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專題報導:《愛評論:對話吳協恩》 【每天一分鐘,知曉華西事】

2021-02-22 華西月刊

今日頭條

 今天早上6:30,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播出《愛評論:對話吳協恩》專題報導(共3集,今天是第二集)。報導中,吳書記圍繞「從富口袋到富腦袋」的主題,與經濟之聲首席評論員陳愛海展開對話。今天上午8:30-9:00、10:00-10:10,下午14:00-14:10、18:30-18:40將重播。明天同一時間,播出第三集《鮮花是鼓勵,板磚是鞭策》!

(請聽報導)


今日要聞

昨天晚上,華西村召開每月一次的村民大會。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協恩在會上,著重講了「華西的形勢、華西的青年、華西的傳承」。他號召全村上下要不管東南西北風,咬住發展不放鬆,只要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華西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會議由村委會副主任瞿全興主持。會上,三位赴青海省互助縣農村進行實踐鍛鍊的青年代表在發言中,匯報了各自參加「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切身體會和深刻感悟——

書記說——昨天晚上,村黨委召開了5月份經濟分析例會,我在會上強調了「三力三心」:能力要強、定力要足、耐力要久,以進取心把握新機遇、以平常心面對新形勢、以責任心成就新事業。今晚,我主要講一講華西的形勢、華西的青年、華西的傳承。

書記說——講一講華西的形勢,希望大家做到「三珍惜」:珍惜地位、珍惜影響、珍惜生活。今年以來,村裡各方面形勢都很好,1—4月份集團公司完成可用資金比去年同期增5.68%,比任務數增2.37%,為迎接「雙過半」,打下了紮實基礎,為實現全年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

書記說——本月9號,我將陪同40名老同志到安徽金寨考察,主要是看華西的三家企業:新能源公司、科技公司和稀有金屬公司。像稀有金屬公司,擁有自主專利權,正在建設國內首條鉬錸新工藝生產線,今年8月投產。安排老同志外出考察,就是要讓他們提振信心、看到希望。

書記說——今天夜裡,美國總統川普發布消息:對中美貿易談判進度表示不滿,並宣布從本月10日起,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從10%調高至25%。不管今後貿易戰怎麼打,我們「有原則不亂、有預算不窮、有計劃不忙」,踏踏實實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書記說——5月份也意味著上半年很快就要過去,從各公司、各企業來說,要抓緊每一季、抓實每一月、抓好每一天,實現「雙過半」,總之多超一點是一點;從村民來說,要服務好發展,華西的事不是哪一個人的事,而是在座每一個人的事,希望每一位村民都要積極貢獻。

書記說——2018年1月,中央政法委部署了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並明確了三個階段的主要任務:2018年治標,也就是「嚴態勢」,營造人人喊打的氛圍;2019年治本,也就是「攻案件」,提升群眾滿意度;2020年治根,也就是「建機制」,取得壓倒性勝利。當前,中央正在進行新一輪「掃黑除惡」專項行動,華西在這方面幾十年來都是做得比較好的,但任何時候都不能鬆懈,要像抓安全一樣警鐘長鳴,確保各項工作再上臺階。

書記說——具體來說要做到「三加強」:一是加強宣傳,村內各個地方的顯示屏、黑板報、宣傳欄等,要把掃黑除惡的口號張貼醒目,讓掃黑除惡深入人心;二是加強管理,華西不同於社會上一般的村莊,管理一定要更加規範,不管是制度,還是落實,要確保「無死角、全覆蓋」;三是加強監督,在華西安委會門口專門設置了「掃黑除惡」舉報信箱,大家如發現涉黑線索要及時舉報,我們將會同公安機關進行排查,切實做到「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無亂創安」,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書記說——我講一講華西的青年,希望大家經得起「三鍛鍊」:艱苦鍛鍊、崗位鍛鍊、人生鍛鍊。人生不是一場衝刺賽,而是一場馬拉松,最後比拼的是耐力。所以,年輕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管得住自己、經得起考驗。

書記說——剛才,大家通過觀看錄像,對這次年輕人的青海鍛鍊都有所了解了。尤其是三位青年代表的演講,各有各的特色,他們把經歷的事情、鍛鍊的體會,以及遇到的困難都講了出來,講得都很精彩、也很感人。年輕人經過短短幾天的鍛鍊實踐,起碼學會了自找差距、懂得了感恩父母、知道了人生不易。

書記說——今年,既是建國70周年,也是「五四」青年運動100周年。4月30號,中央召開了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對中國青年提出了6點要求:一要樹立遠大理想,二要熱愛偉大祖國,三要擔當時代責任,四要勇於砥礪奮鬥,五要練就過硬本領,六要錘鍊品德修為。對照這六條,華西的年輕人要不折不扣地做到。

