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上市湘企今年相繼更名,原因各不相同

2020-12-24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 潘顯璇 實習生 陳瑜玲)俗話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這句話放在A股上市公司,卻不大行得通。12月16日,開元股份證券簡稱正式變更為開元教育。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已有華民股份、雪天鹽業、開元教育3家上市湘企先後完成了更名,並有大康農業正在推進更名工作。這些企業改名換姓的背後,是出於什麼動機呢?

雙主業變單主業,開元股份更名開元教育

開元教育發布的公告顯示,長沙開元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開元教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2020年12月16日起,公司證券簡稱由開元股份變更為開元教育。

公司於2017年積極推動戰略轉型,收購上海恆企教育培訓有限公司和中大英才(北京)網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3月完成製造業剝離,主營業務由職業教育與儀器儀表製造業雙主業並行變更為單一的職業教育業務。2020年1至9月,公司的全部營收和利潤均來自職業教育業務。公司現有名稱已不能反映公司的經營業務與行業屬性,且不符合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而變更後的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符合公司實際情況和發展戰略。

易主轉型發展,紅宇新材更名華民股份

2020年7月14日,紅宇新材發布公告稱,公司由湖南紅宇耐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湖南華民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華民股份」。

對於更名的緣由,華民股份表示,受國家宏觀經濟影響,公司耐磨材料經營業績維持在較低水平,公司及時調整戰略定位,搭建團隊在新一代通信技術及智慧城市等方面積極開拓及發展業務。原來的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已具有一定局限性,制約了公司實際業務的開展,對公司加速轉型升級造成了較大阻力。

記者注意到,不同於開元教育對公司名字的「微調」,從紅宇新材變成華民股份,可謂徹底「改頭換面」。背後的原因,與公司控制權的變更有關。2019年3月,已經連續兩年虧損的紅宇新材易主,接盤者是盧建之控股的產業投資公司,隨後盧建之開始擔任紅宇新材的董事長。而2016年即註冊成立的湖南華民資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正是盧建之。

打破地域屬性,湖南鹽業更名雪天鹽業

2020年9月18日,湖南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雪天鹽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月24日起,公司證券簡稱由湖南鹽業變更為「雪天鹽業」。

湖南鹽業上市以來,在生產、市場方面都已逐步實現全國布局。生產方面,擁有5家省內外生產企業;銷售方面,除湖南核心市場外,截至2019年底,已在省外建立了18家分公司,省外市場銷售額佔比逐年增多,並出口到東南亞、非洲國家,公司正由省級區域公司向全國性公司轉型。

同時,公司實施完成品牌優化整合,明確「單品牌」戰略,集中資源打造「雪天」品牌,目前該品牌在全國市場已具備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

此外,自鹽業體制改革正式實施以來,食鹽行業進入競爭時代,存在較大整合空間,公司後續可藉助資本市場,通過行業內、產業鏈上下遊合作或併購重組以實現外延式、規模化發展。

基於以上原因,公司原有地域色彩明顯的名稱及證券簡稱不利於公司拓展全國、國際業務,也不利於公司開展行業合作整合工作,也不利於公司藉助資本市場影響力提升品牌價值。

更名題材炒作需警惕風險

不僅是湘股板塊,從整個A股市場來看,近期更名的上市公司不少,數據顯示,除「戴帽」「脫帽」等被動更名外,今年選擇主動更換證券簡稱且已生效的上市公司超過了70家。此外,還有包括上市湘企大康農業等在內的多家公司發布了擬變更公司名稱和證券簡稱的公告,目前正在推進中。

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近期有部分上市公司更名後受到資金熱炒,股價連續多日上漲。比如,11月20日晚,中小板上市公司澳洋順昌公告稱,鋰電池業務已經成為公司的最大利潤來源及最大的盈利增長點,擬將公司名稱從「江蘇澳洋順昌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江蘇蔚藍鋰芯股份有限公司」,擬將經營範圍變更為電池製造、其他電子器件製造等。之後,澳洋順昌股價連續2天漲停。

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一定要仔細分析改名公司背後是否經營有實質性變化,如果單純迎合市場熱點炒作而改名,短期內公司股價雖有所拉升,但風口過了遲早股價會跌回原點。

有意思的是,從近幾年A股公司的幾波股票更名熱潮來看,還存在一定的特點和規律。比如,2013年至2014年,環保行業興起,不少股票名稱中增添了「節能」、「環保」、「新能」等字眼。2017年至2019年,股票名稱變更後出現了不少「新材」、「生物」、「科技」、「互聯」、「智能」等與新興產業相關的字眼。

