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幸福河湖】湖南:落實河湖長制 打造河湖生態新格局

2021-01-08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 康彥龍):「今年雖然是大水年份,但洞庭湖區的險情數量大幅減少,基本沒有發生大的險情。」在湖南省水旱災害防禦事務中心督察專員嚴樂軍看來,今年湖南多地之所以能經受住水災的「大考」,和近年來持續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的成果直接相關。

  近日,水利部「築夢幸福河湖」主題採訪活動深入湖南省長沙市,實地採訪當地落實河湖長制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湖南全省先後有近20輪強降雨,降雨比往年同期多三成。7月份開始,洞庭湖地區大部分水文點一直處於超警戒水位,但湖區沒有行洪,沒有一處潰堤,也沒有因水死亡或失蹤一人,總體安瀾無恙。

  大水之年無大災,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密不可分。近年來,湖南全面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各項工作,河湖保護與治理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了河湖長制「有名」「有實」向「有力」「有效」轉變,並在全國率先構建「五級河長湖長體系」,首創總河長令,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穩中向好,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三增三減」守護河清水秀

  「別看這裡現在水很清,以前可是居民避之不及的『臭水河』」,瀏陽市鎮頭鎮黨委書記劉國泰看著眼前的躍龍河,感慨萬千。在他看來,眼前這一灣清水來之不易。

  躍龍河位於長沙市瀏陽市西南部,流經葛家、鎮頭2個鄉鎮,全長13.7km,是瀏陽河的重要支流。因周邊農戶養殖糞汙和生活汙水直排,躍龍河曾經汙染嚴重,水質長期為劣V類。

  2018年,這一現象迎來轉機。當通過建立各級河長責任體系壓實監管責任,採用「三減三增」綜合治理方法,躍龍河水質逐步改善,目前已穩定達到Ⅲ類標準,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躍龍河綜合治理,減什麼?首先就是減少養殖汙染源。劉國泰介紹,所謂「三減」就是減少畜禽汙染直排、減少生產生活汙水直排、減少河道淤積垃圾;當地先後完成沿河109戶養殖戶的退養工作,連續三年共投入100餘萬元對躍龍河河道開展清淤疏浚,並建立28人保潔隊伍,及時清理打撈河道及周邊垃圾,引導農戶開展垃圾分類。

  鎮頭鎮躍龍村村民陳軍曾是一名養豬大戶,為響應政府退養的號召,他拆除了自家兩層的豬舍。看著家門口的河水變清了,他笑呵呵地說:「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好事,當然支持!」

  同時,鎮頭鎮還實施了「三增」工作,即增設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增加農業綠色生態防控措施、增添河道景觀示範創建。當地新建了3坐汙水處理廠、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760處,建設了5.5公裡的沿河景觀帶。

  通過綜合治理,躍龍河水質日漸向好,沿河生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目前水質已穩定達到Ⅲ類標準,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創新方式提高監管效率

  長沙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水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是這座城市的精髓與靈魂。瀏陽河是湘江一級支流,長沙的母親河。位於瀏陽河國家溼地公園的株樹橋水庫是長沙的第二水源地,平均每日要向長沙市區供水50萬噸。

  瀏陽河國家溼地公園建設前,九曲灣原是一塊荒地,內有一處廢棄砂廠,期間雜草叢生,缺乏管理,垃圾隨意傾倒,水質不佳,人居環境較差。

  在共抓大保護的要求下,當地通過建設河道型溼地、水源涵養林,瀏陽河九曲灣段得到全面治理,管理亂象全面根治。如今的九曲灣兩岸峰巒競秀,古樹青藤茂密,河水碧綠清澈。

  「我們每次巡河需要走5公裡,時間必須在15分鐘以上,主要是看看沿河有沒有破環河湖的情況。」每次打卡巡河後,鄉級河長、高坪鎮鎮長張義根都會在「河湖長制APP」上打卡,並把拍的河道情況的照片上傳至河長的微信群,定期「曬河」已然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習慣。

  如何協調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守好生態一河碧水?當地為做好河湖長制工作,創新工作方式,建立了統一的河湖基礎數據信息平臺,用好信息化「千裡眼」作用,實現河長巡河APP打卡和河長辦在線辦公。同時各街鎮還建立了河長微信群、QQ群,加強日常工作聯絡,互相「曬河」,形成了共同監督、共同維護的護河氛圍。

  截至目前,長沙市投入整改資金5152萬元,完成405個河湖「四亂」問題整改,清理非法佔用河道15.71千米,清理亂堆30萬餘立方米,拆除違章建築287處,共計22559.5平方米。目前,長沙全市河湖面貌持續改善,一條條河流成了景觀帶、生態帶、經濟帶。

