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身,彈力帶是個很好的選擇。今天,山東體育學院副教授萬發同教大家用一根小小的彈力帶進行鍛鍊,讓我們一起來做吧。
一、側平舉
1.鍛鍊部位:肩部(三角肌中部)
2.技術動作:身體直立,彈力帶中部固定於腳下,兩手在體側握住把柄,隨之呼氣,兩臂自然伸直向身體側面舉(肩關節外展),此時手與肩關節同一高度或稍高;然後兩手下放(肩關節內收)同時吸氣,還原到初始位置。再重複練習。
3.鍛鍊次數:每組20-30次
4.鍛鍊組數:2-3組
5.組間間歇時間:30-60秒
二、前平舉
1.鍛鍊部位:肩部(三角肌前部)
2.技術動作:身體直立,兩腳左右開立,彈力帶中部固定於腳下,兩手在體前握住把柄,隨之呼氣,兩臂自然伸直向前(肩關節屈),此時手與肩關節同一高度或稍高;然後兩手下放同時吸氣,還原到初始位置。再重複練習。
3.鍛鍊次數:每組20-30次
4.鍛鍊組數:2-3組
5.組間間歇時間:30-60秒
三、後伸
1.鍛鍊部位:肩部(三角肌後部)和背部
2.技術動作:身體直立,兩腳左右開立,彈力帶中部固定在髂骨高度,兩臂伸直在體前握住把柄(肩關節屈),隨之呼氣,兩臂自然伸直,經身體兩側向後擺動(肩關節後伸),後擺幅度至最大程度,挺胸;然後兩臂向前同時吸氣,還原到初始位置。再重複練習。
3.鍛鍊次數:每組20-30次
4.鍛鍊組數:2-3組
5.組間間歇時間:30-60秒
四、划船
1.鍛鍊部位:背部和臂部
2.技術動作:身體直立,兩腳左右開立,彈力帶中部固定與肚臍同高,兩臂伸直在體前握住把柄(肩關節屈),隨之呼氣,兩臂彎曲經身體兩側向後拉動(肩關節後伸)至最大程度,挺胸;然後兩臂向前同時吸氣,還原到初始位置。再重複練習。
3.鍛鍊次數:每組20-30次
4.鍛鍊組數:3-4組
5.組間間歇時間:30-60秒
五、臂彎舉
1.鍛鍊部位:臂部(肱二頭肌)
2.技術動作:身體直立,兩腳左右開立,彈力帶中部固定於腳下,兩手在體側握住把柄,隨之呼氣,兩上臂不動,肘關節屈,收緊肱二頭肌;然後肘關節自然伸直同時吸氣,還原到初始位置。再重複練習。
3.鍛鍊次數:每組20-30次
4.鍛鍊組數:3-4組
5.組間間歇時間:30-60秒
六、臂屈伸
1.鍛鍊部位:臂部(肱三頭肌)
2.技術動作:跪於墊上,上體直立,彈力帶中部固定在膝關節下方,兩上臂豎直,肘關節屈,兩手在頸後握住把柄,隨之呼氣,兩上臂不動,肘關節自然伸直,收緊肱三頭肌;然後肘關節屈同時吸氣,還原到初始位置。再重複練習。
3.鍛鍊次數:每組20-30次
4.鍛鍊組數:3-4組
5.組間間歇時間:30-60秒
七、深蹲推舉
1.鍛鍊部位:腿部、臀部、肩部和臂部
2.技術動作:屈膝下蹲,軀幹挺直,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彈力帶中部固定於腳下,屈臂,兩手握住把柄在肩上,隨之呼氣,身體起立,同時兩臂自然伸直上舉;然後屈膝下蹲、屈臂同時吸氣,還原到初始位置。再重複練習。
3.鍛鍊次數:每組20-30次
4.鍛鍊組數:3-4組
5.組間間歇時間:30-60秒
「在家找一個3-5平方米的地方進行,和家人一起做,鍛鍊的氣氛會更好。」萬發同建議,彈力帶在使用前應注意:1.檢查彈力帶是否存在缺口、裂痕或小孔。2.定期更換,若經常使用,1-2個月便需更換。3.使用時,不要佩戴首飾或留長指甲,避免劃破彈力帶。4.對橡膠過敏的人群,應使用不含橡膠的彈力帶。5.訓練動作儘量不要在眼睛前進行,預防受傷。6.不要將彈力帶過度拉長,一般拉長不超過原長的3倍。7.遠離兒童,確保安全。
(高曉芳、萬博文示範)