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是說你想認識一個陌生人,中間最多通過6個人就能達成目的。所以說,無論是誰,熟悉還是陌生,只要你想遇見,那一定是可以遇見的。
01 如果你不想將就,那就努力去追求
何以琛一直在等趙默笙。他說:「如果世界上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我不願意將就。」
《何以笙簫默》,一部5年前的電視劇,至今還有人津津樂道,反反覆覆地看。為什麼?因為經典,因為純粹。
我想,劇裡最可貴的是堅持。7年的時間,沒有誰說過結束,也沒有誰說過再見。7年的時間,沒有誰聯繫過誰,就因為心底的堅持,他們最終遇見。
雖然,他們斷了聯繫,兩個低調的人卻都做著高調的事。一個是律師,一個是記者,他們記得:「如果我無法找到你,那就只有站在最顯眼的地方,讓你找到。」
我找遍世間沒有找到你,那我就站在最顯眼的地方,等著你。只要讓我遇見你,哪怕遍體鱗傷,我也要靠近你,愛著你。
何以琛一直在找那個給過他喧鬧和溫暖的女子,那個7年前就認定終生的人。在重新遇見趙默笙,也確定她也愛著自己時,他篤定地要趙默笙一輩子。
堅持並勇敢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如果你錯過的那個人,是你認定終生的人。那麼,請給自己勇氣,相信自己,你們一定可以再遇見。
02 你以為我沒有回頭,我以為你不挽留
電影《第六感生死緣》,女主角在咖啡店遇到了一個讓自己心動的人,卻因為兩人沒有同時回頭而錯過。而這個錯過就是一生,咖啡店的男子出了車禍,兩人再也不可能重遇了。
電影中,死神以男子的樣貌出現在了女主角的家中,似乎填滿了錯過的缺憾。可人們紛紛猜測,她愛的到底是咖啡店的男子,還是死神。
這重要嗎?電影以它特有的藝術形式以達到主題思想的完美呈現。它只是在告訴我們:現實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的完美,如果愛,請及時說出口。
電影的最後,死神在帶走女主角的父親時,並沒有帶走女主角,他也並沒有為女主角留下。錯失所愛的缺口一直都在,所以,趁早行動,才是良策。
如果對方令自己心動,趁還來得及,及時說出心中的「我愛你」。沒什麼了不起,最多換來一句「對不起」。即使這樣,再說一句「沒關係」,那對於自己的感情也有了很好的交代。不是嗎?
03 你錯過的那個人,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等著你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裡曾說過:「唯有你願意去相信,才能得到你想相信的。對的人終究會遇上,美好的人終究會遇到,只要讓自己足夠美好。努力讓自己獨立堅強,這樣才能有底氣告訴我愛的人,我愛他。」
這一生中,錯過的那個人,TA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等著你,趁還來得及,讓自己足夠美好,及時遇見,說出心中想說的話。
美國作家梭羅曾在《瓦爾登湖》說過:「時間決定你會在生命中遇見誰,你的心決定你想要誰出現在你生命裡,而你的行為決定最後誰能留下。」
所以,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及時去找到你錯過的那個人。惟願此生,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