書記說——我常講:「年輕人有什麼新的想法,只要是合適的,我們長輩就要勇於接受新鮮事物。年輕人要玩就要玩出名堂,但不能玩物喪志!」希望年輕人要懂得自律,自律的前期是興奮的、中期是痛苦的、後期是享受的。村裡也會進一步加強對年輕人的教育和引導,正如總書記指出的:「青年要順利成長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該培土時就要培土,該澆水時就要澆水,該施肥時就要施肥,該打藥時就要打藥,該整枝時就要整枝!」

書記說——年輕人不僅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要有健康的財富觀、金錢觀、消費觀。賺錢不易,花錢更難,不要看有的人怎麼有錢,關鍵看他怎麼花錢,有錢是一種狀態,花錢是一種境界。這個月,我們要把「賺錢不易,花錢更難」作為主題,發動全村幹群進行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探討怎樣賺好錢、花好錢,特別是怎樣把錢花得更科學、更合理、更到位。華西發展到了更高水平,華西人應該有更高追求,要達到總書記強調的:「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書記說——我講一講華西的傳承,希望大家做到「三創新」:理念創新、形式創新、內容創新。我最近正在重讀《鄧小平文選》,也多次觀看《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這部電視劇。小平身上有兩點對我啟發很大:一是他的定力,二是他的耐心。小平曾經回答五個問題,僅用了十個字。女兒問他:「長徵時你都幹了些什麼工作?」他說:「跟著走」;問他在太行山時做了哪些事?他說:「吃苦」;評價劉鄧大軍時,他說:「合格」;從江西下放回到北京,毛主席問他:「你在江西這麼多年做了什麼?」他說:「等」;別人問他三落三起、重返政壇的秘訣是什麼?他說:「忍耐」。什麼叫定力,這就叫定力!

書記說——尤其是小平講的「等」和「跟著走」,我每次想起都覺得充滿了智慧。小平講的話都是接地氣的大白話,不管是「貓論」、「摸論」,還是「不爭論」,通俗易懂,一聽就明白。這些話也反映了小平的博大胸襟,他善於容錯、敢於嘗試,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他手裡實現了。

書記說——進入5月份,我們也將迎來「五件事」:一是幹部西藏鍛鍊,二是半年度總結,三是「七一」表彰,四是「八一」表彰,五是慶祝建國70周年。關於西藏鍛鍊的人員,要做到「不分內外,一視同仁」。關於「七一」和「八一」這兩個活動的先進人物評選,我提五點要求:啟動早一點、考慮全一點、範圍廣一點、一線多一點、面孔新一點。總的一條:選出的每一個先進都要讓人信服,要拿得出事跡、講得出依據、引得起共鳴,要有說服力、示範力、引領力,要可學、可信、可敬。

書記說——「七一」頒獎,要圍繞中央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華西的特色,在活動主題、表現形式、節目編排上,把新的東西體現出來,讓大家耳目一新。表彰,既是為了增強大家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也是為了弘揚先進的好品質、好精神、好作風,讓華西發展始終沐浴在健康向上的氛圍中!總而言之,不管東南西北風,我們咬住發展不放鬆,只要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我們華西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華西風光


