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失牽動70萬網友的心!我院首個捐贈手環幫助老人回家

2021-02-14 武漢京都結石泌尿外科醫院

          前幾日,長江日報發布了一條《八旬痴呆老人走失,監控畫面看哭子女:30分鐘路程來來回回走了七八小時》消息,截止到今日中午,「今日頭條」平臺網友閱讀數近77萬,跟評留言超2500條。不少網友心疼老人的經歷,也有感同身受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和家中的類似事情,也有熱心網友寫評論出點子,呼籲全社會孝老敬親關愛痴呆老年人,為此,長江日報也發起了公益活動:為老人認捐防走失定位設備。看到這個公益活動後,我院主動聯繫長江日報,表示願意捐贈一批老人專用定位手環。

        長江日報記者在東湖高新區龍泉街派出所,通過監控視頻還原84歲老人失蹤後軌跡。據老人的子女介紹,老人有一個老姐妹住在龍泉街上,失蹤當天16時左右,老人從老姐妹家吃完飯出來,說要去女兒家,此後就失去了聯繫。輔警汪警官根據這條線索,開始查看城市監控。

老人12個小時走了20多公裡

   

7月30日20時44分,在龍泉街郵政所門口,看到老人穿著一件白色短袖,黑色褲子,手上還拿著一個塑膠袋子,從郵政所門口經過後,筆直朝著福利村的方向走去。20時59分,老人從龍泉街派出所門前經過,往龍泉風景區方向走去。

21時40分,老人出現在魏集村村委會門前的監控畫面裡,那條路上有很多岔道,老人從路的左邊走進一條小路,10分鐘後出來,又走到右邊的一條巷子裡,來來回回在這條路上走,整個過程沒有一個路人經過該路段。22時23分,老人離開了魏集村村委會附近,繼續往前走。13分鐘後,老人出現在楚天名山牌坊附近,漆黑的夜晚,路燈照在白髮老人身上,拉長的影子顯得格外孤寂。22時42分,老人出現在龍景路與景觀路交會處。民警說,老人走的路越走越偏僻,不僅監控沒有覆蓋,一路連人都碰不到,這也是沒有人及時發現並報警的原因。此後相當一段時間的監控畫面上,都找不到老人的影子,但民警判斷,老人往中華大道方向走去了。7月31日凌晨4時28分,在中華大道與紙龍路的交會處,再次看到老人,那裡是保稅區,途中有一座中華大道高架橋。在高架橋兩頭的監控畫面中,都沒有看到老人出來的畫面,而高架橋兩邊沒有岔路,看了18個小時監控的輔警汪警官判斷:老人就在高架橋下。

8月1日6時30分,離老人失蹤已經有39小時。15分鐘後,民警帶著老人的兒子趙習金,在高架橋下一個工棚裡,找到了意識迷糊的老人。汪平貴說,從老人出走的龍泉街郵政所到高架橋,直線距離20公裡,說明老人在12個小時裡走了20多公裡。

兒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打開GPS找媽媽


       自從老母親患老年痴呆症後,趙習金習慣每隔一個小時,點開手機查看一下母親在哪裡,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用GPS定位母親的位置,開車去把她找回來。7月29日,母親的GPS突然無法充電,他趕緊在網上買了一個新的,可還沒收到貨,母親就又不見了。趙習金說,自從母親患了老年痴呆症後,就給她胸前掛了一個GPS定位器,每天早上出門,都要檢查GPS的電量,一旦頭天晚上沒充電,回來肯定找不到母親的人,又要滿大街尋人了。趙習金懊悔的是,明知母親那天沒戴GPS,就不該讓她出門。7月30日下午,老人從老姐妹家吃完飯說要去姑娘家。由於老人雖然有老年痴呆症,但神志清楚,總是獨自來往姑娘家,別人也沒在意,誰知道就失蹤了。3日中午,龍泉街派出所民警來到老人家中,將一個有定位功能的電話手錶戴在老人手腕上,兒子趙習金給她新買的GPS也掛在老人脖子上,「這下有了雙保險,再也不會讓母親走失了!」龍泉街派出所表示,目前正在梳理轄區內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人數,準備為這類老人配置定位設備。

