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公然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入侵朝鮮。在入侵朝鮮的過程中,美軍還不斷派飛機侵犯中國東北領空,轟炸中國邊境城鎮。10月19日,中共中央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當時,號稱「世界頭號空軍強國」的美國在朝鮮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空軍兵力,他們狂妄叫囂在朝鮮戰場上空軍是「決定性的力量」,他們將「獨霸朝鮮的天空」。面對美軍的挑釁,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上下求戰心切,戰士們寧肯血灑藍天,也不能縱容侵略者對平民百姓的肆意傷害。10月底,中共中央決定組織志願軍空軍參戰。在這場敵我實力懸殊的較量中,湧現出一大批有勇有謀、不畏艱難的空軍戰鬥英雄。
李漢:首開志願軍空軍擊傷敵機紀錄
李漢,1924年4月出生在河北省唐縣,1938年4月參加革命。曾在華北抗戰建國學院、華北聯大、延安大學學習。抗戰勝利之後從延安出發開赴東北,籌建航空學校。是東北老航校一期乙班飛行學員。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首開擊傷美機的記錄,共擊落擊傷敵機4架,立過兩次一等功,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1950年12月4日,志願軍空軍領導把最先進行實戰練習的任務交給了李漢所在的空軍第4師10團28大隊,在給空4師的命令中指出「這次參戰是志願軍空軍第一次戰鬥行動,參戰成績的好壞影響極大,必須十分謹慎小心,絕對不能馬虎行事」。
12月21日,在師長方子翼、政委李世安率領下,28大隊由遼陽駐地開赴安東(現丹東)浪頭機場。12月26日,28大隊按照空戰練習計劃進行了第一次戰區航線飛行。當日,美機活動並不頻繁,他們乘美機活動的空隙,分兩批出動,第一批4架飛機,第二批6架飛機,經安州、熙川返回安東,順利地完成熟悉戰區地形的任務。28日,美機沒有大批出動,只有4架F-80戰鬥轟炸機竄入朝鮮新義州一帶攻擊地面目標。28大隊按計劃起飛4架米格-15殲擊機迎戰。起飛後,集合動作迅速,出航隊形整齊,然而當接近美機時,由於經驗不足,沒有發現目標而返航。從此,朝鮮的天空不再是美國空軍一家獨佔了。
1951年1月21日,28大隊同美國空軍打了第一仗。當天上午,美國空軍F-84飛機20餘架在平壤、新義州至宜川上空轟炸我鐵路沿線的隘口、橋梁,方子翼下令李漢帶隊應戰。
李漢率領飛行員吳奇、朱亞民、孫悅昆、李憲剛、張洪清、趙明、趙志財等迅速進入飛機座艙。2號機吳奇開車時,由於機械員忙中出錯,過早地拔掉啟動車插頭,造成飛機開車未成,遂改變戰鬥序列,以3號機朱亞民頂替2號機位置,原2號機吳奇、4號機孫悅昆未起飛,實際只起飛了6架飛機。他們以緊張而激動的心情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在宜川上空時,4號機張洪清發現右上方有兩架美機一閃而過。他們警覺地保持著戰鬥隊形,繼續向安州方向搜索前進。快接近安州時,發現美F-84飛機在1000米高度上對清川江江橋進行俯衝轟炸。一時間,積壓在胸中的怒火像火山爆發一樣噴射出來。李漢顧不得觀察敵機的數量和戰鬥部署,就率領機群衝向敵機。結果,6架飛機陷入了20多架F-84噴氣式戰鬥機的重圍之中,造成完全被動的局面。他們憑著高度的勇敢精神,猛打猛衝,打得美國空軍不敢戀戰,調頭逃命。在猛烈的追擊中,李漢乘機迂迴到4架美機左側400米處,瞄準敵長機開炮,將其擊傷。3號機、4號機亦先後向另3架美機開炮,因動作不穩沒有命中。
