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闕真言與補闕圓滿真言
兩個真言區別不算大,都是針對誦經的功德,只是出處不同
補闕真言又叫補缺真言。全名是「法華補闕真言」或「地藏菩薩補闕真言」,為夢授咒。《大正藏圖像部》第四冊中有記載。
這個真言是蜀郡靜泉寺僧人道如,俗姓李,發願讀《法華經》一萬遍。他的鄰房也有一個僧人,死了七天又活過來,他說:見到地藏菩薩,還有冥官與隨從也跟著一起來,問這個僧人:你與道如的房間相鄰嗎?他回答:是的。地藏菩薩說:道如持誦法華經一萬遍已讀滿數了,但是漏闕很多,冥官不能收藏。你把這個「明」(補缺真言)給道如,每誦經一遍即誦此「明」三遍,所遺漏的文句就圓滿如法了。補闕真言就是這樣來的
補闕圓滿真言又叫菩提場莊嚴心中心陀羅尼,出自《菩提場莊嚴陀羅尼經》,這個真言似乎範圍大一些,可以增上念經的功德,讀經文後加誦7遍吧 經中說每日誦一百八遍,即見一切諸佛,壽命百歲遠離一切疾病。等等
地藏王菩薩肉身舍利
補闕真言
補闕真言又稱「補缺真言」。全名為「法華補闕真言」或「地藏菩薩補闕真言」。 此真言可用於讀誦完經文、咒語之後,怕有遺漏,可讀誦此咒三遍。
補闕真言編輯
真言原文:
南謨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佉囉佉囉。俱住俱住。
摩囉摩囉。虎囉,吽。賀賀,
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訶[2] 。
補闕真言注音 :
nā mó hē là dá nà,duō là yè yē。
qié là qié là。jù zhù jù zhù。
mó là mó là。hǔ là,hōng。hè hè,
sū dá ná,hōng。pō mò ná,suō pó hē。
發音註解:
南謨:也有的書寫作「囊謨」。可讀作「南無(nā mó)」,今人多讀成南(ná拿)無(mó摩)。
囉:各地多讀成(là辣),此字與喇通假,喇,古讀(là辣)。也有的地區讀本音(luō)。
怛:讀音為(dá答)。
那:讀為(nà納)。此字讀音(nā、ná、nà、nuó…),是常用的多音字,讀法較為複雜。
佉:讀(qié茄)為古音。另發音為(qiè切)。
吽:讀音為(hōng轟)。
拏:讀作(ná拿),「潑抹拏」中「拏」有的書中寫做「挐」,其實「拏」和「挐」兩字都是漢字「拿」的異體字,發音都為(ná拿),有的經書中甚至直接寫成了「拿」字。也有的書裡注音為(nú奴)。
功德介紹:
解說:此真言又稱補缺真言。全名為「法華補闕真言」或「地藏菩薩補闕真言」,為夢授咒。——見《大正藏圖像部》第四冊頁260下、276中[2] 。
此真言是蜀郡靜泉寺僧道如,俗姓李,發願讀《法華經》一萬遍。至元和初遍數滿。鄰房有一僧,死經七日卻活來云:見地藏菩薩,有冥司與卒等俱時至,問僧云:汝與道如鄰房住否?答曰:然也。地藏菩薩云:道如持經一萬遍滿畢,然以漏闕至多,冥官藏不能納之。汝持此明與彼道如,每誦經一遍即誦此「明」(指此補缺真言)三遍,所遺闕文句即得圓滿如法。冥官攝受云云。
在漢傳佛教的補闕真言通常所用的是兩個:
⑴、補闕圓滿真言——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訶。
⑵、補闕真言——南謨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佉囉佉囉。俱住俱住。摩囉摩囉。虎囉,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訶。
一般出家人誦完經後常用的是第二個[2] 。
另有補闕真言為——唵,都嚕都嚕,渣牙木卡嘿,莎哈。(讀音:ong,du lu du lu,zha ya mu ka hei,suo ha)。海濤法師語:「每天晚上念七遍,來回向,那麼我們白天所念的佛號、經典、咒語,不但圓滿它(編者註:比如圓滿念誦過程中的錯字等),而且可以增加千萬倍的功德,這個叫補闕咒。」該補闕真言貌似為「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訶」的異音念法。
背誦讀誦經文、咒語之後,為防止遺漏,可誦讀此咒語七遍。
補闕圓滿真言注音
真言原文:
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訶。
真言注音:
ōng,hū lú hū lú,shè yì mù qiè,suō hē。
發音註解:
唵:讀(ōng嗡)或讀(ǎn俺)。
曳:古音讀(yì義)。不讀今音(yè夜)。
契:讀作(qiè切),另讀為(qì氣)。
其它寫法:
唵,都嚕都嚕,渣牙木卡嘿,莎訶。
唵,呼嚕呼嚕,社曳穆契,娑訶。
此真言的功德簡介:
每天晚上念七遍,然後回向,那麼白天所念的彿號、經、咒語,不但圓滿,而且可以增加千萬倍的功德,這個叫補闕咒。
在漢地所傳的佛教的補缺真言常常用的是下面兩個:
⑴、補闕圓滿真言——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訶。
⑵、補闕真言——南謨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佉囉佉囉。俱住俱住。摩囉摩囉。虎囉,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訶。
一般誦完佛經、咒語後,常讀誦此補闕真言三遍至七遍,使其功德更加圓滿。只讀其中一種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