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屏熱播的青春勵志大戲《蟻族的奮鬥》近來在網上引發熱議,「北漂」一族們百折不饒的奮鬥精神,引起很多年輕人共鳴。另一部百集都市欄目劇《最愛》正在藝術人文頻道熱播,同樣以展現年輕人面對生活困惑而綻放出來的勵志精神而贏得了觀眾。
不玩「寶典」「秘籍」
近年來,電視劇市場加大了對80後、90後青年觀眾的爭奪力度。有的電視劇還紛紛打出了「職場秘籍」「愛情寶典」等旗號,並以現代感、時代感吸引年輕觀眾,但這些所謂「寶典」、「秘籍」中也常常隱含了「拼詭計」、「耍手段」、「玩小心眼」等負面心理。一些古裝劇為了迎合年輕觀眾,甚至不顧規定情景把年輕人喜歡的現代話語、網絡用詞納入劇中,其結果是造成了古今穿越的雷人現象,但年輕觀眾卻不買帳,新版《西遊記》就是一例。
但年輕觀眾究竟喜歡的是什麼?無論是火爆螢屏的《蟻族的奮鬥》,還是贏得申城白領的《最愛》,都沒有玩這些「寶典」、「秘籍」,它們的走紅都清晰無誤地傳遞了一個信息,勵志、奮鬥,這些在生活中令人積極向上的精神元素,依然是最打動當今80、90後年輕人的關鍵詞。
展現夢想追求
《蟻族的奮鬥》表現的是80後「北漂」生活,他們不是人們印象中衣食無憂、揮霍無度的「小皇帝」、「小公主」,而是一批為了夢想而打拼的普通年輕人。劇中幾位主人公初入社會,屢敗屢戰,從不氣餒,頑強打拼,全劇傳遞出一種激勵人心的精神力量。「當我發出第一份簡歷的時候,是為了理想;而當我發出第一百份簡歷的時候,是為了生存」、「無論你是羚羊還是獅子,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你最好開始跑」等充滿奮鬥精神的經典臺詞,感動了螢屏前許多觀眾。
採用邊拍邊播製作模式的《最愛》導演、編劇、演員團隊也以80後為主。它同樣以接地氣的人物命運,彰顯著80後的生活夢想和不懈追求,並拒絕「拼詭計」、「耍手段」、「玩小心眼」等「職場厚黑學」。其他如《我為房狂》表現一個大學畢業後隻身在上海打拼的外地女孩,與男友共同奮鬥一起買房的經歷;《英雄為何成了被告》講述主人公見義勇為,面對被救者反咬一口勇於承擔、據理力爭的故事;《相信愛情》中的女主角安然嫁給富有的丈夫,欣然同意苛刻的婚前協議,最終用自己的真情化解了丈夫的心結。
重在精神追求
眼下有的電視劇突出展現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職場爭鬥,如自稱「女版《無間道》、現代版《宮心計》」的《無懈可擊之美女如雲》,將職場描寫成鮮血淋漓的戰場;有的電視劇表現了崇尚金錢、追求財富的婚戀觀,如《北京愛情故事》中楊冪飾演的「拜金女」,面對男友問自己為何背叛,她直言道:「北京市的戶口、三元橋的房子、我夢想中的花店,就為了這些。」她甚至說:「當今社會,說刺耳點,愛情的本質就是寸金算兩的等價交換。」有的電視劇甚至愛玩一些帶有惡搞性質的雷人語言,以博取廉價的笑聲。
什麼作品能讓人不斷叫好?當然不是充滿了陰暗心理的種種手段、計謀,也不是無釐頭、亂彈琴的穿越、雷人。兩部勵志劇《最愛》和《蟻族的奮鬥》近日接連在藝術人文頻道熱播,儘管它們都由清一色80後新生代演員主演,沒有一個是當紅明星,卻依然贏得年輕觀眾。這證明,真正能打動年輕人心靈世界的還是積極向上、美好純潔的精神追求。
首席記者 俞亮鑫
【編輯:蒲希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