這次空戰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和美國空軍進行的第一次空戰。飛行員們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勇敢作戰,取得了擊傷1架美機的戰績。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高度評價了這次戰鬥,在賀電中指出:「這次戰鬥證明,年輕的志願軍空軍是能夠作戰的,是有戰鬥力的,這是志願軍空軍以後繼續不斷取得更大勝利的開端。」
劉玉堤:一人連續擊敗4架敵機
在所有的空軍戰鬥英雄中,劉玉堤無疑是最為閃耀的一顆星星。劉玉堤,河北省滄縣人。1938年10月參加八路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美援朝時期,劉玉堤擔任「王牌師」7團1大隊隊長,「全攻型勇士」是他聞名於整個志願軍的雅號。榮立特等功、一等功各一次,被空軍政治部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
被選為第十八集團軍工程學校飛行學員時,劉玉堤年僅17歲,是358旅偵察參謀,多次完成潛入鬼子據點的偵察任務,經歷過百團大戰的錘鍊。數千人的358旅,只有兩個飛行學員名額,劉玉堤「有幸中了一彩」。
參軍3年,劉玉堤經歷過好幾次敵機轟炸,兩個最要好的戰友,都在轟炸中犧牲於自己的眼前。在一次電視臺採訪中,劉玉堤回憶:「敵人飛機來了,就把我的通信員腦袋給打穿了,哎呀,好可憐,很生氣,我非常生氣的。我們沒有空軍,陸軍就老叫人家欺負,因為束手無策啊,最後只好拿著機關槍對著它打,打半天打不著。那時候覺得,哎呀,敵人飛機忒可恨了,等我要能上去就非打它不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批飛行學員,多數都是帶著這樣的情緒參加學習的。
後來工程學校撤銷,劉玉堤只好留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從事生產勞動。1946年,東北老航校成立,他聞訊後立即啟程,隻身闖過封鎖區。一路上,鞋磨穿了,糧票、錢用光了,活像個叫花子,還患了重病,但他稍作休養就咬牙趕路。走到白城時,當地一名後勤部長執意勸他留下任職,他說啥都不幹:「從延安一路走過來,不就為了當飛行員嘛,絕不能半途而廢!」歷時半年,他最終徒步走到了老航校。
到校後,校領導讓他幹機務,他心裡極不是滋味,軟磨硬泡,最終圓了飛行夢。第一次飛行接連出錯,教員氣急敗壞地判定他「動作太粗,不能飛」,他毫不氣餒,加緊改正。有段時間患上了大葉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療,出院後,他直接把醫生開具的「不能參加飛行訓練」出院證明書撕了。
劉玉堤在航校學習時,就有一股狠勁。東北老航校的教官曾經這樣說過:「那個劉玉堤,就是帶飛一次,你問他敢不敢單飛,他準說敢。」他能夠在飛機進入螺旋、墜入溝底的瞬間從容地蹬舵、推桿、改出,衝出溝底,躍升千米,再造成螺旋,再改出,反覆數次。那次是他放單飛不久。機場上所有的人都嚇得閉上了雙眼,他卻沒事似的笑嘻嘻落了地。日本教官驚魂未定,直豎大拇指。
