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最有思想的你一起仰望漫天煙火
文字 / 沐卉
圖片 / 網絡
今天我們來講講香港歷史上的著名的紅粉傳奇。
她作為性感尤物,有著不計其數的精英愛慕者———
泰國總理弟弟、東南亞某國的駙馬、「皇帝小生」趙雷、導演袁秋楓、新加坡戲院老闆、內地電影廠某廠長、大畫家範曾、大才子黃霑等等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她年輕時在邵氏時拍電影,被義氣衝暈頭腦,暴露出鏡,滿城譁然,
深感被欺騙之餘,發誓再也不拍電影。
於是毅然棄影從商,轉投航天,軍火、政壇領域,
她還曾毅然拋家舍業,自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回到當時一窮二白的大陸實業興國。
俗人看她是豔星,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是愛國人士,八十年代在國內做生意賺錢,也捐獻出大筆財富;
甚至連中美建交都有她四處奔走的功勞,傾盡全力為國家經濟轉型做貢獻。
她這一生,收穫了財富和美名,達到很多男人都羨慕的高度。
直到現在,還有不少香港人對她的傳奇經歷津津樂道,對她創下的成就嘆贊不已。
狄娜原名梁幗馨。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教授,也官至廣東省稅務局副局長。
她自幼就靈敏聰慧,喜愛歷史和文學,而深明大義的父親更是教她做人要有報國之心和遠大的理想。
而且略懂面相學的父親,還能夠預言,女兒會在政壇上一展所長。
可惜後不幸英年早逝。
這個預言再後來也得到了印證,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狄娜進入了澳門女子學校讀書。
一直以來,聰明靈秀的她,都是學霸成績,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
不過後來有一次,因為老師誤扣了他的分數,倔強的她和學校之間產生了矛盾,憤然離開。
但是,不得不服,17歲的美少女,又開始了人生的另一個機遇。
1962年,在一個派對中,她認識了泰國總理沙利的弟弟湯頓。兩人碰撞出火花。
湯頓一眼就看上了這個美麗的少女,以邀請她去泰國拍電影,來博取她的芳心。
兩位泰國影帝,5位當時非常紅的小生為她配戲,而且還有泰國軍方和警方的力量助陣。甚至連大批騎警也來助陣參演,這部片子叫《七虎殲霸》。
電影裡面的她,身材魅惑,性感火辣,立即就一炮而紅。
可能從剛長大起,她就對自己非常自信,不管是她的形象還是自己的智慧,這些素質都貫穿了她的一生,讓她在自己的每一領域都所向披靡,大展宏圖。
她曾說過:「我是個狂妄的人,覺得想做一件事,一定比別人做得更好。」這種自信,讓她在以後的日子裡光芒四射,以人格魅力吸引一個又一個的崇拜者。
這一段電影經歷帶給她的不僅是名氣,而且還有一段風流韻事。當時合作的兩位男影帝,都為她爭風吃醋,而且還拿著手槍示愛,想以此博命換得美人青睞,鬧得滿城風雨。
不過狄娜在泰國三年,並不只是陶醉於自己的美貌,享受男人欣賞的目光中。
既然有貴人相助,那就要好好的珍惜這個機會。
她的聰明和敏銳讓她在異國如魚得水,在泰國總理兄弟的提攜下,她開始學習銀行業務訓練課程,就開始幫他們管錢;
而正因為有他們的信任,連接不斷出現更多的好機會讓她可以攢夠資本,做起了外貿生意,攢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狄娜曾說:「我只是負責管理,最重的是,一個人肯給你管錢,其他人也會給你管錢,除了泰國,還有許多其他機會。」
如果她僅僅是經商,那傳奇就此止步了;更重要的,是那時候起,她就會小心翼翼的為國家出力。
因為總理兄弟的關係,她經常和東南亞國家的政要一起出遊,他們並不避諱她而商討國家大事,而那些細節和重大指示被她暗記在心。
隨後在現實生活中,也不斷的為國家提供有價值的情報。這段間諜經歷,在40年後的電話訪談裡,她才親口承認。
也許是泰國呆膩了,也可能是情報工作完成,
20歲的狄娜回到香港後加入了電影公司。
這麼美的女子,相貌出眾,身材驕人,在香港紅火起來也不是問題。
她出演了50部作品,出名的有《七擒七縱七色狼》,《橫衝直撞七色狼》,均獲好評無數,
但是這一切,都不及一部《大軍閥》引起的轟動大,話題多。
也就是這部電影,讓她一生貼上了豔星的標籤,
成為她終身後悔的一件事。
導演李翰祥邀請她來出演四姨太,託朋友趙雷請她出演,誰知拍到最後一場,李翰祥要請她拍一個褪盡羅衫的全裸鏡頭。
