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為啥人類總擔心撞地球?

2020-11-18 央視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多年前,有一部名為《絕世天劫》的經典科幻災難電影,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當時一度引發轟動。

  如果在現實中,也有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撞擊地球,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就在不久前,「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等話題上熱搜,這讓不少人捏了一把冷汗。

  不過,據專家解釋,這兩顆小行星都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但那些讓人有些頭疼的小行星,到底是什麼來頭?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咋回事?

  據多家媒體報導,4月底到5月初,將有兩顆存在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聽上去似乎有點危險,但專家表示,它們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其中一顆小行星編號為52768,1998年由美國位於夏威夷的NEAT項目發現,經過20多年的跟蹤監測,52768號小行星的軌道數據已經相當準確。

  它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17時56分左右飛掠地球,速度為8.69公裡每秒,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為628萬公裡,約合地月距離的16.4倍,因此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

  第二顆小行星是「2020DM4」,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盱眙天文觀測站的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也正在接近地球。

  「2020DM4」預計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5月1日18時05分左右飛掠地球,屆時離地球最近距離約為705萬公裡。

  那些小行星來自何處?

  實際上,小行星是指太陽系內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它們的形成理論也比較複雜。

  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助理研究員鄭捷介紹,目前普遍認為,大行星在形成過程中,剩餘的物質形成了小行星,小行星的形態和它們的大小關係很大,足夠大的小行星可以形成球形,小一些的小行星就有點「千奇百怪」。

  「穀神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小行星,時間是1801年。」他說,大部分小行星運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但是也有不少小行星的軌道很複雜,甚至跨越多顆大行星的軌道。

  「所謂『與地球擦肩而過』,是指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小天體在運行過程中,和地球距離小於750萬千米,這類天體一般被稱為潛在威脅天體。通常並不會有特別的表現。」鄭捷稱。

  但個別小天體太過於接近地球,例如和地球的距離比月球軌道半徑小時,有可能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與地球發生碰撞。

  平時大家看到的流星,就是小天體被地球引力吸引,進入地球大氣層燃燒所形成的,如果燃燒後的殘餘落到地球上,就是隕石。

  小行星撞地球可能會有啥後果?

  事實上,人們之所以常會對小行星接近地球感到擔憂,這是因為,假如它們撞擊地球,很可能會帶來比較大的影響,或是災難。

  此前,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確定了地球上最古老的隕石撞擊坑,並表示,這有可能解決地球如何從冰川期「解凍」演變至今的謎團。

  「小行星和彗星、流星體是地球上隕石的主要來源。」鄭捷舉例道,近百年來比較著名的是發生在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很可能是大隕石撞擊地球。另外一次就是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事件,這兩次都造成了嚴重損失。

  隨著時間演進 ,歷史上形成的隕石撞擊坑基本上都會隨著風化作用和地殼運動而慢慢消失,而月球上的撞擊坑由於沒有風化作用,在千萬年之中保持著原始的形態。

  保護地球 人類有哪些方法?

  在科幻片中,常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毀滅性災難的題材,而人類總也能在千鈞一髮之際拯救地球。但現實中,這個難度要大得多。

  「目前一些國際機構正在設想可行的對策。其中一種設想是,提前將有威脅的小天體推離其現有的軌道。」鄭捷說。

  他表示,此外,天文學家對近地小天體也有比較完備的監測手段,有上百個觀測站在執行近地目標監控任務,能夠對潛在威脅天體進行監控。

  「不止如此,科學家們還能通過動力學模擬等手段去預估其軌道,例如本次預告的兩顆小行星,就是基於長期監測和動力學計算,判斷其將接近地球。」鄭捷稱。

  況且,人類還有大氣層這個「保護神」。所以說,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切實存在,需要加強監測,但是也沒必要過度擔憂。(完)