首創空戰勝利的戰友李漢說:「我在聯合司令部當檢查主任時,劉亞樓司令員讓我組織複雜氣象訓練。教官沒有,教材沒有,我搞來一部蘇聯電影片子,找到蘇聯顧問留下的穿雲圖飛行數據,劉玉堤看了一遍電影,背下了數據,一拉杆就衝至雲裡去了。」
劉玉堤曾在《空軍回憶史料》中,詳細回憶了他所經過的空戰:
1951年11月10日10時26分,兩批敵機共32架襲擊平壤,7團24架飛機起飛迎擊敵機。起飛後不久,地面指揮所通報:「敵機在安州附近,注意搜索!」機群轉到安州東南,我發現清川江口有一片黑點,報告了領隊指揮員、副團長孟進,他立即命令:「下降高度至700米,準備攻擊。」我機馬上投入戰鬥,向敵機群衝去。在激戰中,我發現有兩架敵機慌慌張張地下滑逃跑,我猛一推桿,朝敵人衝了過去。
由於初戰殲敵心切,我在800米距離上就開了炮,結果因距離較遠,這架敵機負傷逃跑了。接著,我掉轉機頭,又迅速對準了另一架敵機,心想:剛才射擊距離遠了,這次一定靠近再打。一推機頭,又迅速向敵機撲去,敵機卻一個半滾,從我的右前下方溜走了。於是我拉起機頭,躍入高空,再去尋找戰機。轉眼間,在肅川附近我又發現敵人的一對雙機。我儘量控制住自己的激動心情,先緊緊咬住其中的一架,看準機會就給它幾炮,可是狡猾的敵機又閃開了。我接受了剛才的教訓,立即警惕自己,用光環把敵機瞄得準準的,當逼近到200米的距離時,我幾乎用盡全身氣力按動了炮鈕!我親眼看到敵機翅膀一斷兩截,歪身栽了下去。我興奮地大聲報告:「打掉一架!74號打掉一架!」這一仗,我在追擊南逃之敵中,共擊落、擊傷敵機3架(擊落2架、擊傷1架)。
同年11月23日,劉玉堤又打了一生中最精彩的一仗:
那天12時,7團奉空聯司命令,從浪頭機場起飛24架米格-15殲擊機,在永柔至清川江上空,先後與侵朝美國空軍50餘架F-84戰鬥轟炸機進行了空戰。當編隊轉至永柔以北肅川地區上空時,我發現了4架敵機。
我帶領一大隊二中隊從8000米高空,做了個180度的下滑轉彎,向發現敵機的方向猛追過去,當我們下降到4000米時,狡猾的敵機卻神秘地消失了。正當我們尋找敵機時,突然發現右下方的一個朝鮮村莊被濃煙籠罩了。8架幹完壞事的「油挑子」像小偷一樣,悄悄地溜向海面上空。我便從2000米高度上,一個急俯衝,直追而下。敵機拼命逃跑,高度越來越低,眼看就要貼近海面了,敵長機慌忙拉起了操縱杆,剛要轉彎,在距離440米處被我一頓炮彈揍到了海裡。這時敵人的僚機正從右邊向左急轉,孤零零地暴露在我前面,我一抬機頭,在距離130米時,快速攻擊,只見一串炮彈連續爆炸,敵機立即冒起濃煙烈火,墜入海中。
此時,我左轉升高到3500米,由海上回到永柔以北地區上空。又看見地面有敵機轟炸的黑煙,臨近看時,原來是7架敵機在轟炸鐵路。我連忙調轉機頭,咬住了最後那架敵機。這時我已成單機(我的僚機飛行員王昭銘,在作戰中已經和我分開了),沒有馬上攻擊,習慣性地回頭看了一下,沒有敵機咬尾,我便緊追上去,瞄準敵機,狠狠一頓炮彈,將敵機擊中。等到前面6架敵機掉頭回來,那傢伙早已連人帶飛機,在山坡上摔得粉碎。我沒有戀戰,趕緊回去尋找隊伍。到達清川江口上空時,我忽然又發現前方黑壓壓一片,大約有六七十架準備返航的敵機,盤旋在海灣上。
好機會!我風馳電掣般地追了過去,悄悄地跟住了後面兩架敵機。突然,敵人發現了我,兩機猛地分開,各奔東西,就在這一瞬間,我一個轉彎瞄準了敵僚機,在150米的距離上,發射出一串炮彈,敵機當即爆炸。龐大的敵機群頓時亂成一窩蜂,慌慌張張地擁了上來,我乘勢向左轉彎,從敵機群中猛穿而過,敵機紛紛閃避,我一拉操縱杆,抬起機頭作了個半筋鬥翻轉,飛到8000米高度,安全返回基地。
正是在這次空戰中,劉玉堤連續擊落4架敵機,創造了當時志願軍空軍一次空戰個人戰績的最高紀錄,在中國人民空軍的歷史上,書寫了輝煌的一頁。1951年11月,空軍黨委給劉玉堤發來了嘉獎電,空軍黨委給個人發電嘉獎在當時屬首例。