而且許諾她會拍出西洋畫般中的美感和意蘊。
她當即反對和抗拒。
但是全劇組全體僵在這裡,而且為她停工,加之又有蔡瀾勸說。
一時義氣,就拍攝了一段裸戲。
結果,滿城譁然,豔星之名不脛而走,很多清晰的劇照流傳出來。
——《電影——我的荒謬》狄娜著
早期的香港電影圈五光十色又魚龍混雜,是不同力量的逐利的名利場,有真誠,也會有欺騙;演員之間相互傾軋也屢見不鮮。
耿直的狄娜無法接受於這種欺瞞,於是發誓再也不想演電影。後加入TVB,剛當起了電視節目主持人,成為無線電視臺的臺柱。
以至於後來,李翰祥還找她來拍片,她都嚴詞拒絕,不想再涉足電影。
對於這件事,狄娜始終不能介懷,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說
「我做了幾十年,非常正經,非常嚴肅的工作,但你翻開報紙和媒體一講到我,就會說我做過豔星,就會登我以前在《大軍閥》的裸照,這一點你永遠都甩不掉。」
一直以來,不少權貴都圍繞在她身邊,可是她不羨財富名氣,只隨心走。
在1968年,她嫁給了內地的一位無甚名氣的遊泳教練馬益彰,滿城轟動,
那些身價不菲的又苦苦追求過她卻得不到的男人,更是酸溜溜,心亂如麻。
(狄娜與前夫馬益彰)
其實,這就是美人的獨特之處,
她雖然是一朵嬌豔欲滴玫瑰,但是也是有風骨有個性的玫瑰,她就是要向他們昭示:
我,狄娜,不慕富貴,不貪戀權勢,
之後,誕下女兒馬天如。
但是,哪怕是嫁為人婦,也抵擋不了那些狂蜂亂蝶的追逐和痴纏。
她還很被動的陷入一段轟動全港的四角戀——
在無線電視臺主持節目《蒙太奇》,在長期的工作接觸中,節目監製李志中、主持拍檔劉家傑為她爭風吃醋,鬧得滿城風雨。
李志中以死示愛,猛服84粒安眠藥,並留下情書,還好及時搶救,撿回一命。
而情敵劉家傑更是不示弱,也發布了自己的情書鄭重表白,並和妻子鬧離婚。
狄娜無端引起了戰火,讓好事者開始以訛傳訛。
她公開表示:與劉家傑只是普通的朋友,不會逾矩半步,而且,耐心勸劉家傑回家,不要和妻子離婚。
更加令人驚嘆的是,在這場四角戀如火如荼開戰的時候,還有一位報社的總編輯也加入了競爭的隊伍,為她終日寫詩做賦,花盡心思替她畫畫和展示書法,雖然她未有接受,但後卻成為文學和藝術上的知音。
這麼多驚世駭俗的大動作,要說不影響狄娜與馬益彰的婚姻,是不可能的。
兩人最終於1972年離婚。
狄娜自己承認:對丈夫馬益彰來說不是一個稱職的好太太,所以心懷虧欠,所以決定放手,不願再繼續佔有他的愛。
或許,這就是娶了萬人迷的無奈和痛楚吧,
不過,好歹山水一程,如果感情消散了,
那就一別兩寬,各自安好。
不過,對萬人迷狄娜而言,似乎春光更加明媚了——
那些愛慕她的男人,獲知自己心中的女神又恢復了單身,無數顆沉寂的心躁動起來,使出渾身解數,上門表達愛意。
有義大利Gucci家族後人Dr.Gucci,因該品牌引進中國,他們在生意往來中有私人接觸,又相互欣賞,也有好幾次單身相處。期間Dr.Gucci全程經常大唱情歌,以曲調來表達情意,可惜,Dr.Gucci遭妻子買兇槍殺而死。
畫家範曾用自己的才子天賦來吸引狄娜,經常為她吟詩作賦。
連放蕩不羈的才子黃沾,每次見到他也會買一支玫瑰,大獻殷勤。
有一位江湖大佬,為獲美人放心。每次在她困難的時候都奉上現金支持,甚至將尖沙咀的樓賣掉幫她還債。但狄娜未有接受。事後,大佬製作一塊牌匾,上面書寫「情比金堅」。
金馬影帝趙雷是狄娜的追求者之一,曾不顧自己的已婚身份,與狄娜的一位男友大打出手;
有一位加拿大的紡織富商從狄娜的女兒女兒那裡探聽出,他們想去旅行,然後寄一疊環球機票給她全部是頭等艙,還附上一條鑽石項鍊,卻還是被她拒絕。
在狄娜到寮國去體驗生活時,當時的外貿部部長,親臨接待,臨走前,他表白對他說,以前我沒有冒險的動力,但是為了你我願意去闖。
東南亞某國政要一直很愛慕狄娜的美貌,一直愛意難平,恨不得時時刻刻擁抱佳人。狄娜離婚當日,他便風風火火跑去告白。
……
狄娜的女兒馬天奴,對那些各顯神通追求她媽媽的人,說了一句話:
叔叔,如果你想追我媽咪,就要同她探討國家大事,而不是講我愛你。
當時就算是被她拒絕的男人,都對她念念不忘,
比如李志中,為她自殺後獲救,但始終對她無法忘懷,經常拿出他們之間通互通的信件重溫,還抿嘴微笑。
有人評論:她是成熟男性的心理專家,完全能掌握他們需要什麼,她想吸引你,你是跑不掉的。
聰明的女人如同狄娜,不因為愛而自亂分寸,而是懂得駕馭,
想吸引優秀的男人,永遠不要喋喋不休,要會展示自己的優秀面,在美好的氛圍中適時的搭建兩人之間的心理互動。
讓對方心理愉悅,舒適
被理解、被認可,
那麼,你就等同於他所追求的幸福。
狄娜一生的劇情千變萬化,女兒長大後跟她說:發現自己內心其實住著個男孩,提出要做變性手術。