  齊抓共管繪就美麗生態

  據了解,近年來,湖南還湧現出一批「民間河長」,他們之中有黨員,也有村民……這些「民間河長」主動參與河道管、治、護。河長不僅依靠自己的一雙眼睛,而且發動群眾力量共同來守護這一河清水。

  「我覺得我有責任和義務對離我最近的撈刀河負責。」80後小夥陳豪是深圳市水務規劃設計院湖南分公司的員工,同時也是一名長沙縣民間河長。

  陳豪巡河的時間一般是上午的8時和晚飯後。「我藉助我的專業和公司團隊的技術力量,對這條河獻言獻策,同時及時上報巡河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陳豪介紹,巡河過程中,他還注意搜集老百姓對這條河的一些想法,「河兩邊的交通問題、周邊老百姓的需求等等」,他覺得自己是老百姓和河長辦之間的橋梁。

  長沙市近年來充分發揮民間河長、百姓河長、環保志願者的監督和管護作用,發動社會公益人士積極參與河湖「清四亂」行動,開展「紅馬甲」「河小清」「徒步淨灘」等巡河、淨灘、文明垂釣勸導公益活動。同時邀請媒體現場報導寧鄉雙江口船舶非法停靠影響行洪等一批重大特大「四亂」問題清理情況,形成有力震懾。

  2018年底,湖南在全國率先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湖長體系,實現了大到湘江、洞庭湖,小到鄉村小微水體,各級河長齊抓共管的河湖保護體系。全面建立了與官方河長形成有益互補的「雙河長制」,招募「民間河長」「河長助手」「記者河長」等1.57萬人,引導社會公眾參與河湖管護監督,形成了保護江河湖庫的強大攻勢。