張積慧、韓德彩:小將勇挫美軍「王牌飛行員」
張積慧,山東榮成縣(今榮成市)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任志願軍空軍第4師12團3大隊飛行大隊長。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曾10多次參加空戰,擊落、擊傷敵機5架,先後榮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空軍授予他「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1952年2月10日6時28分,美軍11批112架飛機在平壤、沙裡院和介川地區上空活動,其中兩批16架F-84、F-80型戰鬥轟炸機,在18架F-86型戰鬥機掩護下,轟炸軍隅裡附近的鐵路交通線。志願軍空軍第4師出動米格-15型殲擊機34架迎擊,由第10團團長阮濟舟率領的16架飛機為攻擊隊,第12團副團長李文模率領的18架飛機為掩護隊,以師編隊隊形飛赴戰區。
至鴨綠江上空時,第12團3大隊大隊長張積慧發現左下方有美機一架,同時發現左、右方遠處有多架飛機。張積慧一面向帶隊長機報告,一面率僚機單志玉上升高度佔位。升至10000米時,丟失目標並脫離編隊。張積慧、單志玉追趕編隊至泰川、納清亭之間地區上空時,與8架美機遭遇,為首的兩架已經到尾後。張積慧雙機以左轉上升動作避開美機,同時順勢向左急反扣,自右後上方咬住美帶隊長機。美長機採取急俯衝、朝太陽方向劇烈垂直上升、俯衝等一連串動作竭力擺脫。張積慧雙機向右側滑,於美機正後方跟蹤監視。美機再次急俯衝,張積慧緊追不放,在僚機掩護下,第一次射擊未中。距離600米時,張積慧3炮齊發,將美長機擊落。殘骸墜於朝鮮博川郡青龍面三光裡以北兩千米的山坡上,飛行員斃命。之後,張積慧在僚機配合下,再次擊落美機1架。空戰中,張積慧、單志玉先後被美機擊中,張積慧跳傘成功,單志玉犧牲。
戰後,志願軍地面部隊在清理美機殘骸時發現,被張積慧擊落的美長機飛行員為美國空軍第4聯隊第334中隊少校中隊長戴維斯。戴維斯有約3000小時的飛行經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鬥飛行266次,被美國空軍稱為「空中英雄」。1951年11月,戴維斯到朝鮮戰場,多次與志願軍空軍空戰,是當時朝鮮戰場上戰績最高的「王牌駕駛員」。
戴維斯被擊落,對美國空軍來說是一次沉重打擊,其政治影響遠遠勝於軍事意義。華盛頓方面承認戴維斯的死訊後,遠東空軍司令威蘭發表特別聲明,稱:「戴維斯的死亡,是對遠東空軍的重大打擊,是一個悲慘的損失,給在朝鮮的美國空軍帶來了一片黯淡的氣氛。」戴維斯之死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朝野為此引發了反戰熱。世界各國在震動中也不甘寂寞,全英婦女大會直接向邱吉爾請願,要求立即停止戰爭,從朝鮮調回英國的軍隊。
劉亞樓向中央軍委、毛澤東匯報時說:「這是一次很大的勝利。」隨後,空軍黨委發電報,表揚張積慧英勇善戰的精神,號召大家學習。1952年5月24日的《人民日報》以《志願軍空軍英雄張積慧》為題,在頭版頭條隆重刊登。
喜事一樁接一樁,志願軍空15師43團也大顯身手,其中不滿20歲的韓德彩一人便擊落兩架F-80飛機。但這名小將的功績不止於此,在隨後的戰鬥中,他擊落了美國「雙料王牌飛行員」費席爾。
