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灘古鎮位於合川城區東北28公裡的淶灘鎮,山環水抱,景色秀美,歷史悠久,文化昌明。它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最美麗村鎮。2013年作為中國八大古鎮之一入選《中國古鎮》特種郵票,被譽為國家名片。
淶灘於宋代建鎮,三面懸崖峭壁,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勢。整個古鎮融古街、古佛、古甕於一體,是典型的山寨式場鎮格局。鎮內明清時期小青瓦房高低錯落,尺度適宜的石街小巷顯得古樸典雅,清代建築文昌宮保存完好,古戲樓外欄木刻浮雕令人嘆為觀止。
清同治元年增修的甕城為重慶唯一,具有關門打狗、甕中捉鱉的禦敵功效。鎮內還有回龍廟、張爺廟等遺址和九宮十八廟的美麗傳說。
二佛寺位於合川淶灘古鎮渠江岸邊的鷲峰山上,建於晚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縣誌載:黃巢起義攻佔長安,唐僖宗逃奔成都,曾遣使到二佛寺祈禱。其分上下兩寺:上寺按「伽藍七堂」布局,分設玉皇殿、大雄殿、觀音殿、左右廂房而形成的四合院;下寺利用自然山巖坡石支撐屋頂,鑿刻南、西、北三壁佛像,兩樓一底三層重簷的歇山式屋頂殿堂。石刻面積700多平方米,共42組,造像1700餘尊。
主尊佛為天然巨石鑿成的釋迦牟尼佛。寺內成百上千的大小羅漢,或行或立,或坐或臥,表情千姿百態。總之,二佛寺禪宗石刻造像,為全國罕見,敦研究院院長段志傑考察二佛寺之後說:「淶灘摩崖造像是全國禪宗的焦點。」
文峰街位於合川涪江一橋與嘉陵江南屏大橋之間,是合川集旅遊、餐飲、休閒、文化、娛樂於一體的巴俗文化商業街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重慶「十大最美古鎮」,2015新重慶巴渝十二景。
走進文峰街,您不僅能飽覽三江匯流的壯觀,感受煙波浩渺的嫵媚,還可品嘗三江鮮魚、麻辣火鍋、合川米粉、雞肉抄手、合川桃片、合川肉片等眾多合川名特小吃和特色菜品。
盧作孚故居是在合川文化街芭蕉院建於晚清的一樓一底小青瓦房,面積900平米,古樸滄涼。盧作孚(1893年—1952年),合川人。始欲教育救國,1925年後創辦民生公司,開始實業救國。
先後創建合川電燈廠 、自來水廠 、機械碾米廠 ,抗戰時期合營華鎣公司、大昌鐵廠、海鑫鋼鐵廠和製藥廠 ,又辦合川瑞山小學、藥廠 、醫院,建公園、運動場、科學館、圖書館、日報社,整改市政,安裝電話,開闢西山坪農場、天府煤礦,建川北鐵路、辦三峽織布廠。
十年奮鬥,民生公司面目一新,成為民國鄉村建設模範。1938年武漢大撤退,他冒著日機轟炸,指揮宜昌軍工物質日夜搶運重慶,被譽為「中國的敦克爾大撤退」。1944年代表中國出席紐約國際通商會議,橫向投資合資企業58家,他任18家董事長。1950年經安排,他自香港回大陸,為新中國航運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陶行知故居「逸少齋」在合川古聖寺側,三間土牆草房(今改建為小青瓦房),是其在育才學校的舊居,樸實無華。其屋前有荷花池,他命名曰「周子池」,取北宋理學祖師周敦頤(曾任合州判官)《愛蓮說》:「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之寓意,以教育學生要像荷花那樣做人。
周恩來、鄧穎超、馮玉祥等先後曾來此小住,陶行知為此寫了一首《荷葉舞歌》編成舞蹈表演給他們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