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消化系統惡最常見性腫瘤之一,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30萬人死於食管癌,我國發表人數佔了近一半。食管癌素來有「窮癌」之稱,尤其是農村和偏遠山區發病率較高。河北、山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地區,食管癌的發生率比其他地方要高很多。提倡40歲以上的人,有咽喉部異常症狀且有食管癌家族史、來自食管癌高發地區等等高危因素的人(具體下文介紹),及時去醫院做胃鏡排查。
食管癌患者出現聲音嘶啞,大多與以下兩個方面原因有關
1. 腫瘤侵犯喉返神經
喉返神經是支配聲帶運動的神經,分左右兩支。食管癌早期可無症狀,患者發聲也無變化,當腫瘤進展至一定程度時,患者會逐漸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並會出現聲音嘶啞,這是由於腫瘤侵犯喉返神經,造成喉返神經損傷,從而導致聲帶麻痺所致。
如何判斷食管癌是早期還是晚期?要看病理檢查的分期,通常I期和II期都是早期,通過治療,有很大可能性延長5-20年不等的壽命,到了 IIIa IIIb都屬於比較危險的中期,可以通過手術來爭取5年的生存期,到了IIIc,IVa,IVb 可做基因檢測看有無靶向藥,化療的效果相對差。當然,具體能否手術需要醫生綜合判斷。
2. 醫源性損傷
這裡有兩種情況,首先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方式,手術時需要全身麻醉並進行氣管插管,在插管時可能會造成咽喉和聲帶水腫、損傷,同時術中操作也可能會帶來喉返神經脫髓鞘改變,這些都可能會導致術後聲音嘶啞的出現,所以在臨床上聲音嘶啞是食管癌手術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另外一種情況是術後進行放療引起的,有些食管癌發生於食管上段,與咽喉等組織相鄰近,放療時射線不僅殺滅了腫瘤細胞,對鄰近組織也會同時帶來損傷,如損傷咽喉、聲帶等,從而導致放射性咽喉炎、聲帶麻痺等併發症出現,導致聲音嘶啞。
腫瘤切除或術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聲音嘶啞症狀也多數會消失,所以食管癌患者聲音嘶啞大多數為暫時性的,但也會有少數出現永久性聲音嘶啞。
預防食管癌,從識別高危因素開始
對食管癌高危人群的篩查是早期發現食管癌的重要途徑,食管癌高危人群是指40歲以上以下人群:
1.來自食管腫瘤高發地區;2.有食管癌家族史;3.長期抽菸或重度飲酒的人群;4.長期進食過快、進食高溫食物或醃製食物的人;5.口腔衛生不良的人群;6.有食管失弛緩症和腐蝕性狹窄的人群;7.有頭頸部鱗癌或呼吸道鱗癌的人再發食管癌的風險升高;8.有Barrett食管高危因素或內鏡下新發現為Barrett食管的患者。9.既往有胃切除術、萎縮性胃炎的人。10.有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人。
對於食管癌高危人群,按照最新相關指南建議,每1-3年做一次胃鏡檢查,並進行一次內鏡下食管黏膜碘染色。如果檢查懷疑有病理異常增生,根據專科醫生建議,這時候可能需要行內鏡下治療,這裡專科,建議除了胸外科,還要看腫瘤內科,因為解讀病理報告,腫瘤內科可能更專業。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