相關焦點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兩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為啥人類總擔心「撞地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多年前,有一部名為《絕世天劫》的經典科幻災難電影,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當時一度引發轟動。  如果在現實中,也有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撞擊地球,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 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最低高度破紀錄,接近國際空間站
    圖片來源:orbitsimulator.com  北京時間11月14日凌晨,一顆小行星
  • 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最低高度破紀錄|科學要聞
    · 行星科學 · 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最低高度破紀錄,接近國際空間站 北京時間11月14日凌晨,一顆小行星2020 VT4(最初內部代號A10sHcN)與地球擦肩而過,距離地球最近時到達南太平洋上空370千米處,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此距離打破了小行星2020 QG於今年創下的300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距離記錄。
  • 幾天後,小行星「法厄同」將與地球擦肩而過,會帶來災難嗎?
    12月17日前後,一顆名叫「法厄同」(3200 Phaethon)的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單從這顆小行星的名字來看,似乎來者不善。在希臘神話中,「法厄同」是太陽神之子,意為「熊熊燃燒」。他曾獨自駕馭父親的太陽車並失控,讓世界陷入火海。
  • 曾經一場災難與地球擦肩而過,科學家發現它時,渾身冒冷汗!
    相比這些災難,小行星撞擊才是最恐怖的,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原因,被認定為隕石撞擊,傳的有鼻子有眼,別看小行星的體積不大,按照它的速度撞擊到地球上,地球肯定不會安然無事。依稀記得在2019年的7月份,有一顆長達130米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與地球相撞,於是天文學家將其命名為2019OK。它的飛行速度達到每秒24.5公裡,飛快的掠過地球。
  • 一顆小行星差點撞上地球,然而人類只提前1天才發現?
    ,因為它看起來並不OK,在人類毫無警覺的狀態下,它差點撞到地球...7月25日,上周四,這顆足以毀滅一座城市的小行星以每秒24公裡的速度與地球擦肩而過。當時隕石最近距離地球僅為72500千米,這組數字或許看起來很大,不過僅為地月平均距離的5分之一。
  • 驚鴻一瞥,大型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讀者們有沒有聽說過本月下旬會有一顆非常大型的小行星將會以較近距離飛掠地球的消息?這顆小行星(52768)1998 OR2將以大約400萬英裡(600萬公裡)的安全距離通過,大約是地月距離的16倍。它是今年掠過地球的小行星中最大的一顆,同時也將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將於2020年4月29日到達近地點。
  • 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單眼相機就能拍下
    而我們地球家園也面臨著不少來自其它星體碰撞的危險。今日,據紫金山天文臺發布的消息顯示,北京時間2020年4月29日17:56,一顆永久編號為52768直徑約2.5千米的小行星,將以每秒8.7千米的速度飛掠地球,與地球最近距離為628萬公裡,約合地月距離的16.4倍。
  • 小行星撞地球:NASA稱比英國大本鐘還大的一顆小行星將會和地球擦肩...
    據英國媒體《每日星報》12月13日報導,NASA稱有一顆被命名為「2020 XO」的小行星將會於美國當地時間12月13日經過地球軌道,和我們擦肩而過。
  • 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滅絕了99%以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為致命!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滅亡全人類嗎?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17米重達10000噸的隕石飛入俄羅斯上空。用它襲擊任何一座城市,都能將其從地圖上抹去。這種可能威脅人類生存的事情,不僅僅是《深度衝擊》和《世界末日》電影中的情節。平均每50萬年,直徑1公裡大小的小行星就會光臨地球一次,這可能會引起全球災難。在6600萬年前的那次撞擊中,恐龍以及絕大多數動物都滅絕了。地球上僅剩一些小型哺乳動物生存了下來,像人類一樣大小的,幾乎無法生存。