      「每個走失老人的背後,都牽動著一個個家庭。」我院院長沈章義表示,「關愛老人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在我國已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今天,每個社會力量都應該為幫助老人盡微薄之力。」沈章義說,看到此報導後,他深受感動,當即決定「我院願意為全市老人捐贈一批定位手環。」

          據悉,我院捐贈的這批老人專用定位手環,主要針對失智老人,手環利用了GPS等多重定位技術,定位精準,在危急時刻,能夠有效保障老人安全出行。並且在關愛老年人群體這條路上,我院一直都在行動!!!

        目前,我院聯合湖北省慈善總會、湖北省老齡協會成立的百萬「湖北慈善關愛老年人結石病基金」公益活動仍在進行中,如果您年滿55周歲且是省內居民,均可享10元查結石以及取石手術1000-6000元現金援助,特殊貧困老年結石患者還能申請免費救治。

        申請方式: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即可直接到基金辦公室(武昌區徐東才華街1號武漢京都結石病醫院)申請,或通過撥打公益援助熱線027-87329808申請援助。

          如果您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幫助這些痴呆症老人以及貧困患者老年群體,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靈山正能量】老人深夜走失街頭忘記回家路,幸好遇到了他們……
    ,為防止老人家再度走失,眾人及時穩住老人,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並告知隊長諾言。       志願者諾言第一時間趕到後,經過詢問,因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無法提供居住的地址與家人的聯繫方式。諾言馬上編輯了短文並錄製視頻廣發微信群,眾網友紛紛轉發,三分鐘後有網友提供了老人的居住地址,同時警察也趕到了現場。       志願者們將掌握老人的第一手資料反饋給出勤警察,就在大家扶起老人要送其回家的時候,老人家說腳痛無法走動。
  • 110快速反應,古城民警幫助走失老人回家
    110快速反應,古城民警幫助走失老人回家 2020-08-14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即日起,新文化報防走失手環免費領!
    但也許一枚小小的防走失手環就能在老人迷路時,幫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  新文化報第三屆「老人防走失手環發放」活動正式啟動,今日起,首批500個防走失手環將免費發放,長者及長者家人可到指定地方進行領取,諮詢電話:0431-81883588。
  • 集安太王邊境派出所民警幫助走失老人回家
    近日,集安市太王邊境派出所民警熱心幫助一名走失老人找到家人,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受到群眾廣泛讚譽。 民警見狀,一邊安慰老人緊張的情緒,一邊詢問老人的具體情況,民警向老人了解詳細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後,民警於上午11時許駕車將老人送回家中。
  • 「朋友圈」全城搜尋 八小時找回走失老人
    尋人啟事:老人已走丟7個小時!」12月12日晚上,一條「朋友圈」消息牽動了許多敦煌人的心。當天下午四時,敦煌市黃渠鎮一八旬老人不慎走失,家人心急如焚,黃渠鎮村領導、村組幹部、派出所民警30餘人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向老人走失的轉渠口鎮方向、市區方向及鎮村各居民街道展開尋找,全鎮各村也同步在村組微信群、朋友圈中轉發尋人信息,全民在線接力尋人,最終,在愛心人士的積極參與下,八個小時後,老人被發現並平安回家。
  • 揚州儀徵:老人走失,他們接力背她回家
