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及周邊的粵西、廣西地區,民間有一種風俗叫做抽水煙筒。在湛江,不僅男人抽,女人也抽,據說女人本來是不抽的,後來在生產隊掙工分時才學會。因為那時勞動很艱苦,而由於抽水煙筒可以提神醒腦、提高勞動力,因為生產隊允許隊員們有抽菸筒的時間。一些女人為了休息,也開始學會了抽水煙筒。
粵西的水煙筒是怎樣大量普及的呢?100多年前,中國大地上鴉片盛行,粵西地區處處都是煙館。由於當時對鴉片的危害認識不深,加上鴉片的產量很大,從富人與窮人都沉迷鴉片中,美其名曰為「福壽膏」,稱其可滋陰壯陽,包治百病,但實際上是染上毒癮,不可以自拔,到處都是「東亞病夫」。
後來,國民政府開始嚴格的戒菸運動,禁止鴉片在市面上流通,曾經受到鴉片衝擊的水煙筒重新盛行,替代了鴉片的地位。水煙筒雖然對身體也有一定危害,但不影響勞動,提神醒腦後還可以增強勞動力,所以在民間大力推廣。不僅群眾自備煙筒,鋪仔大排檔也有「公用煙筒」,大家輪流嗦一嗦,吹吹水,還可以增進感情。
90年代出門做生意的湛江人,不論到哪隨身帶著水煙筒。在火車車廂、旅館偶遇一看水煙筒,向前問一句:湛江(茂名)的?得到肯定答覆後,就說,大家老鄉,燒口煙先,跟著抓起煙筒猛吸。大家都很開心,你一輪我一輪吸下來,感情一下融洽了,有的還因此而相識做成了生意。
到了現在,水煙筒仍然在70後60後以上的人群中流行。在這批人中,無論是貧民還是富豪,都將水煙筒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時時離不開。哪怕是去高級酒店吃飯,或是坐飛機到國內外,土豪們都會想辦法將水煙筒隨身攜帶。到了外地,由於外地人不知道水煙筒是什麼玩意兒,也常常鬧出一系列誤會和笑話。
在孩子們的記憶中,父親的形象總是與咕咕嚕嚕的水煙筒分不開,而水煙筒也成了他們童年的玩具。以前的鋪仔經常備有一根水煙筒,調皮的儂仔就拿火炭把煙筒嘴塗黑,等有人來吸菸時就會中招,嘴巴上留下一個黑圈圈,孩子們可樂了,那個人發現了過來打,大家就作鳥獸散……若是家裡的孩子頑皮不聽話,正在抽菸的父親順手就拿起長長煙筒,一筒打過來。玩煙筒、被煙筒打,在這樣的氣氛裡,孩子們也逐漸繼承了這一習俗。
下面是一些網友講述的關於水煙筒的趣事,與大家分享一下——
「1979年,八角山林湯修公路經過我家,修路工大部份為北流南部人,即我們稱「上裡人」。他們工程完成回家時,有一人順走了我爸的水煙筒,我爸追了20多公裡路追到北流汽車站,那人剛上車被我爸抓到搶回了他的水煙筒!那水煙筒我都不知道他用了多久了,渾身上下通紅油亮的。」
「以前坐湛江至廣州大巴途經水口時,司機停車讓乘客食飯,小便休息時,不法分子擺放水煙筒於顯眼位置讓乘客抽菸。另在暗角用紙皮寫上「抽菸一次收費10元」。有些老菸鬼抽四五口煙,被水口那裡的不法分子強硬索要四五十元,差點連褲衩都被脫光。真是發財有道,各顯神通。」
「我前任的爹,湛江霞山的。身價十幾億的老闆,不抽中華只抽水煙筒,還僱了個跟班一個月5000塊,專門給他提水煙筒、遞煙。」
「我是高州佬,2018年6月從湛江坐飛機去江西井岡山學習,當時機場安檢出竹子做的水煙筒不能攜帶。到了江西,出了機場,立刻用礦泉水瓶做了煙筒,大口大口抽起煙來。」
「記得我十八九歲時在家抽菸筒,隔離屋經常來玩的十來歲小夥伴,不知那天什麼的心血來潮,竟然的趁我不注意抽了一筒煙,而且是落鬥的。突然只見他一瞬間就在地上打滾,兩個手緊緊捂住胸口!幸虧我有經驗,意識到這是醉煙了,就馬上盛了一大水殼的生水讓他灌下去,不一會他就清醒起來了。經過這次後,他從此以後就非常熟練抽菸筒了,並且我的熟煙從沒缺過了。」
「我們89年入伍,新兵連在湖南株洲。整個新兵連有100多人,半數廣東粵西兵,有十幾個在家就學會抽水煙筒的。大家就跑連隊後面山上砍竹子做水煙筒抽,同班外省戰士以為我們抽的是鴉片,跑去報告連長,結果驚動機關領導親自下來調查。」
……
雖然現在還有人抽水煙筒,但在80後90後中,抽菸筒的人越來越少,這種民俗面臨著失傳的危險。關於湛江及周邊地區群眾抽水煙筒的趣事,你還記得哪些呢?歡迎留言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