起升華成一件件美妙絕倫的藝術珍品,像寶石一樣高貴,像玉石一樣璀璨,似玉非玉勝似玉,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勤勞智慧的汝州人民將滅絕800年的宋代汝瓷重現人間,不僅繼承了宋代汝瓷傳統的文化內涵,而且賦予了當代中華民族新的時代精神。
溫潤如玉自然成
汝瓷追求的是《詩經》中「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謙謙君子的品格,體現的是平易、簡潔、剛勁有力的藝術神韻,蘊含著上善如水,屈尊低位不與人爭高下,毫不張揚,謙遜低調的品質。
雖一抹淡青,然靜如止水。
雖神光內斂,卻溫潤如玉。
汝瓷的內涵體現的是一種良好的社會風尚,正直做人,清白做事,蘊含著很高的精神境界和品行。
君子如玉,玉石品格,汝瓷追求的就是返璞歸真與自然天成,如青天,如碧水,如翠竹,如蟬翼,如冰裂,靜如水,碧如天,不染纖塵。
汝瓷的神韻,讓它不僅僅只是一個物件,而是生活、藝術、哲學、文化的完美結合。汝州工匠用厚重細膩的中原泥,用悠悠清澈的汝河水,積累、沉澱、升級,經過摶土、捏制、刻花、燒制等幾十道工序,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實驗,摻水成泥、煉造成器、淬火成寶,讓泥土與清水溶在一起,與火焰燃燒在一起,與自然融合在一起,在烈火中永生。
那些粉青紙槌瓶,那些天青橢圓洗,那些瓶洗杯盞,那些蓮花碗,那些四方鼎,那些文房四寶,那些梅蘭竹菊、那些龍鳳呈祥,那些牡丹荷花,已經不僅僅是它本身了,就像一個個青色的精靈,從曠野和荒草間挺身而出,就像一個個美麗的天使,誕生在倩影綽綽的汝河岸邊,讓世界分享人類愛和智慧的結晶,分享藝術的美妙和神韻。
巧奪天工鑄瓷魂
汝州工匠們的目光是會思索的,他們的雙手是能巧奪天工的,他們已將中華民族的文化鑲嵌在汝瓷之中,已將中華民族的精神融入了汝瓷之中。
三個和尚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而範隨州老師就用高超的技藝把經典流傳的故事融入到汝瓷創作之中,把小和尚、瘦和尚、胖和尚不同的體態、各懷心事的神態心思用藝術的手段表現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帶給人們的警醒和教育則又是那麼的深刻。特別是孩子們看了,不僅憨態的外表讓他們喜歡,對孩子們的心靈也達到了教化洗禮的作用。
就連餐桌上尋常得不能再尋常的餐具,範老師也賦予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元素,傳統食盒上鑲嵌著雍容華貴的牡丹,清雅的荷花碗盤,就連放筷子的筷枕也被刻上了牡丹、竹子、梅花、蓮花等獨具民族特色的裝飾,不禁讓人賞心悅目,也時時刻刻感受著中華文化的浸潤。
看,那融入中華旗袍元素的花插,融入太極神韻一招一式逼真可愛的少林和尚,融入古詩詞文化的牧童耕牛,融入禪意禪趣、渴望追求暮鼓晨鐘下的安寧和釋然而又掙脫不了俗世凡塵糾結紛擾的小和尚,融入中華兒女期盼中華和平發展的「中華和瓶」,融入科技原理的汝瓷擴音器…….無不給人以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升華。
一件件汝瓷珍品早已不僅僅是一個器物,而是一個個賦予了心血和靈魂的精靈,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追求,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推崇和期盼,對世界和平發展的良好祝願!
教育科技話傳承
世上所有美的東西,需要分享,需要傳播,需要傳承,需要發揚,弘寶汝瓷做到了這一點。對於中華汝瓷文化的傳播,他們沒有固步自封,沒有守著汝瓷燒制技術這一獨門秘訣不讓世人知道,而是一直在創新、發揚、傳承,利用科技手段,「讓傳統手工藝插上科技的翅膀」,把汝瓷的美傳播傳承給全中國全世界的人。
「弘揚汝瓷文化這一寶貴遺產」是「弘寶汝瓷」名字所包含的內涵。近年來,弘寶汝瓷以汝瓷文化為主題,成功創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河南省文物復仿研發基地、河南省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基地、河南省科技企業、河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首批骨幹企業、河南省電子商務示範企業。汝州市研學旅行基地。2017年9月,與中科院院士葉大年合作共建的國內藝術陶瓷領域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弘寶汝瓷院士工作站落戶該基地。現建有一座院士工作站科研樓,六個汝瓷材料研發平臺,一個標準化實驗室,一個汝瓷科研成果展示大廳,一條汝瓷技藝參觀體驗線,一個汝瓷文化交流中心,一個傳統工藝手工拉坯訓練營和手工刻花訓練營。弘寶汝瓷已與河南大學、許昌學院,平頂山學院等省內外十餘所院校建立了教學實踐合作關係,預計年培訓學生2000餘名。
弘寶汝瓷致力於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現場指導老師給學生們講述手工拉坯課程技巧,並現場示範拉坯成型過程,激發學生們的創作欲望,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創造屬於自己的作品。通過傳統手工藝體驗,讓人們感受汝瓷技藝的博大精深,享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神秘的汝瓷啊!你在泥巴中注入了自己的思維,注入了民族的文化,注入了自己內心美好的情感,讓泥巴都幻化成你心中變幻無窮的瑰麗造型,幻化成不朽的奇蹟,經過水與泥、泥與火的交融,都擁有了獨特的生命,有了自己永恆的靈魂。
汝瓷,你成了工匠們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成了人們心靈的棲息地。
欣賞著一件件青瓷,我仿佛與工匠們進行著一次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解讀他們的內心世界;輕輕撫摸著青瓷,我便像握住了工匠們溫暖粗糙的手掌,仿佛觸摸到他們細膩純潔美好善良的靈魂。
作者風採
孫利芳 女,筆名清風明月,喜歡守著一杯清茶,懷揣一顆素心,行走在文字裡,游離在墨香中,在溫婉文字中尋一方屬於自己的青青芳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