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小麥
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
人生如白駒過隙,歲月饒過誰?以前忙碌一天從不感覺累,現在幹一點體力活就感覺不行了。
感覺自己真的老了,以前去KTV都是爭著搶麥來唱歌,現在只想安靜地坐在角落裡聽年輕人唱。
平時在同學群裡也喜歡隱身了,不怎麼愛在群裡發言了,遇到不公的時候,也沒那麼憤世嫉俗了,反而是會告訴自己,社會就是這樣,學會習慣吧。
我是79年的,仍然還是在二線城市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同場競技,一樣的通宵夜班,一樣的壓力和強度。說實話,身體有時候真的是熬不住,但社會真的很殘酷現實,並不會因為你的年齡大了就自動給你減輕負擔,格外照顧你,而是殘酷地優勝劣汰。
真的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大家都有生存壓力,即使生活再艱難,你都沒有資格去抱怨。作為70後,我們最害怕的四個問題是「怕沒有錢養老」,「怕父母生病」,「怕兒女不爭氣」。「怕自己身體出毛病」,這也是最現實的四個問題。
我們70後這一代人真的太不容易了,想想童年再苦再累,都是美好的回憶,可是現過得好了,反而覺得壓力太大,一點幸福感都沒有。
悄悄老去的70後,活得最累,不容易。
70後的我們,曾經有很多的夢想,有的實現了,有的破滅了。在生活面前我們掙扎過,彷迷茫過,還是挺過來了。
70後的我們漸漸退去了青澀,開始適應社會這個大熔爐,因為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沒有那麼大的激情了。我們不再輕狂,不再瀟灑,有的是對於生活的壓力,對於未來的迷茫。
我的鄰居老劉也是70年,他說他七歲就開始幫家裡幹農活,又放牛又放羊,十二三歲就會犁田了。老劉說他當初早早休學不是不愛學習,實在是家裡供不起了。
後來他進城打過工,擺過攤,開過店,起早貪黑沒清閒過,現在為了生活還在依然努力跑。因為上有父母要盡孝,下有兒女正求學,只願大家過得好,對他來說,傷痛煩惱就會一笑而過。
其實不僅僅是老劉這樣,70後的我們,比年輕的老,比年老的小,人到中年的年紀真的好尷尬。
70後的我們,有時候明明很想哭,卻還在笑。明明很難過,卻裝作無所謂。明明很煎熬,卻偏偏說自己很幸福。為的只是隱藏起自己的脆弱,不願別人看見自己的傷口,只想在心底獨自承受。可是這樣,真的好累好累,活得不簡單,太不容易了。
70後都明白:靠誰不如靠自己,強大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
當你懂得了人情的冷暖,你便會知道:要想過得踏實,你就要成為自己的靠山。與其巴結誰,不如讓自己夠強大,與其依靠誰,不如讓自己變成誰。
林徽因說:「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那些邀約好同行的人,一起走過年華,但有一天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
生活就是這樣,生容易,活容易,生活真的不容易。所有的痛你得自己去承受,所有的累你得自己去硬扛。
別人給你的只是一片葉子,自己做大樹才可以乘涼,靠自己才能踏實安心。不管生活多苦,心多累,堅持就能看到希望,要堅信越努力越幸運。
別人永遠都是別人,靠別人,永遠不如靠自己。作為一個70後,我們一定要學會靠自己,用最安穩的心態,支撐住生活的希望和未來。
小麥寄語:70後的餘生,不要再辜負自己。
70後的一代,肩上挑的是家庭的重擔,生活的壓力讓我們變得不再輕狂,社會的變化,讓我們有時候力不從心,跟不上步伐。
70後的一生是艱辛的一生,記憶的長河裡是滿滿的回憶和不舍,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忙忙碌碌,享盡人生酸甜苦辣。
前半生我們為了肩上的責任,忙碌奔波,不敢歇息,失去了太多的快樂,活得太累。後半生,慢慢老去的我們要好好生活,好好愛自己。往後餘生,凡事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強。無論結果如何,都要知足常樂,笑口常開。
歲月的腳步可從來不等任何人,現在還不去好好享受生活,好好愛自己,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每一個年齡段有每一個年齡段的風採,70後在這條通往老去的路上,一定要保持一顆不老的心,讓自己慢慢體面地老去。自己照顧自己的身體,認真地過好每一天屬於自己的日子和生活,人生才沒有白活。
作者:凌小麥,一個喜歡文字和咖啡的姑娘,很高興能在我的文字裡與你相遇,願用最溫情的筆觸,陪你把生活過成詩。特別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致敬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