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女排聯賽結束了,可是三場決賽,尤其是第一場比賽給筆者留下了很深印象:江蘇女排展現了兩邊拉開、中間加壓的戰術思想,加上刁琳宇的「光速傳球」,整個球隊似乎成為中國女排的縮影,真正做到了成功「提速」!
提速一直是郎平指導心心念念的事,當初裡約周期郎導就非常羨慕巴西和美國的體系,尤其對美國的光速二傳格拉斯讚不絕口,她多次表示:「中國女排也要提速。」其實,中國女排也想提速,但因為一傳等原因一直沒提起來,直到2019年的世界盃,條件成熟的中國女排才真正做到提速,以十一戰全勝獲得冠軍。而女排聯賽決賽場上的江蘇女排就隱約似中國女排提速後的樣子!
和江蘇決賽前,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擁有朱婷和李盈瑩的天津女排才是冠軍的唯一隊伍,但是決賽第一場以及第二場第一局卻讓人轉變了看法:在江蘇女排快速多變的打法下,天津女排缺只能依靠兩名主攻勉力支持!
為什麼會這樣?筆者認為提速的關鍵在一傳的質量上!江蘇女排的一傳體系和國家隊一樣,是四人接一傳,隨著許若亞和倪非凡的成熟以及龔翔宇和張常寧的進步,江蘇隊的一傳到位率和一傳質量都很好,尤其在一傳質量上,一傳的弧度都壓得很低,且很多球都接在三米線內,這樣為二傳組織快攻做了有利條件!而天津女排的一傳是三人一傳體系,而天津女排的自由人和李盈瑩雖然都能起球,但一傳起球的質量一般,所以造成決賽中副攻的進攻幾乎沒有,只能依靠主攻扣球,場面就變得被動多了。
一傳有了,接下來就看二傳了。提速的關鍵在於二傳的傳球要又快又穩,就像美國光速二傳格拉斯能在二四號位隨意轉換。本賽季刁琳宇有了質的蛻變:和攻手配合相當默契,前排二四號位、三號位、後排進攻,幾乎所有的攻手都能被有效調動,同時傳球不僅快,更重要的是穩!
筆者其實很驚訝:半年前的刁琳宇還在被人責難傳球掉頭、倒三角,半年後真的是有了格拉斯的味道!
有了又快又穩的傳球,攻手還要能打出漂亮的進攻才能提速。今年張常寧和龔翔宇都有了明顯進步:以前張常寧扣球力量很大,但扣球時總喜歡頓一下,現在經過國家隊集訓,這個毛病改了過來,出手更加快!而龔翔宇以前雖然彈跳好,但是扣球是勻速的,這次集訓回來手上明顯有了加速!同時,許若亞明顯「漲球了」!在決賽中一傳頂了下來,扣球也總有超常發揮。
副攻方面,周馨億成長很快,王晨玥狀態恢復得很好,三號位扣球叮咚作響。
當然了,倪非凡的成熟是對光速體系的最有力支撐,沒有她到位的一傳和防守起球,也沒有江蘇女排快速的反擊。
江蘇的提速模式就是:一傳弧度降低後,刁琳宇傳球又快又平,幾名攻手也拼命地搶速度,所以就有了決賽中快速多變的「多點開花」了!可惜刁琳宇受傷,否則誰是冠軍還真的很難說!
無論如何,江蘇女排的提速對國家隊是好事,龔翔宇和張常寧等人的成長說明中國女排的實力又有提升。相信以郎導的睿智,中國女排一定會提速,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