  • 當小行星來襲,除了讓地球流浪,我們還能怎麼做?
    事實上,那是一顆正以20公裡每秒速度向地球高速飛馳而來的小行星。不久後,天空亮如白晝,這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穿過了大氣層,撞向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海灣。小行星在海底撞出了一個直徑約180公裡的巨大隕石坑,釋放的能量等效10億顆廣島原子彈。高速撞擊掘起大量海底物質拋向平流層。巨大的海嘯吞噬了整個墨西哥灣,沿岸變成一片汪洋。
  • 「毀神星」撞地球可能性增加,威力巨大,科學家呼籲全人類戒備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很普通的行星,宇宙當中還有很多的天體在運轉著。並不是每一個行星都像地球和其他八大行星一樣,有自己固定的運轉軌道,乖乖地呆在自己的位置上,有一些「調皮」的小行星,會和熊孩子一樣在宇宙中四處衝撞,一不小心就會撞到比自己大一些的行星。
  • 美媒:哪些小行星會撞地球 NASA其實也沒譜?
    視頻:還在擔心「小行星撞地球」? 來源:央視新聞中新網5月26日電據美媒報導,哪些行星會撞地球,NASA其實也沒譜?文章稱,超過1.4萬顆已知小行星有穿越地球周邊的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它們全都會與地球擦肩而過。但是,另有數以十萬計的小行星還沒被探測到,沒人知道其中是否有一顆正在撞向我們的星球。所以我們需要尋找和跟蹤所有可能與地球運行軌跡相交的小行星,這樣專業人員可以提前發出警告,就可能有時間扭轉危險小行星的運行方向。
  • 不是疫情也不是核戰爭,此威脅關乎全人類性命,地球曾吃過大虧
    圖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想像圖曾經有人推測核武器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也有人說病毒才會導致人類社會崩潰,其實最大的威脅不是疫情也不是核戰爭,近日一顆名為1998OR2的小行星,正在衝著地球飛來,根據其飛行速度和直徑推測對地球將是毀滅性的打擊,威脅之大前所未有,這才是人類真正的敵人,關乎全人類性命。
  • 這顆小行星離地球最近僅370千米 當時正處於南太平洋上空
    11月14日,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其距離地球最近時僅為370千米,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當時它正處於南太平洋上空。這一距離創下了非隕石類小行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紀錄,打破了小行星2020QG於今年剛剛創下的3000千米紀錄。
  • 如果有大質量的地外小行星向地球撞來,用核彈爆破的方式有用嗎?
    從目前研究的結論來看,這些地外小行星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其寬度達到1.5個天文單位,即2億公裡以上,這個區域內包含著至少50萬顆小行星,人類目前已經觀測到並且編號的已經有12萬顆。
  • 10月將面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機,爆炸是廣島原子彈的15萬倍!
    小行星撞擊地球或許很多喜愛宇宙探險的人們都說知道的,地球在6500萬年前曾遭遇過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也正是那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地球上的生物毀滅了絕大多少,恐龍這種生物就是在那次的災難中消失了,在那次的撞擊中,小行星的大小有著10公裡的大小,這才導致了恐龍的全部毀滅,不過人類在2019年的
  • 一顆時速2萬英裡的小行星,剛剛和地球擦肩而過...
    --- Tips:點擊上方【憨爸在美國】查看往期內容 ---一顆被命名為 "2002 NN4" 的小行星,在 6 月 6 日飛掠地球。與地球的距離約為 320 萬英裡 ( 510 萬公裡 ) ,約為地月距離的 13 倍。時速高達2萬英裡!兒子說,「小行星撞地球太可怕了,之前恐龍就是這麼滅絕的!!!」
  • 霍金預言2032年是世界末日,小行星將撞地球,這次人類逃得掉嗎?
    小行星撞擊地球模擬圖 霍金生前的預言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地位,警告人類不要過度發展人工智慧;預言外星文明比人類文明先進,不要去聯繫外星人,否則會被外星人奴役;不要汙染環境和生態
  • 天外來客,曾經飛掠地球的小行星
    天文學家不斷在宇宙中尋找會與地球擦身而過、可能會有撞擊地球危險的小行星。9月1日,名為2011 ES4的小行星將掠過地球。這並非是小行星第一次與地球的親密接觸,最近幾年不少小行星都曾飛掠地球。9月1日小行星2011 ES4會飛過地球,屆時它距地球最近時為12萬公裡,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這顆小行星的模樣雖然未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直徑在22米到49米之間,是一顆較小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