韓德彩,安徽鳳陽人。1949年3月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空軍航空學校畢業。1952年初,19歲的韓德彩參加抗美援朝。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韓德彩先後榮立一等功2次,空軍授予他「二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及軍功章。
韓德彩在後來的採訪中向人們回憶那場精彩的戰役:
1953年4月7日下午4時,我跟著楊賀榮副團長率領的12架米格-15比斯與美空軍F-86機群空戰後,按照空聯司命令返航。飛到大堡機場上空時,我的油量警告燈亮起來了,就在我準備著陸時,耳機裡突然傳來地面指揮員的命令:「快拉起來!後面有敵機!」
聽到這侷促的命令,我立即拉起機頭向四周搜索。我發現我的左後方有兩架飛機,一前一後,高度很低,正以大坡度向左轉彎,像在編隊飛行。隨著距離慢慢靠近,我終於看清,前面一架是蘇聯友機,後面一架是緊追不捨的美軍飛機。
就在我準備加大速度佔位攻擊時,美機卻突然放棄對蘇聯友機的追擊,機身一側,趁勢咬住了前方正在下滑、準備著陸的張牛科的長機。我就喊:「快動,敵人要開炮了!」話還沒喊出來,張牛科的長機就冒出了白煙,飛機被擊中,發動機停車了。
為救戰友,我顧不得飛機油量警告燈的警告,加大油門向敵機追去。眼看就要追到開火距離時,美軍飛行員身手不凡,突然來了個下滑右轉,避開了攻擊。當時飛機高度只有六七百米,下面還有300米高的山,下去必定要撞山。於是我拉杆向上,爭取一點高度,監視著敵機。
果然,美機只是虛晃一下,它反轉過來,向左上升轉彎。我在較高的位置推機頭瞄準,還未瞄上,敵機又反過來向右轉,我一下子被它甩到外側。這時,我抓住時機瞄準敵機,拼命拉一桿,硬是把瞄準光環的中心點拉到敵機頭上,一縮光環按下炮彈按鈕,三炮齊射。炮彈像一個個大火球,帶著仇恨撲向敵機,擊中了敵機主油箱。敵機立即冒出濃煙大火,迅速下落。
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從煙火中飛快彈出,我判斷是敵機飛行員跳傘了,立即報告:「敵人跳傘了,快來抓俘虜!」便迅速扭轉機頭,對正跑道,放下起落架落了地。飛機滑到跑道南端,發動機就自動停車了——油量全部耗盡。現在回想起來可真有點懸,要是再晚回來15秒鐘,後果將不堪設想。
下飛機後,我看見張牛科站在他的飛機旁,立刻跑上前去,向他行了個軍禮,眼含著熱淚說:「對不起,我未盡到僚機的責任,沒有保護好你」,就緊緊擁抱在一起。張牛科拍著我的肩頭安慰我:「別這麼說,你不是把敵機打下來了嗎?應該高興才是。」
那天回去之後我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和祝賀,同志們高興得無以名狀,興奮到了極點。事後我才知道,我所擊落的這架飛機的飛行員,是美空軍第51聯隊上尉小隊長哈羅德·愛德華·費席爾,他被譽為美國的「空中英雄」。按照國際慣例,在空戰中凡擊落5架敵機的飛行員,就被授予「王牌飛行員」稱號。費席爾曾擊落米格戰機10架之多,是「雙料王牌飛行員」。
除了以上戰鬥英雄之外,還有王海、魯珉、侯書軍、王天保等一大批空戰英雄,參戰前平均飛行時間不足100小時、沒有任何空戰經驗的他們,一鳴驚人,成功挑戰最強大的美國空軍的先進戰機和老牌飛行員,成為中國空軍的第一批「王牌飛行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空軍的實力與勇氣。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