[責編:吳岱霞]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湘企再獲「上市門票」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
    原標題:湘企再獲「上市門票」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   參加「
  • 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不誤 上市湘企基本都已有序復工復產
    上市湘企基本都已有序復工復產 準備工作充足確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不誤,長沙114家重點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 受訪者供圖 自2月10日以來,湖南多地迎來復工復產高峰,各家上市公司亦加入復工潮,並實時向市場發布目前生產和經營情況。 企業復工復產迫不及待,配套政策也持續推出。2月13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主持召開全市企業上市工作座談會。在與7家擬上市企業負責人座談時,他表示,長沙將繼續保持幫扶企業的決心不改、措施不變、力度不減,全力支持優秀企業儘快上市。
  • 臺企登陸上市正成新趨勢:今年6家已完成上市,8家等待審查
    這是今年福建廈門第4家在大陸上市的臺企。「上市不是一個結果,只是發展百年企業的一個過程。」作為全球健康家居設計及製造商,臺企「建霖家居」紮根廈門已長達30年。「建霖家居」總裁陳岱樺表示,自7月企業登陸大陸A股市場後,公司獲得了更多的資金。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籌資,企業能建立更好的公眾形象及市場知名度,降低了融資及經營成本,實現永續經營,更好地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 湘江基金小鎮三年助力13家湘企上市
    過去3年,該小鎮入駐投資機構263家,機構基金管理規模1747億元, 通過小鎮入駐機構注資完成上市的企業已達13家,極大地推動了湖南實體經濟發展,豐富了省內金融市場。截至目前,湘江基金小鎮入駐機構對外投資項目累計385個、投資金額173億元,其中遠大住工已於2019年11月港股上市;捷安高科於今年7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上海先惠自動化已於今年6月科創板成功過會;培育項目聖湘生物、長遠鋰科於2020上半年相繼申報科創板上市……目前,入駐湘江基金小鎮的機構覆蓋了天使基金、VC基金、PE基金
  • 克而瑞:TOP20物企已投資110家科技公司
    物業行業近期動作頻頻,前有融創、華潤等頭部房企分拆旗下物業板塊上市,後有萬科旗下物業更名為萬物雲,意欲何為?近兩年來,物企上市一直都是熱門話題。2019年至今,物企上市迎來井噴,截止目前已有38家物企上市。就在12月17日,港交所迎來今年最後一家物企遠洋服務上市,收官2020物企上市潮。
  • 科創板湘企隊伍將再添新成員 湖南華納大藥廠科創板上市申請獲通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6日訊(記者 黃利飛)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12月15日晚發布公告: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通過審核,將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曾申請創業板上市,但2017年因故被中止審查。此次「轉戰」科創板,擬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2350萬股,擬募集資金13.82億元。招股書顯示,公司的募集資金將用於年產1000噸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二期)續建、中藥製劑及配套質量檢測中心建設、年產30億袋顆粒劑智能化車間建設、藥物研發等項目。
  • 四大報:53家公司A拆A推進中 酒企競速上演貼身肉搏
    有人預計,未來3-5年,將有超過100個城市、超過1億人參保惠民保項目。惠民保是城市定製普惠型醫療保險的統稱,主要指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在社會醫療保險基礎上建立的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各地項目名稱並不完全相同,例如廣州、惠州、雲浮、南京、山西等地叫「惠民保」,東莞、台州叫市民保、溫州叫惠醫保。
  • 16家乳企扎堆闖關IPO的背後
    12月17日,浙江乳企一鳴食品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初步配售結果,即將成為又一家登陸A股的乳企。m6w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今年以來,「乳酸菌飲料第一股」均瑤健康、「進口牛奶第一股」品渥食品、「煉乳第一股」熊貓乳品以及乳企益生菌原料供應商科拓生物相繼在A股敲鐘上市。
  • 崑山維信諾更名為清越科技 已開啟上市輔導備案
    集微網消息 近日,集微網從企查查查詢發現,崑山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已更名為蘇州清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越科技),同時,該公司擬A股IPO,現已開啟上市輔導備案。今年5月,崑山維信諾總經理高裕弟透露,崑山維信諾將於今年年底更名,並計劃明年衝刺科創板。