相關焦點

  • 【逐夢幸福河湖】湖南:「河湖長制」譜就新時代治水歡歌
    從膾炙人口的「美麗河」到一河碧水潤民生的「幸福河」,瀏陽河依託「河湖長制」譜就出「兩山」理念之下的新時代治水歡歌。  涵養一河碧水到湘江  瀏陽河,湘江一級支流河,幹流全長137.1公裡,流域面積4244平方公裡,流經瀏陽市、長沙縣、長沙城區後注入湘江。
  • 贛州: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守護河湖健康
    贛縣區實施河長制,讓貢江成為了城區人民的美麗幸福河。資料圖  近年來,贛州市河湖監管保護不斷強化,通過紮實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開展河流水域岸線專項整治,推進河湖「清四亂」,全面加強工業、農業面源、城鄉生活汙水和垃圾汙染防治,嚴厲打擊非法採砂、非法捕魚、非法侵佔河道等破壞水生態環境行為,同時我市先後出臺了《贛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贛州市水土保持條例》等兩部涉及生態保護的地方法律,強化生態環境監管
  • 關於蚌埠市河湖長制規定的解讀
    河長制湖長制的工作內容本規定所稱河長制湖長制(以下簡稱河湖長制),是指在本市河湖、水庫等水域設立河長湖長(以下簡稱河湖長),分級分段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河湖等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工作的體制和機制。
  • 甘肅蘭州:開啟「大數據 + 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人民網蘭州1月7日電(魏怡)據蘭州市水務局消息,蘭州市水務局按照甘肅省委、省政府和蘭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強蘭州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充分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基於四級河長體系的蘭州市河湖長制信息管理平臺,構建蘭州市水資源信息融合與監管應用,開展跨部門河湖治理業務協同聯動
  • 洮南:全面落實河湖長制 讓天更藍水更清
    在接受河湖滋養哺育的同時,洮南也在細心呵護著這裡的每條河流、每個湖泊,2018年以來,洮南市全面貫徹落實河湖長制,以「河暢、水清、岸綠、堤固、景美」為目標,全力打造優質水環境,實現了人與水和諧共處,水與城和諧相應,城與人和諧共生的良性循環。
  • ...河湖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唐仁健作書面講話 孫偉通報有關情況
    林鐸在2020年全省河湖長制工作會議上強調準確把握特殊省情 堅決擔好責任使命努力讓域內河湖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充分認識我省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中的舉足輕重地位,準確把握水資源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的特殊功能,始終以應有的政治站位扛好河湖管理保護的責任使命,不斷推進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提高河湖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努力讓域內河湖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 康俊到隆昌調研河(湖)長制工作
    9月25日,市政協主席康俊率交通、水利、住建、生態環境等市級部門負責人,到隆昌調研隆昌河、古宇廟水庫河(湖)長制工作。康俊一行先後前往隆昌市胡家鎮漏孔灘橋河段察看隆昌河水質情況、古宇廟水庫察看城鎮截汙管網運行情況,詳細了解水生態治理、河湖流域水資源保護現狀,對隆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加大投入、整體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給予肯定。
  • 三明各縣陸續召開河湖長制工作會議
    會議聽取2019年河湖長制工作情況匯報,安排部署2020年河湖長工作。 會議指出 近年來建寧縣按照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要求,紮實有力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巡河治河實現常態化,專項治理持續推進,工作亮點不斷凸顯
  • 聊城已全面實行河(湖)長制,全市河湖「水清景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同建12月16日上午,聊城市全面實行河(湖)長制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獲悉,聊城市已在2017年全面建立河長制,2018年全面建立湖長制。實行河(湖)長制,首要的就是河(湖)長負責制。聊城市、縣、鄉、村逐級設立河(湖)長,每條河每個湖都有相應的河(湖)長,涉及河湖的相關問題,由河(湖)長牽頭組織協調地方和部門。
  • 黃石市政協副主席劉安定赴金相園港巡查調研河湖長制工作
    巡查調研金相園港河湖長制工作。(通訊員供圖)金相園港河湖長制工作落實座談會現場。(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柯鶴松)9月30日,黃石市政協副主席、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陽新縣金相園港市級河湖長劉安定巡查調研金相園港河湖長制工作。
  • 廈門集美:全面推行河湖長制 譜好碧海藍天生態曲
    為努力營造全社會支持、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11月1日起,2020年廈門市集美區河長制宣傳月啟動。宣傳月期間,除了通過徵文比賽、網絡知識競賽、小故事徵集活動等系列活動外,集美區還通過宣傳車、戶外LED顯示屏及各級新聞媒體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在轄區掀起了一股全民「護河」新熱潮。
  • 蚌埠新語彙——河湖清親兩岸綠
    ■河湖是大地之脈,不僅滿足著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需要,還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綠色是生態文明的主色調,也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  ■打造「河湖清親兩岸綠」的良好生態,是一項系統工程,須扛起時代使命,統籌兼顧、系統施策,做綠色發展堅定的實踐者、有力的行動者。
  • 專家視角|《河湖健康評價指南(試行)》出臺背景和目的意義
    2016年1月、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考察長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指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強調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黃河並主持召開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發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
  • 一起為郴州河湖衛士加油!
    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以來,全國各地設立鄉、村級河長湖長或巡河員、護河員120萬名,湧現出一大批「巾幗河長」「企業家河長」「洋河長」等民間河長湖長和「河小青」「河小禹」等河湖管理保護志願者,成為守衛河湖的重要力量。
  • 東江流域六市「助力碧道建設、逐夢幸福河湖」!
    據介紹,百場萬人保護東江行動是由廣東省東江流域局倡導發起,由東江流域六地市志願組織承辦的群眾性護河公益活動,擬於即日起至2021年底在各地市東江幹流及支流開展百場、累計超萬人的保護東江行動,包括護河淨灘、入河排汙口監督、河流保潔、河湖保護知識宣傳等,旨在動員東江流域人民開展護河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呵護東江、影響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守護母親河,共創美麗幸福東江,讓東江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
  • 助力河湖長制·共建碧水郎川——市教體局聯合郎溪縣河長辦組織...
    12月份以來,市教體局作為新老郎川河市級河長牽頭協助部門,積極響應市河長辦號召,推動志願服務活動與河湖管護相融合,聯合郎溪縣河長辦組織郎溪縣建平鎮中心小學、三小、實驗初中150餘名志願者先後赴新老郎川河和靜湖公園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 長嶺縣召開全縣河湖長制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草地貪夜娥防控工作會議
    為貫徹落實全省相關會議精神,對全縣人居環境整治、河湖長制、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確保各項工作紮實推進、取得實效。4月27日,我縣召開河湖長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會議。縣委書記陳德明主持會議,縣委副書記、縣長包春暉出席並講話。
  • 鄂州梁子湖:區委書記夏帆創新梁子湖湖長制實現湖長治
    示範推介詞:在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保護梁子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標準,創新設立梁子湖湖長制,建立「民間+官方」雙湖長體系,將社會力量補充到河湖長制之中,通過水岸同治、全民共治,實現河湖長治,梁子湖水質穩定保持III類水體,部分水域達到Ⅱ類水體,探索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江南湖泊治理新模式
  •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以來,聊城 發現並解決涉河湖...
    本報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旭光 通訊員 於海東) 12月16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以來,我市紮實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河湖治理成效顯著,水汙染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全市河湖「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景象已然顯現
  • 東莞寮步鎮「河湖治理大家談」論壇活動走進石步村
    廣州日報記者從東莞市寮步鎮有關部門獲悉,6月30日下午,東莞市寮步鎮「河湖治理大家談」論壇活動走進石步村。論壇活動邀請了專家、單位部門負責人、群眾、志願者等多方人員就該鎮河湖治理相關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紛紛提出了寶貴的治理意見和建議,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參與河湖治理,加快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