    他們背老人回家   一個輔警彎腰背著老人,另外一人則緊緊跟在身後,小心翼翼護送……16日下午,揚州市公安局儀化分局的張所長突然收到轄區群眾發來的幾張照片。   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照片中的人是所裡的民警徐維民和輔警常晉榕。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原來,16日下午,白沙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儀化生活區長江路臺階邊坐著一位老人,可能不認識回家的路了。   接到報警後,民警徐維民、輔警李庭洲和常晉榕立即趕到了現場,找到了老太。
  • 暖心民警愛心行,助走失老人回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婁元軍 11月24日22時許,郟縣公安局黃道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轄區內的老虎洞水庫周邊有一名女性老人輾轉徘徊,疑似走失,請求幫助。 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往現場,在群眾的幫助下找到老人。
  • 痴呆老人走失緊抱外孫整夜!網友: 忘了一切也不會忘記愛你...
    6月25日,深圳袁女士的父親帶著1歲半的外孫從小區走出後,一直沒回家。老人70多歲,患有腦萎縮。「記憶不是太好,家庭地址、電話號碼都不記得,他自己出去很可能找不回來。」隨後,袁女士趕忙在朋友圈發消息求助。26日凌晨,袁女士接到一名網約車司機的電話,說在四海公園內發現一名老人抱著小孩,袁女士隨即趕往找到兩人。
  • 天氣暖外出多省城老人走失事件頻發 記憶力減退是主因
    每年天氣回暖,就是老人走失事件高發期。」4月23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嶺分局的張警官表示。3月29日16時,公安杏花嶺分局鼓樓派出所民警趙明山在出警返回途中,發現羊市街幼兒園存車棚內有一位老人渾身泥土坐在地上。他仔細一看,原來是「老朋友」王某某(男,65歲,患有腦梗,家住省城解放路)。他知道,他又走失了。於是,他把老人送回家。
  • 老人走失兩天一夜後?
    「老人迷路走失兩天一夜,200多名熱心人幫忙晝夜尋找,才讓我們全家重新團圓。否則,找不見媽媽會讓我後悔一輩子。」2月23日,走失老人家屬席女士向好心人送出錦旗的那一刻,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作為舉家來太原創業的外地人,她感受到了來自龍城的滿滿愛心。
  • 60歲以上的老人,9日來這裡免費領手環,真有用!
    那麼黃手環從哪裡領呢?5月9日上午9點至12點,到張寒暉文化廣場領取。據了解,今年5月9日,是我國的第一個「無走失日」當天上午10點,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將在上海舉行隆重的啟動儀式,全國上下,將為充滿期盼目光的老人開啟溫暖回家之路…… 「5910」,諧音為「無走失」之意。
  • 頭條尋人2019年幫助4173名走失者回家,累計已幫助超過12000個家庭...
    據介紹,2019年全年,今日頭條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共發布了34137條尋人尋親信息,幫助4173名走失者回家。自2016年2月正式啟動以來,該項目累計已經幫助超過12000個家庭團圓。字節跳動公益總監、頭條尋人項目負責人曾華介紹,2019年頭條尋人一共發布了34137條尋人尋親信息,經過逐一回訪,有20054名走失者最終在警方、民政救助管理機構、好心人、志願者組織和頭條尋人等幫助下找回,這意味著近六成走失者最終安全回家。其中,在頭條尋人幫助下回家的走失者有4173名。
  • 頭條尋人2019年幫助4173名走失者回家 累計幫助超12000個家庭團圓
