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在「酸湯子」中毒致8人死亡的新聞中,被送上熱搜的「黃麴黴素」遭到全網的口誅筆伐。這兩天,隨著「真兇」椰毒假單胞菌浮出水面,不少文章開始為黃麴黴素「喊冤」。
健康科普: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菌屬酵米麵亞種產生的一種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是發酵玉米面製品、變質鮮銀耳及其它變質澱粉類製品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米酵菌酸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
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一100%。
酸湯子圖片
然而,黃麴黴素就真的無辜?
01
黃麴黴素中毒後2-3周有肝病表現
在該事件中,當慘劇發生後,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
黃麴黴素
據了解,黃麴黴毒素產生的條件是,攜帶產毒基因的黃麴黴或寄生麴黴生長於25℃~32℃、80%~90%的相對溼度和一定的營養物質。黃麴黴的最低繁殖溫度範圍是6℃~8℃,在0℃以下不能產毒。
黃麴黴菌是一種好氧微生物,其最佳生長環境是有點潮溼而又沒有過多水。黃麴黴毒素中毒後一般會在2~3周後快速發生中毒性肝病表現。專家表示,即使該事件中的食材黃麴黴素超標,也難以達到致死劑量。
但是,黃麴黴素的危害,依然不容忽視,尤其是其作為肝癌的一級致癌物!
02
黃麴黴素是肝癌的重要風險
黃麴黴毒素(aflatoxin,AF)是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等產毒菌株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是一種強毒性物質。天然汙染的食物中,黃麴黴毒素B1(AFB1)最常見,是目前已知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
黃麴黴毒素B1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於1993年將AFB1劃定為(對人類)Ⅰ類致癌物。在一些國家和地區,AFB1被普遍認為在原發性肝細胞癌(HCC)形成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AFB1是黃麴黴素參與肝癌發生的主要形式。AFB1主要使TP53腫瘤抑制基因的第249密碼子突變(AGG到AGT),導致絲氨酸被精氨酸替代(即R249S突變),這一突變很少在HCC以外的癌症中觀察到。
在黃麴黴素暴露水平較高地區的HCC患者中,R249S突變佔TP53突變的50%-90%;而在美國的HCC患者中,這一比例下降到<6%。
此外,黃麴黴素還會與B肝病毒(HBV)感染產生協同作用,增加患肝癌的風險。慢性HBV感染可誘導細胞色素P450,使非活性AFB1活化。慢性HBV感染引起的肝細胞壞死和再生,也增加了AFB1誘導TP53突變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即使中等程度的暴露於黃麴黴素,也會使HBV感染者患肝癌的風險增加2倍。
一項全球調查顯示,黃麴黴素在4.6%-28.2%的肝癌病例中起決定性作用,尤其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我國被稱為肝癌大國,黃麴黴素「功不可沒」。WHO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肝癌的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均佔全球半數,新發患者人數和死亡患者人數都接近40萬。
03
肝癌治療需要創新手段
在我國,肝癌的5年生存率在常見癌症中為最低,僅為12.1%。對於晚期肝癌,尤其是不可切除肝細胞癌患者,系統性治療選擇有限,患者確診後1年生存率不足50%。
據腫瘤專家介紹,我國約80%的肝癌患者首次診斷時已進入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術的機會。即使是根治性手術治療,5年內仍有60%-70%患者出現轉移和復發,肝癌的高轉移和復發特性成為影響患者長期生存的主要原因。
我國肝癌患者迫切盼望更加安全有效的創新治療手段。
04
最新版診療規範肯定TOMO放療
目前,肝癌治療方法包括肝切除術、肝移植術、局部消融治療、TACE(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放射治療、全身治療等。國家衛健委年初發布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指出,肝癌治療領域的特點是多種治療方法、多個學科共存,應加強多學科診療團隊(MDT)的模式,合理治療方法的選擇要有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支持。
隨著現代精確放療技術的發展和相關臨床研究的深入,放療在肝癌治療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2019版肝癌診療規範充分肯定了放療在肝癌治療中的重要地位,並明確提出:建議採用三維適形或調強放療、圖像引導放療(IGRT)或SBRT等技術。同時,特別強調:螺旋斷層放療適合多發病灶的肝癌患者。
TOMO(託姆刀)放療照射方式1
TOMO(託姆刀)放療照射方式2
螺旋斷層放療是一種依託於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TOMO設備的癌症放射治療方法,將精確放療的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既可以做立體定向放療,也可以做常規分割放療,為肝癌患者提供多樣化的治療選擇,滿足患者的個體化治療需求。
在肝癌治療中,TOMO放療在提高靶區勾畫精確度、提高靶區照射劑量、減少呼吸運動對治療計劃的幹擾、降低正常組織照射損傷、降低放射性肝病的發生概率及嚴重程度方面優勢突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TOMO放療可以滿足40cm*135cm範圍內、所有病灶的任何劑量分布,實現所有病灶,一次照射,簡化治療方案,降低照射反應。
TOMO劑量優勢
TOMO照射優勢
對於肝癌放療,呼吸運動是導致肝臟腫瘤在放療過程中運動和形變的主要原因。TOMO自帶的MVCT為患者在每次治療前做一次CT掃描提供機會,配合自帶的劑量驗證功能,儘可能消除呼吸運動、腫瘤生長等造成的微小誤差,為每次治療做到精準無誤提供保障,極大地提升肝癌的治療效果,降低了復發轉移風險。
TOMO放療設備
TOMO腫瘤放射治療中心簡介
浙醫二院國際醫學中心TOMO腫瘤放射治療中心,引入世界領先的TOMO放療系統,匯聚浙江省知名放療專家,注重規範化診療,強調個性化處理,實現了腫瘤的確診分期、靶區勾畫、治療計劃制定和放射治療管理的一體化,通過精確、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為腫瘤患者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本文參考資料:
1. 2020-10-13中國醫學論壇報公眾號《「酸湯子」中毒事件致8人死亡,真相大白!黃麴黴原是背鍋俠!》
2. 2020-04-29醫脈通肝臟科公眾號《一文了解:食物中的最強致肝癌毒物——黃麴黴毒素》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 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20,40(2):1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