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長江日報發布了一條《八旬痴呆老人走失,監控畫面看哭子女:30分鐘路程來來回回走了七八小時》消息,截止到今日中午,「今日頭條」平臺網友閱讀數近77萬,跟評留言超2500條。不少網友心疼老人的經歷,也有感同身受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和家中的類似事情,也有熱心網友寫評論出點子,呼籲全社會孝老敬親關愛痴呆老年人,為此,長江日報也發起了公益活動:為老人認捐防走失定位設備。看到這個公益活動後,我院主動聯繫長江日報,表示願意捐贈一批老人專用定位手環。
長江日報記者在東湖高新區龍泉街派出所,通過監控視頻還原84歲老人失蹤後軌跡。據老人的子女介紹,老人有一個老姐妹住在龍泉街上,失蹤當天16時左右,老人從老姐妹家吃完飯出來,說要去女兒家,此後就失去了聯繫。輔警汪警官根據這條線索,開始查看城市監控。
老人12個小時走了20多公裡
7月30日20時44分,在龍泉街郵政所門口,看到老人穿著一件白色短袖,黑色褲子,手上還拿著一個塑膠袋子,從郵政所門口經過後,筆直朝著福利村的方向走去。20時59分,老人從龍泉街派出所門前經過,往龍泉風景區方向走去。
21時40分,老人出現在魏集村村委會門前的監控畫面裡,那條路上有很多岔道,老人從路的左邊走進一條小路,10分鐘後出來,又走到右邊的一條巷子裡,來來回回在這條路上走,整個過程沒有一個路人經過該路段。22時23分,老人離開了魏集村村委會附近,繼續往前走。13分鐘後,老人出現在楚天名山牌坊附近,漆黑的夜晚,路燈照在白髮老人身上,拉長的影子顯得格外孤寂。22時42分,老人出現在龍景路與景觀路交會處。民警說,老人走的路越走越偏僻,不僅監控沒有覆蓋,一路連人都碰不到,這也是沒有人及時發現並報警的原因。此後相當一段時間的監控畫面上,都找不到老人的影子,但民警判斷,老人往中華大道方向走去了。7月31日凌晨4時28分,在中華大道與紙龍路的交會處,再次看到老人,那裡是保稅區,途中有一座中華大道高架橋。在高架橋兩頭的監控畫面中,都沒有看到老人出來的畫面,而高架橋兩邊沒有岔路,看了18個小時監控的輔警汪警官判斷:老人就在高架橋下。
8月1日6時30分,離老人失蹤已經有39小時。15分鐘後,民警帶著老人的兒子趙習金,在高架橋下一個工棚裡,找到了意識迷糊的老人。汪平貴說,從老人出走的龍泉街郵政所到高架橋,直線距離20公裡,說明老人在12個小時裡走了20多公裡。
兒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打開GPS找媽媽
自從老母親患老年痴呆症後,趙習金習慣每隔一個小時,點開手機查看一下母親在哪裡,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用GPS定位母親的位置,開車去把她找回來。7月29日,母親的GPS突然無法充電,他趕緊在網上買了一個新的,可還沒收到貨,母親就又不見了。趙習金說,自從母親患了老年痴呆症後,就給她胸前掛了一個GPS定位器,每天早上出門,都要檢查GPS的電量,一旦頭天晚上沒充電,回來肯定找不到母親的人,又要滿大街尋人了。趙習金懊悔的是,明知母親那天沒戴GPS,就不該讓她出門。7月30日下午,老人從老姐妹家吃完飯說要去姑娘家。由於老人雖然有老年痴呆症,但神志清楚,總是獨自來往姑娘家,別人也沒在意,誰知道就失蹤了。3日中午,龍泉街派出所民警來到老人家中,將一個有定位功能的電話手錶戴在老人手腕上,兒子趙習金給她新買的GPS也掛在老人脖子上,「這下有了雙保險,再也不會讓母親走失了!」龍泉街派出所表示,目前正在梳理轄區內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人數,準備為這類老人配置定位設備。
「每個走失老人的背後,都牽動著一個個家庭。」我院院長沈章義表示,「關愛老人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在我國已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今天,每個社會力量都應該為幫助老人盡微薄之力。」沈章義說,看到此報導後,他深受感動,當即決定「我院願意為全市老人捐贈一批定位手環。」
據悉,我院捐贈的這批老人專用定位手環,主要針對失智老人,手環利用了GPS等多重定位技術,定位精準,在危急時刻,能夠有效保障老人安全出行。並且在關愛老年人群體這條路上,我院一直都在行動!!!
目前,我院聯合湖北省慈善總會、湖北省老齡協會成立的百萬「湖北慈善關愛老年人結石病基金」公益活動仍在進行中,如果您年滿55周歲且是省內居民,均可享10元查結石以及取石手術1000-6000元現金援助,特殊貧困老年結石患者還能申請免費救治。
申請方式: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即可直接到基金辦公室(武昌區徐東才華街1號武漢京都結石病醫院)申請,或通過撥打公益援助熱線027-87329808申請援助。
如果您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幫助這些痴呆症老人以及貧困患者老年群體,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