    據介紹,2019年全年,今日頭條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共發布了34137條尋人尋親信息,幫助4173名走失者回家。自2016年2月正式啟動以來,該項目累計已經幫助超過12000個家庭團圓。字節跳動公益總監、頭條尋人項目負責人曾華介紹,2019年頭條尋人一共發布了34137條尋人尋親信息,經過逐一回訪,有20054名走失者最終在警方、民政救助管理機構、好心人、志願者組織和頭條尋人等幫助下找回,這意味著近六成走失者最終安全回家。其中,在頭條尋人幫助下回家的走失者有4173名。頭條尋人2019年幫助4173名走失者回家。
  • 【傳遞正能量】刷爆屏的黃色手環原來是這麼個東西...
    在黃手環上附上老人的姓名、家址、親人聯繫方式等,以便他人發現後報警或者送回,這在發達國家已是行之有效的救助常識。在美國應用的十年間,已經幫助許多身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回到家人身旁。「黃手環」還可作為病人的特別標識,容易引起路人關切,最終能幫助老人早日回家。在病人確診的那一天起,醫院與親屬就應該為其戴上這樣的黃手環。
  • 【緊急傳遞】顏淑芝老人走失68小時仍未回家,家人急盼線索
    請青島的朋友們迅速擴散尋人啟事願顏淑芝長者平安度過寒冷的冬日願阿姨平安、早點回家>大眾網青島1月27日訊(記者 李敏)今天,微信圈裡很多網友在轉發一條關於「尋找走失老人顏淑芝」的信息。莊女士回憶起當晚的情景,又著急又自責。據莊女士介紹,她的母親叫顏淑芝,有些老年痴呆。但是,老人是退休的工程師,一向自尊心很強,特別介意別人說她有「痴呆症狀」,不願配合治療。去年夏天,老人曾趁莊女士午睡的時候溜出家門,結果找不到回家的路,一直走到澳門路上才被細心的路人發現異常,送到湛山派出所,由民警送回了家。從那以後,莊女士便不讓老人自己出家門。
  • 鄭州一老人深夜徘徊地鐵站 值班站長多方聯繫助回家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近日,在鄭州地鐵5號線七裡河站值班站長樊留峰發現一名老人在站臺輾轉走動,多年的工作經驗使他感覺到一絲異常。他立即向前詢問,多番溝通後,發現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樊留峰耐心引導老人說出家庭住址,但老人始終表達不清。怎麼辦?
  • 老人走失進入「高發期」,兒女勿忘「標記」回家路!
    接警人員迅速趕到,到達現場後,接警人員越看越覺得老人眼熟,靈光一閃,這不是周老太嘛,1個月前也走失過,剛好是他救助的,沒想到這次這麼巧,再次見到了「熟人」。經過溝通,確認了走失的老太就是周老太,幸好他記得周老太的住址,趕緊將她送回車坊的家中,周老太子女看到「熟人」,連連表示抱歉及感謝!
  • 焦作九旬老人走失,找到時人已去世!家有老人一定請注意……
    據走失老人家人介紹,老人是12月12日下午三點多走失的,家人全員發動、多方尋找無果。四天後在距家七公裡外的河溝裡找到了老人,判斷老人是失足掉進了河溝,找到時,老人已經去世......無獨有偶,12月15日下午,孟州一九旬老大爺也走失了,不過萬幸的是,在走失十幾個小時之後家人最終找到了老人,老人一切安好。
  • 諸城這些老人可免費領取防走失黃手環
    據了解,諸城市每月都有患認知症的老人走失。認知症,俗稱老年痴呆,有以下常見的安全問題:(一)走失:認知症患者因記憶功能受損,尤其是中、重度認知症患者的定向力出現障礙,外出找不到住所,叫不出親人的名字,甚至忘記自己的姓名、年齡等,因此單獨外出很容易迷路或走失。應避免患者單獨外出。
  • 鄂州鳳凰派出所暖心救助兩名走失老人
    近日,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區分局鳳凰派出所持續推進「霹靂4號」行動,暖心救助兩名走失人員,獲得群眾讚譽。12月14日中午,鳳凰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鳳凰路有個老婆婆像迷了路!」值班民警鄧江兵等人迅速趕至現場,發現確實有個婆婆迷路了。因天氣寒冷,民警將該婆婆帶回派出所,經過耐心詢問,該婆婆說出自己叫孫某,70歲,鄂州杜山鎮某村人。鄧江兵等人一邊通過公安平臺核實孫某的身份住址,一邊聯繫杜山派出所請求協助。後在杜山派出所的協助下,將孫某安全送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