這在當時,是非常驚世駭俗的想法了,
但是有個性的她選擇支持孩子自己的決定,
甚至陪她度過了長達7年的手術,看著自己的女兒變成了兒子。
而且,她早就教會女兒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畏懼別人的語言。
——《從母到友》狄娜
之後的狄娜真的如父親預言的那樣開始在政治舞臺上大顯身手,
她離開演藝圈,進入商界,開啟實業興國之路。
從小父親教給她的家國情懷,更是讓她對祖國有報效之心。
她在1973年的時候,那就公開表態支持中國共產黨,而且花了三年的時間學習馬克思主義,並且在她電影事業巔峰的時間,宣布棄影從商。
她還申請回大陸當螺絲釘,並且身體力行,將公司的債項轉到自己身上,堅持申請破產。以表明這是她要作為無產階級戰士的壯烈之舉。
回大陸被阻,她就剪短頭髮,穿著解放裝。
她絕不是只做嘴上功夫,後來終於返回祖國後,看到航空事業的落後,便開始全身性的投入到這項事業。
在政治上,她成了為國出力的傳奇人物,
她在商場上,有自己獨特的大氣魄。
她在國際上積攢下來的人脈上使力,為中國的外交關係暗中斡旋,成為促成中美建交的一份子,為雙方文化和經濟上的交流方面牽線搭橋。
甚至在建交前夕,她還隨外經貿部,到美國開展巡迴貿易展覽;她的名字在國內官場非常熟悉,大家都親切的稱她為:梁小姐。
(1979年,狄娜與當時的美國海軍總司令)
而在內地的建設方面,狄娜參與最多的就是航天領域。
八十年代末,國內的八成城市的機場都是採用她公司旗下開發的衛星導航系統,而國內第一架五星紅旗商業航機也是在她的籌劃下,首次降落在華盛頓。
九十年代後,她涉足參與人造衛星業務,為全球50多個機場提供衛星導航系統提供服務。
進入21世紀後,狄娜參與了歐盟發展的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投資飛機製造業,來抗衡美國的技術霸權。
她幾十年的商界經歷,都在《戰道--北京大商戰》《戰道--國際大商戰》書中有所描述。
狄娜做生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只賺外國人的錢,當遇到自己的利益和國家有衝突的地方,她就積極向內地單位讓步。
她投資生產的飛機當中,商務豪華客機、海岸巡邏直升機兼有之,但是一切均是合規合法,正大光明的事業。
(狄娜與民航籤約的報導)
當年她主動申請破產,但僅用了四年時間裡便還清了債務,成為香港經濟史上第一位成功撤銷破產令人士!
更讓人佩服的是,當年負責審批案件的破產官,已經成為狄娜旗下公司的財務總監,
她花了65年的時間,從俗人口中的豔星成為愛國企業家,身價累計幾十億。
2007年無線電視購入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大國崛起》,此片由狄娜出鏡主持。
在第一集中,她就以滿腔熱血講述了自己當年參與歐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統計劃的往事。
在TVB主持三檔節目時,她經常發自內心的大談民族自豪感,其內涵和學識讓很多人拜服。
2010年3月31日,狄娜病逝,這位堪稱20世紀中國第一奇女子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她從小在愛國教育的氛圍下長大,明明可以靠長相,靠智商,過一輩子輕鬆自在的生活。
可是,她偏偏就是這麼不尋常,她將她後半身的精力和熱血都傾注在祖國這片熱土上。
在國家需要出力的時候,她積極支持內地發展,在商界發揮了自己的潛力。
雖是女兒身,但能不屈不撓,積極進取。
有人說,她身上的精神應該就是所謂的「香港精神」。絕代佳人有很多,但是將家國看的如此之重的,個性堅毅而正氣的女子實在罕見,
這位奇女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都活不出來的精彩,但願這滿口留香,讓世人細細回味。
作者介紹:沐卉(ID:gh_bbea200cf50b)一個熱愛傳統和現代文化的女子,211新聞學碩士,熱愛閱讀,做美食,寫作,旅遊以及思考,用文藝和理性的視野陪你在這蹁躚世界盡數人間煙火。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沐卉」並轉發,記得點「在看」哦。也可以在文章最底部的留言小程序上長按二維碼,寫下您的想法,沐卉都會用心跟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