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第二部武俠巨著《碧血劍》是以明朝末年為時代背景創作的,裡面的主人公是一名江湖大俠,明朝末年含冤被殺的抗金名將袁崇煥的兒子,為了與父親報仇,邂逅了皇帝女兒阿九(也就是被崇禎砍殺未死的長平公主朱媺娖)。歷史上真的有袁承志和阿九的原型嗎,有的話是怎麼的人生結局呢?
其實在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在位時期,抗金名將袁崇煥確實是被喊冤而死的,並且死的非常慘,是被凌遲處死的,袁崇煥的兒子成人後為父親報仇雪恨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據史書記載,袁崇煥並沒有兒子,「兄弟妻子流三千裡,籍其家,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出自《明史列傳一百四十七袁崇煥》。所以袁承志這個人物是金庸先生為了故事情節需要虛構的。袁承志歷史上並沒此人,與他互相愛慕的大美人阿九呢,阿九有沒有不好說,但是朱由檢的女兒昌平公主確實真實存在,只是她的個人狀況與故事中的有些出路。
1644年春天,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包圍北京城後,走投無路的崇禎皇帝朱由檢首先安排三個皇子逃出皇宮,隱藏到民間,接著就是安排他的嬪妃女眷們,作為皇帝的女人,若是到了起義軍手中,一定會百般侮辱後被殺掉,有靖康之恥為戒,他想與其被別人殺掉還不如賜死她們,至少保留個好名稱,結果就賜死了所有妃嬪。處理完他自己的女人命運,他就去找他的兩個女兒,一個15歲的長平公主,一個年僅6歲的昭仁公主,首先他來到長平公主面前,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兒他是實在不忍死下手,但是已經走投無路的他只好喝了兩口酒後,含著淚用衣袖當著自己的臉用劍砍向長平公主,他第一劍砍在公主右臂上,隨後他又一劍砍去,公主下意識的用左臂一擋,直接砍斷了左臂,公主便昏死了過去,崇禎最後快步走到小公主跟前,猛刺幾劍,小公主隨即死去,慌張中的朱由檢帶著隨身太監登上景山,選擇自縊殉國。後來有宮女路過發現長平公主還沒有完全斷氣,就給她簡單包紮了一下偷偷運到宮外,幾天後,長平公主甦醒過來,這樣長平公主只是被他父親砍傷而並沒被砍死,其實並非袁承志救的她。
沒過多長時間,大金的軍隊就打跑的李自成的起義軍,他們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進駐北京,並成了紫金城的新主人,並改國號為大清,從此進入了滿清順治時期。滿清的時間控制著多爾袞為了便於統治,籠絡民心,他大赦天下,並厚葬了死去的前朝崇禎皇帝及皇后,倖存下來的長平公主也受到了他們的優待。到了崇禎死後第二年,受到如此大的挫折的長平公主上書滿清朝廷,請求削髮為尼,遠離凡俗的是是非非,但是沒有獲得朝廷同意,反而降紙讓她嫁給了在明朝時期本應該屬於她的駙馬爺周顯,讓她在崇禎時期的沒有完成的婚事在改朝換代後繼續完成了。多爾袞這麼做其實不是他多有愛心,而是為了更好籠絡人心,做給別人看。一年間經過天翻地覆的變故之後,身為前朝公主在在嫁給他父親給她選的駙馬,她哪有心情呢,即便嫁了過去,她又怎麼能有好的心情呢,他們成婚後第二年,懷有五個月身孕的長平公主抑鬱而終。
在歷史上抗金名將袁崇煥是沒有兒子的,即便被冤枉凌遲處死了,也不會有兒子出來報仇雪恨,但是朱由檢的女兒長平公主被崇禎刺殺未死一事確實存在,順治二年長平公主去世的,要說報仇的事兒,只能是崇禎皇帝的幾個逃亡民間的兒子打著報仇的名義想恢復大明朝,歷史的車輪不會倒轉,他們最後也就成了沙漠一粟,大風一吹就消失在了黃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