  • 一周之內集中更名揭牌,同煤、晉煤、晉能三大煤企「名片」成「過往」
    山西資本圈注意到,自晉能控股裝備製造集團於12月11日率先完成揭牌後,晉能控股電力集團、晉能控股煤業集團亦相繼於12月15日、12月17日正式掛牌成立,此舉意味著三大子集團一周之內全部揭牌「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重組方案,晉能控股集團下設晉能控股煤業集團、電力集團、裝備製造集團,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研究院公司、財務公司六大子公司,但主要聚焦煤炭、電力、裝備製造三大核心板塊,並明確由同煤集團、晉能集團、晉煤集團分別更名組建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晉能控股電力集團、晉能控股裝備製造集團,並對三大集團主要領導層進行了集中調整。
  • 利率下行 上市險企淨投資收益率悉數下滑
    上市險企的上半年投資業績,正在顯示出提升權益投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儘管險企追求穩健收益、有七八成資產配在了固收資產上。  今年上半年,隨著利率下行,保險公司息類收益口徑下的「淨投資收益率」直接受到影響,上市險企「淨投資收益率」悉數走低。而若算上權益投資的收益,在「總投資收益率」指標上,多數險企則實現提升。
  • 魯企海外上市大起底:臨沂、濰坊是「中流砥柱」
    目前在新加坡上市的9家山東企業中,有6家來自臨沂,而7家在美國上市的山東企業裡,有一半來自於濰坊。1「山東籍」美股濰坊佔了半邊天9月22日,寵物食品生產商——青島天地薈食品登陸納斯達克掛牌主板,成為目前在美國上市的第7家山東企業。
  • 農曆豬年上市豬企真的飛上天了,龍頭豬企加碼生豬養殖項目
    本年度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22.25元/公斤,同比漲幅76.17%;自繁自養頭均盈利為998.14元,去年虧損71.36元。據不完全統計,近期有9家上市豬企披露了2019年生豬銷售量和銷售收入。從盈利情況來看,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29家上市豬企中,22家淨利同比增長,僅有2家虧損。而在2018年,上市豬企中有14家淨利同比下滑,4家陷入虧損。龍頭豬企2019年度業績預告近日也相繼出爐。
  • 新三板轉板細則出爐 渝企新安潔和華邦健康子公司謀劃A股上市
    原標題:新三板轉板細則出爐 渝企新安潔和華邦健康子公司謀劃A股上市   近日,滬深交易所相繼就《全國
  • 湘家蕩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高潮
    3月28日上午,南湖區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暨嘉興雙宇機電設備項目開工儀式在湘家蕩都市經濟產業園舉行。當天上午共有包括雙宇機電在內的6個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3.5億元。  作為南湖區重大項目的嘉興雙宇機電設備項目位於嘉興湘家蕩區域都市經濟產業園東盛路以西、三店塘以南地塊,佔地約33畝,總投資約1.47億元。
  • 中美同時有「動作」,意義卻大不相同
    導讀:近些年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打壓從未停歇,不但對華採取強硬措施和政治對抗,還發動「貿易戰」,這也是中美關係降溫的重要原因之一,川普在即將離任之際,再一次對華實施強硬措施,對具備中國資質的企業在美上市進行一定審查,如未達到其所規定的要求,那麼這些企業將面臨退市的風險。
  • 豬肉價格持續回落 天康生物等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豬肉價格持續回落,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記者:王思煬受近期豬肉價格下降影響,各家豬企業績波動明顯。新京報記者統計了12家已披露10月生豬銷售簡報的深交所上市豬企發現,其中有7家企業10月銷售收入出現環比下滑。
  • 大同煤業更名晉控煤業後正式揭牌 集團煤炭產業板塊籌劃整體上市
    在12月25日由「大同煤業」正式更名「晉控煤業」後,這家老牌煤業上市公司也迎來更名後的正式揭牌。皆有本輪國企改革契機,晉控煤業也將對標世界一流煤炭行業上市公司,迎來全新發展。原大同煤業的控股股東同煤集團也進行了名稱變更,由「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有限公司」 晉控煤業的前身大同煤業,由原同煤集團為主發起人,聯合中煤能源、河北港口、華能集團、上海寶鋼、同鐵實業、煤科總院、大同地煤共7家單位共同發起設立,是國家股權分置改革後A股主板全流通上市第一股。
  • 後來者居上,這3家國產車企誕生才幾年,市值均達千億,銷量高
    相比起各個豐田、大眾這些海外車企來說,國產車企得用"後來者"來形容,因此國產車企的銷量、市值往往不能和豐田、本田相提並論,像國內知名度很高的吉利,其實在全球市場的市值也才2000多億港元,和市值接近2000億美元的豐田相比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 40家湖南名企赴上海攬才,166人或將來湘就業
    華聲在線12月8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湯俏 實習生 龔正偉)近年來,湖南發展迅猛,越來越多湖湘名企走出「家門」攬才。今天,2020年湖南名企「入名校,攬英才」上海引才活動在上海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