相關焦點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紀念對臺灣廣播60周年
    圖為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在會上為對臺廣播開創者頒發榮譽獎章和紀念證書。(完) 主辦方供圖 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14日在北京舉行座談會,隆重紀念對臺灣廣播60周年。圖為88歲的臺灣聽眾代表王友定在座談會上講述自己人生經歷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廣播的不解之緣。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月6日將播出廣播連續劇《雲頂歡歌》
    2月6日到2月9日,每晚0點30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前來華西採訪!【每天一分鐘,知曉華西事】
    ▼今日新聞▼近日, 華西股份、一村資本董事長湯維清,榮膺由投中信息和胡潤百富聯合評選的「投中·胡潤2016年中國最佳私募股權投資人TOP50」榜單,以表彰其在他甫一上任,便為公司設立了「為上市公司經濟轉型升級服務」的宗旨,並在8月設立了一村資本有限公司專門為上市公司提供併購服務。
  • 《餘生》官宣變更為29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導肖戰兩則消息
    其實電視劇播出之前改動很正常,為了劇情的連貫性增加集數,或者刪減一些注水的劇情,只留下精華部分都是為了更好地呈現作品,雖然追劇的時間短了,但是劇情節奏快,不拖沓。相信等劇播出時一定會大火一把的。而在線上,央視電視劇頻道、央視一套《新聞聯播》、央視4套中文國際頻道、央視13套新聞頻道等頻道以及《人民日報》紙媒、北京廣播電視報社視頻號等相繼報導了該劇
  • ...style="FONT-SIZE: 16pt" face=新宋體>中央人民廣播...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節目中心在廈門、梅州分別設有節目製作室,在臺灣地區派有駐點記者。   中央臺對臺灣廣播於1954年8月15日開始播音,於2003年12月29日正式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神州之聲的呼號開始播音。
  • 向榜樣學習|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欄目播出五集紀實廣播連續劇...
    為進一步宣傳馬金濤同志英雄事跡貴陽市花溪區文化館創作了五集紀實廣播連續劇《民警小馬哥》於2019年11月25日——29日在貴州廣播電臺綜合廣播《新聞龍捲風》平臺播出>動靜貴州、學習強國、蜻蜓FM、喜馬拉雅、阿基米德、靈秀花溪、貴陽市花溪區文化館等手機客服端、微信公眾號平臺同時轉發收聽率高達18萬人次2020年1月8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欄目播出啦!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再放肖戰和萬方老師對話,演員肖戰未來可期
    肖戰而十分湊巧的是最近《中國人民廣播電臺之文藝之聲》重溫了青年演員肖戰與萬方老師的對話,這次對話的意義非比尋常。這是兩代人的傳承,也是老一輩藝術家對新生一代的照顧。肖戰《央廣電臺之文藝之聲》再放肖戰和萬方老師對話,意義深遠最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之文藝之聲》官方帳號發布了肖戰和萬方老師對話的錄音版。
  • 成都記憶:民國時期的交通部成都廣播電臺
    1934年(民國2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交通部為了適應國際電訊和廣播宣傳的需要,把從德國運到上海的10千瓦中波廣播電臺設備和從英國訂購的20千瓦短波電臺設備,全部轉運到成都,籌建當時的交通部成都廣播電臺和交通部國際電臺成都支臺。
  • 聲動一甲子、情牽兩岸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紀念對臺灣廣播開播...
    原標題:聲動一甲子、情牽兩岸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紀念對臺灣廣播開播60年 新華網北京8月14日電(記者查文曄 趙丹平)聲動一甲子、情牽兩岸人。「紀念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60周年座談會」14日在北京舉行。百餘位參與這項事業的新聞工作者和首都各新聞媒體代表撫今追昔,共同回憶60年不平凡的歲月。
  • 晟翔科技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正式達成戰略性合作
    近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簡稱「央廣」,下同)「經濟之聲」與東莞市晟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性合作。
  • 空中電波連接兩岸親情——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60年
    空中電波連接兩岸親情——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60年 2014-08-14 20:24: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 中央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專題報導章丘非遺項目
    2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大型文化類節目《朝花夕拾》聚焦《我的「村晚」我的年2021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雲直播晚會》,以8分鐘時長重點關注章丘的五音戲和三德範芯子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後的故事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之聲MusicRadio開通「音樂國際線」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之聲MusicRadio開通「音樂國際線」(/6) 2013-03-27 14:40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Uradio都市之聲FM101.8重裝啟程
    2014年2月17日12時,隨著京味濃鬱的臺歌和「生活,聽我的」頻率口號唱響京城天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Uradio都市之聲FM101.8新鮮出發,全新亮相,為京城百姓傾力打造新鮮、生動、聽得到的「北京生活手冊」。
  • 懷念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第一個播音員徐瑞璋媽媽
    我國廣播節目、電視節目製作時長分別達到801.76萬小時和357.74萬小時;全國播出公共廣播節目、電視節目分別達1526.7萬小時和1925萬小時。1980年12月,經中央宣傳部批准,中央廣播事業局將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的日期,即1940年12月30日,定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誕生日期。
  • 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王曉暉加盟愛奇藝,任首席內容官
    據愛奇藝消息,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王曉暉正式加盟愛奇藝擔任首席內容官。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其宗旨是「向世界介紹中國,向中國介紹世界,向世界報導世界,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截至2008年底,每天累計播出節目1520多個小時。2008年共收到來自世界161個國家和地區的聽眾來信、電子郵件等270餘萬件,遍布世界各地的聽眾組織已達3600多個。就使用語種、播出時數和聽眾來信數量而言,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際廣播電臺之一。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技成果轉化 打通「最後一公裡」
    記者張棉棉、賈鐵生 安徽臺記者張建亞  發布時間:2016-08-06   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推出「2020對話區委書記」節目
    由中海地產作為特別支持方,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青春上海、阿基米德、話匣子聯合製作的「展望『十四五』,創造新奇蹟,展現新氣象——2020對話區委書記」系列節目,將於12月1日起在上海新聞廣播FM93.4 AM990《市民與社會》播出。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新影發現之旅頻道《對話品牌》欄目全新亮相
    2020年7月24日,發現之旅頻道播出標識更改為中央新影發現之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新影發現之旅頻道全新亮相《對話品牌》發現之旅頻道以「發現世界、發現自我」為核心定位,以人文地理節目為核心內容,以中青年高知群體為主要受眾群體,緊扣「發現」視角,主張通過歷史、文化和自然的對話達到個人內在的新發現。2020年7月24日起,為強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屬性,發現之旅頻道播出標識由CCTV發現之旅更改為中央新影發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